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体系

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体系

首页战争策略优胜者冒险官更新时间:2024-07-28

作者:赵振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载于《**理论研究》2024年第3期

[

摘 要]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理论上看,发展新质生产力遵循生产力成长的内在规律;历史上看,生产力水平和实力是全球竞争、大国博弈的决定性力

量;实践上看,新质生产力是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选择。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生成机制,建设完善技术进步形成机制、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机制、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机制;要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政策体系,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加快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政策转型。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生成体系;生产力理论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先后有过“新的生产力”和“新兴生产力”等表述,以分析生产力不同时代阶段的形式和特点。2023年,*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生产力发展思想的理论演进

(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生成的主要理论

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生产力理论基础上,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研究生产力内涵及生成过程,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总体上可概括为以下五方面:

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最终必然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

第二,任何一个时代的生产力都是既往积累的结果。“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之前已经存在、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第三,决定生产力的要素是多重的。“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这五个方面因素有机组合、合理配置,对生产力作用过程和生产率优化起着基本的也是决定性的作用。

第四,“脑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来源。马克思深邃地预见到,随着“资本唤起科学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

第五,马克思不是孤立地研究生产力,而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研究生产力,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会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成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生产力与产业革命相关性的主要理论

第一,生产力发展不同阶段会有标志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会随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交替而升级换代。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罗雪尔(Wilhelm Roscher)提出“主导生产要素更替阶段论”,从微观层次上探索要素更替、产业变迁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希尔(Allan Fisher)首创“三次产业依次成长论”,概况中观层次生产力更替规律;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贝尔(Daniel Bell)和托夫勒(Alvin Toffler)提出“技术社会形态演替阶段论”;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把“通讯和能源革命”的结合作为工业革命爆发或生产力进步的标志。进入信息化社会,埃里克·布莱恩约尔弗森(Erik Brynjolfsson)和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预见性地提出: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不再以增强“肌肉的机器”为特征,相反,是以增强人类思维能力为特征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网络、高能机器人和基因技术使行业发生巨大变化,更多新生事物将纷纷到来。

第二,新兴产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路径长期处于争论状态,至今形成对立的两个路径理论,即平衡发展理论与非平衡发展理论。平衡发展理论以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理论”为典型代表,认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必须对各个工业部门全面而大规模地投入资本,推动以工业化为代表的生产力发展。非平衡发展理论代表是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等,主张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依托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各产业循环交替上升发展态势。华尔特·罗斯托(Walt Rostow)进一步强调主导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及创新的力量,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当将平衡发展与非平衡发展结合起来,以非平衡发展为基础,以平衡发展为目标,最终实现产业升级。

(三)国内关于生产力革命与产业发展的主要理论成果

有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生产力由劳动力、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三个基本因素构成。作为一般生产力的自然科学在生产力发展中作用愈来愈大。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成果一经产生,并同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相结合,就会变成一种直接的物质生产力。还有学者从生产力层面出发考察,认为《资本论》是一部产业经济发展著作,因为马克思研究了现代化早期新兴产业部门的形成、机械化和工厂制度的建立过程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还有观点指出,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我国要使社会生产力能有更快速度的发展,除了要培养大批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高的劳动者外,特别要大力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性能先进的机械设备。另有主张认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推动力量,这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历史佐证。现代化的基本内核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此外,还有学者总结指出,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在生产力理论上的创新发展,包括由传统生产要素向组合生产要素的发展,由生产力效率向生产力质量发展以及由短期生产力向长期生产力的发展。

(四)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及研究

在全球化大生产、紧密的国际分工、科学技术迭代加速的数字时代,抢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是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愈益凸显,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要“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2023年,*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明确要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新论断和新要求。当前,学术界围绕新质生产力的讨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含义。新质生产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传统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力跃迁。目前关于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之间的联系研究较少,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新质生产力所依据的科技创新,是上一轮科技革命信息技术成果的革新,没有网络和计算机,就没有所谓数字技术革命;二是传统产业在新技术革命主导下的转型升级,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在产业载体层面的内在联系;三是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固然加入数据、知识与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但离不开传统生产要素与新型生产要素的综合作用。

理论界从不同角度出发辨析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不同。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与传统生产力存在明显差别。具体来看,就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而言,与传统生产力适配的是普通工人与技术工人,新质生产力则需要技术应用人才;就劳动资料而言,普通机器与电子计算机是传统生产力的主要劳动资料,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资料则是一系列“高精尖”设备;就劳动对象而言,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与范围明显扩大,既包括传统物质形态的原材料,也包括数据等非物质形态对象。第二种观点认为,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影响不同。新质生产力将改变人的劳动形式,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取代部分脑力劳动,劳动者将拥有更多时间从事精神生产,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种观点认为,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在动力来源、发展速度、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区别。具体来看,就动力来源而言,传统生产力的动力源自要素投入,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自科技创新;就发展速度而言,传统生产力发展缓慢,新质生产力能够在创新驱动下实现跳跃式、跨越式发展;就发展模式而言,传统生产力以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新质生产力在技术支撑下能够防止资源能源过度使用;就发展目标而言,传统生产力追求经济规模扩大,新质生产力则着眼于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

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新质生产力具有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内涵,理论界对此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可从生产力概念出发。作为具有时代特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指在科技进步条件下,由新兴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的具有新性质、新属性的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源自“新”,即以新科技、新产业载体、新要素为主要驱动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为核心标志,以高质量发展为旨归的先进生产力。第二种观点认为,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可从“新”“质”“生产力”三个维度出发。“新”是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指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动能,是变革旧式、打破惯例的“新”;“质”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代表质量、品质、本质,强调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关键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表现为由热力、电力、网力到算力的迭代升级,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第三种观点认为,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新质生产力对应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与产业形态,是以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是能够带来高品质社会生活的生产力,代表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能级跃迁。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单纯升级,更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未来发展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新发展范式。第四种观点认为,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可从“新质态”出发。作为时代变迁的产物,新质生产力是在数智化生产条件下,以新型生产要素为基础,以前沿科技和颠覆性技术为主导,以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为发展介质而形成的新质态,是一种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的“物质力量”。第五种观点认为,理解新质生产力可从“1—2—3—4”的理论框架出发。具体来看,“1”指科技创新这一关键核心;“2”指两个根本原则,即最大程度释放人的聪明智慧和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3”指三个基本要求,即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投入;“4”指四个主要内容,即形成新竞争优势、培育现代企业群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第二,关于新质生产力特征的把握,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新质生产力具有引领性。新质生产力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是可以适应国际新规则、改造生产格局的新发展范式,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引擎。新发展理念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创新体现新质生产力的根本驱动,协调体现新生产力的区域均衡,绿色体现新质生产力的生产方式,开放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内外联动,共享体现新质生产力的高阶目标。二是新质生产力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生产要素上,而且体现在技术层面。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以数据和算力为新型生产要素,不再仅追求单一生产要素量的连续追加,更强调不同生产要素的有机融合,实现生产力三要素的数智化;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以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和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为主要驱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科技创新的进步,没有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就无从谈起。三是新质生产力具有前瞻性,主要体现于运用新技术的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新兴产业未必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既要走在科技前沿,又要以其全新的产业链条和产业协同耦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是新质生产力具有高阶目的性。新质生产力不仅表现为生产要素高质量,而且更强调在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的过程中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未来的全局性变革,具有更高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除上述新质生产力的典型特征,还有观点认为,新质生产力除前文所提及的一般特征,还具有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具有渗透性、提质性与动态性等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质生产力具有经济结构智能化、治理能力高效化、社会结构柔性化与生态文明同步化等特征。新质生产力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文明的各领域内,均显示出综合性与层次性。

第三,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目前理论界主要认识有以下五方面。一是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对关键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攻关的保障作用,强化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支撑。一方面,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强化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举国体制形成科技突破的强大合力。二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作为新质生产力“新”的四个维度之一,强调要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模式重构的新需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升级传统基础设施,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建设面向原始创新的科研体系,推动更多“0到1”的原始创新;其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1到10”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提升科技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作用;最后,聚焦底层共性技术的突破创新,加快推动由“10到100”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四是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作用。有效市场体现在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新质生产力的集聚,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释放巨大市场潜力。有为政府体现在优化顶层设计,为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需要用好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与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五是坚持深化扩大开放。在宏观视野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深化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总体看来,现有新质生产力研究主要集中于提出背景、概念、特征以及路径等方面。其中,关于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和现代生产力的联系与区别等方面存在不同看法,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及对现代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影响研究较为缺乏,进而引致对于新质生产力生成和实现路径的研究相对匮乏,这些应是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重点。本文尝试对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体系加以探讨。

二、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以现代生产力发展升级演变的内在规律为理论依据,以党的二十大确立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为发展导向,总结我国现代化技术产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经验,借鉴发达经济体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有益做法,立足当代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新机遇、新挑战,强调通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破局开路。

(一)理论逻辑:发展新质生产力遵循生产力成长的内在规律

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生产力始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由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一个基本结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建立在生产力发达的基础上。*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极具前瞻性地提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从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科学指出了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也是在未来全球经济竞争的核心要素。

第二,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遵循现代生产力的产业演变规律。不同时代生产力水平的最重要标志是产业体系中主导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科技水平。产业体系是典型的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在开放的发展环境中,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会与外界以及子系统之间进行能量与物质交换,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的作用,由原来无序状态转变为时间、空间、功能的有序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体系内各子系统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各子系统能够协调发展,整个经济系统就可以合理有序运行;如果子系统间联系不畅或中断,就破坏了系统间的协同作用,整个系统就会陷入混乱无序。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就是新兴产业逐渐代替传统产业,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第一次产业革命中,新兴产业覆盖领域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产业革命中,新兴产业更多表现为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后,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航天、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所涉产业;“后工业化时代”,新兴产业主要涉及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覆盖领域越来越广,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于各个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与以往新兴产业相比,当前世界科技和产业进步趋势及力量更加不可阻挡,新一轮产业兴替正促使生产力发生新的深度变革:一方面,传统产业更多更快地运用新技术,老树嫁接出新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只有依托新生产力赋能才可提高竞争力、延续生命周期;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产生,覆盖领域更广,互联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云计算、绿色低碳新能源等技术超前进入快速迭代递进的高水平阶段,开始深度改造原有工业社会凝聚形成的静态结构。

第三,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应用学科,更要重视基础学科。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共同推进的结果。无论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都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序言”,而不是新质生产力本身。但是,没有科学进步就难以实现技术突破。科学技术的原创突破主要遵从两条路线:一是围绕应用展开,坚持问题导向;二是基础科学突破,在基础原理上有重大发现,并逐步应用于实践。由此,既要重视眼前,突出重大问题攻关,又要着眼于长远;既要重视技术应用及应用学科,又要重视基础学科;既要重视技术发明,又要重视科学发现。需要强调的是,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高度重视基础学科。一定意义上而言,基础学科发展到哪里,社会文明才能进步到哪里。基础学科为应用学科提供了坚实基础。放眼全世界,大凡发达国家都有发达的教育、基础学科。基础学科未必能够迅速产生成果,需要长时间、大投入,需要有战略定力,要容忍基础理论、基础学科长时间不产生新成果,但一旦产生新成果,往往对传统生产力具有颠覆性作用,影响极其深远。新质生产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往往是立体、全面、深刻的,既改变人们的旧思想和旧理念,更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挑战极限,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甚至改变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命运。英国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成为全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革命中坐上了综合国力的头把交椅,根本原因就是抓住了产业革命的机遇,不断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新质生产力形成、成长和发展的历史。我国要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二)历史逻辑:生产力水平和实力是全球竞争、大国博弈的决定性力量

从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全球经济中心不是固定于一、永远不变,而是不断流动、转移的。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也面临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我国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唯有依靠科学和技术的重大突破,大力发展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才能够开辟“新赛道”,实现新超越。

第一,一个国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产业规模和质量,决定该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从全球经济中心的变化来看,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到意大利;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到英国;从德国、日本、美国、法国,再到美国、日本、德国等。历史反复证明,哪个国家拥有先进技术特别是拥有颠覆性的重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哪个国家就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就能够领导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蒸汽机、机械纺纱机等成为当时的颠覆性技术,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在美国、德国、日本等,火车、电力、电话、家电等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国家迅速发展,美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从前几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影响看,新的全球性技术更替(global technology shift)并没有结束几个世纪以来的结构性不平等,“优胜者”(winners)与“失败者”(losers)双边对峙的局面依然强固。“优胜者”群体以美国等发达工业国为核心,包括刚刚挤入部分高端生产领域的新兴工业国如果不能顺利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可能逐渐沦为“失败者”。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追赶型现代化发展历程看,许多发展中国家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后,传统产业资源能源成本快速增加,低成本竞争力逐渐下降,新兴产业因缺乏技术与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发展低于预期,逐渐落入产业体系发展的“结构性陷阱”。这样的产业结构状况在宏观经济方面的普遍表现就是经济增长停滞、全球竞争力下降、国内失业状况逐渐恶化、国民收入提高缓慢甚至下降等。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与宏观运行进入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可能就落入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

第二,全球竞争是以生产力为中心的综合国力比拼,我国要发挥大国优势,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具有原创性、技术具有颠覆性,产业形态尚未正式形成,具有10年至15年的培育周期,呈现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特征,既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行前瞻谋划和超前部署,更需要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高验证效率,降低试错成本。新兴产业大部分具有先发锁定优势的特点,“先行者”将构筑涵盖上下游产业链的知识产权和行业标准等的完整生态,“后来者”追赶超越难度较大,挑战较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产业目前总体处于中低端,供给体系的中高端技术和产品质量不高、数量不多,就业岗位和收入水平也被限制在中低端,技术产业产品和就业的“结构性陷阱”集中表现为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卡脖子”问题。目前,美国仍然处于世界经济中心地位,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或双中心之一,必须加速推进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球经济中心变化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由生产中心到商品集散中心再到资本或金融中心,逐渐呈现出生产要素的高端化趋势,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推动未来世界经济中心的将是数据集聚中心,哪个国家掌握了数据特别是掌握了优质数据,哪个国家成为数据交易中心,哪个国家就是全球经济中心。二是从地理位置来看,全球经济中心经历了从地中海到大西洋,目前正在向太平洋时代的转移。我国要成为全球经济中心或成为双中心之一,根本途径在于抓住这次产业革命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三)实践逻辑:新质生产力是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选择

第一,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是发展具有新质生产力意义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农业强国、金融强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最大的困难或挑战来自科学技术所支撑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水平。战略新兴产业具有战略引领性,在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引领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头雁效应并辐射相关产业,形成具有强大引领力的战略产业集群。传统产业可以做大,但不能做强综合国力,只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充分发展,更多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更多的未来产业成为战略新兴产业,才能强壮民族脊梁。进入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2018年,*就提出我国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同时,强调“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2024年1月31日,随着我国近几年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上取得不断进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带来极大的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质量变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升。

第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发展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都会对社会民众的生活产生极大革命性影响。我国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极大便捷了书写、阅读,知识传播速度成倍增加,促进了人类文明极大进步。蒸汽机的发明让人类可以远离河流动力的限制,在任何地方开办工厂,电灯的发明让人类的生产生活突破了日照时间限制,人们以在任何时间从事生产和开展生活活动。当今时代,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将产生巨大深刻的变化。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人们在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自然会追求更高层次多元需求,从而要求更高层次、更为多元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特别是精神产品、生态产品、文化产品,进而要求更高的科技水平,只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首先,新质生产力极大提高了全要素生产效率,在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特别是重体力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不断缩短劳动时间,越来越多国家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甚至有的国家周工作时间更短,越来越多的国家推行带薪休假,工作方式更灵活。其次,新质生产力提供的新产品、新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了生活质量。智能手机、网络、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电商等都是科技进步推动新生产力创造出来的。未来新科学技术将要推动的新质生产力将会创造出更多新产品新服务。最后,人工智能算法广泛应用到教育管理、实践、教育交互等各环节各领域,使相关环节和领域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基本特征,将深刻改变未来的教育,把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也将注定引发一场深刻而广泛的革命,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实现教育均衡化和适应教育个性化的需求。

三、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机制

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科学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机制: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强调,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一)技术进步形成机制:技术革命性突破

2024年1月31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突出强调,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技术路径来看,主要集中于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新兴产业是动态发展而不是停滞不变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兴产业形成为新质生产力有着必然的内在机制:

第一,科学技术现代源发平台。先进技术来自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新质生产力形成越来越离不开人才、知识、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马克思认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这里“科学”包含两方面内涵:科学的发现与科学的应用,马克思把前者称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将后者称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的直接生产力作用是成为社会生产的“直接器官”。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的发现作用,应用科学的实践作用。但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不同于传统农耕时代和工业化时代,一流的科研成果有赖于一流的实验室,要围绕重大战略需求、现实重大问题,建设国家、区域性、科研院所和企业重点实验室,将其打造为融合各类现代要素公共研究平台。

第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的生态系统。科技成果还不是现实生产力,需要构建良好运转的转化机制,除少数涉及国家秘密外,绝大多数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依靠市场机制,因此要加快构建和完善实体和虚拟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对于孵化期的新技术完善和鼓励风险投资,应促进其形成未来产业;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力量,着力构建集产学研用金于一体的问题发布机制、“赛马”机制、金融支持机制。

(二)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机制:单个生产要素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在生产要素函数关系中,任何一个生产要素变动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在科技变革更迅速的当代,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更依赖各种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的综合集成效应。

第一,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来看,资源配置的“计划”性质没有改变,但已经由单纯的人工计划转变为智能计划。过去生产要素的配置主要依靠经验积累,需要人工配置或调拨,而在信息时代,智慧工厂、智慧车间将依靠人工智能,实现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各个环节实现无缝对接,有效加快了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循环周转速度和效率。曾经依靠人工计划的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可能十分精确,属于“大致”或“差不多”,现在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则愈益接近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出现越来越多无人工厂和无人车间。第二,从产业链来看,工业化时期生产企业与企业之间更似封闭的孤岛,从空间来看,过去的工厂、车间是封闭的,经营管理人员只熟悉本企业情况,现在工厂和车间则是开放的,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全世界同类产品实时生产情况,现在每一个企业都成为互联网上一分子,依靠大数据功能,实现产销的及时匹配,打破传统的生产—批发—零售—消费的流通模式,从生产环节直接进入消费。第三,从区域生产要素配置来看,在自由竞争机制作用下,更多生产要素配置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出现地区分化现象,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援多少带有“恩赐”意味,而今,通过“政府引导 市场机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合作更多带有互利互惠性质,不仅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也有利于发达地区拓展市场空间并实现区域功能的互补。

(三)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机制:生产力向更高级产业形态演进的新机制

从以往产业发展逻辑看,生产力向高级形态演进不是一个偶然过程,而是遵循一般规律,尽管有不同特征。这一轮由第四次科技产业革命推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主要依靠大规模科技创新推动,意味着与传统生产力升级机制和路径有显著差异。尤其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创新型企业家。由于系统性创新出现,生产力向高阶演进路径发生转变,许多产业已经不是从“劳动密集型”升级到“资本密集型”,然后再升级到“技术密集型”,而是可以借助创新实现跨越式升级。也就是说,科技创新影响了生产力演进路径。这意味着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体系,可能与传统产业体系的要素保障机制是不同的,产业体系既不是更多依靠便宜生产要素的供应,也不是依靠创新生产要素的供应,而是要依靠创新型企业家这一主体来组织创新生产要素。产业迭代发展和新产业形成,更需要制度型企业家。

第二,政府与市场功能的新定位。不同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形成有着明显路径差异。当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有组织地大规模出现,使得生产力演进逻辑发生了深刻变革。从路径选择来看,两类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存在显著差异:从“1到10”和从“0到1”都包含新质生产力,但所需要的政府政策支持体系不同。产业政策转型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路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就是生产力从依赖低成本要素转向更多依赖科技创新。反映到产业层面就是,不仅要以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如何准确发现、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识别、培育未来产业。尽管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市场应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有效市场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新兴产业在各类政策支持下发展快速,但总体绩效并未达到预期,需要对其绩效进行全面评估,才能在已有基础上加以完善提升。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能否通过政府政策体系转变,构建起激活科技创新、融合新质生产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来看,必须遵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成长规律,真正厘清产业生成迭代发展的机制及其需要的政策环境“土壤”,探寻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有效政策措施。

(一)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应从源头增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第一,深化科研评价体制改革,要破除唯论文论和数量论,倡导和引导科研人员提高科研成果(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技术成果)的质量,侧重于考核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探索和建立科研成果后评价机制。论文只是科研成果的学术表达,不能把发表论文作为目的。在科研评价体制上要更加注重结果和效果导向,以成果的创新水平和实际绩效作为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的评价准则,要重视结项成果评价。要从管过程转变为管结果、管成果和管效果,不能让科研人员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报销项目经费,而是要让他们专注于科学研究和试验。

第二,着眼于重大发现、加强基础研究,着力培养基础学科人才。基础研究不仅是研究的基础,更是科技强国的基础。要减轻基础科研人员的非科研负担,让更多科研人员把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长周期的基础研究。注重通过多种分配方式激励和调动基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基础科研人员能够专心安心工作。

第三,构建国家、区域、企业、高校等实验室体系。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区域战略需求、教学和科技需求建设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重点实验室。要打破实验室垄断和独占,打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有形和无形的壁垒,着力把各级各类实验室打造成为公共产品,不仅对国内研究人员开放,而且要建立科研的国际合作机制,相互取长补短。

第四,打破企业和高校在研发方面的界限,把科研院所与企业功能合二为一,企业有什么需求,就通过“赛马”机制公开招标解决方案,科研院所围绕企业需求转,企业的问题就是科研院所的课题,除基础研究之外,科研院所经费应主要来自企业而不是政府,对经费管理要突出结果导向而不是过程导向,结果由企业说了算。

第五,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第六,改革用人体制,着力破“四唯”,要看实绩、创新和市场效果,敢于创造让各种生产力要素特别是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体制机制。

(二)构建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态系统

科研成果并不代表现实生产力,还需要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等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才能形成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立我国的创新生态。创新生态概念和之前“官产学研”的创新体系相比,更强调系统内各主体之间的共生耦合和竞争合作关系,是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重要理念。第一,应着力打通从原始创新到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的创新生态系统,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的弊病。要大力发展各类科研成果转化平台。除少数涉及国家秘密外,绝大多数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依靠市场机制,要大力发展线上和线下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由市场来评判科研成果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值得转化以及价值几何。第二,要打造产学研用等为一体的互联网平台,根据企业的产品需求提供集中采购服务,提高议价能力,降低企业成本,形成问题公开发布机制,破解问题的公开“赛马”机制,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益。

(三)加快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政策转型

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我国产业体系的形成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导向的传统产业政策。从传统产业到以新质生产力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政策转型是关键路径。

第一,准确定位政府与市场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中的作用,如何准确界定和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换机制是什么?如何超前识别和谋划未来产业,未来产业的生成机制、核心逻辑是什么?为什么重大产业的创新突破会发生在特定区域和特定国家,产业迭代创新发展到底受哪些关键因素影响?因此,为适应新质生产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我国要加快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如此才能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动力。

第二,构建激活科技创新、融合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事实上,在新一轮工业和科技革命进程中,许多国家已纷纷调整国家顶层设计,形成了科技创新国家战略,凭借技术、人才等优势在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高端制造业领域抢占先机,利用科技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在前沿技术提前布局和突破,争夺国家竞争话语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能仅支持产业的某一方面,而是需要依靠国家顶层设计,培育创新和产业生态系统,为新质生产力活力迸发提供良好生态体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