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纣王二十一年正月元旦,百官朝贺圣驾已毕,各位王公大臣的夫人都到内官朝贺苏皇后。
武成王黄飞虎的夫人贾氏也到宫中朝贺。宫人报知妲己,妲己想到当日黄飞虎放出神莺抓伤自己面门之事,不由恨得咬牙切齿,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传旨:“宣。”
贾氏入官见过妲己,朝贺已毕,便要告辞去西官向皇妃娘娘贺岁。妲己存心要害贾氏,便让贾氏坐下,与之闲聊。
两人聊了一会儿,妲己说一年一会,十分难得,非要带贾氏上摘星楼去看风景。贾氏不敢违命,只得随妲己上了摘星楼。
上了摘星楼,妲己吩咐摆上酒宴,款待贾氏。贾氏推辞不得,只得依从就坐。
二人刚端起酒樽,官人来报:“圣驾到!”贾氏慌忙起身。妲己让贾氏躲在栏杆外边,自已下楼去迎纣王。
纣王上了楼,透过帷幕看到贾氏身影,便问妲己栏杆外是什么人,妲己回说是武成王夫人贾氏。纣王道:“既是王姨,为何不出来相见?
贾氏躲避不过,只得出来见礼。纣王见贾氏生得面容娇美,端庄大方,登时色迷心窍,当即传旨:“赐坐。”贾氏坚辞不坐,执意要下楼离去。
纣王垂涎贾氏美貌,哪肯轻易放过,便捧着一樽酒,笑嘻嘻地来敬贾氏。
贾氏见纣王嬉皮笑脸,举止轻薄,知道落入了妲己圈套。眼见退无可退,气得面红耳赤,心一横,一把夺过酒樽。
贾氏怒道:“昏君,我夫与你挣江山,守社稷,你不思酬功,竟欺辱臣妻!”举起酒樽,用尽力气,向纣王劈面掷去。纣王猝不及防,被打了个正着。
纣王勃然大怒,喝令:“拿了!”贾氏大喝一声:“谁敢拿我!”转身走到栏杆近前,大叫:“黄将军!妾身与你保全名节,只可怜我三个孩儿,无人看管!”说罢,纵身跳下摘星楼。
纣王追到栏杆边上,往下观看,只见贾氏摔得粉身碎骨,血肉模糊。他好生懊恼,心中悔恨不及。妲己嘴里劝纣王不要生气,心中却暗自得意。
再说西宫黄妃一直在等嫂子贾氏,忽然宫女慌慌张张来报:“贾夫人坠下摘星楼。”黄妃闻听,顿时痛哭起来。
黄妃哭罢,仔细一想,嫂子怎会去了摘星楼,又平白无故地跳楼?定是妲己与兄长有隙,把无辜嫂嫂陷害了……黄妃想罢,出宫疾步向摘星楼而去。
黄妃上了摘星楼,见妲己坐在纣王怀中撒娇,心中更是愤怒,便指着纣王大骂。纣王心虚,默默无言。
黄妃骂完纣王,见了坐在一侧的妲己,怒从心头起,上前一把抓住她,掀翻在地,手起掌落,连打了二三十下,边打边骂。
妲己虽有法力,但因纣王坐在上面,有本事也不敢用,只得高叫:“救命!”纣王见妲己被打,心有偏向,上前劝解道:“你嫂嫂自投楼下,与妲己无干。”
纣王边劝解边伸手去拉黄妃,不想黄妃是将门之后,本就有些力气,加之正在气头上,撕扯之间,竟失手一掌打在纣王脸上。
纣王大怒,一把抓住黄妃后鬓,拎了起来,望摘星楼下猛力一摔,黄妃登时香消玉碎,死于非命。
再说贾氏进官朝贺,随行侍儿在九间殿等候,到了晚间也不见夫人出来,急向内侍询问。内侍便将贾氏坠了摘星楼,黄娘娘为贾氏辩冤,反被天子摔死之事说了。
侍儿听了,吓得魂飞魄散,急急跑出王官,回武成王府报信。
武成王府此时灯火通明,黄飞虎正和弟弟飞彪、飞豹,儿子天禄、天爵、天祥及结义兄弟黄明、周纪、龙环、吴谦等人欢宴饮酒,忽然侍儿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喊道:“千岁爷,大祸临头了!”
侍儿哭着把夫人进宫,坠了摘星楼,黄娘娘被纣王摔死之事细细说了。天禄、天爵、天祥三个孩子一听母亲坠楼而亡,放声大哭。
黄飞虎听罢,眉头紧皱,一言不发。黄明拍案而起,叫道:“纣王荒淫无道,君戏臣妻,嫂嫂为守贞洁,坠楼而死。黄娘娘为嫂嫂辩冤,又被摔死。这等昏君,保他作甚?我们反了!”
黄明说完,周纪、龙环、吴谦也都随声附和,大声高叫:“反了!”四人踢翻几案,各持利刃,冲出殿外。
黄飞虎急忙追出大殿,拦住四人道:“就算要反,也得从长计议,商议奔往何方,投向何主。”
四人听黄飞虎说的有理,便随他回到银安殿上。
到了殿内,黄飞虎脸色一变,拔剑在手,厉声喝道:“我妻死于摘星楼,与你等何干?黄氏七代忠良,难道为一女子造反?你等四贼口称‘反’字,是要陷我黄氏于不忠不孝之地吗?”
黄飞虎一席话骂得四人默默无语。四人低头耳语一番,黄明笑道:“兄长骂得是,死的既不是我等的妻子,又不是我们的妹妹,我们恼什么?”
四人当即在旁边抬过一桌酒席,谈笑风生地吃喝起来。
黄飞虎心如火燎一般,三子又哭声不绝,听得四人抚掌欢欣,气恼不过,怒吼道:“你等见我家中有事,反而大笑,是何道理?”
周纪激飞虎道:“兄长官居首领,显耀爵禄,身挂蟒袍,知道的是你仰仗平生本事,始有今日地位;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倚仗妻子姿色,取悦君王,得其富贵呢。”
周纪话音未落,黄飞虎大叫道:“气*我也!”传令家将打点行囊,反出朝歌,投奔西岐。
黄飞彪当即点起一千名家将,把细软家私、金银珠宝等装了四百辆车,飞虎带了三子、二弟、四友冲出武成王府。
周纪激反了黄飞虎,恐他反悔,便说此去西岐,山高水远,不知何日才能借兵来为嫂嫂、娘娘报仇,不如今日就在午门与那纣王一战。
黄飞虎心下昏乱,随口答道:“也是。”当下,飞彪、飞豹同三个侄儿以及龙环、吴谦等家将保护车辆直奔西门,黄飞虎、黄明、周纪三人各自挥舞兵器,*向午门。
到了午门前,天色已明,周纪高声大叫,让纣王出来受死。
纣王自贾氏、黄妃身亡,正在龙德殿懊恼,听当驾官奏说黄飞虎反了,现在午门请战,不禁勃然大怒,骂道:“好匹夫!竟敢如此欺朕!”
纣王当即披挂整齐,点起护驾*,提刀上马,冲出午门。
黄飞虎见了纣王,面有愧色,不肯上前。周纪见状,大呼道:“纣王失政,君欺臣妻,大肆狂悖!”纵马使斧来取纣王。纣王大怒,挥刀急架相还。
黄明见周纪已经动手,便催马舞枪,上来助战。飞虎无奈,只得催开神牛,*入战团。一龙三虎,君臣四骑,在午门前斗了三十多个回合。
纣王虽具神力,也难抵飞虎、黄明、周纪这三头猛虎。三人越战越猛,纣王稍一疏忽,被周纪一斧砍落了金盔,慌忙虚掩一刀,败进午门。
黄明还要追进午门,却被*拼死抵住。飞虎见势不好,便招呼黄明、周纪,*出重围,反身奔西门而去。
三人*出西门,追上飞彪、飞豹、龙环、吴谦等人,直奔孟津而去。
百官听说天子在午门大战黄飞虎,忙入朝见纣王请安。恰值闻太师征东海搬兵回朝,闻听黄飞虎反了,大惊失色,连忙上殿询问缘故。
纣王怎肯认错,便说贾氏进官朝贺,触忤皇后,坠楼而死;黄妃特强欧辱正宫,跌下摘星楼;黄飞虎闻讯造反,*入午门,实属大逆不道,让诸臣速作议处。
百官听罢,都不敢说话。闻太师厉声道:“老臣愚见,此事是陛下有负臣子!乞陛下赦黄飞虎之罪,待臣追赶他回来,社稷可保,家国太平。”
闻太师话音未落,下大夫徐荣高声道:“太师所言差矣!虽是天子负臣,但黄飞虎率众*入午门,声讨天子,在午门大战,臣节全无,乃是忤君之罪。”闻太师听了,默默无语,深以为然。
闻太师当即命吉立、徐庆速发飞檄,传令临潼关、佳梦关、青龙关三路总兵,不可走了反叛,同时亲自率领人马前去追赶黄飞虎。
黄飞虎一行人过了孟津,渡了黄河,行至渑池县。黄飞虎深知渑池守将张奎厉害,便绕过绳池,直奔临潼关而去。
众人正在前行,忽听后面喊声大作,尘土飞扬,飞虎回头一看,却是闻太师的追兵到了。
飞虎正在慌乱,家将来报:“正面有临潼关张凤率兵堵截,左边青龙关张桂芳、右边佳梦关魔家四将分率人马围追。”
黄飞虎眼见四面被围,自思插翅难逃,不禁仰天长叹,大叫一声:“难道是上天要灭我黄氏吗?”登时,一股怨气直冲霄汉。
恰逢此时,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闲游五岳,从临潼关上经过,那股怨气直冲真人足下祥光,挡住真人去路。真人拨开云彩,往下观看,却是武成王有难。
真君心想:贫道不救护黄飞虎,谁为拔济?即命黄巾力士速去救护黄家父子,自已去退朝歌人马,设法护送武成王出关。
黄巾力士领了法旨,用混元幡一罩,把黄家父子一行人尽数移往深山,立时踪迹全无。
且说闻太师领兵赶到中途,与青龙关张桂芳、佳梦关魔家四将、临潼关张凤等会合,众人俱说不曾见到黄家父子。闻太师命众人速速回关守护,防止黄飞虎出关。
三处人马领令去后,闻太师在坐骑上暗自思量:黄飞虎既出西门,过孟津,为何不见踪迹?真是奇怪!吩咐人马在此处安营下寨。
真君在空中见闻太师驻兵不动,便将随身葫芦盖揭去,倒出一把神砂,望东南方向一洒,登时化作黄家父子模样,率人马望朝歌*去。
闻太师刚在营中坐下,军政官来报:“武成王领家将倒*往朝歌去了。”太师听了,大惊失色,忙令起营,回兵赶*。
闻太师率领人马一路追赶,远远望见一伙人在前飞走。闻太师催动墨麒麟,奋力追赶。
赶过了孟津,一直追到朝歌城下,那伙人突然不见了踪迹。闻太师无奈,只得进宫复命。
真君见闻太师已去,命黄巾力士移开混元幡,黄家父子兄弟在马上如梦方醒,定睛看时,四路人马踪影皆无。黄明喜道:“吉人自有天相。”飞虎让众人赶紧上路,抢过临潼关。
众将快马前行,来到临潼关前,只见总兵张凤全副甲胄,横担大刀,带领一队人马拦住了去路。
张凤让黄飞虎近前答话。黄飞虎带神牛来至军前,在牛背上躬身施礼道:“老叔,小至乃是难臣,不能全礼,望乞恕罪!”
张凤劝黄飞虎不要为一妇人反叛,还是早早受缚,纣王或可念在他往日功劳,保全他一家性命,否则悔之晚矣。
黄飞虎道:“纣王荒淫,君欺臣妻,逆礼悖伦。望老叔发慈悲之德,放我等出关,另投明主,飞虎没齿不忘!”张凤闻听大怒,催马舞刀,直取飞虎。
黄飞虎挥枪架住,道:“君不正,臣投外国,有何不对?”张凤大喝道:“好反贼,还敢巧舌!”又一刀劈来。飞虎大怒,纵骑挺枪,与张凤*在一处。
两人大战了三十余合,张凤力怯,拨马败走,飞虎紧追不放。张凤闻听飞虎赶来,揭开战袍,取出百炼锤,回马一锤打去。
黄飞虎见锤将近,抽出宝剑望上一掠,将锤绳截为两段,收了张凤百炼锤。张凤见了,策马败入关内。
飞虎也不追赶,吩咐就地扎营休息,与众人商议出关之策。傍晚时分,忽报临潼关偏将萧银求见。
飞虎连忙吩咐:“请进!”那萧银原是飞虎的部将,飞虎待他有恩,萧银也对飞虎感恩戴德,只是没有机会报答。
萧银进帐见了飞虎,向黄飞虎说了张凤之计,让飞虎趁夜闯关,自己愿作内应。飞虎听了,十分感激,当即准备闯关。
萧银回到关内,暗地里开了关门。此时刚近初更,城内守兵毫无准备,黄家众将一拥而入,*出临潼关去了。
张凤得知黄家众将*出关去,连连叫苦:“萧银乃黄飞虎旧将,是我错用人了。”
张凤当即上马提刀来赶飞虎,刚出关门,不防萧银乘马躲在关门后,手起戟落,将张凤刺于马下。
萧银*了张凤,纵马追上飞虎,说自已已斩了张凤,让飞虎放心前行。飞虎感激不已,双方拱手道别。
黄飞虎离了临潼,疾行八十余里,来到潼关城下。潼关守将陈桐早已全身披挂,率领人马在城外列阵等候,准备擒拿飞虎。
陈桐见飞虎到来,用戟指道:“黄将军请了!你为何私自出关?我奉太师将令,候你多时了。劝你早早下马,解返朝歌,或可免于一死。”
飞虎道:“昔日将军在我麾下,我待你不薄,今当面辱我,是何道理?你放马过来,若赢了我,我便下马受缚。”陈桐大怒,飞马上前,举戟便刺,飞虎挺枪相迎。
二人战了二十余合,陈桐敌不过飞虎,虚掩一戟,拨马就走。飞虎大喝一声,拍马赶来。
陈桐见飞虎赶到,画戟交到左手,伸右手取出火龙标,一标打去。飞虎猛见一道黑烟扑面而来,暗叫:“不好!”躲闪不及,摔下牛背。
黄明、周纪见飞虎落骑,大喝一声,催马向前直取陈桐,陈桐举画戟急架相还。
三人交战数合,陈桐掩马就走。二将要为飞虎报仇,催马急赶,陈桐回手又发一标,把周纪也打落马下。
陈桐勒回马正要取周纪首级,黄明已经赶到,挥动开山大斧力战陈桐。陈桐见已胜二人,便不再恋战,掉转马头回营去了。
众人将飞虎、周纪救回,见二人已经死了。众将伤感之余都没了主意,一时进退两难。
众人正在为难之际,营官来报,说营外有一道童求见。黄飞彪吩咐将道童请到内帐。道童自称是青峰山紫阳洞炼气士,知黄飞虎有难,特来相救。
众人大喜,忙让道童到飞虎、周纪榻前探看。道童从花篮中取出仙药,用水研开,灌入二人口内,又用药搽在伤口上。
过了半晌,黄飞虎、周纪先后睁开双眼。飞彪忙上前扶起兄长,说明原委。
飞虎慌忙起身欲拜,不想那道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目垂泪道:“父亲大人,我非别人,是你十三年前丢失的天化儿啊。”随即将前因诉说了一遍。飞虎与众人听罢,不觉喜出望外。
众人正在欢喜之际,不想天化前后一看,不见母亲贾氏,登时满面通红,质问父亲既反了朝歌,为何不带母亲同行?
飞虎泪流满面,把贾氏元旦朝贺苏后,因君欺臣妻,自坠摘星楼而死,黄妃为贾氏直谏,被纣王摔死之事说了。天化听罢,大叫一声,昏死在地。
众人急忙呼唤,半响,天化方才苏醒过来,咬牙切齿地要为母亲报仇。
正在此时,家将来报:陈桐在外请战。飞虎闻报,面露忧色。天化止住哭声,让飞虎自去迎战,自己有办法降敌。
飞虎提枪上了五色神牛,来到阵前。陈桐见飞虎安然无恙,大吃一惊,催马摇戟直取飞虎,二人战在一处。
二人大战十余回合,陈桐拨马便走。飞虎正在迟疑,天化在阵中高声让父亲追赶,飞虎只得硬着头皮,赶了过去。
陈桐见飞虎追来,心中暗喜,一转身,火龙标卷起一道黑烟,飞向飞虎。黄天化早有准备,右手托着花篮,对准火龙标一招,只见那标黑烟尽消,“扑噜”一声落进花篮。
陈桐见火龙标没了踪影,正在惊异,忽见飞虎马后转出一个道童,高声道:“陈桐匹夫,我来了!”
陈桐恍然道:“原来是你收我神标,破我道术,怎肯与你干休!”纵马摇戟来刺黄天化。
天化不慌不忙地拔出背上宝剑,照陈桐一指,只见剑尖上有碗口大小一道星光飞到陈桐面上,陈桐首级“咕咚”一声滚落于地。
黄明、周纪等将见陈桐已死,呐喊一声,斩栓落锁,*散军兵,出了潼关。
到了关外,黄天化向父亲辞行。飞虎大惊,问天化为何不与自己同行?天化说师命不敢有违,不久自会前往西岐相会。父子兄弟洒泪而别,黄家父子直奔穿云关。
穿云关守将陈梧是陈桐的哥哥,得知飞虎*了兄弟,气得三尸神暴跳,咬牙切齿要为兄弟报仇。
偏将贺申劝道:“主将不可造次,黄飞虎勇贯三军,周纪等熊罴之将,只能智取,不可力敌,只须如此如此,可绝黄氏一门。”陈梧大喜,当即依计而行。
飞虎一行人来到穿云关外,早已做好厮*的准备,却见城门大开,陈梧率领守城众将身穿朝服,步行出城,满面笑容,请飞虎等人入城。
众人听了,都感叹不已,当即随陈梧进城。到了帅府内,依次落座,陈梧吩咐摆设酒席,款待众人,宾主相交甚欢,不觉日已沉西。
用罢饭,飞虎出席告辞,陈梧诚意挽留,说飞虎等人一路行来,鞍马困倦,今日天色已晚,就在城内歇息一宿,明日再行不迟。飞虎见陈梧诚心实意,不好拒绝,只得勉强答应。
陈梧走后,飞虎命家将把车辆推进帅府廊下,围作一圈,掌上灯烛,就都安歇去了。众人一路跋涉,辛苦之至,顷刻间便都鼾声如雷。
飞虎坐在殿上,思前想后,难以入睡。三更时分,殿外忽然刮进一阵怪风,旋风中现出一个身影,对飞虎道:“妾身贾氏,相随至此,快叫叔叔们起来,速速离去。望将军好生照看我三个孩儿,我去矣。”
飞虎猛然惊觉,拍案大叫:“快起来!快起来!”众人正在熟睡,听得喊声,慌忙爬起,询问缘故。飞虎便把贾氏之言说了一遍,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黄明听了,忙去开门,门却已经被反锁了。龙环、吴谦用斧劈开大门,只见府前堆满柴薪,满布硫磺烟硝引火之物。
周纪急唤众家将搬开柴薪,将车辆推到府外。众将上了马,只见陈梧带人手持火把,蜂拥而至,却来晚了。
陈梧见飞虎等人已经出了帅府,知道诡计被识破,大怒道:“反贼,实指望斩草除根,绝你黄氏一脉,既被你识破,多说无益,拿命来!”纵马摇枪,来取黄明。
黄明挥斧相迎,黄飞虎也催开五色神牛,举枪来合战陈梧。
陈梧左右招架,前后抵挡,渐渐乏力。又战了数合,黄飞虎大吼一声,挺枪把陈梧挑落马下。
众将*出穿云关,天色已明,飞虎吩咐清点人马,整肃队伍,催车辆紧行,前往界牌关。大家心中高兴,因界牌关是飞虎父亲黄滚镇守,再也不须厮*了。
却说黄滚得知儿子造反,一路上斩将夺关,正在恼怒,忽然探马来报,说飞虎等人已到关前。黄滚大怒,立即传令:出城布阵,捉拿反贼。
飞虎见父亲满副披挂,布开人马,又见陷车挡在阵前,知道情形不对,硬着头皮上前见礼。
黄滚大喝道:“我黄门七世忠良,无犯法之男,无再嫁之女。如今竟出了你这个叛逆,你有何面目前来见我?”
飞虎被父亲一番话说得默默无言。黄滚道:“你要做忠臣、孝子,早早下骑,为父把你解往朝歌,天子必不害我,我得生全,你死为商臣,为父还有肖子。”飞虎听了,长叹一声,便准备下骑受缚。
飞虎正要下骑,黄明急忙过来阻拦。黄滚大怒,纵马抢刀来取黄明。
黄明无奈,只得举斧相迎。周纪、龙环、吴谦四将眼见黄滚如此固执、愚忠,一同放马上前,各舞兵刃,把黄滚围裹在垓心,厮*起来。
飞虎兄弟三人见四将把父亲团团围住,既不敢上前助战,又无法劝解,正在左右为难,忽然黄明大声叫喊,让飞虎等人赶紧出关。
飞虎闻言,如梦方醒,大枪往空中一举,飞豹、飞彪、天禄、天爵等人催动坐骑,连同家将车辆,一齐冲出关去。
黄滚被四将团团围住,脱身不得,眼睁睁看着儿孙们撞出关去,一时间气冲肝腑,眼前一黑,撒手扔刀,跌下马来。
黄明等人慌忙下马,扶起黄滚,连声呼唤。半响,黄滚方才苏醒过来,一见黄明等人,大骂道:“无耻匹夫,把我逆子放走了,还要在此虚情假意!”随即便要拔剑自刎。
众人连忙劝阻。黄明道:“事到如今,老将军即便到了朝歌,也百口莫辩,难逃一死。”黄滚沉吟良久,含泪望朝歌拜了八拜,点兵三千,共家将人等,一同离了界牌关。
汜水关总兵韩荣得知黄滚同飞虎反出界牌关,忙与众将商议对策。先锋官余化狂笑道:“都是前面守将无能,竟让黄家父子连反四关。今到此关,定让他们束手就擒。”
余化当即请令,提了方天画戟,上了火眼金睛兽,带领人马出关搦战。
黄家父子正在商议如何过关,闻听敌军搦战,黄飞虎当即上了五色神牛,提枪在手,与黄、周、龙、吴四将带领人马来到阵前。
余化虽未见过飞虎,但见来将仪容异相,坐下五色神牛,猜到来人必是武成王,上前拱手道:“末将余化见过大王。大王乃成汤股肱,满朝富贵,尽出黄门,何故做反叛之人?”
飞虎便将缘由述说一遍,希望余化能够开关放行。余化哈哈大笑,说飞虎若未反,自己自当开关远迎。如今飞虎系叛亡,自已岂能放他出关?飞虎大怒,举枪直取余化,余化忙摇画戟相迎,二兽相交,战在一处。
武成王五色神牛奔走如电,一条钢枪上下翻飞,似一条银蟒把余化团团裹住,只*的他汗流浃背,毫无还手之力。
余化虚掩一戟,一带金睛兽,转身就走。飞虎催神牛紧追不放。
余化偷眼观看,见飞虎追近,伸手从腰间囊中取出一物,名日“戮魂幡”,望空中一祭,只见数道黑气冲天而起,把飞虎罩住,平空拎了去。
黄明、周纪、龙环、吴谦四将见飞虎被左道妖术所擒,四马齐出,大呼:“余化匹夫!还吾长兄!”斧戟并举,来取余化,余化急举画戟相还。
五骑相交,戟斧并举,未及三个回合,余化拨兽便走。四将纵马来追,余化依旧祭起戮魂幡,凭空卷起数道黑气,把四将也拿去了。
探马报入中营,黄滚低头不语。探马又报:余化在外请战。黄滚问谁能出马?飞彪、飞豹说愿为长兄报仇!
二将拎枪上马,来到阵前,也不答话,举枪便刺,余化舞戟相迎。战了十余回合,余化如法炮制,又用戮魂幡把二将拿去。
余化连擒七将,韩荣吩咐在帅府设酒宴,为余化贺功。余化得意忘形,说明日一早,便可将黄家祖孙擒来,一同解往朝歌请功。韩荣大喜。
话说黄滚在中军,见诸将都被余化擒去,只剩年幼孙儿站在旁边,心中甚感凄凉。思前想后,把心一横,除下头盔,摘去玉带,解甲宽袍,腰悬玉块,领着孙儿,径往城门求见韩荣。
韩荣闻报,连忙出城,只见黄滚满身缟素跪在前面,后跪几个孙儿。黄滚哀求道:“黄门犯法,理当正罪。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只乞将军念无知稚子,放我孙儿出关,存黄门一脉。”
黄滚苦苦哀求,韩荣只是不允。黄滚大怒道:“既然总兵不肯容情,我公孙愿与我儿飞虎等人一同问斩,又何惧之有!”当即随韩荣前往帅府,被投入监中。
黄飞虎忽见父亲同几子齐到监中,放声大哭。黄滚道:“事已至此,悔之晚矣,又何必尤怨?”众人相对,默默无语。
次日,韩荣命余化点起三千人马,把飞虎等十一人打入木笼囚车,解往朝歌。
余化带领人马,押解囚车,一路无话。这日过了界牌关,来在穿云关境内,正在前行,探马来报:前面路边有一小儿,踏火轮,持长枪,拦住了去路。
余化忙催动火眼金睛兽来到阵前,只见一个少年立于风火轮上,作歌道:“吾当生长不记年,只怕师尊不怕天;昨日老君从此过,也须送我一金砖。”原来是哪吒奉师父太乙真人之命,来救飞虎等人。
余化不知就里,大笑道:“原来是个打劫的。我乃汜水关总兵韩荣前部先锋余化,今押解反臣黄飞虎等人前往朝歌。念你无知,可速退去,饶你不死。”
哪吒笑道:“你既是捉将有功的,想必也得了不少好处。也罢,送我十块金砖,便放你过去。”余化大怒,催开火眼金睛兽,摇动方天画戟,直取哪吒。哪吒纵入空中,举火尖枪就刺。
哪吒乃仙传妙法,余化如何能敌?几个回合就把余化*得力尽筋舒,虚掩一戟,扬长败走。
哪吒驾风火轮紧紧追赶。余化见哪吒赶到,慌忙祭起戮魂幡,数道黑气飞卷而来。哪吒见了,不慌不忙地用手一招,登时黑气全消,那幡便落入手中。哪吒戏道:“戮魂幡何足为奇!还有多少,一并拿来吧!”
余化见宝物被收,心有不甘,拨回走兽,又来战哪吒。哪吒起在空中,取出一块金砖祭在空中,喝声:“疾!”登时五彩瑞临,霞光万道。
那金砖见风疾长,劈头打下,余化躲无可躲,金砖重重地砸在他的背上。余化眼冒金星,喉咙发甜,一口鲜血喷出丈余,俯伏在鞍鞒,倒拖画戟,驾火眼金睛兽如风般败走。
哪吒也不追赶,转回身来,驾转双轮,祭起金砖,一阵乱拍,打得众军兵星飞云散,瓦解冰消,都各自逃命去了。
哪吒打开囚车,放出众将,飞虎等人倒身拜谢,问明了哪吒名姓。哪吒让飞虎等人慢行,说自己先去把汜水关取了,再送他们出关。众人大喜。
且说韩荣正与众将官饮酒作贺,得意畅谈黄家之事,忽见余化面色惨白,口角带血,盔歪甲斜地闯上殿来,慌忙起身询问缘故。
韩荣听说黄家父子被劫,大惊失色。众将道:“料黄飞虎前不能出关,退不能往朝歌,总兵可速派人马,严守关隘,以防众反叛逃脱。”
正说间,探事官来报:“有一人脚蹬风火轮,手提火尖枪,在关外指名要‘七首将军’出阵。”余化道:“就是此人。”韩荣大怒,传令诸将上马出关,要亲自会战哪吒。
韩荣来到阵前,喝问道:“你是何人?截抢朝廷犯官,还敢来此猖獗!”哪吒道明身份,说方才未曾打死余化,现在特来擒他。
韩荣大怒,纵马摇枪来取哪吒。哪吒脚踏风火轮,挺起火尖枪,接架相还,二人轮马相交,战到一处。
两人交战未及数合,左右众将一齐上来群攻哪吒。哪吒面无惧色,火尖枪疾如银龙探爪,快似走电飞虹,片刻之间,汜水关众将纷纷落马,死伤遍地。
正酣战间,飞虎、飞彪、飞豹、黄明、周纪、龙环、吴谦等人一齐*了过来。哪吒见黄家众将*到,勇气倍增,祭起金砖,把韩荣的护心镜打得粉碎,韩荣带伤落荒逃走。
余化大叫:“哪吒勿伤吾主将!”纵兽摇戟来取哪吒,战未及三四合,哪吒祭出乾坤圈,正中余化臂膊,只打得他筋断骨折,几乎坠兽,往东北方向落荒败走。
哪吒取了汜水关,引众人入关,到得韩荣府内,把被缴之物连同府中细软之物一总装车,运出汜水关,直奔西岐地界。
哪吒把众人送到金鸡岭界,与众人作别。黄滚与飞虎及众将再三感谢,哪吒道:“将军前途保重,贫道不日也将前往西岐。后会有期。”
黄家父子到了西岐,见过武王,奏明经过。武王大喜,封黄飞虎为开国武成王,其余各人都官居旧职不变。
黄飞虎谢恩后,武王吩咐设宴款待,为武成王等人接风洗尘,西岐城内一片欢声笑语。正是:西岐自得黄飞虎,神州遍地干戈起。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张桂芳征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