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21山东聊城三模)公元前546年,由宋国大夫向戌发起,晋、楚、齐等国在宋国都城商丘会盟,这次弭兵会盟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破坏协议者,各国共讨之。这一会盟( )
A.标志着分封制已经瓦解
B.反映了士族阶层的崛起
C.确立了宋国的霸主地位
D.表明当时的政治结构发生改变
2.(2021河北唐山一模)春秋时期,秦武公“伐邽、冀戎,初县之”;晋文公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以“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些“县”的设置( )
A.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
C.维护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
D.加剧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3.(2021年湖北名校联考)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战国时期,屈原却认为“帝高阳(颛顼)之苗裔兮”,表示楚人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这说明( )
A.华夏观念日益增强
B.宗法分封制已瓦解
C.百家争鸣影响深远
D.家国情怀根植久远
4.(2021山西太原三模)秦国的史书将本国历史上接于同样兴起自关中的周,自称为“夏”,而称关东诸国为“蛮夏”,从而构建起“受命于天的‘夏’理当继周人之业而征服‘蛮夏’”的历史叙事。秦国这一举动( )
A.为兼并战争寻找历史依据
B.扩大秦国在关东的影响力
C.传播华夏认同的文化观念
D.重构历史以承继政治正统
5.《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得益于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
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6.(2021河北唐山三模)西周时,土地经常只耕种三年,三年后地力基本耗尽,另辟土地,重新分配。春秋中后期,三年换土易居的耕作法逐渐取消,国家不再定期重新授田,而是一次性授田,由耕作者在份地上自行轮种。这些变化反映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提高
C.土地私有倾向增强
D.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普及
7.(2021年福建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商鞅第二次变法,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把乡、邑、聚等合并为县。县令为一县之长,下设县丞、县尉、啬夫和令史等官吏,县令等长吏可以随时由国君任免。这一举措( )
A.表明秦国确立君主专制
B.有利于国君对地方的控制
C.得到诸侯国的普遍借鉴
D.说明分封制开始崩溃
8.司马迁《史记》记载,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记载,“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
A.遭到了普遍反对
B.忽视了道德教化
C.最终必然会失败
D.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
9.(2021湖南长沙一模)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10.(2021山东济宁二模)战国后期,荀子游访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主要是因为秦国( )
A.遵循古礼 B.推行德政
C.体制创新 D.人才荟萃
11.(2021山东日照期末)《论语·子路》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国令尹叶公告诉孔子他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这个人的父亲偷了羊,他便去告发。但孔子却表示他认为的“正直”与令尹叶公所讲的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的品德就是在其中了。这表明孔子( )
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
C.认为法治存在地域性
D.主张以仁政代替法治
12.(2021山东枣庄三模)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即“推己及人”“成己成物”。二者思想都( )
A.主张顺从自然 B.倡导战胜自然
C.蕴含和谐理念 D.提出仁者爱人
13.(2021山东济宁一模)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都以养士著称,其门下宾客数以千计;齐国国君则在国都临淄设置稷下学宫,广纳贤才。他们这样做旨在( )
A.厚植政治势力 B.谋求抗秦策略
C.实现富国强兵 D.笼络才能之士
14.(2021广东珠海三模)战国时代,齐国君主给予士人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著名学派汇集于稷下,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时期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各诸侯国羡慕不已并纷纷效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的一种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稷下学宫模式( )
A.具有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
B.符合诸侯争霸的政治需要
C.重视社会大众的道德教化
D.体现了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15.(2021辽宁葫芦岛三模)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周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 )
A.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
B.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
C.形成了较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
D.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
二、非选择题
16.(2021山东济南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铜方升。
商鞅铜方升
战国中期青铜量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左壁刻有铭文:“十八年……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摘编自商鞅《商君书》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摘编自班固《汉书》
(1)比较三则材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驳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与解析
课时规范练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D 解析 根据材料,春秋时期在宋国商丘进行弭兵会盟,其发起者和众多的参与者是各诸侯国的大夫,可知当时各国的政治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政治等级受到冲击,D项正确。春秋时期的分封制并没有完全瓦解,A项错误;各国大夫参与会盟,不能说明知识分子即士族阶层的兴起,B项错误;这一会盟并没有确立宋国的霸主地位,C项错误。
2.B 解析 春秋时期,县的设置是对分封制的否定,推动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B项正确。“置县”的是诸侯国,并非周王室,A项错误。县的设置标志着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冲击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C项错误。县的设置与诸侯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割据混战没有必然的联系,D项错误。
3.A 解析 西周时期,楚国国君认为楚国是少数民族,与中原不同,但是战国时期,屈原表示楚人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对于自身的认识由蛮夷转为华夏后代,这说明华夏观念日益增强,故选A项。
4.A 解析 秦人认为自己传承于周,关东诸国都是“蛮”,从而为兼并其他国家提供了历史依据,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目的在于吞并他国,而非扩大影响力,排除B项;由“夏”“蛮夏”的称呼可以看出并不是传播华夏认同的文化观念,排除C项;材料反映秦人构建历史叙事是为兼并战争寻找借口,而非承继政治正统,排除D项。
5.B 解析 材料中的“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
6.C 解析 材料中春秋时期耕作法的变化使农民对土地的占用时间更长,这是一种私有化倾向,C项正确。一次性授田,耕作者自行轮种,政府干预力度越来越小,这种变化最终会导致公田制被破坏,排除A项;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是这些变化的结果,排除B项;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尚未达到普及的地步,排除D项。
7.B 解析 据材料“商鞅第二次变法,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县令等长吏可以随时由国君任免”,可知推行县制使国君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选B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确立在秦朝而非秦国时期,排除A项;战国县制有所发展,但材料没有体现诸侯国对秦的借鉴,排除C项;春秋时期随土地私有的发展,分封制开始崩溃,排除D项。
8.B 解析 司马迁认为商鞅变法违背“恃德者昌”,苏轼认为商鞅变法“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变法强调法治,忽视了道德教化,故选B项。
9.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吴起、商鞅二人因变法最终丧命,这说明改革必然会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反对,即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反映出改革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故C项正确。
10.C 解析 战国时秦国吏治良好的原因是因为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官僚政治,C项正确。商鞅属于法家,并不“遵循古礼”和“推行德政”,A、B两项错误。人才荟萃是秦国体制创新的结果,并不是秦国吏治良好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
11.B 解析 材料“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的品德就是在其中了”表明孔子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B项正确;A、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仁政是孟子的思想主张,D项排除。
12.C 解析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上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所主张的“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实际上主张人与人的关系和谐,据此可知老子和孔子的思想都蕴含着和谐的理念,故选C项。
13.A 解析 战国时期,各国都认识到人才的重要,通过礼贤下士等措施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故选A项;合纵抗秦是指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材料的内容是各国招揽人才,排除B项;实现富国强兵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目的,排除C项;笼络才能之士是各国的做法,不是目的,排除D项。
14.B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礼贤下士的根本目的是为争霸战争招募人才,故B项正确。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符合稷下学宫,但不是吸引各诸侯国的原因,A项错误。大众教育、社会管理都与社会精英聚集的稷下学宫无关,C、D两项错误。
15.B 解析 儒、墨、道、农四家学派均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反映其从古人智慧中寻求治理社会与国家的方案,故选B项;材料并未体现儒、墨、道、农四家学派改造古代历史,排除A项;材料强调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没有涉及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问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不同阶层的不同追求,排除D项。
16.参考答案 (1)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能直接印证秦国统一度量衡的改革举措;材料二属于文献史料,能反映商鞅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材料三属于文献史料,对于评价商鞅经济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2)利:商鞅的经济改革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物质基础;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弊:商鞅的经济改革导致赋役沉重,加重了人民负担;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17.参考答案 示例一
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驳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评析: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批驳,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示例二
观点:《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评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仅侧重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出发,具有局限性。夏、商、周三代,尤其是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基础。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也受到先代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创的思想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