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带领七十二贤士而创儒家,其思想核心为仁义礼智信。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这是孔子所说也是孔子所做,然而人人不可能都为圣人,圣人只有孔子一人,虽然儒家思想最后被传承了两千多年,但是真正做到儒家思想核心的唯有孔子一人。所以万世师表只孔子一人尔。
道家创始人是老子,其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这与战国时期的主流思想相反,不能得到当时各国统治者的认可,但他的思想与智慧却是独一无二的,孔子曾经都向他求教。后来随着周王朝的日益衰败,老子于是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云游,函谷关守尹喜未能留下老子,但却留下了老子的著作《道德经》,道德五千言从此成为了对中国人影响最深的三部著作之一。
儒家是入世的态度,讲究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是以世人的理想为理想,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儒家的礼是礼貌礼仪,也是一种规范,对个人的规范,对社会的规范,对国家管理者的规范。而道家则认为“道可道,非常道!”,人要遵循自然之道,顺势而为,如水一般,虽柔弱但可水滴石穿,虽温润如玉却可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儒家的仁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爱、爱人,而道家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与万物和谐,这是它们思想的不同,但要说哪个更好,这是没有定论的,因为某个时候你会觉得儒家的好,有时候你会觉得道家的好,对于儒道两家的思想我们可以分状况运用,不必去分辨它的好与坏。
儒家文化提倡以德报怨,以德报德,道家思想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儒家文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道家思想是“乘风踏浪,审时度势”;儒家文化重在教化,道家思想重在“教训”,儒家文化是“守业”,道家思想是“创业”,儒道两家“惺惺相惜”,看似不是一道,其实目的是一样的。
回答的不好,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