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场基地负责人一个外企辞职80后 两人事业“第二春”从战旗村起步

一个农场基地负责人一个外企辞职80后 两人事业“第二春”从战旗村起步

首页战争策略闲置战棋更新时间:2024-05-06

■一个是有着30多年经验的农场基地负责人,一个刚从外企辞职的80后互联网平台创始人

■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战旗村当作事业“第二春”起步的地方。战旗村,是他们寻找现代农业生涯开始的地方

2018年2月12日,**曾来到率先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考察。

寻找战旗村,需要在逼仄的乡间公路行驶一段漫长的距离,直到看见红绿灯,拐进小路,才豁然开朗。柏油公路宽阔笔直,居民的小别墅一栋栋整齐排列两旁,杏梅粉红、油菜花明黄,村头一幢旗帜般的雕塑矗立,红色的三个字很是显眼——“战旗村”。

狗年正月的十多天里,全国各地的游客、政府考察团、企业家都涌向了这个村子,随处可见说着普通话、别着党徽的团队在村口的展板前认真聆听“战旗模式”的讲解。他们都抱着同样的好奇:战旗村究竟是个什么地方?是什么让村子这样兴旺……

战旗村,因53年前在兴修水利、改土改田活动中成为一面旗帜而得名。自此,产业兴旺、村民奋进便成为村子保留下来的传统。1986年,村里有了农家乐,2015年,郫都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战旗村抓住机遇,敲响了四川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槌”。如今,一个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旅游、酒店、餐饮、休闲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景观带正在战旗村形成。

战旗村的改革经验和产业环境,也成为吸引远近企业家来“取经”的因素。李宗堂和秦强,一个是有着30多年经验的“60后”农场基地负责人,一个刚从外企辞职的“80后”互联网平台创始人,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战旗村当作事业“第二春”起步的地方。战旗村,就是他们寻找现代农业生涯开始的地方。

成都汇菇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延续了“战旗模式” 图为公司总经理李宗堂

故事1

种菌子要靠天吃饭 每年都在大迁徙

李宗堂是唐昌镇鸣凤村人,1983年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从事食用菌种植产业。“种菌子,是靠天吃饭。”尽管自己当着老板,李宗堂深深感受到农民的辛苦。他告诉记者,基地主要种植低温品种金针菇,适宜温度在15度左右。成都平原地区四季分明,不能随时提供适宜温度,怎么保证产量?只能迁徙。虽然种的是农作物,但李宗堂不能守着一亩三分地等收成,而要像牧民一样四季迁徙。

每年秋冬两季,李宗堂在村里的菌子基地盖起大棚塑料膜,春季回暖就转移到位于彭州的山地,夏季气温急升时,还要继续转移到位于高原的阿坝州。异地建基地耗资巨大不用说,每次迁徙都是“苦行”。带着几十名工人、扛上设备,包一台车跑八九个小时的盘山公路……整个夏天,李宗堂和工人们就在高原度过。“工人们都来跟我闹不干了,一个夏天只回得了一趟家,村里有地有家的人谁愿意去?”

种植的辛苦,却没有体现在收益上。如果大量的菌子同时上市,价格低、卖不好,李宗堂记得,最低时价格被压到了往日的一半,只能贱价处理。

转机出现在2007年,唐昌镇战旗村率先在郫都区开始土地统一流转、村民集中居住。“土地流转了大家都不种地,钱从哪儿来?那么多闲置劳动力干什么?”想到这里,李宗堂有了新主意:不如到战旗村去新办一家公司,利用流转后的土地建基地、买设备,搞现代农业。

很快,在战旗村五组的200多亩土地上,榕珍菌业创办起来。

成都汇姑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包装金针菇

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

未来要把金针菇卖到北京去

说起战旗村,李宗堂的语气仍然带着浓浓的情意,“不一样,隔了条田埂就是不一样。”李宗堂口中的“不一样”是战旗村独有的“战旗精神”。

李宗堂说,在农村办企业与城里办企业的最大区别,是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榕珍菌业来到战旗村后,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给群众开大会、讲规矩、说要求,配合企业的落地和管理。加上村里长期有着办企业的传统,搞产业几乎是村民们根深蒂固的想法,村民干事积极,榕珍菌业的产值比原来搞迁徙时的产值增加了十倍不止。

2015年榕珍菌业的产值达到1个亿,李宗堂将其转让给村里*,又在邻近的平乐村创办了成都汇菇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算把“战旗模式”移植给邻居。

在平乐村的菌菇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了“战旗模式”在当地的生根发芽。从搅拌、罐装、灭菌到接种、培育、出菇,都在恒温恒湿的厂房内,几乎很少看到工人操作。出菇室的每间仓库门外,都安装一个自动化的表盘,上面有温度、湿度和出菇时间等信息,每1小时自动亮灯2分钟补充光源。

走进库房,如同进入冰箱,10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放着8层货架,只容一人在内操作。1800袋金针菇如同一盆盆花卉,从培养包里“绽放”,黄白色的菌子又鲜又嫩,能长到17公分。这样的金针菇一袋重达1斤4两,在市内的超市能卖到6元一包。

在基地,记者遇见了54岁的产业工人李盛旗,他是个体菌菇种植散户“跳槽”过来的,目前在厂内做出菇管理。“镇上的散户基本都进厂了,搞农业还是要靠技术靠规模,才有竞争力。”他告诉记者,由于村里开始有了像样的企业,村民们也开始试着进厂工作,转变身份,挣得不比种地时少,虽然走得比战旗村晚了一步,“是要跟到火车头跑。”

李宗堂告诉记者,目前基地与省农科院合作,将要开辟海鲜菇、蟹味菇和白玉菇等新品种,专供高端的火锅市场。“现在我们的管理人员都是本科生,哪个还说农民不是好职业?”这两天,国内大型连锁超市联系上他,计划将把金针菇铺向贵州、重庆、河南等地市场,京东超市也在与他洽谈金针菇上线的计划。“我最想的是把金针菇卖到北京去,这是长远计划。”

四川工商学院来公司考察时,秦强(右一)介绍平台运作 受访者供图

故事2

从外企辞职回去当农民

乡村振兴需要我们

战旗村的外来取经人还有人人耘“互联网+共享农业”互动种养平台负责人秦强。秦强是80后,在巴中的山区长大。2015年,他从世界500强甲骨文公司辞职后,选择把事业扎根在农村,第一个基地就在战旗村。

为什么要回农村当农民?听说了他的决定,家人都不理解秦强的决定。农村的生活,秦强并不陌生,从小他帮着家人做农活,也知道农村辛苦。“但我还是要回去,我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不想说是情怀,应该是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响应吧。”当时,秦强在外企工作,做数据分析,年薪能拿到20万。

但现实中的“归去来兮”不是一首田园牧歌,要考虑产业如何发展,企业如何生存,土地、资金、人员如何到位、如何管理。秦强先创办了农场,发现滞销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用互联网的说法,这是痛点。”秦强说,农业市场上两大痛点:一是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滞销,农业从业者卖难;其次市民对农产品质量信任问题,及市场买贵的问题。供需两端一直无法从矛盾中走出。

他开始酝酿一个互联网平台:搭建平台,一端让城市居民去点单,体验感受去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另一端让农民接到订单后开始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种植蔬菜。两端通过手机APP完成对接,市场想吃什么,农民就种什么,在长期的持续互动中,城市用户和农民能建立稳定的供需联系。

“未来的农业,应该借助现代科技由消费者参与种养,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你也可以说它是‘云种菜’!”说起互联网的概念,秦强滔滔不绝,他表示借助“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分享经济趋势下,发展共享农业,将是农业颠覆性改变的开始。改变传统盲目地跟风和粗放式的经营生产模式;解决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水土环境污染、农产品信任危机问题。比传统以农为生的人,多了技术人员的气质。正是这份技术人员的气质,给秦强的农业生涯注入了新的活力。

选择战旗村

只花3个月就完成基地落户

既然是“互联网 共享农业”公司,企业的办公地点也是城乡结合。公司总部在郫都区,有年轻的大学生、研究生等做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但公司的基地却始终扎根农村。从第一个基地落户战旗村后,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在全省共建起12个基地。

秦强说,选择战旗村是对的,他只花了3个月就完成基地的落户。去年8月,第一个草莓试点基地在战旗村启用,除了给线上的订单种植标准化的草莓,还会为线下的游客提供体验式的互动。秦强说,战旗村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旅游客流,但最重要的是有产业环境。当初他以年轻创业者的身份直接找到村支书,没想到那么顺利,战旗村用3个月完成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补贴等优惠政策。当地农民按公司提供的标准来生产,价格抬上去了,市场也有了销路。

**来川视察时,观摩了在战旗村的人人耘“互联网+共享农业”互动种养平台。秦强计划,要在战旗村再建2个基地,面积达200亩,做农场和果园互动体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对于这种模式他很有信心,他告诉记者,研发“互联网 共享农业”互动种养平台,就是要涵盖农场、牧场、果园三大业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等现代科技,让市民能通过手机,实现远程互动种养,市民对农作物的耕种流程、生长状态、管理标准、用肥用料质量、动物的运动轨迹、喂食情况等,均能实现线上线下自主选择并同步呈现,犹如身临其境地参与。所收到的农产品是自己参与劳耕并看着成熟的,市民无需担心产品品质问题,在娱乐中全程轻松追溯,变标签认证为互动参与认证。

“有手机就能看见,你想吃的番茄今天光照如何,有没有施肥,浇了多少水,都有视频图片和文字,完全可试可追溯。”秦强回忆,当时他在显示屏前给**现场演示一键切换到位于巴中恩阳的基地,实时反馈基地的情况,用户使用手机APP查看也是同样的效果。

连接买方卖方市场,也是在连接城乡,拉近城乡的距离。最近,平台新推出了一种精准扶贫的模式,城市居民可到革命老区的贫困户中认养鸡鸭鱼猪,都按照标准养殖,实现点对点的扶贫。目前,平台已上线半年多,用户达到2万余人,营业收入500多万元。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是内生动力

去往战旗村的路上,一块硕大的宣传牌吸引了我的注意:“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这是新时代的“农业梦”,无数人正在这条路上探索着,让川西坝子上延续千年的农耕文化向高科技、高产出、高收益转变。李宗堂和秦强,是常人印象中最不像农民的那种“新型农民”,他们给乡村带来的新思维、新模式、新活力,无疑是乡村最需要的外力。

深挖他们成功的背后,是战旗村自身的改革经验和产业环境,支撑了新模式的落地。主动配合企业落地管理、帮助农民完成产业工人身份的转变,“战旗精神”孕育了兴旺的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成都商报记者 钟茜妮

摄影记者 刘海韵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