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即位后益州南部的蛮族发生叛乱,诸葛亮亲自带兵出征,通过七擒孟获的周折后平定叛乱,为将来北伐曹魏解决了后方的稳定问题。绝大多数史料和三国研究著作认为,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典型的攻心战。他通过七擒七纵的方式让山区蛮族感受到了蜀汉上层对他们施行的是仁政,让他们心服口服。诸葛亮通过这种方式教化了远离中原文明的蛮夷,使其能够与汉族和平共处,使得蜀汉后方有了一个和平的政治环境。在我看了《三国演义》和一些其他三国书籍后觉得事情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这场攻心战也不是单纯的为了教化蛮夷。
所谓蛮夷,古人认为是生活在中原文明周边山区贫瘠地域内的土人。他们文明程度很低,多数还处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艰难困苦。他们生活的地域与中原汉族文明接壤,双方时常有交往产生。由于语言文字、风俗文化和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异,双方因此而产生各种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常常会演变成区域性的叛乱和战争,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祸患。因此历朝历代对边区蛮夷的管理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而诸葛亮在七擒孟获汉中采取的攻心战,一度为认为是处理这种问题的典型范本。
从现代文明的角度来看,这些蛮夷其实就是发展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他们在穷山恶水的艰难环境下有生存的需求,而与之接壤的汉族百姓也有生活的需要。由于地域内的发展不平衡,再加上民族和文化的利益冲突,因而产生的各种矛盾难以避免。在信奉丛林法则的少数民族面前,发生的所有矛盾冲突往往会用武力的方式寻求解决,叛乱和战争也就随之而来。而中原王朝统治下的当地门阀氏族相对与少数民族有着天然的优越感,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一旦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为了保证己方的利益,*戮就成为唯一的手段。
蛮王孟获带领益州南部的满足发动叛乱,其最初还是当地汉族门阀雍闿怂恿的。孟获一方有着利益的需求,觊觎中原领土内富庶的社会财富,而雍闿则贪婪的盯着刘禅的位置,想要取而代之。这场叛乱不仅有着孟获和雍闿参与,就连附近的高定和朱褒都被卷了进去。由于古代汉夷杂居的地区资源贫瘠生产力低下,朝廷认为派员管理价值不高,往往将管理权委托给当地的土人豪族和汉人门阀,俗称土司。而这些土司在当地就是土皇帝般的存在,生*予夺大权在握,发动这场叛乱的孟获和雍闿,以及参与者高定和朱褒都是这种性质的土司。
由于远离中原王朝的管理,汉夷杂居地区对朝廷认同感极低,他们与朝廷的交往更多的是处于利益上的考虑。一旦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豪族和汉族门阀的利益得不到满足,煽动汉族与少数民族矛盾,以此来发动叛乱从中原王朝手里获取利益。于是发动叛乱、引起战争、朝廷平定战争、朝廷输出利益抚慰、地方再发动叛乱,也就成了成了当地的常态。因而这些地方的土司豪族反复的降而复叛,与汉族和朝廷官员勾结共同谋取地区权利,逐渐成为地区之毒瘤,搅得当地不得安宁。诸葛亮之所以坚持亲自带兵平定孟获,他就是要彻底解决这种问题。
只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维持南方边境较长一段时间的稳定,诸葛亮才能毫无后顾之忧的北伐。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诸葛亮倾向于心理战的方式,让以孟获为首的少数民族不再反叛。在马谡和诸葛亮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知道,攻心为上在南征军高层内部已经形成了共识,而这攻心的对象既是孟获也是孟获手下的蛮族洞主和元帅们。虽然在对话中诸葛亮对马谡提出的教化蛮族的办法表示了赞赏,可从之后诸葛亮的具体操作来看并非完全如此。在我看来教化蛮族使孟获等蛮族上层心服口服是次要的,而解决其战心才是诸葛亮的主要目的。
将敌人打到心服口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战争中的投降往往都是形势危急下的无奈选择。一旦军队离开,缺乏约束的叛军重新反叛并不少见,这也是诸葛亮最担忧的地方。当然让孟获等人真心的心服口服,那自然能平定叛乱。孟获等人会心服口服么?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在这些边境地区有着根深蒂固的势力,这些势力影响到地区民生的方方面面。这些势力还存在,当着诸葛亮面孟获可以心服口服,一旦诸葛亮带大军离开,降而复叛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单纯的让孟获等人心服口服是很不现实的,必须得有强力的措施才行。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的在给孟获心服口服的机会么?我认为不是。如果孟获真的能够对诸葛亮心服口服,最多两三次就够了,不需要七次那么多。如果孟获存心与蜀汉朝廷作对,那擒纵一百次也无济于事。从诸葛亮对待孟获的弟弟孟优,和孟获两个手下董荼那和阿会喃的不同态度就可以看出,这里面有着其它的意图。诸葛亮对孟获及其家人是非常优待的,不论降叛多少次都是宽容对待,还赐予了大量的财物,而对于董荼那和阿会喃两个洞主就只给了一个机会。这两人第一次作战被俘后还是好生对待的,同样的赐予大量财物放归。
可是当这两人在后来的作战中没有按照承诺接应马岱成为汉军的内应,而是起兵与截断孟获粮道的马岱对峙后,下场就比较悲催了。诸葛亮巧妙的利用董荼那和阿会喃与孟获的矛盾,诱使这两个孟获的重要手下亲自绑着孟获投降。事后诸葛亮又放归孟获,使得大怒的孟获*死了董荼那和阿会喃。这样一来孟获和手下各个洞主和山主之间就有了矛盾,更重要的是双方的信任程度不断降低。在整个七擒七纵过程中,孟获调动的都是各个洞主和山主手下的蛮族兵丁。而这些参与作战的蛮族洞主和山主都吃了大亏,反而孟获受到诸葛亮礼遇。
如此一来,利益分配的不均造成原本就不是铁板一块的蛮族各部互相猜忌,孟获的个人威信受到严重的打击。七擒七纵以后蛮族的各部洞主和山主还会有人完全相信孟获的说辞,白白的给孟获当炮灰?因此七擒孟获攻心战与其说是让孟获心服口服,不如说是让孟获手下的蛮族洞主山主们对孟获丧失信任,士兵失去为孟获作战的心思。一旦孟获失去了对蛮族各部绝对的掌控,那族内的各种矛盾使其无法聚集起反叛蜀汉的力量,益州南部的少数民族叛乱也就自动消弭了。因此七擒孟获是通过打击蛮族内部对抗蜀汉的信心和孟获的威信来平定该地区,而教化蛮族一说只是迂腐的儒家书生自我标榜而已。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