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本读中国
4月,大地回春,万象更新。
记者行走在天津古文化街,两旁古香古色的店铺鳞次栉比,五颜六色的彩旗迎风摇曳,一串串大红灯笼横跨街道,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店家们走上街头招揽着川流不息的游人,这座环渤海而建、因漕运而兴的城市散发出独特的“烟火气”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4月25日,跟着课本,记者来到天津,在古文化街开启探寻“泥人张”之旅……
靠手艺活说话
“泥人张”,这3个字多次出现在中小学课本里,在人教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里,专门有一节《彩泥世界快乐多》,这里面展示了“泥人张”的泥塑——“孙悟空”,五颜六色,栩栩如生;在人教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上册里,则呈现了“泥人张”的彩塑——“惜春作画”,细节精致,人物传神。
课本里说,天津“泥人张”泥塑,始于清道光年间,其创始人是张长林(字明山)。“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品。
“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也有对“泥人张”的专门描写。
听说古文化街有一家“泥人张”世家店铺,记者决定前去一探究竟。
一走进店铺,记者迎面看到一块金字牌匾:“祖传百年世家”。牌匾下的“泥人张”历代传人画像,昭示着“泥人张”悠久的历史传承。店铺四周排满了依墙而立的古朴木柜,木柜格子里展示着各种形态、各色题材的“泥人张”泥塑作品,或是《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或是街头商贩叫卖的生活场景。这些泥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
“你瞧瞧,这钟馗的眼神多凌厉。”
“还有这个武圣关公,他的大刀感觉还在反光嘞。”
来往的游人见到精美的“泥人张”泥塑作品不禁感叹起来。
一段宣传片在店铺中反复播放,讲述着“泥人张”技艺发展与传承的前世今生。
据说,第一代“泥人张”张明山在18岁时做的几个彩塑人物作品在天津的影响特别大,他因此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天津老百姓就讲:“姓张的做嘛像嘛!”意思是做什么像什么,他因此得名“泥人张”。
“塑”与“绘”,“形”与“神”,“泥人张”将塑造与绘画两者巧妙结合,展示给人们的是真实而有力的生命。如今,经历了六代人的传承发展,“泥人张”主题和内容越来越丰富,技艺更加多元,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以说,是天津这片热土造就了“泥人张”的传奇,“泥人张”的精湛技艺则擦亮了天津的名片。
与记者一同来古文化街探访的,是天津市静海区教育局综合办公室主任梁续广。作为地地道道的天津人,他说起天津这座老城,可谓头头是道:天津在古代就因漕运发展而起,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筑城历史。天津筑城设卫之后,商贩船家云集,人口激增,接纳了漕运船民、移居商贾、垦戍军士、*农户和外省务工人员,形成“五方杂处”的移民城市。
“漕运不仅沟通了南北民生物资的交换,更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北方人的粗犷豪爽与南方人的精明干练,让天津滋养出数不清的‘俗世奇人’。”说到这,梁续广难掩自豪。
“天津是个特别讲手艺的城市,在全国都是一流的。”冯骥才也曾这样形容天津。旧时天津卫是一个“码头社会”,竞争与机遇并存。手艺人作为城市中的底层小生产者,要想在码头上立足,只能在技能上下功夫,靠手艺说话。
正因为如此,以“泥人张”为代表的手艺人及手工技艺成为天津这座城市的典型特征。
在商铺里来来往往的游人中,记者与一位从呼和浩特来天津旅游的游客交流起来。第一次见到“泥人张”彩塑,她感到既震惊又骄傲:“这是艺术,也是宝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在传承中创新
在天津,“泥人张”除了世家的赓续,还有更广泛的社会传承。在天津市河西区一个僻静的院落,就有这样一家“泥人张”彩塑工作室。
朱红色,是悬挂在这座4层高的建筑外墙上“泥人张”3个字的颜色,在米白色的外墙上格外耀眼。
翠绿色,是这座小院旁树木青葱的颜色。工作室一层有大大小小四五间创作室,从创作室的窗口望去,满眼青翠。
五彩色,是二层展厅里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泥人张”彩塑。
在展厅,记者看到了课本图示“泥人张”作品“惜春作画”的立体呈现。
“清代民间艺人张明山创作的彩塑作品‘惜春作画’形象生动地呈现了‘泥人张’雕塑的特点,每当我们看到它,都会被其精湛的泥塑技艺所折服。在这组作品中,无论是人物动态、表情,还是衣服饰物的颜色搭配,都把握得非常到位,处处透露着艺术家的匠心。”课本中的这段描写与眼前的画面,在记者的脑海中逐渐交叠重合。
在创作室,记者见到天津“泥人张”彩塑创作者宋晓梅,她从事“泥人张”彩塑创作近10年。此时,她的面前摆放着一个尚未完成塑形的作品,这是她正在进行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的形象创作。
与记者交谈时,宋晓梅手上也一直忙活着。只见她一会儿拿起湿布抚平泥塑上的纹路,让泥塑的表面更加光滑,一会儿拿起不同尺寸的雕塑刀,修饰人物的比例、线条、轮廓。
宋晓梅是山东人,学的是雕塑专业。在从事“泥人张”彩塑创作前,她对这门技艺的了解少之又少。
“它不是像眼睛看到的那样,没那么简单。”宋晓梅对记者说。
塑绘结合是“泥人张”彩塑的技法之一。简单的“塑”与“绘”两个字,贯穿了宋晓梅的10年。
“‘塑’要给‘绘’留空间。”
“一定要有耐心。”
“晕染、勾画,线体结合、虚实相生。”
……
可见,其学问之深,技艺之珍。
在另一个创作室,记者见到了一个熟悉的“小女孩”。胖乎乎、红扑扑的面庞,略带微笑,身穿红色的花棉袄,她就是“梦娃”。她通过“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系列”公益广告为人所熟知,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过目难忘。
“梦娃”无疑是“泥人张”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一个表现。从经典名著作品,到街头巷尾的生活场景,到中国梦“梦娃”,在百余年的传承和发展中,“泥人张”记录下时代的脚步、家国的变迁。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课本里的“泥人张”,如今成为学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载体。
这天,静海区大邱庄镇津美小学教师刘宏强开始了新的一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的这节课是‘彩泥世界快乐多’。大家看到课本图片中有个天津‘泥人张’的泥塑孙悟空,是不是五颜六色很好看啊。咱们今天就用彩泥,感受一下捏塑的魅力。”在教室的一角,记者也跟着上了一堂捏塑课。
刘宏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要学习的是制作‘老黄牛’。”
“为什么叫‘老黄牛’?怎么体现‘老黄’二字?”问题抛出,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思考起来。
“我们可以在超轻泥黄颜色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些黑颜色,并进行揉捏,使其混合均匀。因为‘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岁月已经把它身上的颜色变得沉稳、厚重。只有这样的黄色才更能体现岁月的沧桑感。”
边辰霖是津美小学五年级(2)班的学生,记者看到她刚刚创作的“老黄牛”,不仅颜色合适,还加入了与牛相关的设计。
从三年级开始,边辰霖就开始接触捏塑,回忆起这两年做过的作品,她如数家珍。当记者问她,哪件作品印象深刻时,她回答道:“红军。”
“为什么?”记者问。
“因为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他们走了很远的路,所以衣服的颜色要深一点,有的红军战士,衣服已经破了,鞋也是用的深黄色,因为他们穿的是草鞋……”边辰霖回忆着制作的点滴。
伴随着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
该校校长高用军向记者介绍,学校通过组建社团、开设工作坊、编写校本教材等,将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塑德”“塑心”“塑真”“塑美”“塑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是学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生动注脚,也是天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有两代“泥人张”传承人成为教师,将“泥人张”技艺传授给更多人。“泥人张”第三代传承人张景祜20世纪50年代调入北京,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泥人张”教学和创作。第四代传承人张錩也随着父亲来到北京,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培养了大量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留学生。
“泥人张”在不断发展传承中发扬光大。
今年春节前夕,**走进“泥人张”店铺,一件件作品神形兼具。一位手艺人正专注修复“孔子抚琴”的泥塑,说起晾干、烧制、打磨、上色等工序。**感慨,一代代接续的工匠精神,让文脉得以绵延不息。
徜徉天津古文化街,**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择一事,终一生。”手艺人凭借着一份专注与执着,将技艺裹上时间的印记,代代相传。一张桌案,几件工具,妙手生花,他们手中的作品,也成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承载者。这是手艺,更是“守艺”。留下的是艺,守住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记录着中华文脉的演进。
(本报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张国华 易鑫 徐德明 郭馨泽 周子涵 冯子琪 梁昱娟 执笔:本报记者 郭馨泽)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30日第1版
作者:本报特别报道组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