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在唐朝时叫东都、神都或东京。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五代、北宋仍作都城或陪都,相继沿用530余年。
神都,洛阳古称。是唐、武周帝国的首都,多用于武则天时代,意为“神州大地之都”、“神圣之都”,乃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后临朝,改东都为“神都”。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定都神都。次年,从各州迁入数十万户充实神都,使神都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口突破200万的城市。694年,世界各国元首为神都建立象征世界中心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695年,武则天置九鼎于神都。
神都俗称洛阳城,分为宫城(紫微城)、皇城、外郭城、上阳宫和神都苑,有3市109坊,总面积约455平方公里,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