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国家宝藏》第二季全集的朋友们,应该都会为太守率百姓抵抗羌人的故事有一定的印象。是啊,官员为保国而不惜死的故事怎么能不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其实,这样的故事不止发生在东汉,早在秦始皇登基之前,这样的故事就已经发生了。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喜大人。那么作为一个法律方向的官员,喜大人为何要从军呢?让我们一起跟随今天的故事来一起探究喜大人心中的一腔热血。
为了保证本国地主阶级地位的提升,秦国开始依照商君之法,实行军功爵制度,按斩*敌将首级数量,从高到低封赏军士。这种做法虽然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士兵们的热情,有这样的制度,秦国的士兵似乎一上战场就成了能征善战的虎狼。
俗话说,物极必反,这样看起来特别公平的分配方式给秦王们带来的不只是老老实实卖力气挣钱的军人,还有一些耍小聪明的士兵。为了节省力气,远离危险,更为了快速晋升,这些士兵开始偷偷*良冒功,趁着队友不注意,就将队友*死换功名。
当然,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很快,随着没良心的军士越来越多,这件事很快被一些细心的将领发现了,然而将领们虽然非常生气,却苦于没有检验尸体的办法,无法用物证证明被害人是否死于他*。
由于上级找不到办法,秦国内各地军士都开始毫不避讳地*良冒功,直到波及到了喜大人所在的辖区。这一天,喜大人接到了两个士兵的报告,他们说自己在邢丘城作战的过程中*死了一个敌将,特意来喜大人这里领赏。在二人走后,喜大人不由得心中起疑。一般军士*敌之后,气质中自信满满,豪气干云,怎么这两个人好像一群鼠辈,畏畏缩缩,难道是这首级有古怪?
想到这里,喜大人连忙发挥自己的检验天赋对这个首级进行检验,发现这死者并非死于争斗,乃是死于他*,于是急忙叫附近的将领拿出名册文书检查是否有掉队的士兵。一查果然如此,原来这首级的主人乃是附近的一名士兵,因掉队正好遇到了同队的两名战友,本欲一道回营,却不料被二人偷袭其中一个砍伤了他的左额角,另一个则趁机对他一剑封喉。
可怜这样一位为秦作战的士兵,没有死在敌人手里,却死在了队友的暗*下。喜大人对此悲愤不已,将这两个贼子绳之以法之后,立刻上报上级。从此以后,秦法继军士之间私斗有罪这条规矩之后又多了一条不许*良冒功的铁律,暖了喜大人的心,也暖了千千万万个正直的秦国军人的心。
虽然这则故事在《封诊式》中只有短短一段,只有恶人报功和喜大人验尸的情节是真实的,其它案情经过均为我的推测,但是出现在《法律答问》中的一条条有关维护军人权利的律法却是真实存在在历史中的。比如,在《法律答问》中,喜大人曾经明确记载了秦国士兵传假消息扰乱军心者重罚,帮助将领激励军心者重赏的铁律。
如果说秦法对平民生命权的保护,是百姓们在不敢犯法的基础上安居乐业的保证的话。那么,秦法对军队尊严的维护和对军人生命安全的保护,就是秦国军队奋勇*敌的根本动力。在这样时时改进、处处进步的秦法的管理下,秦国上下焉能不心怀天下,为国尽忠?
秦王政十三年,六国和秦的争斗到了最终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秦人纷纷从军保国,而喜大人正是其中最特殊的一员。在参军作战的过程中,喜大人和秦国士兵们一起,先后攻破了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等国家,并在秦王政二十六年,帮助秦王政完成了统一大业,而这一段历史,在《编年纪》里只留下了短短数行。
秦始皇三年,已经年迈的喜大人重新回到了安陆,那个他一展法律方面的才能的地方。他这一生做过小吏,做过军士,可以说是平凡人中的一个不平凡者。在最后的时光里,喜大人没有带走任何钱物,只是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文书全部陪葬。千百年后,当人们再次打开喜大人的墓葬时,内心是沉重的,谁说秦人厌恶秦法,谁说秦法全无好处,眼前这位已经化为白骨的普通人不正是用自己的心血证明了秦法的进步之处吗?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