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为何如此简略?

《三国志》为何如此简略?

首页战争策略一二三国手游更新时间:2024-04-22

三国,历来是戏曲等文学作品都颇为喜爱的题材,《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也是无数三国迷的必读书。但是,《三国志》的篇幅非常小,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析一二。

《三国志》

说法一:内容少,没的写

可能很多人会说三国本身时间短,所以内容少也是理所应当。但是,三国虽然是从220年到280年,但是撰写史书的时候都是从184年的黄巾起义开始写,因此记载的时间有近百年。而且,三国时期有三个政权,与之相应的各种历史类型事件只会多不会少。故而,这一说法站不住脚。

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和刘备

也有人说,陈寿写书的时候,三国结束并不久远,因此可以参考的史料不多,故而受限于材料。这个说法有两个问题。第一,逻辑上说不通。史书编纂的难度一般情况下都是越往后越难,因为当事人会越来越少,相关材料的散失也会越发严重。第二,与实际不符。《三国志》成书之前,王粲的《汉末英雄记》、司马彪的《九州春秋》等一批史书早已完成,裴松之做注时所引用的材料陈寿也能看到。

三国*里的王粲形象

说法二:避讳多,不敢写

司马氏凭借阴谋诡计夺取天下,掌权以后对思想文化界管控十分严格,有没有可能是因此导致陈寿不敢写呢?从逻辑上看,这一说法似乎说的通。从结果上看,陈寿也确实是对魏晋政权交替多曲笔回护,语焉不详。但是,三国并非只有司马家篡位这一件事,陈寿写其他事情也不愿多说,甚至于赤壁之战他也只是寥寥几笔,匆匆带过。所以,这一说法也不能成立。

影视中的司马炎

说法三:风气怪,不想写

回到当时的情景,《三国志》出现以后,周围人其实颇为赞同。夏侯湛本来在写《魏书》,看到《三国志》以后,把自己的书扔了,觉得没必要再写。西晋重臣张华觉得陈寿是个人才,准备让这个小同志将来负责《晋书》的撰写工作。这也反映了当时人的普遍观点:字越少,水平越高。史学上的这种倾向其实受经学影响颇深,两汉经学越做越繁琐,所以到了后面人们追求简略便成了风尚。当时的史学与经学关系密切,自然也会形成这种类似风气。不过,经学是讲道理的,史学是讲事情的。道理可以少说几个字,事情不能这么讲,这才有了后来裴松之的注解。

陈寿雕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