范氏起源及名人录

范氏起源及名人录

首页战争策略项羽传真充版更新时间:2024-06-19

范氏是一个很大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一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有5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7%左右。范姓在尧为唐氏、在舜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周为唐杜氏。

范姓以河南范县发祥,智伯灭范后,有范姓人徙居南阳顺阳,三家分晋后,范姓采地入魏,居今河南、河北、山西之间。战国时南阳范蠡入楚仕宦而定居湖北。

秦汉之际,范姓已徙至今安徽、四川、浙江、江西等地。西汉中叶时,有度辽将军范明友,因北击乌桓有功,封平陵(今山东省历城)侯,其大部子孙回迁南阳。范明友裔孙范馥在东汉末年为避董卓之乱而迁居钱塘,这一时期还形成范姓的另两大郡望,汝南范姓是东汉金乡侯范式之后,河内范姓是东汉司隶校尉范滂之后,范滂初居汝南,后裔中的一部徙河内,一部徙代郡(今山西省大同)。

西晋的永嘉之乱,使南阳顺阳的范坚(左将军范晷之少子)避乱江南,范汪(范晷之孙)南渡,其后代落籍于丹阳(今安徽省当涂),后分出一支移居甘肃敦煌,并派生出怀州范姓。南阳范姓居江南者,在东晋南朝之间人才济济,光耀史册。唐安史之乱时,有河内人范坤举家十八口迁杭州,又迁南京,再迁福建宁化黄竹迳,是为范姓入闽始祖。唐代宰相范履冰(汝南范滂后裔)为唐代范姓的最高官,其六世孙范隋在唐懿宗时调任浙江丽水县丞,后因战乱不得北归,遂定居苏州吴县。

宋时,入闽的范姓有移居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丰等地,此期范隋的后裔出了个大名鼎鼎的范仲淹,范仲淹去世后葬河南府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今河南省伊川彭婆乡许营村北),其子孙因守墓之故居洛阳。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兵南侵,范仲淹裔孙大举外迁避难,有嫡孙范正国开基江西临川,明时有其十四代孙范昌期从苏州回中原主祠,洪武年间,范正国的十世孙范岳山任隆庆仓大使,因失职被充军沈阳,其三子范孝文一支世居沈阳,并在东北繁衍昌盛起来。至清朝时,范孝文七世孙范文程仕历清初四帝,子孙留居北京。

如今,范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四川、辽宁、山东、江苏、黑龙江、湖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范姓约占全国汉族范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范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七。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范姓大约有6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为宋朝第二十一大姓。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北、河南、江苏,这四省范姓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山东、山西、湖北、江西、陕西,这五省的范姓又集中了31%。四川为范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范姓总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四川、冀豫、苏鲁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范姓大约有4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7%,为明朝第五十二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范姓人口增长是负值,600年中范姓人口净减少了26万。面对战乱和屠*,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范姓是北方地区的姓氏,自然遭到严重的冲击。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福建,这三省范姓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山东,这三省的范姓又集中了25%。浙江省的范姓人口约占范姓总人口的20%,为范姓第一大省。全国范姓中心由北、由西向东南漂移,形成了浙苏闽赣的范姓人口聚集中心。

范姓家谱

当代范姓的人口已近460万,为全国第五十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7%。在全国的范围内主要集中于河南、安徽、山东三省,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33%,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四川、辽宁、黑龙江、山西,这六省的范姓又集中了29%。河南省是范姓第一大省,约占范姓总人口的17%。全国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心的四川、辽宁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地区。范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晋豫鲁、冀京津、皖苏沪浙大部,范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9%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0.3%,居住了大约72.5%的范姓人口。在四川东部、重庆、云南北端和西南、贵州西北、甘肃大部、宁夏南部、陕西西南、湖北西南、湖南东北部、广东大部,范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一0.4%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7.8%,居住了大约18.4%的范姓人口。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范姓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南。[28]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南阳郡:战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置郡。汉时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陨县间地。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

高平郡:指今宁夏固原。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郡(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汉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

钱塘郡:秦置钱唐县,在灵隐山麓,隋移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加“土”傍为钱塘。民国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治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敦煌郡:汉武帝从酒泉郡分置。辖境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

汝南郡:汉置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平舆。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

山阳郡:汉时置郡。辖境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北。东晋至隋初,移治江苏省淮安市。

外黄县:汉置外黄县,唐以后废,故城在今河南省杞县东,治所在今河南省民权。

堂号

南阳堂、高平堂、钱塘堂、敦煌堂、汝南堂、河内堂、山阳堂、外黄堂,都是以望立堂。

此外还有后乐堂、芝本堂、鸡黍堂、永思堂、崇本堂、敦本堂、积善堂、忠恕堂、经义堂、逵道堂。

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联

源自尧裔;望出高平。

全联典出范姓源流和郡望。

尘甑养晦;揽辔待清。

上联典指东汉陈留外黄人范丹(一作范冉),字史云,经学家、文学家马融的弟子,通五经,尤其精于《易》和《尚书》。桓帝时曾被任为莱芜长,他不干。生活极为贫困,居住简陋,经常断粮,当时人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钱范莱芜。”“养晦”,谓隐居待时。下联典指东汉汝南征羌人范滂,字孟博,举孝廉,以清诏使到冀州,登车揽辔,慨然有志要澄清天下,后升光禄勋主事,因与太学生结交,反对宦官,延熹年间死于狱中。

沼吴归隐;述汉成书。

上联典指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人。越国被吴国打败时,随越王勾践到吴为人质三年。回越后,助勾践刻苦图强,终于灭了吴国,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沼吴”,指废吴国宫室为污池,即灭吴。下联典指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历官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禁军,参与机要。他删、取各家《后汉书》之作,著《后汉书》,成纪传八十卷。

文正世泽;万笏家声。

全联典指北宋·范仲淹,卒谥文正。

心存忠恕;胸具甲兵。

上联典指北宋范仲淹之子范纯仁,自布衣至宰相,自述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下联典指范仲淹与韩琦任陕西经略副使,西夏人相诫曰:“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长啸却虏;杖策入关。

上联典指北宋范镇,少时作《长啸却胡虏赋》。下联典指明末范文程,曾谒清太祖,策定清军入关之计。

鸿门碎斗;岳阳题文。

上联典指鸿门宴上,范增拔剑击碎刘邦所赠玉斗,曰:“竖子不足与谋……”下联典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德如风月;才比方朔。

上联典指宋·范启,博学穷理,高尚不乐仕进,理宗赐号“风月处士”。下联典指宋·范杲,上书自言才比东方朔,擢知制诰。

六言通用联

生平惟存忠恕;胸怀广具甲兵。

上联典指北宋范纯仁,皇祐年间进士,历官襄城知县、侍御史,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河中府、和州、庆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哲宗时,官尚书仆射、中书侍郎,徽宗时,官至观文殿大学士。他曾说:“我生平所学,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下联典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少年时贫困而苦学,做官后以敢言著称。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历官西溪盐官、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宝元年间,西夏攻延州,他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副使,改革军制,巩固边防,夏人互相告诫说:“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庆历年间官至参知政事。工于诗词散文,文章富于政治内容,诗词风格明健。

杖策定入关计;却虏作长啸声。

上联典指明末清初沈阳人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明代万历年间投后金努尔哈赤,后得皇太极信任,参与军政机密,策定清军入关之计,又提出录用明代官员、废除饄加派、开科取士等,多被采纳。清初开国典章制度,多由他起草制定。前后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官至大学士、太傅兼太子太师。下联典指北宋成都华阳人范镇,字景仁,进士出身,仁宗音知谏院,后为翰林学士,封蜀郡公。在变法问题上,支持司马光反对新法,而与王安石不和。少年时曾作《长啸却胡骑赋》,后来出使辽国,辽人说:“这就是长啸公。”

七言通用联

责君碎斗显忠爱;后东先忧法圣贤。

上联典出秦项羽谋士范增的事典。范增(前277-前204),居剿(今安徽桐城南)人。善代谋。秦末农民战争时,曾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曾屡劝项羽*刘邦,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国。刘邦尝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下出典出北宋大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989-1052),这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中祥符进士。仁宋天圣初,任西溪盐官。康定元年(1040),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积极防御西夏,注意联合羌族,颇受羌人尊重。工诗词散文,文章富于政治内容多为阐述其政治主张,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有《范文正公集》。

有祛病回春妙手;存先忧后乐雄心。

上联典出东晋名医范汪,字玄平,博学多通善医。下联典出北宋大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齑盐淡薄心常乐;潇洒襟期洽亦豪。

上联典出宋代侍人范周,字无外,负才不羁,安贫自乐。下联典出宋代侍人范良遂,字次卿,自号墨庄居士。放情山水,不慕荣利,长于诗歌。其兄显贵,他宁静淡泊,潇洒自豪。

四海云霞开曙色;五湖烟水荡春光。

上联典指明末清初范文程。下联典指北宋·范镇。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此联为马列主义历史学家范文澜(1893-1969)自题联。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党祸株连,子宁割爱;邓公应梦,母为留名。

上联说东汉范滂因反对宦官受害,自请入狱时与母亲诀别:“愿母亲割舍不忍的大恩,不要太难过!”母亲说:“你今天能够和李(膺)杜(密)齐名,死又有何遗憾!既有了好名声,还想长寿,能兼得吗?”下联典指北宋华阳人范祖禹,字淳甫,范镇的堂弟。进士出身,跟从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后历官秘书正字、给事中、翰林学士兼侍讲等。相传他出生时,母亲梦见一个穿金甲的神来到内室,说:“我是汉代将军邓禹。”所以他出生后,母亲为他取名“祖禹”。

揽辔澄清,列芳名于八顾;先忧后乐,俪伟望于一韩。

上联典出东汉光禄勋主事范滂,字孟博,征羌人。以清诏使使冀州,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下联典出北宋大臣范仲淹的事典。

博大开君,经筵反复陈说;清廉律己,莱芜歌颂相闻。

上联典出宋代诗御史范纯仁,这尧夫,吴县人。以博大开上意,忠笃革士风,有惠政和文集。官至以文殿大学士,以目疾乞归,卒谥忠宣。下联典出东汉名士范丹,一作范冉,字云史,外黄人。桓帝以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卖卜于梁沛之间。结草屋而居,有时绝粮。闾时歌曰:“甑中生尘范云史,釜中生鱼范莱芜。”三府累辟不就,卒谥贞节先生。

表世风流,仰止景仁道德;冠朝人物,称扬文正功勋。

上联典指宋代名人范景仁的事典。下联典指北宋大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建庙卜蓝岗,水聚天心钟秀气;传家贻墨帐,门罗将相振宗风。

此联为福建省永定县蓝岗范氏宗祠联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此联为江苏省苏州市范仲淹祠联。

家谱文献

族谱名称

编者

编纂时间与方式

藏地

安徽休宁范氏族谱九章

(明)范涞修

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范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范启照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后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钓渚范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范启照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后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展开全部

字辈排序

范仲淹编定中原地区范氏字辈:“仲纯正直公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彦友善可弥安君章微显用循迪广钦崇存本宜充厚时遵道晋隆同享祖贵荣传谱苏河通珍珠全地理古松万代青”。

范仲淹编定苏州地区范氏字辈:“仲纯正直公之家帮国庭天元从汝启惟允必能兴仪德宏烈学端承敬懋芳秉中延孝立引谷裕名扬同福祖有功宣林苏居丰金玉贯九州幽兰好其青”。

范仲淹后裔一支字辈:“仲淹纯佑节亘三万二郎滋文生伯十大四均甫良文显子清素文政处士彰监公传伯王立云廷裕后昌十九世祖讳子孙念勿忘昌元振绍显万世继荣光积德存心远中和位育长师为九州宝善宜正家常济美经多本延龄福祚康千代河海洋”。

黑龙江范氏字辈:“芝玉希(喜)德祥”。

辽宁省海城市范氏字辈:沈阳:十三世忠宣房范岳(详见江西支)谪戌沈阳,岳四传至范鏓,生子范沉,孙 范楠,范楠生范文程。所定20字号:承时鸿建树、正一茂先传、垂世思广(光)大、维基在北(本)、原(源)。

四川巴中双流范氏字辈:森法高富庭,子文世明国,如希好朝良,后代永兴龙,宗清四云华,为先得大大圣

山东青岛范氏字辈:“德学业佳”。

山东济南范氏字辈:“本立而道生振殿文学尚”。

山东德州范氏字辈:“双连富大兴振英万宝同”。

山东潍坊范氏字辈:“希(士)文洪(世)兆会怀之作”。

山东日照范氏字辈:“锡庆崇伟奉开成世颜龙”。

山东惠民范氏字辈:“存春兆子有”。

山东夏津范氏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续第昌”。

山东新泰范氏字辈:“明清庆培(新)”。

山东泰安范氏字辈:“长纯宪兆希”。

山东宁阳范氏字辈:万家立业长,世赐佑文淑,永希怀兆玉,继孝成德昌。(磁窑范正一)

四川苍溪范氏字辈:“德恩兴帮文”。

河南范县范氏字辈:“德思兴传永道在俊玉常”。

河南南阳范氏字辈:“运国玉云”。

河南郑州范氏字辈:“钦崇存本”。

河南辉县范氏字辈:“家乃友维新”。

河南沈丘范氏字辈:“敦(景)法(玉)守成书耕传家”。

河南开封范氏字辈:“百士(世)常(长)相建永名耀后仙”。

河北唐山范氏字辈:“垂世(士)恩光(广)”。

湖北江陵范氏字辈:“大德后必苍”。

安徽砀山范氏字辈:“安盖汝朝树,斗荣保存升,忠厚传家远,和平作胜基,继承先祖德,繁茂万世昌。”

范氏一支字辈:“英贤广登恢先申”。

范氏一支字辈:“神世锦运道连让逸辉久”。

范氏一支字辈:“希文存金芳梦福”。

范氏一支字辈:“宗先(德)高平”。

范氏一支字辈:“长丙文治礼义,广明家传理旭”。

范氏一支字辈:“孝学修乃兴德”。

范氏一支字辈:“大三士恭锦元衍儒照光永昌正清明道家庭安康天开文应长发齐祥”。

范氏一支字辈:“君源殿奕度(宪)宗国邦炳康兴仲文鸿伯艺淑伟秀”。

范氏一支字辈:中树西立震,云春景玉增,学成红文宝,德福永泽锋

姓氏名望

名人频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范姓历代名人228名,占总名人数的0.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十二位;范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66%,排在并列第三十五位;范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44%,排在并列第五十位;范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6%,排在并列第五十位。

古代名人

先秦时期

范武子范会(约前660年-前583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政治家、军事家,官至正卿中军将,范姓得姓始祖。他执政时以教民劝化为务,使晋国之盗皆逃于秦国。

范无恤(生卒年不详),范氏,名无恤,春秋时期晋国政治人物。前615年冬,秦康公伐晋,与晋国三军在河曲(今山西省永济县)决战。赵盾将中军,范无恤为赵盾驾驶战车,与秦国作战。

范山(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楚国大夫。辅佐楚穆王奠定楚国霸业的基础。

范文子范燮(?-前574年),范会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政治家,官至中军佐,被誉为是晋国良识派大夫。

范宣子范匄(?-前548年),范燮之子,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政治家、军事家、法家先驱。官至正卿中军将。他执政期间,剪除栾氏党族,制定《范宣子刑书》,使得晋国进入六卿专权时代,并由礼治走向法治。

范无宇(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楚灵王曾就修筑陈国、蔡国、不羹的城墙,派子皙去询问范无宇,范无宇指出此事的危害性,认为不可,楚灵王不听,过了三年,陈国、蔡国和不羹的人接纳了弃疾,*死了楚灵王。

范子华(生卒年不详),范氏,名子华。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名望贵族,他很得晋国国君的宠信,权倾一时。事迹《列子》有所记载。

范献子范鞅(?-前501年),范匄之子,春秋后期晋国大夫、政治家,外交家。官至正卿中军将。他执政期间架空国君,使范氏成为晋国第一大世卿。

范昭子范吉射(生卒年不详),范鞅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下军佐。他是晋国六卿中范氏的最后一代宗主,最终在六卿内讧中败亡,与中行氏一同出奔齐国。

范皋夷(?-前492年),士氏、按封地又为范氏,名皋夷,史称范皋夷。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是范昭子的族人。

范蠡(前536年-前448年),字少伯,又称鸱夷子皮、陶朱公,楚国宛地三户(在今河南淅川)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越国大夫、相国,曾献策辅助越王勾践兴越灭吴,官至上将军,后归隐经商,三成巨富,三散家财,被后世尊为商圣、财神。[3]

范环(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战国时楚怀王欲扶植甘茂为秦相,他劝怀王此计不可行。以为甘茂贤,秦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不如以公孙郝(《史记》作向寿)相秦,则楚之大利。

范雎(?-前255年),又称范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纵横家、军事谋略家、战略家、外交家、秦国宰相,曾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被拜为相国,封于应(今今河南宝丰西南),号为应侯。[4][5][6]

范座(生卒年不详),战国末期政治家、纵横家、魏国宰相,魏安釐王时担任相国。魏国作为合纵领袖,全赖范座之功。

秦汉时期

范增(前278年-前204年),居巢(今安徽巢湖西南)人,秦末谋略家、政治家,曾劝项梁立楚怀王后裔为王,后成为项羽的首席谋臣幕僚,被尊称为亚父,辅佐他建立西楚霸业,封历阳侯。[7]

范目(生卒年不详),人称范三侯,秦汉时期将领。生活在秦、汉之际,巴人的部族长。由于他的远见卓识和勇敢,在巴人中很有影响。因助刘邦组劲旅,北定三秦、协助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被刘邦先后封以建章乡侯、慈凫乡侯、渡沔县侯,因范目三次封侯,故有“范三侯”之称。

范昆(生卒年不详),西汉官员,汉武帝时任光禄大夫。

范主(生卒年不详),一作范生。西汉人物,汉武帝时期农民起义领袖。

范明友(?-前66年),陇西人,西汉时期将领,霍光的女婿,在对匈奴、乌桓、羌的战争中建有战功,历任羌骑校尉、中郎将、度辽将军、光禄勋,历封平陵侯、关内侯。

范延寿(?-前19年),字子路,西汉官员,曾在汉成帝时担任北海太守。

范升(生卒年不详),字辩卿,代郡(今山西代县)人。东汉经学家,曾任易经博士。

范迁(?-66年),字子庐,沛国(今安徽濉溪西北)人,东汉时期政治家、宰相,官至司徒。他担任渔阳郡太守时,以智略安边,使匈奴不敢入境。为官清廉,持身俭约,被后世奉为清正廉洁的典范。

范羌(生卒年不详),东汉时期将领,耿恭在疏勒城被匈奴大军围困时,派遣军吏范羌回朝请求援兵,后率援军二千人冒大雪迎救校尉耿恭于疏勒。

范式(生卒年不详),字巨卿,山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东汉名士,有“鸡黍之交”的典故流传后世,曾任荆州刺史、庐江太守等职。

范冉(112年-185年),又称范丹,字史云,陈留外黄(今河南省杞县)人,东汉名士,马融的弟子,精通五经,曾被汉桓帝任命为莱芜县长,但没有就职。因家中贫穷,被时人称为“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范滂(137年-169年),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郾城)人,东汉时期名臣、名士,与郭林宗、宗慈等人并称八顾,因抑制豪强,反对十常侍,党锢之祸时死于狱中。[8]

范康(生卒年不详),字仲真,渤海人,东汉末年名士。与刘表、陈翔、范滂、孔昱、檀敷、张俭、岑晊并称“江夏八俊”或“八及”。“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

范津(生卒年不详),字文渊,荆州南阳郡人,汉灵帝时汉阳郡太守。曾在凉州北地郡担任武官,乃是傅燮的举荐人之一。

范方(生卒年不详),公孙瓒属吏。初平中,瓒遣方将骑助兖州刺史刘岱。

范蔓(生卒年不详),扶南国大王,勇健有权略,以兵威攻伐邻国,各邻国都服属扶南国,范蔓自号为「扶南大王」。

三国时期

范强(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范熊(?-284年)是占城第一王朝国王。他是林邑国建立者区连的外孙。区连死后,林邑国传数世,无嗣,由范熊继位。

范粲(202年-285年),字承明,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人,范冉之孙,三国时曹魏大臣,官至侍中。他忠于曹氏,自司马氏废黜曹爽起便闭口不言,并长住车上,以示足不踏晋土,直至去世,长达三十六年。[9]

范慎(206-274年),字孝敬,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三国时孙吴大臣,历仕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朝,官至太尉,曾著有《矫非》二十篇。

范平(生卒年不详),字子安,吴郡钱塘(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孙吴学者,曾任临海太守。他性好藏书,家中遍备诸子百家著作,达七千余卷。

范姬(232年—?)名姬,广陵人。东吴太尉范慎的女儿,嫁给孙奇为妻,东吴的烈女。

晋朝时期

范晷(?-约299年),字彦长,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西晋时期政治家、大臣、顺阳范氏始祖,历任冯翊太守、凉州刺史、雍州刺史等职,劝民农桑,政绩突出。[42]

范广(生卒年不详),字仲将,南阳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人。范晷之子。西晋时期曾被推举作孝廉及任灵寿县县令,但没有出任。到东晋时期,被任命为堂邑县县令,适逢大旱,范广用去了自己的几千斛米去接济百姓,导致远近流落的人都前往堂邑县,令当时堂邑县户口数目增加了十倍。及曾收养其疏亲范方之子范隆。

范长生(219年-318年),一名延久(重久),字元寿,涪陵丹心(今四川黔江)人,十六国时期政治家、成汉宰相。他是蜀地天师道首领,被成汉政权任命为丞相,封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西山侯。谯秀的《蜀记》将他与容成公、张道陵等道教人物并称为蜀之八仙。

范乔(221年-298年),字伯孙,范粲之子,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人,西晋隐士,一生多次推辞朝廷征辟,史称“一举孝廉、八荐公府、再举清白异行、又举寒素,一无所就”。

范隆(生卒年不详),字玄嵩,雁门(今山西右玉)人,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治家、宰相,曾任前赵尚书仆射、太尉、尚书令、中书令、司空。他博通经籍,无所不览,著有《春秋三传》、《三礼吉凶宗纪》。

范宣(生卒年不详),字宣子,陈留(今河南陈留东北)人,东晋儒学家、书画家,曾教授戴逵书法。《历代名画记》称赞他的画“荀卫之后,范宣第一”。

范坚(生卒年不详),字子常,范晷之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时期政治家、经学家,曾参与讨伐苏峻之乱,官至护军长史、尚书右丞,封都亭侯。

范文(Phạm Văn,?-349年)占城国国王,336年至349年在位。

范贲(?-349年),范长生之子,十六国时期成汉宰相、皇帝,历任侍中、丞相、皇帝。他在桓温平蜀后被隗文、邓定等将领推举为皇帝,最终被东晋益州刺史周抚、龙骧将军朱焘攻*。

范汪(约308年-372年),字玄平,范晷之孙,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医学家、官员。官至徐兖二州刺史,封武兴县侯。他善于清谈、书法、医术、围棋,著有《范东阳方》、《棋品》。

范启(生卒年不详),字荣期,南阳郡顺阳(今河南内乡县)人。东晋大臣,尚书右丞范坚之子。以才义显于当世,与清谈之士袁宏等交好。初为秘书郎,累迁黄门侍郎。著有文集五卷,行于世。

范宁(约339年-401年),字武子,范汪之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时期著名儒学家、经学家、官员。官至豫章太守,封阳遂乡侯。他推儒学,反对魏晋玄风,撰有《春秋榖梁传集解》,是现存最早的《谷梁传》注解,被收入《十三经注疏》。

范胡达(生卒年不详),4世纪末期林邑国国王,史书又作范须达、范明达。

范盖(生卒年不详),东晋南阳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人,顺阳范氏第四代,东晋政治家、医学家范汪之女,经学家范宁之妹,名臣王坦之之妻。

范弘之(生卒年不详),字长文,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汪之孙。东晋官员,历任太学博士、余杭县令。

南北朝时期

范泰(355年-428年),字伯伦,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宁之子,南朝宋时期政治家、大臣、学者,官至侍中、国子祭酒,撰有《古今善言》24卷。[10]

范皓(生卒年不详),范泰次子,曾任宜都太守,编著《论语别义》。

范晏(生卒年不详),南阳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人。南朝宋其间曾任侍中及光禄大夫。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泰之子,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员,号称“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著有《后汉书》。他认同无神论,反对天命论、图谶说。[11][12]

范璩之(生卒年不详),南阳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人。南朝宋其间曾任中书侍郎。

范义(?-459年)南朝宋时人,字明休, 南朝宋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人。官至竟陵王刘诞左司马、左将军。

范叔孙(?-?),吴郡钱唐县(今浙江省杭州市西灵隐山麓)人。南朝宋时间在竟陵王刘诞之下任国中军将军,但在孝建年初辞职。

范柏年(?—479),梁州(今汉中)人,祖籍梓潼(今四川梓潼县),后来移居梁州华阳县(在今勉县境)。南朝宋时期官员、将领,官至梁州刺史。在梁州做州将时,州刺史派他到京师建康见宋明帝并请示机宜。宋明帝在问及梁州是否有贪水时,范柏年灵巧答对,留下了“廉泉让水”的故事。

范述曾(431—509年),字子玄,一字颖彦,吴郡钱唐人。自幼好学,拜余杭名士吕道惠为师,精研五经,颇通其义。梁武帝称其“治身廉约”。述曾好施兴,其生平所得俸禄皆分施于民,及老,壁立无所资,家徒四壁。

范岫(440年—514年),字懋宾,南朝济阳考城(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南北朝时期官员、将领。曾任右卫将军、晋陵太守。

范元琰(441~511年),字伯珪,吴郡钱塘(杭州)人也。祖悦之,太学博士,徵不至,父灵瑜,居父忧,以毁卒。元琰时童孺,哀慕尽礼。亲党异之。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

范缜(约450年—515年),字子真,汉族,南乡舞阴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13]

范云(451年-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淅川)人,范缜从弟,南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南梁宰相,历仕齐梁两朝,官至尚书右仆射,封霄城侯。他早年曾入竟陵王萧子良幕府,与萧衍、沈约、谢朓等人并称竟陵八友。

范绍(?-528年)敦煌龙勒(今甘肃敦煌西南)人,字始孙。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历任安北将军、并州刺史、太常卿等职。太和初,为太学生、门下通事令史,掌奏文案。孝文帝将南征,乃于河北诸地广开屯田,除西道六州营田大使,加步兵校尉。勤于劝课,频岁大获。为主衣都统,甚得胡太后嘉奖[30]。

范胥(生卒年不详),字长才,南朝梁著名无神论者范缜之子。他继承父志,传父业,亦有口才。官至国子博士。

范迪(?-579年),范迪少机辩,善属文。历任中书黄门侍郎、尚书右丞、散骑常侍。萧岿之十七年,卒。有文集十卷。[41]

范舍乐(生卒年不详),北魏、北齐时期官员、将领,任左厢大都督、东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有武艺,筋力绝人。魏末,从崔暹、李崇等征讨有功,授统军。后入尔朱荣军中,频有战功,授都督。后随尔朱兆破步藩于梁郡。高祖义旗举,弃兆归信都。从高祖破兆于广阿、韩陵,并有功,赐爵平舒男。每从征役,多有剋捷。除相府左厢大都督。寻出为东雍州刺史。世宗嗣事,封平舒县侯,拜仪同。天保中,进位开府[29]。

范粹(548年-575年),字景纯,边城郡边城县(今河南光山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将领,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范淑妃(生卒年不详),中国南北朝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妃嫔,封为淑妃。范淑妃在南朝梁大同元年(536年)生萧纲之女溧阳公主,太清三年(549年),梁武帝去世,萧纲即位为梁简文帝,封范氏为淑妃。

范孝才(生卒年不详),南阳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人。南朝梁其间曾任司徒祭酒、太子中舍人。

范泉(生卒年不详)南朝陈律学家。陈武帝即位后,认为《梁律》“纲目滋繁,矧属乱离,宪章遗紊”,下令搜求梁时明法人才。范泉以尚书删定郎,“参定律令”,制成《律》30卷,《令律》40卷。除少数内容略有改动外,“自余篇目条纲,轻重简繁,一用梁法”,史称《陈律》是“条流冗离,纲目虽多,博而非要”。范泉后为比部郎。

隋唐时期

范安贵(561年-615年),字孝升,朔方岩渌人。隋朝时期著名将领。仕隋为将帅,数从征讨,有名于世。范安贵襟怀俶傥,志气纵横,剑技凌于万人,射艺逾于百发。历任右武候大将军、右骁卫大将军、左候卫将军等职。封安宁郡公。

范承业(生卒年不详),隋唐时期官员,和三王吴府同是江苏吴县人,生于隋唐之际。公在丁年时,博通经史,兼资武略,智勇超群,精通医术,时常医人救世。

范长寿(生卒年不详),唐朝画家,唐初为武骑尉。师法张僧繇,善画道释、人物,尤善画风俗故实,田家景侯。事见《京洛寺塔记》、《历代名画记》、《唐书艺文志》、《唐朝名画录》、《宣和画谱》。

范履冰(?-690年),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朝时期宰相,官至春官尚书、同平章事。他与刘祎之、苗神客等并居北门学士,为武则天撰写《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等九千余篇。

范崇凯(生卒年不详),四川内江人,唐朝丙辰科状元,曾奉唐玄宗之命作《华萼楼赋》,与其弟范元凯并称“梧酮双凤”。

范元凯(生卒年不详),资州内江(今四川内江)人。约于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宝五载(746)间为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从事。馀无考,与兄崇凯号梧桐双凤。

范传真(生卒年不详),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传正之兄。起家武功尉,唐贞元二十年(804)调任宣州宁国令。赴任之际,范传正同僚赋诗送行,柳宗元作《送宁国范明府诗序》。

范传正(生卒年不详),字西老,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唐朝官员、文学家、诗人。唐德宗贞元十年(794)甲戌科陈讽榜进士第二人。初授集贤殿校。范传正性精悍,历歙、湖、苏三州刺史,有政绩。累擢宣歙观察使。

范希朝(?-814年),字致君,蒲州虞乡(今山西运城)人。唐朝中期名将,历任振武节度使、麟胜节度使、神策京西行营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他曾主动放弃节度使职位,要求去任还朝,因长期镇守边疆,被时人比作赵充国。

范公辅(836年—923年),唐朝末期官员,唐乾符间官任御史中丞,授金紫光禄大夫。原籍河光州固始县。乾符末,黄巢义军转战浙赣闽,南方战事连绵,光启三年(887)他奉旨筹集军饷抚闽。因深感朝政腐败,预料唐朝气数将尽,于是弃官隐居于感德场金字山下(今政和铁山镇范屯村),在那里开辟田园,植树种果,发展农耕。又构建了规模宏敞的府第,俗称“官厅”,至今部分尚存。同时,又在村周广植桃树,使择居地如同世外桃源,故后人称其为桃源处士。随着农业的开发,村庄规模不断扩大,其子孙繁衍分迁,后裔遍布全县各地及周边县市。卒后葬于铁山江上村回龙寺东,其墓尚存。范公辅在政和早期开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21]

范琼(生卒年不详),唐朝唐文宗时期人。唐朝时期著名画家。开成年(836年至840年)与陈皓、彭坚同时同艺寓居蜀城(今成都)。

范隋(生卒年不详),邠州(今陕西彬县)人,唐朝咸通其间为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县丞,遇战乱不能回乡,因此定居于苏州。是范履冰之六世孙、范仲淹之高祖。现世藏有其告身(即委任状)《范隋告身》。

范子高(863—?),福建大田县人。唐朝时期官员,官至礼部尚书。其父范元超为御史中丞。范子高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登丁未科进士第。授翰林院侍读学士,后升侍郎。由于任内政绩显著,受到皇室宠信,又系朝臣子弟,于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晋升为礼部尚书。范子高父子同朝为官,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全力扶正朝纲。当时处于唐末,政治腐败,宦官擅权,朝纲已废,内乱将起,范子高父子目赌这一切,遂于昭宗天复元年(901年)双双辞职,且为避朱全忠乱,携眷入闽,寓居建州,专心从教。唐末天祐二年(905年),尤溪县令举荐范子高莅尤复政,任两税都典,后擢行军赐案。此间,范元超随子在尤溪择地,定居丰城乡小田村(今均溪镇玉田村)。范子高年过六旬辞职回乡,择居于小田玉峰小屋(今为仙亭),传授礼仪,研究天文,为民诊治疾病,人称为“百事通”。[22]

范摅(shū)(生卒年不详),自号五云溪人、云溪子,吴(江苏吴县)人。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与诗人方干同时,乾符间客于湖州霅川,闻李涉遇盗,曾往游巫峡。布衣以终。李咸用曾有《悼范摅处士诗》。

五代十国时期

范延光(?-940年),字子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将领,历仕后唐、后晋两朝。唐明宗年间平定朱守殷叛乱,三次担任枢密使,官至天雄军节度使。封东平郡王,后以太子太师致仕。

范滔(891—950),福建浦城下沙村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臣、将领。曾任南唐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行右监门衙将军同正兼御史大夫、上柱国。[23]

范禹偁(?-?),九陇(大既今四川省)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官员,历任礼部侍郎、翰林学士、简州刺史等职。

范仁恕(生卒年不详),字超光,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宰相,官至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曾与李昊劝说后主孟昶投降北宋。

范白虎(910年-972年),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地方豪强,十二使君之一,号范防遏,据守藤州(今海兴省金洞)。后归顺丁部领,成为丁朝的亲卫将军。

宋、辽、金时期

北宋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人,五代宋初时期政治家、宰相,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两朝为相,官至侍中,历封萧国公、鲁国公。他曾主持编定《显德刑律统类》,撰有《五代通录》。

范廷召(927年-1001年),冀州枣强(今河北省枣强县)人,五代宋初名将,官至殿前都指挥使、河西节度使。他从军四十余年,曾参与高平之战、宋灭北汉之战、雍熙北伐、徐河之战。

范墉(?-990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大臣。他原是吴越官员,随吴越王钱俶归宋,官至武宁军节度使。后被追封为周国公。

范旻(936-981年),字贵参,大名府宗城人。北宋时期官员,宰相范质之子。著有文集二十卷、《邕管记》三卷。

范正辞(936年-1010年),字直道,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北宋大臣,历任淄州知州、饶州知州、江南转运副使、考功员外郎、河东转运使、膳部郎中等职,以执法猛烈著称。

范杲(938年-993年),字师回,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人,范质之侄,北宋时期官员、宋初文坛“梁高柳范”四杰之一,曾任史馆修撰,参与编修《文苑英华》、《太祖实录》。

范巨俩(944年-984年),又作范巨量、范巨备,曲江茶乡(今越南南策县)人,北宋时期越南丁朝、前黎朝将领。他是吴朝将领范令公之孙,率部投奔丁部领,成为黎桓的心腹。后煽动兵变,拥立黎桓为皇帝,并随黎桓击退宋军、征讨占城。后世越南人将其尊为狱神。

范宽(约950年-约1032年),本名中正,字中立(仲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北宋时期著名画家,擅画山水,与董源、李成并称“北宋三大家”。赵孟頫曾称赞他的画“真古今绝笔也”。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范讽(生卒年不详),字补之,齐州(今山东济南)人,范正辞之子,北宋大臣,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三司使,在宰相李迪与吕夷简党争中被贬谪出京,后起复,官至给事中。他旷达豪放,与张轞、石介、李冠、徐遁等交游,时号“东州逸党”。

范贻孙(960年~1002年),字馀庆,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北宋时期官员,宰相范质之孙,范旻之子。第进士,授大理评事。太宗雍熙中为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迁太常博士。真宗朝官至主客员外郎。咸平五年卒,年四十三。事见《武夷新集》卷九《高平范公墓志铭》。

范雍(981年-1046年),字伯纯,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北宋时期政治家、大臣,官至振武军节度使。他镇守陕西期间,被党项人称为大范老子。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梦龄曾孙--范墉之子,北宋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14]

范恪(生卒年不详),字许国,开封人。北宋时期将领。初名全,少隶军籍于许州,选入捧日军,又选为殿前指挥使,历行门、龙旗直、散员押班。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三范修史之一。官至端明殿学士,封蜀郡公。曾参与修撰《仁宗实录》、《起居注》、《新唐书》、《类编》等书,与范祖禹、范冲并称三范修史。他在政治上支持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变法是残民之术。

范祥(?-1060年),字晋公,邠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北宋大臣,官至陕西转运副使。他曾建议朝廷改革盐法,实行钞盐制度,免除百姓运盐的劳役,每年节约榷盐货物经费数百万缗。

范宗杰(生卒年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范雍之子,北宋大臣,官至陕西转运使。他担任陕西路解盐制置使期间,曾整顿范祥制定的盐钞法,以防止因不法商人而导致的盐价*情况。

范师道(1005年-1063年),字贯之,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大臣,官至户部郎中、明州知州。他任职台谏近十年,遇事必有谏诤。著有《垂拱元龟会要详节》四十卷。

范纯祐(1024年-1063年),字天成,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长子,北宋官员,官至司竹监。他精通兵法,曾随父抵御西夏,参与修建大顺城(在今甘肃庆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范纯仁(1027年-1101年),字尧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次子,北宋时期政治家、宰相,官至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属保守派,但却反对废除青苗法、免役法。他自布衣至宰相,始终廉俭如一,平生唯重“忠恕”,认为只要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便能达到圣贤的境界。

范育(生卒年不详),字巽之,邠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范祥之子,北宋大臣,官至户部侍郎。他担任熙州知州期间,据理力争,反对放弃兰州障蔽的质孤堡与胜如堡。

范百禄(1030年-1094年),字子功,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之侄,北宋名臣,官至中书侍郎(副宰相)。他曾奏请朝廷分,建议恢复文吏领兵的旧制,后又劝说司马光,反对废除免役法。

范百常(生卒年不详),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之侄,北宋大臣,曾任茂州知州。他在任期间,修筑茂州城(在今四川阿坝,现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击退邻州蛮族的进攻。

范纯礼(1031年-1106年),字彝叟(夷叟),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第三子,北宋时期政治家、尚书右丞(副宰相)。历任秘书省正字、遂州知州、京西转运副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吏部郎中、给事中、开封知府、尚书右丞(副宰相)、静江军节度副使、鸿庆宫提举等职。

范世京(生卒年不详),字延祖,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范师道之子,北宋大臣,官至秘书丞。他担任海盐知县期间,劝农耕桑,教化百姓,治绩突出,史称“治声动浙右”。

范祖述(生卒年不详),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百禄之子,北宋大臣官至朝议大夫。担任巩县知县时,开凿南山,引水入洛阳,使得巩县再无水患。

范子奇(1035-1097),字中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范宗杰之子,北宋大臣,官至吏部侍郎。他担任庆州知州期间,“广储蓄,缮城栅,严守备,羁黠羌,推诚待下”,深得军心。

范锷(1035一1117),字隐之,浙江兰溪香溪人。北宋大臣。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癸已登郑獬榜进士。初授无为军通判,历七州四漕,迁开封府尹,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府少卿。提举洞霄宫,封长社郡公。寿八十二而薨。崇宁三年(1104)尝撰《天真院记》,旧见《东阳志》。有司马公光赞,文载像传。

范祖禹(1041年-1098年),字淳甫(淳父、纯父、纯甫),一字梦得,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侄孙,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三范修史之一。参协助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负责唐纪部分,著有《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等。《唐鉴》一书深明唐三百年治乱,被程颐誉为“自三代以后无此议论”。后世学者因而尊称他为“唐鉴公”。

范纯粹(1046年-1117年),字德孺,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第四子,北宋时期政治家、大臣,官至徽猷阁待制。

范坦(约1050-1112年),字中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范子奇之子,北宋名臣,官至权知开封府、户部侍郎。他曾参与币制的整顿,废止夹锡钱,并将当十钱改为当三钱。[39]

范镗(约1050年-约1102年),字宏甫,浦城(今属福建)人。北宋时期官员,官至监察御史、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工部尚书等职。神宗熙宁六年(1073)进士,调太原府兵曹参军。八年,充馆阁校勘、中书刑房习学公事。元丰元年(1078)为利州路转运判官。二年,拜监察御史里行。四年,提点淮南东路刑狱。哲宗元祐间历知倍州,洪州。绍圣四年(1097)权礼部侍郎为使辽国信使。元符元年(1098)由中书舍人试给事中。二年,出知蕲州、青州。三年,由瀛州徙滁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知澶州。入为工部尚书。崇宁元年(1102)出知太原。召除龙图阁学士,卒。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二一有传。

范筠(1060-1130),婺州兰溪(今金华兰溪)人,北宋大臣,官至上柱国、少保、资政殿大学士,封荣国公。他生有十子,号称“一门双柱国,十子九登科”。

范致明(?-1119),字晦叔,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官员,庚辰科(1100年)榜眼,授待制,后贬岳州酒税监。他著有《岳阳风土记》,考证郡县历史沿革、山川变化、古迹存亡,清代时被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中。

范致虚(?-1129年),字谦叔,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北宋时期名臣,官至尚书左丞(副宰相)、陕西宣抚使,曾率五路西军入京勤王,抗击金兵。南宋建立后,被召为资政殿学士、知邓州。[40]

范温(生卒年不详),字元实,华阳(今四川双流)人,范祖禹之子,北宋诗评家。他是秦观的女婿,曾随黄庭坚学诗,著有《潜溪诗眼》。

范周(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无外,苏州吴县人。范仲淹从孙。负才不羁,工诗词,安贫自乐。方腊起事,周率学舍诸生冠带夜巡,以大灯笼题诗其上。方腊将见诗,即为罢去。

南宋、辽、金

范琼(?-1129年),字宝臣,开封(今属河南)人。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将领。

范汝为(?-1132年),建州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南宋时期农民起义军首领,出身私盐贩,在建炎四年(1130年)、绍兴元年(1131年)两次发动起义,最终被韩世忠镇压,自焚而死。

范冲(?-1141年),字元长,华阳(今四川双流)人,范祖禹之子,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官员、三范修史之一。官至宗正少卿兼直史馆。他重修《神宗实录》,全面否定王安石,保留原书的黑墨字,新修以红字,删字以黄,被世人称为“朱墨史”。

范承吉(1089-1154年)辽金间人,字宠之。辽朝天祚帝天庆八年(1118年)中进士,官至金源令。金朝时,授御前承应文字,除昭文馆直学士。历河东北路转运使、顺天军节度使。遇地震,民舍损坏,承吉使僚属负责屋舍维修,排定先后,不问贫富,百姓省费而房舍修营及时。累迁光禄大夫,致仕。贞元二年死,卒年六十六。

范拱(1096—1169),字清叔,汉族,济南人。金朝大臣。范拱在北宋末年考取进士,任广济军军曹,后为权邦彦*。金兵南侵后,投靠刘豫,历任中书舍人,代理尚书右丞,尚书左丞兼门下侍郎。 任职期间极力劝谏刘豫取消什一税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并释放了大批因交不起税而被捕入狱的百姓,金国废除伪齐国,成为完颜宗弼的属官,再次请求减少百姓的赋税,最终使百姓减少了三分之一的税赋,后出任金国淄州刺史。皇统四年(1144年),致仕。大定七年(1167年),复出担任太常寺卿。大定九年(1169年),范拱再次致仕,后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范同(1097-1148年),南宋建康(今江苏南京)人,字择善。政和进士,后再中博学宏词科。历任吏部员外郎,参知政事等职。

范宗尹(1100年-1136年),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樊西北)人,南宋宰相。他自科举及第,仅九年便宣麻拜相,官至右仆射、同平章事兼御营使,年仅三十,史称“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执政期间,推行镇抚使制度,废除御营司,以宰相兼掌枢密院。

范如圭(1102年-1160年),字伯达,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南宋官员,官至利州路提点刑狱。他曾公开指斥秦桧“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称其“丧心病狂”、“遗臭万世”。

范洵(1099一1142),字茂仁,浙江兰溪香溪人,南宋时期官员。为范筠第七子,南宋重和元年(1118年)进士。绍兴年间累官至大理寺正卿(注: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大理寺正卿,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审理岳飞案的过程中,知道岳飞无辜,受冤枉。范洵想为岳飞冤案伸张正义,向高宗皇帝赵构写了一道奏折为岳飞辩冤,“因高宗轻信秦桧”,奏折没能获准。范洵不愿与奸臣秦桧同流合污,就挂冠而归。范洵此举触忤了秦桧,在范洵归途中,秦桧假传圣旨,派人追*范洵于严州(今建德)白石滩。特赐朝请大夫,忠义见金兰二志。吕祖谦有赞,文载像传。

范浚(1102年-1150年),字茂名(茂明),世称香溪先生,婺州兰溪(今金华兰溪)人,范筠之子,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在宝惠寺香溪书院绛帐授徒,被朱熹尊称为范子,著有《香溪文集》。他的理学思想影响久远,被称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

范端臣(1116-1178)字元卿,号蒙斋,兰溪香溪(今浙江兰溪)人,南宋官员、文学家。自幼从叔父范浚学,千言成诵,过目不忘。诗书易理,备研其精;正草隶篆,皆造于妙,为范浚高第弟子。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登张孝祥榜进士第二人,为榜眼。官授起居舍人、右史,以文翰沸声馆阁。出知韶州,历江西转运使。

范成大(1126-1193),号石湖居士,吴郡人(今江苏苏州),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田园诗派”的集大成者。初为徽州司户参军,累迁礼部员外郎。淳熙五年以中大夫为参知政事,是著名“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封崇国公,谥文穆。

范之柔(生卒年不详),字叔刚,自号墨庄。苏州吴县(治今江苏苏州)人,徙居昆山。南宋时期官员、北宋名臣范仲淹五世孙。孝宗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嘉定初拜监察御史,历官至礼部尚书。后以通议大夫致仕,卒赠特进、端明殿学士,谥清献。

范邦彦(生卒年不详),字子美,邢州唐山(今河北邢台)人,南宋时期官员,是有志复国的抗战派。宋徽宗宣和年间的太学生、辛弃疾的岳父。宋钦宗靖康末年,邢州被金兵攻占,范氏家乡沉沦于金朝统治之下。后范邦彦举于乡,任蔡州新息县令,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因荒淫无道被部将*死,范邦彦率众开蔡州城门以迎王师,并率全家南徙,驻家京口。后被授湖州签判,改镇江,升知通州,卒于官,年七十四。

范处义(1132~1203),字由中,里范村人。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官大理簿国子丞太府少卿,知建宁府,终右文殿修撰中奉大夫,兰溪开国男,食邑300户。善诗文。时论南宋之初,攻序者莫如郑樵(福建莆田人),最尊序者莫如处义。著有《诗传》、《诗补传》、《解颐新语》若干卷。

范如玉(生卒年不详),邢州唐山(今河北邢台)人,知书通文,有才学,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之妻、范邦彦之女。

范楷(生卒年不详),字子式,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进士,调怀宁县尉。历建康府转般仓,临安府教授,宗正丞(《延祐四明志》卷五)。十四年为宗学谕(《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二四)。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除秘书少监,绍定三年(1230年)擢工部尚书(《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累迁权工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初在经筵,于有关朝政之事知无不言。李全据淮安,反状益急,楷上书极论,忤旨去位。

范成进(?-约1233年),南宋时期将领。宝庆三年(1227),为宋盱眙守将。与张惠进剿夏全。后降金,受封为胶西郡王。金天兴元年(1232)九月,起用为元帅,随金哀宗发京师。次年正月,听完颜承裔节制,领所部从蒲城攻卫州,在白公庙为蒙古兵所败。不知所终。

范钟(1171年-1248年),字仲和,婺州兰溪人(今金华兰溪)人,南宋时期政治家、宰相,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封东阳郡公。他廉洁奉公,虽官至宰相,却没在故里置地建宅,辞官后只能住在金华驿馆中,被时人称为“无地起楼台宰相”。

范应铃(约1180年-1220年前后在世),字旗叟,号西堂,丰城(今属江西)人。南宋官员、诗人。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历知永新、崇仁县,通判抚州、蕲州,知吉州、广西、浙东提刑。官至大理少卿。卒,谥清敏。著有有《西堂集》十卷,对越集四十九卷,已佚。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宋史》卷四一○有传。今录诗二首。徐鹿卿曰:“应铃经术似儿宽,决狱似隽不疑,治民似龚遂,风采似范滂,理财似刘晏,而正大过之。”人以为名言。[34]

范应元(生卒年不详),字善甫,蜀之顺庆人。南宋时期宋理宗年间人,道教妙真派中兴祖师,著有《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

范天顺(?-1273)南宋爱国将领。任荆湖都统制,奉命守襄阳(今属湖北襄阳市)。1267年,元军大举围攻襄、樊,多次打败南宋援兵。襄阳被困六年,范天顺率领军民奋力抵抗、日夜守战、尤为尽力。1273年,主将吕文焕降元,范天顺宁死不降,在仰天长叹 :“生为宋臣,死当为宋鬼”后,身受重伤的范天顺,在自己守卫的地方自缢殉国。南宋朝廷追赠他定江军承宣使。

范晞文(生卒年不详),字景文,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元初诗人。宋理宗景定中太学生,与叶李上书劾贾似道,贬至琼州(今海南岛)。元朝元世祖至元间程钜夫荐晞文为江浙儒学提举,未赴,后流寓无锡以终。事见清嘉庆《无锡金匮县志》卷三○。著有《对床夜话》。

范文虎(?-1302年)男,祖籍山东省 ,南宋时期将领。后来官至元朝中书右丞、两浙大都督。

元朝时期

范康(生卒年不详),字子安,杭州人,元朝时期剧作家、词人。明性理善,讲解能词章,通音律,作品有《杜子美游曲江》、《竹叶舟》等(现均存于录鬼簿)。

范居中(生卒年不详),元代戏曲作家,字子正,号冰壶,杭州人士。学识渊博,文字秀异,善制南北合腔,吸收诗词意境入曲,时远近知名,惜流传于世仅存南北合腔《秋思》一套。

范五老(Phạm Ngũ Lão,1255年-1320年),越南陈朝名将。

范椁(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县人(江西樟树市)。元朝诗人,文学家,是当时文坛领袖,“元诗四大家”之一。

明朝时期

范常(生卒年不详),字子权,滁州人,明朝初期政治人物,历任元帅府都事、太平知府、翰林直学士兼太常卿等职。

范祖干(?—1385)字景先。浙江金华人。明代文学家。受业于许谦之门。元至正十八年朱元璋攻克婺州,持《大学》以进,敷陈治道。命为谘议,以亲老辞。学者称纯孝先生。著有《群经指要》、《读*》、《大学中庸发微》、《柏轩集》。

范衷(生卒年不详),字恭肃,丰城(今属江西)人,明朝官员。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寿昌知县,开荒,兴水利。正统中考绩最佳当迁。县民颂其德乞留,允。后知汝州,吏部尚书王直察举天下廉吏,衷为第一。

范理(1408—1473),明朝官员。字道济,号操斋,天台县城人。明宣德四年(1429)乡试第一名(解元)。翌年赴京会试,中进士。历任江陵知县、德安知府、南京工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

范广(?-1457年),辽东人,明朝时期著名将领,协助于谦等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范渊(1453~1512),字静之,号君山,明朝官员。弘治九年(1496)登进士,授刑部陕西司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

范鏓(生卒年不详),字平甫,沈阳人(今辽宁省沈阳市)。明朝嘉靖年间重臣,官至兵部侍郎。

范嵩(1471年11月28日—1557年),字邦秀,号衢村,福建省建宁府瓯宁县(今建瓯市吉阳镇岩下村)人,明代官员、诗人。嘉靖年间历任广西按察使,云南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后奉敕巡抚四川,最后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致仕。范嵩工于诗文,有《范嵩诗集》诗数十首传世。

范辂(1474年-1536年),字以载,号质庵,别号三峰,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直隶州郴州桂阳县人(今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明朝官员。

范钦(1506-1585)字尧卿,一作安钦,号东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明朝著名藏书家。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

范惟一(1510-1584),明朝时期文学家、诗文家、官员。字允中,一字于中,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北宋名臣范仲淹十六世孙。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历官钧州知州、济南府同知、工部郎中、湖广佥事、南京太仆寺卿等。

范大澈(1524-1610)明朝著名藏书家、收藏家。字子宣,又字子静,号讷庵。别署南海钓者、灌园叟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是藏书家范钦的侄子。嘉靖二十八年(1549)随叔父范钦游京师,题诗于塔壁,被大学士袁炜发现,延聘为熟师,居京师三年,官补国子生,徐阶荐为掌记室、37岁,仕官鸿胪寺序班。曾“七奉玺书”,出使琉球、辽东、朝鲜等地区。“进秩二品”。

范应期(1527年-1594年),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明朝时期大臣。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中允、经筵讲官,官至国子监祭酒。

范谦(1534-1597),字汝益,号含虚,江西丰城县人,明朝大臣。隆庆二年(1568)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世宗、穆宗二朝实录及《大明会典》。后历任布政、按察、太仆寺卿、太党寺卿、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掌詹事府事。再为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东宫侍班官,升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万历二十三年(1595),督修昭陵。万历二十五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四。谥文恪。有《双柏堂集》。

范允临(1558~1641年)明朝时期官员、书画家。字长倩,号长白,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名臣范仲淹十七世孙,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议。

范复粹(1580年-1658年),字玉坡,号清六,山东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人。明朝后期政治家、内阁首辅。

范文若(1587-1634),字香令,号荀鸭,自称吴侬,松江人。明朝著名戏曲家。著有《花筵帘》《梦花酣》《鸳鸯棒》《花眉旦》《金明池》《勘皮靴》等作品。

范景文(1587-1644),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明朝末期政治家、文学家、东阁大学士。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崇祯间起用,累官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宰相),入参机务,京师陷,俄传帝出,景文草遗疏,赴井死,谥文贞(文忠)。

范慧妃(?~?),生卒年不详,明熹宗之皇贵妃。

范景姒(1601—1639年), 吴桥(今河北吴桥)人。兵部尚书范景文之妹。其容貌清秀,仪态端庄,娴淑知礼,不习女工,而喜读书,通经史,很得父母欢心,宠爱有加,嫁同邑王世德为妻。天启四年,王世德赴京秋试,遽以疾卒,年仅二十二岁。讣至,景姒肝肠寸断,欲死而绝食数日,日后节孝抚孤,郁郁寡欢。工书画,绘大士像,仿佛龙眠(李公麟) ;亦善诗,著《冰玉斋诗草》。有关范景姒的简介,清·王渔洋《池北偶谈》有记载。

范淑泰(1603-1642)字通也,大来,又字木渐。在生在范氏这样的家庭里,自幼跟从叔父范廷辅读书,立志以天下事为己任。他24岁中举,次年中崇祯戊辰(1628)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又升工科给事中,兵科右给事中,吏科左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等。

范志完(?—1643),字叔恺,号成六,本县利民人,宋范仲淹后裔。自幼聪颖,为文高古,母作《八行图》以教之。明朝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任宣府、宁国推官、真定知府、关内道副使。崇祯十四年(1641)冬,升右佥都御史、山西巡抚。后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州、永平、山海、通州、天津诸镇军务。

范矿(16世纪-1657年10月27日),字我蘧,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明朝、南明政治家。历任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

清朝时期

范文程(1597-1666),字宪斗,号辉岳,辽宁沈阳人。著名清朝开国宰辅、文臣领袖,杰出政治家、谋略家。有“清初第一文臣”之称,曾任内秘书院大学士、议政大臣等职,封太傅兼太子太师,谥号“文肃”,清圣祖为他亲提“元辅高风”匾额。其子孙范承谟、范承勋、范时绎等十几人,分任总督、尚书、侍郎等要职,家族官居高位者之多为中国历史少见。

范光文(1600-1672),清初藏书家,顺治六年(1649)进士,授礼部主事,任吏部主事,陕西学政,迁吏部文选司。

范骧(1608~1675),清初书法家,字文白,号默庵,海宁人,以品格高洁闻名。清朝建立后,地方上推举他为贤良方正,坚辞不就。著有《点庵集》、《昭代尺牍小传》。

范承谟(1624年-1676年),字觐公,号螺山,辽东沈阳(今辽宁沈阳)人,汉军镶黄旗,清朝大臣,大学士范文程次子。范承谟进士出身,曾任职翰林院,累迁至浙江巡抚。他在浙江四年,勘察荒田,奏请免赋,赈灾抚民,漕米改折,深得当地民心。后升任福建总督。三藩之乱时,范承谟拒不附逆,被耿精忠囚禁,始终坚守臣节。康熙十五年(1676年),范承谟遇害,后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号忠贞。后来,福建百姓请求为范承谟建造祠堂,康熙帝便亲自书写“忠贞炳日”的匾额。

范镐鼎(1626-1707)字彪西,洪洞人。性孝友,阐明绛州辛全之学。康熙六年进士,以母老不仕。河、汾间人士多从之受经。十八年,以博学鸿儒荐,未起。立希贤书院,置田赡学者。

范必英(1631—1692)。初名云威,字龙仙。后改为字秀实,一字秋涛,号伏庵,别号杜圻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朝初期藏书家,明朝书画家范允临之子。顺治十四年举人。康熙中召博学鸿词,授检讨,分纂《明史》,以故告归。居乡廉静,筑万卷楼,储书二十四椟,皆手自校订。工诗古文词,好掖引后进,子弟多有成就。

范荃(1633-1705),清朝初期诗文家。本名恒美,字德一,慕其先文穆公(宋诗人范成大)之诗词,亦号石湖,甘泉(今江都)人。与徐石麒、罗煜以词相倡和,为北湖三词家。著有《读史小识》、《竹隐居随笔》、《文集》、《诗集》、《梅花诗》、《论语诗》。其词有《春雨词》、《秋吟》、《秋花杂咏》、《柳塘寤语》、《今之石湖词》。又有《刘随州评》、《范氏家乘》等。[24]

范承勋(1641-1714),字苏公,范文程第三子。历官至云贵总督、江南江西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范时崇(1663~1720),字自牧,号苍岩,汉军镶黄旗人,清朝开国元勋范文程之孙,福建总督范承谟之子,官至福建浙江总督、左都御史、兵部尚书。

范廷谋(生卒年不详),字周路,号省庵,浙江甬城(今宁波)人,祖籍江苏苏州,清朝时期官员,为北宋名臣范仲淹第十九代孙。范廷谋于1725年(雍正3年),奉旨接替黄立本,于台湾地区担任台湾府知府。

范西屏(1709-1769),名世勋,海宁郭店人。清朝时期著名围棋国手,被棋坛推崇为“棋圣”。著有《桃花泉弈谱》2卷,总结前人经验,推陈出新。为清代棋谱中权威之作,流传颇广。另著有《二子谱》等。

范棫士(1710-1769),字思皇,亦字祖年,号芄野,江南娄县(今上海)人。清朝时期文学家、书法家。

范衷(1738-1797年),字士垣,号恭亭,清代上虞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登进士,名列第三,为探花。

范崇简(1757-1840),字完初,号懒牛,又号浮休居士,斋号蜂窠馆。江苏通州人。范崇简为康乾文字狱时期范氏诗文世家最有成就的诗人 ,主要著述有《懒牛诗抄》1卷,录诗359首;《怀旧琐言》1卷。

范荑香(1805-1886年),原名蒥淑,字茹香,又字荑卿。广东大埔三河镇梓里村人。清代诗人、为近代岭东三大女诗人之一,与黎玉贞、叶璧华齐名。范引颐之女,同邑邓耿光室。十二岁即能赋诗填词。有《化碧集》,梅州管又新民国五年(1916)刊行。

范氏姮(越南语:Phạm Thị Hằng,1810年—1901年),又作范氏嫦、范氏浩、范登氏,越南阮朝宪祖阮福暶(绍治帝)后妃,翼宗阮福时(嗣德帝)生母。徽号慈裕(Từ Dụ),故通称“慈裕太后”。一生经历十朝,被尊为“太太皇太后”,死后谥号“仪天章皇后”。

范寅(1827-1897),清朝时期语言学家、书法家。名广济,字仰川,榜名寅,又字虎臣,号(啸)风,别署扁舟子。浙江会稽(今绍兴)皇甫庄人,著有《越谚》。[25]

范汝增(1840-1867),太平天国将领,广西平南人。以功封首王。

范金镛(1851-1914)又名明榕,字福廷、号藕舫,又号沤舫,晚号沤道人。江西新建区乐化人,主要生活于清末光绪年间。光绪六年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云南知县,落职后在家奉侍老母。近代著名画家、诗人,画艺师法元人,工花鸟。

范当世(1854-1905)字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无错。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

范朴园,男,太平天国七年 (1857)天试状元。据《江南春梦庵笔记》中记载:“伪科所取状元,癸丑朱世 杰、甲寅乔彦才、乙卯叶春元、丙辰刘盛培、丁巳范朴园……”可知范朴园为了巳科状元。自太平天国六年东、北两王内讧,太平天国七年六月翼王率军远征后,东、北、翼三试罢免。 故可知范朴园为天试也称京试状元。据《钦定士阶条例》序 后记载范朴园曾出任天试阅文官。

范轼(生卒年不详),字亦坡,号眉生,湖北黄陂人。北宋名臣范仲淹的三十一世孙。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儿子范熙壬在秋闱中同科中举,获光绪皇帝御赐“父子同榜”匾额与鎏金长联。

近现代及当代名人

抗日和革命烈士

范熙同(?-1944),女,河北永年人,抗日烈士。

范琴芬(1920-1938),女,湖南永顺人,抗日烈士。

范致中(1915-1943),山西芮城人,抗日烈士。

范振辉(1903-1938),福建寿宁人,革命烈士。

范树民(1920-1938),河北馆陶人,抗日烈士。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之次子。

范春元(1921-1943),山西襄垣人,抗日烈士。

范学勤(?-1940),抗日烈士。

范郁文(1909-1939),山西阳高人,抗日烈士。

范克明(1918-1942),山西新绛人,抗日烈士。

范廷兰(1903-1938),河南温县人,抗日烈士。

范江富(1904-1938),福建寿宁人,抗日烈士。

范守仁(1912-1942),山西长治人,抗日烈士。

范汉卿(1890-1939),北京人,抗日烈士。

范立轩(1896-1942),河北威县人,抗日烈士。

范乐春(1903-1941),女,福建永定人,抗日烈士。林伯渠的夫人,中央苏区著名的妇女领袖。

范方士(1917-1945),山西芮城人,抗日烈士。

范子侠(1908-1942),江苏丰县人,抗日烈士。

范煌(1913-1944),山西万荣人,抗日烈士。

范易(1901-1928),四川富顺人,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范合(1920-1943),河北献县人,抗日烈士。

范平(1916-1940),山西夏县人,抗日烈士。

文史界、教育界及其他

范炳辰(1866~1947)男,原名范昌麟,字明枢。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

范文虎(1870-1936),原名赓治,字文甫,后改名文虎,鄞县县城人,民国初年医生。有“医林怪杰”之称的范文虎,执医40余载,不但医术精湛,蜚声杏林,而且愤世嫉俗,高风亮节,有古侠士之风。

范源濂(1875—1927),字静生,出生于1875年,湖南长沙府湘阴县(今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

范紫东(1879—1954),名凝绩,字紫东,后以字行。清末乾州东乡西营寨(今乾县灵源乡西营寨)人。范紫东是一位著名的秦腔剧作家,作为易俗社的创始人之一,从 1912 年西安易俗社成立开始,历经四十余年,撰写了《三滴血》、《颐和园》、《新华梦》等大、小型剧本 68 个。

范文澜(1893-1969),字云台、芸台、仲云、仲芸,笔名武波、武陂,浙江绍兴人。著名当代史学家。主编《中国通史简编》,还著有:《中国近代史》(上册)、《历史考略》、《群经概论》、《水浒注写景文钞》、《文心雕龙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唐朝佛教》、《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

范寿康(1896.1.6-1983.2.27),字允藏,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

范苑声(1901—1990),字抒棠,安徽省潜山县人。中国近代教育家、爱国人士。

范会国(1899~1983) ,字秉钧,文教镇田墩村人,中国当代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 他一生刻苦钻研,治学严谨,造诣精深,诲人不倦,生活清朴,正如《人民日报》、新华社播发的文稿中所说的:半个多世纪来,他孜孜不倦地潜心数学研究,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26][27]

范无病(1903一1989),即海灯法师,四川江油人,又名范靖鹤。中国著名武术家、禅宗上师。

范治纶(1906年-1978年),字立之,湖北鄂城(今鄂州)人,水利学家,中国水利教育的早期先驱。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今四川内江东兴区)。著名新闻记者、新闻学家。

范济洲(1912-2001),森林经理学家、林业教育家。长期从事森林经理学科的完善和发展。他所设计的森林调查工具(综合型森林测尺,通称“范氏测杖”)在森林调查中广为应用;倡导推动地位指数的研究和应用,填补了评定中国森林生产力技术的空白。关心中国林业建设,多次为合理经营中国森林和发展北京地区的林业而宣传呼吁。

范绪箕(1914-2015)男,1914年1月5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苏江宁,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力学家和航空教育家。

范敬宜(1931年6月12日—2010年11月13日),江苏省苏州市人,197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范仲淹的28世孙,自幼对诗书画都很敏悟。学生时受过当时文史哲方面杰出学者的熏陶,师从吴门画派的杰出名家樊伯炎,深得吴门真传。1949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5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精于诗书画,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范融,安徽潜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现为中国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范平志,1955年12月出生于四川广汉,博士,国家973首席科学家,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跃进,男,1958年8月,山东冠县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席,原青岛大学党委*、校长。

范剑青,男,普林斯顿大学 Frederick L. More 金融学讲座教授与系主任,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教授、院长。

范平,男,1963年11月生,福建永定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院长、深圳市先进薄膜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大学薄膜物理与应用研究所所长。

范先群,男,1964年1月出生,汉族,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

范九伦,男,汉族,出生于1964年11月,河南省温县人,现任西安邮电大学党委委员、校长

范卫宏,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纪委*。

范江华,男,中山大学理学博士,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生导师。

范景宇: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

范海涛:传记作家,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创始人。

范姜国一:范景宇之女,少年大学生、少年作家。

军政界

范宰宇(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总政治作战部政治作战学校校长。

范庭(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豫北别动第五总队队长。

范玉书(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第八十六军副军长。

范祚胤(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防部”人事次长室处长。

范宝华(生卒年待考),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三军参谋本部通信电子资讯参谋次长室系统资讯处处长。

范熙壬(1878—1938),字任卿,号耘勤,门人尊称“莱园”先生。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天河人,范轼子,张之洞的得意门生。曾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公车上书”,失败后留日,与同盟会会员黄兴、宋教仁过从甚密,追随孙中山;1906年在日创办《新译界》,探求立法救国。还翻译了《资本论》。是中国清末民初司法体系的理论构建者与实践者,民初国会众议院议员。

范筑先(1881-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山东馆陶(今属河北省)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

范鸿仙(1882-1914),安徽省合肥县北乡杏店村人。曾任《民呼日报》、《民吁日报》编辑。著名民主爱国人士。铁血军总司令。1935年3月21日,国民党中央追赠范鸿仙为陆军上将。

范石生(1887-1939),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小街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范予遂(1893—1983),山东省五莲县许孟镇范家车村人,早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会委员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委员、民革山东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83年10月11日在因病济南逝世,享年90岁。

范绍增(1894-1977),四川省大竹县清河乡人。中国国民党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范汉杰(1895-1976),又名范其迭,字汉杰,广东大埔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

范荩(1899-1938),丰城淘沙后坊村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一九八师副师长,抗日名将。

范伟(1906-1986),广东省东莞县(今东莞市)茶山圩人,老红军。

范普权(1910-1991),原名范则博,山东省庆云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忠祥(1911-1993),湖北省天门市聂范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阳春(1913-1994),福建永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明(1914-2010),原名郝克勇,陕西临潼栎阳镇郝邢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朝利(1914-2012),河南新县郭家河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范保顺(1914-1987),湖北省天门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子瑜(1914-2002),湖南张家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富山(1914-1996),山西省定襄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范朝福(1915-1993),河南省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范希贤(1917-),福建永定人。曾用名范喜贤。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东省副省长等职。

范慕韩(1917-1996),山西繁峙人。北京大学肄业。曾任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经委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范天恩(1922-2001.12.2),山东省泰安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团长,被志愿军司令部授予模范团长称号。

范万章(1927--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

范承祚:1931年4月生于江苏省宝应县。大使、诗人、高翻、教授。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就读于宝应中学和扬州中学,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新闻专业。作为解放后我国派出的首批留学生之一,1957年毕业于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人文学院。同年入外交部工作。曾任*、*等老一代*的阿尔巴尼亚语主要译员,是新中国授予和表彰的首批50名“资深翻译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先后任中国驻阿、希〔腊〕使馆参赞和驻阿尔巴尼亚特命全权大使,中华诗词学会首届理事。

范慧娟,1935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三北。曾就读上海进德女中、晓明女中。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5年考入外交学院外交系英文班。1993年12月,范慧娟被任命为中国第五任驻爱尔兰大使。

范多富,男,汉族,1937年12月生,甘肃省永靖县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曾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范钦臣,1941年6月生,河南巩义人。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7月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化工系。曾任河南省政协主席、河南省委常务副*。

范晓光(1945.7-),湖北阳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范堆相(1946.8-),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人,曾任山西省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范长龙(1947-),辽宁丹东东港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2012年11月15日,当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

范印华(1948.3-),河北献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将。

范松青(1955年~)生于湖南。曾任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

范丽青,女,1955年出生,福建省南安市溪美街道人。1979年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1983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社。现任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此前历任新华社国内部记者、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港台部副主任。中共第十四大代表。

范骁骏,1956年10月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将领,上将军衔。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政委。

范照兵,1958年4月生,湖北天门人,现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常务副主任。

范卫平,1959年10月生,江西丰城人。曾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现任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

范晓莉,1961年11月生,吉林敦化人。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范华平,1962年10月生,云南泸西人。现任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委政法委副*,省公安厅厅长、党委*,兼山东警察学院院长。

范继英,1963年6月出生,辽宁盖州人。现任辽宁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兼)。

范承才,1964年1月生,籍贯重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陆军司令员。全国人大代表 。

范一飞:1964年8月出生,江苏泰兴人,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范锐平,1966年4月生,湖北钟祥人。现任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

范锐君,1972年11月出生,宁夏盐池人。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15][16]

科研、工程、医学界

范云六:分子生物学家,中国植物基因工程开创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范立础:桥梁结构工程与桥梁抗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桥梁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

范海福:晶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范维唐:矿山压力及开采机械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名誉会长。

范本尧:航天器研制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

范滇元:激光与光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社员,上海光机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深圳大学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范维澄: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

范守善:材料物理和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范上达: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外科系荣休教授,养和医院肝脏外科中心主任。

范代娣: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集中在*蛋白质工程、生物医学材料、高密度发酵工程及其生产产品开发等领域。范代娣被誉为“类人胶原蛋白”之母。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现任西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17]

实业和商业界

范旭东(1883-1945),湖南湘阴县人,字旭东。是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范现国,1960年出生,河北隆尧人,无党派人士,高级经济师,全国人大代表、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会长,今麦郎面品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河北华龙面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范伟,1962年9月生,复星集团执行董事兼联席总裁。

范现军,1970年11月生,山东德州人,工程师,中共党员。现任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商用车研究院院长。

范晓忻,1973年生,现任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裁。

范红卫:宿迁市宿城区政协副主席、恒力集团总经理。2021年,范红卫位列“2021年度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第4位。[18]

范秀莲,海思科副总经理。2021年,范秀莲位列“2021年度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第85位。[18]

范敏华,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21年,范敏华位列“2021年度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第83位。[18]

范敏:携程创始人之一。

范云军: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范济安:中国联通大数据科学家。

范海涛:辉县市孟庄镇南李庄村党支部*,市工商联副主席、孟电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全国人大代表。

范朝霞:曾任执行董事兼经理。范朝霞未在京运通ny担任职务,但持有京运通达95.55%的股权。

范劲松:现任开润股份董事长,90分品牌创始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安徽省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总商会副会长。

范锋:速途网络(北京速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

范应龙:澳达控股集团总裁,北京纷享世界科技有限公司CEO。

范驰,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范虎,现任华讯方舟首席执行官,曾任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

艺术界、影视界

范瑞娟:1924年生,浙江绍兴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越剧范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

范泽华,1938年4月生,广东省普宁洪阳镇人。1949年后传统戏曲“三改”——“改人”、“改戏”、“改制”之后,潮剧第一代表演艺术家,与姚璇秋、萧南英、吴丽君、陈丽华等并称第一代潮剧的“五朵金花”。工青衣、闺门旦,亦反串小生。尤其以青衣行当表现传统悲剧人物,代表剧目有《春香传》、《芦林会》、《刘明珠》与《赵氏孤儿》等。

范圣琦,1933年生,国家一级演员、民盟盟员、中共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交响乐爱好者学会理事。

范伟:国家一级演员,喜剧表演艺术家。

范明:国家一级演员,导演。

范雷:国家一级演员,曾参演《炊事班的故事》。

范俭:中国内地纪录片导演。

范冰冰:中国著名演员、制片人、歌手。

范志博:中国著名演员。

范琳琳:中国内地女演员,出品人 。

范梦:中国内地女演员。

范雨林:中国内地男演员。

范湉湉:中国内地女演员、主持人。

范晓东: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

范振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1941年开始登台演出,1950年拜班德贵为师,专事捧哏。

范文淼:中央电视台播送中心转播部音频技术科科长。

范世琦:《快乐男声》全国六强,高大帅气的青春偶像。

范帅:十佳男模。

范丞丞:中国内地男歌手、男子组合乐华七子NEXT、NINE PERCENT成员。

范朋飞:中国内地男歌手,音乐人。[19]

运动、体育界

范志毅:前中国职业男子足球运动员、教练员,曾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队长,现任上海市足球协会副主席。

范运杰:中国前女子职业足球运动员。

范瑛:中国前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

范柏群: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

范晓冬:中国足球运动员。

范蔚菁:中国围棋职业二段棋手。

范志雄:水上摩托国际级健将。

范志强:中国足球运动员。

范凌江: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

范可新:中国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

范廷钰:中国围棋职业棋手。

范晔:中国体操运动员。

范可新,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38]

范苏圆,国家级运动健将,中国女子冰壶运动员。[37]

范校兵,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36]

范铎耀,中国雪橇运动员。[35]

港台及海外名人

范光陵:著名诗人和书画家,著名现任中华工商管理学会理事长,"文化总会国际文化促进会" 代主委。对台湾电脑发展贡献特殊,被誉为"电脑之父"。著名世界文化人,台湾中华文化协会理事长及台湾一百人民团体联盟负责人。

范钦强,美国高平(Kopin)科技公司创始人。

范文同(Phạm Văn Đồng,1906年3月1日-2000年4月29日),越南共产党老一辈*,曾任越南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范雄(Phạm Hùng,1912年6月11日~1988年3月10日),越南党和国家*,曾任越南部长会议主席( 总理)。

范家谦(Pham Gia Khiem)1944年8月6日生,曾任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范平明(Pham Binh Minh)1960年出生,现任越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范明政,越南政治家。出生于清化省厚禄县花禄乡,1986年12月25日加入越南共产党。现任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总理。

范振锋:香港电台节目主持人,演员、歌手。

范巧茹:香港无线电视新闻节目主持。

范秀明:1955年11月28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别名小范,著名影视导演。

范晓萱:1977年2月27日出生于台北,祖籍湖北省仙桃市,中国台湾流行乐女歌手、音乐制作人、词曲创作人、影视演员。

范鸿龄:香港著名商界人士。

罗范椒芬:香港前高官。

范玮琪:华语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主持人。

范鸿轩:台湾著名演员。

范文芳:1971年1月27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惠州,新加坡影视女演员。

范植伟:中国台湾男演员。

范逸臣:中国台湾男歌手、演员。

虚构人物

范喜良,古代中国民间爱情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中孟姜女的丈夫杞梁,秦朝修筑长城的民夫。传说名为范喜良,又名为万喜良,还有叫万杞梁的。最早记载在信史《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里。周灵王二十二年秋,齐庄公姜光伐卫、晋,夺取朝歌。前549年,齐庄公从朝歌回师,没有回齐都临淄便突袭莒国。莒君以重赂约和,他拒不接受,后在激战中被俘而死。传其妻孟姜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倒塌。后人编造“孟姜女哭长城”故事。

范进,出自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登场于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范进是书中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生于白庙村的贫穷家庭。

范遥,号称苦头陀,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是明教教主座下光明右使,人称范右使,杨逍、范遥当年江湖上与杨逍并称“逍遥二仙”,都是英俊潇洒的美男子。范遥自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武功正邪兼修,渊博无比,剑法神奇。与杨逍在明教之中同为一等高手。明教教主阳顶天失踪后,他为了给明教除去隐患,不惜自毁俊颜,设法潜入汝阳王府,扮作哑巴,易名“苦头陀”,在王府传授指导郡主赵敏的武功,伺机行动。少年时曾痴恋紫衫龙王黛绮丝而不得。行事上,范遥比杨逍佻皮邪气,是为明教中第一号不要命的硬汉,忠肝义胆。

范建,是猫腻所著架空历史权谋小说《庆余年》的角色,叶轻眉的迷弟,范闲的养父,原为户部侍郎,后晋升为户部尚书。电视剧《庆余年》登场的虚拟人物,从户部侍郎晋升为户部尚书,范闲的养父。由高曙光饰演。

范闲,是猫腻所著权谋小说《庆余年》主人公,穿越人士,庆国数十年风雨画卷的见证者。其容貌俊美无双,尤胜于女子,生性淡薄刚毅,善良而腹黑,城府极深,重视恩情。最终隐居江南。电视剧《庆余年》里的主人公,由张若昀饰演。

范若若,网文作家猫腻所著的权谋小说《庆余年》的虚拟角色之一,户部尚书范建之女。后成为苦荷的徒弟,学习过医术。电视剧《庆余年》中的女配角,范建的女儿,由宋轶饰演。

范思辙,是电视剧《庆余年》中虚拟人物之一,男主角范闲的弟弟,范建之子,由新生代演员郭麒麟饰演。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说

1人次讨论 1帖子

他死于1052年,他的事业却传到了1947年

最爱历史

206

TA们说完了,我也要说

纠错

参考资料

[1] 据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博都哩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金国时期为女真孛术鲁氏,以姓为氏,满语拼音为Boduri Hala,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改汉姓为范氏、博氏、鲁氏、花氏、卜氏、布氏等。满族范佳氏,满语拼音为Fangiya Hala,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清朝中叶以后约有三分之一的族人皆改汉姓为范氏。

[2] 据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温克族布利托天氏,亦称布勒多索夫氏、博都哩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金国时期称孛术鲁氏(孛鲁术氏),以姓为氏,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市以西广大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拼音为Bodu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满族布利托天氏多改汉姓为范氏、博氏、鲁氏、花氏、卜氏、布氏等。

[3] 饶恒久. 范蠡生平考论[J]. 社会科学战线, 2000(6):135-143.

聊城急缺执业药师,72分及格,满足这2个条件你也能考

执业药师报考中心广告

出国劳务年薪50W!急需澳洲/新西兰保签打工华人,正规安全!

出国劳务服务中心广告

输入姓名查字辈-上知乎找答案

本月27165人下载

输入姓名查字辈,攻略指南,真实经验,热点话题,上知乎找答案更靠谱。赶紧下载知乎APP,亿万年轻人自由讨论的问答社区!

知乎广告

大家还在搜

范姓女孩名字大全

范姓

范姓排名

姓范男孩最好听的名字

姓名

姓名大全1000个普通

张姓满分名

姓范女孩寓意好的名字

广告

超人气颜值主播,点击近距离互动

相关推荐

范姓_相关词语

姓氏统其祖考之所自出

查看词条

辈分家族长幼先后所居地位

查看词条

苑姓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

查看词条

小名指给孩子起的乳名

查看词条

周易取名综合概念的命理学

查看词条

盾姓百姓中华姓氏之盾姓

查看词条

词条贡献者

该词条共有117人参与编辑,查看全部

词条有帮助,感谢贡献者

意见反馈权威合作百科协议

百度百科是免费编辑平台,无收费代编服务 | 详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