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音gai)娃儿】:没有工作,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和现在的“小混混”差不多。
“街娃儿”的出现是在“操哥”之后,80年代才开始有的这个名词。“街娃儿”与“操哥”最大的区别是“操哥”是由理想有追求的待业青年,“街娃儿”是没有理想放弃奋斗的待业青年。
80年代初期的社会剧变让他们原本熟悉的“读书—下乡(或留城)—招工(或顶替)—工作—结婚……”生活轨迹完全停摆。由于读书时成绩不好,对新的以高考、中考、技校考试为主要就业路线的全新模式感到绝望,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于是,他们大多选择当“街娃儿”的方式来减压。
“街娃儿”虽然表面上给人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感觉,但他们其实很少惹事,甚至有些人还很怕惹事。
有一种人,在香港叫古惑仔,在北京叫老炮儿,在四川,叫“街娃儿”。
“街娃儿”,指市井中生长的、沾染了坏习气、游手好闲的青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