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丘
编辑|海蓝宝
由于国王在君臣的庇护关系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他的主观判断实际上决定着贵族与庇护关系的价值高低,这使得贵族不得不努力吸引君主的目光以自我证明的心态,通过个人壮举在君主面前展示自身的美德。

在战场上,贵族们应该努力吸引君主的目光,这在一个世纪前就已被卡斯蒂廖尼明确阐明。

向国王展示勇敢品质的这种想法可以表明,贵族的军事特征有助于加强他们与国王之间的私人政治纽带。
有些地区的贵族将战争视为一种有价值的活动,并将其与为国王服务相联系。
17世纪初,法国西南部的贵族依然热衷于军事冲突,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战争,这其中有与哈布斯堡家族的战争,也有法国宗教战争的影响,也有地方贵族自己发起的。
地方贵族拥有军事冲突所需要的社会资源:他们的家族组织地很好,以便集体动员,庇护网络使他们手下有足够的兵员;

他们的财务状况良好,以便他们能够承担战斗费用;君主制的软弱为他们提供了机会。
按照布赖恩●桑德伯格)的看法,该地区频繁的军事冲突实际上变成了地方贵族的展示方式,正是由于贵族渴望为国王服务、争夺职位,于是产生了竞争和冲突。
这样的一个案例,使我们可以接触到17世纪初法国西南部贵族的心态,为了证明自己足以为国王服务,他们以军事冲突的方式竞争,从而酿成该地区频繁不断的战争。
证明自己的冲动,使今天的人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关于战斗的描述在贵族所写或关于贵族的文学中占据如此突出的地位。

贵族所关心的事情,即在国王注视下,“他的身体受到光荣的创伤”,也便是贵族的英雄壮举。
个人壮举,成为自我证明的方式,成为建立和维持与君主庇护关系、为君主提供军事服务的必要方式。
由于贵族们认为所有的战斗都是被别人看到和评判的机会,平常日子里的决斗也是一种重要的机会。
决斗开始有可靠的记载材料是在12世纪20年代,诞生于法国,到12世纪后半期决斗已经普遍展开。

13世纪以前决斗以实战训练为主,目的是通过模仿战争的方式让决斗者能够适应战场上的各种情况;
在13世纪以后,向庆典和仪式型转变,决斗者往往是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勇敢。
他们看重的是决斗的展示功能,最好是能被国王看到,正如1608年马克●德拉●贝拉杜德所说。
他认为只有国王才能决定什么时候应该通过决斗来解决荣誉之争,一旦获得国王的许可,就必须在适当的场地解决争端。

因此决斗应该在一个足够大的场地进行,以便行动自由;场地就像一个现代拳击圈,四面都应该用绳子隔开,用栅栏围起来;
贝拉杜德明确指出,这些障碍物不应超过5英尺的高度,因为“这样,参加战斗的人就能更好地看到它,更真实地谈论它。”
1650年的一篇反决斗论著也承认了决斗作为一种展示机制的作用,在“总督”和“国王”之间想象中的对话中,总督试图说服国王必须逐步取消决斗,然而国王明白其中的困难,回应道:
“你所说的一切都很好,但如果我们禁止决斗,贵族将如何展示自身的勇气?”总督回答说,“贵族必须学会满足于在您的军队中展示他们的勇气。”

“这也清楚地说明,决斗乃是一种国王面前展示贵族自身勇气的重要形式,是表现个人壮举的途径。
因此,16世纪以来的法国还有一系列传授击剑艺术的作品,如普罗旺斯人亨利.德.圣-迪迪埃1573年创作的《第一本击剑书之秘诀专论》以及吉拉德●蒂博1628年创作的《击剑学校》,介绍不同环境下的击剑技术和击剑姿势。
从亨利四世之后,法国王室逐渐颁布禁止决斗的命令。1608年的王室法令对违法者规定了相应的惩罚,国王特别批准的决斗除外。

违法者将被剥夺荣誉和职位,更重要的是,他们被剥夺了他们渴望的被国王看见的机会,那些在未经授权的决斗中被判有罪的人。
6年内被禁止靠近宫廷。这实际上意味着切断了该贵族与国王接触的所有渠道,也就谈不上所谓的私人交往了”。
因此,路易十三宫廷的一位贵族德奧比格尼恳求国王取消所有限制决斗的法令。
他说“您的贵族们坚持认为,一个荣誉被玷污的贵族可以用剑为自己洗冤雪耻,或者在剑下丧失生命。

然而,法律却宣布拔出剑的贵族都会丢掉生命,这会消磨他们的勇气....在国王面前决斗,展示他们为您效忠的胆量和个人的勇气,会让他们感到骄傲的。”
1648年,马克.沃森●德●拉●科隆比埃恳求国王恢复决斗并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宫廷活动,因为在他看来,让国王同意决斗从而恢复比赛,将会吸引贵族;
为了引起人们对决斗中个人表现的关注,新的决斗将给贵族提供宝贵的机会;通过这些“光荣”的方式,贵族可以在国王和王子面前更好地展示你的技能和勇气。
史家杰伊.史密斯强调过一个观点:个人荣誉与其说是单纯颂扬个人,不如说是保障人际关系;荣誉的社会价值才是值得为之奋斗的原因”。

由于贵族们认为所有的武装战斗都是被别人看到和评判的机会,即使是决斗也是如此,贵族自我证明的心态和渴求支撑着他们决斗的热情。
自我证明的心态源于对受到国王关注、青睐的渴望,他们不仅不认为自己是粗鄙的武夫。
而且认为这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念.根据上揭科林●伯克西的研究,贵族在回忆录中渲染自己在战场上的表现,“正是在战场上,他们获得了荣誉和荣耀,这证明了他们坚定不移的高贵。
他们非但不认为自己是粗鲁的士兵,反而凝聚成一种他们专属的价值观和能力,而只有他们才能体现这些价值观和能力。”

贵族不仅仅在战场上证明自身的崇高品质,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自身的军事身份认同和自我证明的追求凝聚成了一种价值观念一也即对慷慨无畏、忠诚美德的强调。
其实无论是真正战场上被君主注视著的自我牺牲,还是决斗场上的无畏战斗,都成为贵族表达自身美德的重要形式。
这成为近代早期及其之前法国贵族的一种普遍价值追求。那么这些个人壮举包含什么样的素养呢?
毫无疑问,就是前文所论述的忠诚、勇敢、慷慨无畏的抽象品质。

在强调自身为君主服务时的必备素养时,贵族之所以总是举出那些看似模糊抽象的品质概念,是因为贵族追求在君主的注视下进行这一些壮举,唯一的评判标准只有身为庇护人的国王的青睐与否,而不是什么。
客观公正的选拔性考试或其他外部标准,因此对于贵族如何服务君主就不可能有所谓客观具体的标准(这是17-18世纪近代政府、选拔性考试、军衔体制等确立之后才有的标准)。
正因为此,如何为君主服务就变成了一种模糊化、抽象化的价值追求和观念。
至于具体的军事技艺、职业技能反倒井不被贵族所重视,慷慨无畏、忠诚乃是赢得君主青睐的关键要素,这构成了近代早期之前法国贵族服务君主的主要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