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曾经有被长辈叫去帮忙玩游戏,或者让自家的小朋友帮忙代练的,评论区举个手让怪兽叔看一下!
最近,由Amazon制作和发行的MMORPG游戏《New World》(新世界)成为了steam平台的新宠。
游戏本身热度不低,而话题最高的却是一名欧美玩家AtomicOnionRing让自己的娃在游戏中帮忙钓鱼。
现在的游戏嘛,总无法避免刷刷刷以及其它乏味的收集过程,不管是用脚本还是找代练风险都非常高。
而让自家娃去帮忙钓鱼不仅安全(不排除鱼钓到装备没了的情况),还不用付报酬(娃:?)。
但话题评论区中,热议最高的小伙伴不是在讨论新世界和娃钓鱼,而是在分享自己小时候用笔记本开发的“本游”(或纸上游戏、纸游)。
聊这个我不困了啊!
遥想2007年,怪兽叔也是一个品学兼忧、异表人豺的少年。
大城市里,“黑网吧”这种东西还是很难找的。
所以我和小伙伴放学后的大体娱乐范围只有:学校凉亭里的无规则口胡王(盗版游戏王卡);随便找个干净地板拍洋片;富裕时的PS2游戏厅,身上一毛钱都没有时的横格本。
就,给我一个横格本,帮你创造一个世界。
想当年,我就是靠着这一手,在数次转学过程中瞬间融入新团体,并且或得了极高的声望,哪怕不是孩子王,也能混个二当家的地位。
可能创造桌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从各大论坛的水友聊天中,要么是水友精通这个技能,要么是水友的朋友精通这个技能。
尤其是当你动笔的那一刻,哪怕旁边的小伙伴掏出个PSP你都能无动于衷。
(作者:纸上游戏吧-wsss82)
沙盒类游戏之所以能成为目前最火的种类之一,原因就是:“创造”所能给人带来的快乐要远超过制作方给玩家设置的固定线路。(@暴雪)
不过像纸上游戏这种小打小闹相比大厂的招牌IP还是有亿点鸿沟的,碰瓷不好。
We Are God
像什么一线大厂、招牌3A之流,总是以多少多少小时的剧情来给自己的作品加码。
怪兽叔只想说:在横格本面前,所有试图以剧情时长为卖点的大作,全都是泡沫~
因为除了最基础的设定,剧情线上真是想编多长就编多长,甚至时不时还能添加一些“DLC剧情”。
(作者:纸上游戏吧-wsss82)
还有魔改热门游戏的:
(作者:纸上游戏吧-赫敏赫敏)
自创SLG:
(作者:纸上游戏吧-拂水晴岩02)
诸如此类的佳作还有很多,而纸上游戏最有特色的地方就在于,无论你想到什么,随时都能加进去。
(作者:纸上游戏吧-01纸游)
纸上游戏,可以当做是桌游的雏形或是另类桌游。
相对正统桌游来说,纸上游戏几乎没有可复制性,所以就没有了商业价值。
但纸上游戏不仅自由度更高,还能开发作者、玩家的想象力,不用局限在固定框架中,一切都站在大量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作者:纸上游戏吧-老诺)
最重要的是,成本极低!一个人也能玩。
纸上游戏 yes!
别的就不说了,至少今年的游戏圈在经历一系列“小打小闹”之后,怪兽叔相信有许多小伙伴每天只能玩1.5小时的电子游戏了。
但是没有关系!
电子产品嘛,少玩,对眼睛好。(别拿那种眼神看着我,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我这是工作需要【确信】)
正好也赶上疫情整治得差不多了,约几个同学或者小伙伴开发开发想象力他不香吗?
(作者:纸上游戏吧-诸行无常非黑白)
哪怕是成年小伙伴,对自己狠一点,放下电子设备去投入到开发纸上游戏,那种过程保证相当解压。
你要信我啊!
最后给大家看一下怪兽叔最近正在“重操旧业”的部分成果。
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过开发纸上游戏的经历,或者是周围的朋友有这种天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