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魏文侯、武侯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的巨大胜利,魏国已成为事实上的霸主,以至东方的齐国,也要依赖魏国的帮助,才能成为合法的诸侯。
此时东方的齐国虽靠魏武侯的帮助列为诸侯,但齐国毕竟是一传统大国,不甘依附于魏国,在魏惠王时期,就同魏国发生军事冲突。
惠王三年(公元前367年),“齐败我观(今河南清丰县西南)”(《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魏惠王即位后,曾与齐国国君桓公午相约会盟,而“田侯牟背之”(《庄子·则阳》)。
齐国在东方以大国的身份,拉拢、挟制周围的一些中小国家,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
十四年陈侯午镦铭说,“佳十又四年,陈侯午台(以)群诸侯献金,作皇妣孝太妃祭器”。
(陈侯午即田齐桓公午,十四年即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九年)齐国对淮泗间的小诸侯国开始收取一些贡物,表明齐国对魏国的霸业发起了竞争。
而后,齐国在威王时,任用邹忌为相,实施改革。
强大起来的齐国,不甘心受制于魏国,于是不断与魏国发生冲突,最终导致了齐魏桂陵、马陵两次大规模战役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