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凉碧,
桑干长,
遍地金针香。
苍松翠柏缀山冈,
情洒杏花香。
这是如今采凉山下的美景
有杏花点缀,有苍柏守望
有忘忧装扮,有桑河作陪
它是塞外小漓江
更是云中醉仙境
穿越2200年
这里却是另一番场景
汉匈交战
刘邦被困
白登山下
一场计谋与国力的较量正式开始……
7
白登之围
01北方的枭雄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北上迎击匈奴,由于轻敌冒进,追至平城(大同)后,刘邦及其先头部队被冒顿单于率领的四十万匈奴兵围困于白登山(今大同采凉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事件。那么,堂堂大汉国主为何被匈奴围困?这就要从这次事件的主角之一——冒顿单于说起。
冒顿单于(网络图)
冒顿出生于公元前234年,为匈奴头曼单于的长子,本该为下任单于的继承者,不过头曼单于偏爱自己后娶的阏氏,欲立这位夫人的儿子为单于。其后,头曼单于将冒顿送至月氏国为人质,并立刻派兵攻打月氏国,欲借月氏国之手*掉冒顿。可惜敌兵的围追堵截没能阻挡这位“草原王者”的横空出世,冒顿毫发无损地出现在了头曼单于的营帐,老单于惊奇之余后喜欢上了这个勇谋俱佳的儿子,并安排其处理军中事务,冒顿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伺机复仇。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冒顿射*其父头曼单于后自立,正式开启了其草原霸主之路。灭东胡、逐月氏、吞娄烦,收复被秦国蒙恬夺取的匈奴领地,占领汉朝北部的部分地区,同时征服北方屈射、丁零、薪犁诸国,建立起属于匈奴人的第一个统一国家——匈奴帝国。
当冒顿在扩张吞并周边部族的时候,刘邦与项羽正在角逐中原皇帝的宝座,因而无暇顾及边塞战事,这就为冒顿扩张提供了时机,也为双方“交手过招”埋下了伏笔。项羽或刘邦不论谁胜,都要面临与冒顿交战。从这个意义上讲,冒顿更像是一个等待着擂台上胜者挑战的高手。作为历史的看官,我们希望看到那个战无不胜的战神项羽与同样会打仗的冒顿一战,至少,也要让善于带兵的韩信来打这一仗,然而历史选择了刘邦,也必然注定刘邦与冒顿之间的对决。
02王者的对决
西汉初立,刘邦为防范匈奴南侵,封战国旧贵族韩王信(是韩襄王的庶孙,非淮阴侯韩信)管辖太原郡三十一县为王,坐镇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以防御匈奴。公元前201年,冒顿单于率领骑兵围攻韩王信于马邑,韩王信寡不敌众,屡次派人向匈奴求和,刘邦获悉韩王信与匈奴通使,怀疑其有二心。韩王信唯恐被汉王诛*,便投降于匈奴,与匈奴相约共同攻汉,引兵南下雁门关,攻打晋阳城。韩王信的倒戈以及冒顿单于的步步紧逼严重威胁到汉朝的江山,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30万大军北上攻打匈奴。
白登之围
青铜剑 西汉 长51厘米、宽4.7厘米 天镇沙梁坡出土
青铜剑 西汉 长51厘米、宽4.7厘米 天镇沙梁坡出土
青铜剑 汉代 长33.7厘米、宽4.3厘米 浑源李裕出土
青铜圆茎剑 汉代 长40厘米 大同市北郊大桥出土
青铜圆茎剑 汉代 长40厘米 大同市北郊大桥出土
玉柄铁剑 汉代 残长36厘米 大同南郊汉墓出土
玉柄铁剑 汉代 残长36厘米 大同南郊汉墓出土
玉柄铁剑 汉代 残长36厘米 大同南郊汉墓出土
白玉剑卫 汉代 长8.7厘米、宽2.6厘米 大同南郊汉墓出土
当两军相遇时,冒顿佯败,并暴露以弱兵、瘦畜,刘邦误以为匈奴不堪一击,全不顾刘敬(原名娄敬,由齐入汉,被刘邦赐姓刘,改为刘敬)“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的谏言,将刘敬囚于广武,自己亲率先锋部队追击匈奴至平城东北三十里的白登山,进入了冒顿预先埋伏好的包围圈,被冒顿单于的四十万精骑围困于白登山七天七夜,汉高祖刘邦及随臣陷入了束手就擒、全军覆没的危险境地。
青铜弩机 汉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青铜弩机 汉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03白登解围的秘密
汉军在白登山被围了七天,内外不得相救,粮饷不济、人马俱困。于是,刘邦采纳了护军中尉陈平的秘计,派秘使从小路潜入匈奴大营,贿赂匈奴皇后阏氏,让她劝说冒顿解围。秘使晋见阏氏,到底说了什么话?使了什么秘计?司马迁和班固以“其事秘,世莫得而闻也”“用陈平秘计得出”一笔带过;东汉后期应劭将“世莫得闻”演绎为“陈平使画工图美女,间遣人遗阏氏,云‘汉有美女如此,今皇帝困厄,欲献之。’阏氏畏其夺己宠,因谓单于曰‘汉天子亦有神灵,得其土地,非能有也。’于是,匈奴开其一角,得突出。”
那么,白登解围是否得益于汉朝欲赠单于美女,阏氏害怕失宠而对冒顿吹得“枕边风”呢?显然不是,冒顿单于是匈奴历史上屈指可数的雄霸之主,也是一个性格隐忍果断、下手凶狠毒辣的枭雄,这样一个人,在调动全部精锐与汉王朝进行战略决战,并且在已经包围了对方整个指挥中枢的时候,怎么可能因几句枕头风的吹拂就中止如此庞大且关系重大的军事行动?
刘邦之所以能够顺利突围,究其原因应为以下三个原因:首先匈奴对汉战争是为了获利而来,以弥补游牧经济的不稳定所造成的物资匮乏,因此匈奴必然不会以歼灭汉军来解决这次纷争。其次,刘邦身处白登之围中,必定尝试以一定的条件来换取匈奴退兵的允诺。刘邦应该是通过“和亲”的方式,馈赠丰厚物资,来满足匈奴的战争诉求,从而化险为夷。最后,一些具体的因素也促使冒顿接受刘邦提出的解围条件。当时冒顿与韩王信的将领王黄、赵利约期会合,王、赵的兵马未约期而来,冒顿怀疑他们已与汉合谋,加之汉军的后续军队源源不断地前来支援,继续僵持或者攻击汉军对匈奴不一定有利。
04汉代平城
白登解围后汉高祖刘邦回到长安,派宗室女为公主迁往匈奴结和亲之约,并且每年向匈奴提供一定数量的布匹、酒及食物等物资,这就是和亲政策。这一政策历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初约70余年不变,是汉朝初期的基本国策。实践证明,和亲政策是正确的,它使汉王朝赢得了较长的喘气时机,集中精力解决了国内的诸如异姓(同姓)诸侯王、外戚以及经济发展等问题,为汉武帝一举歼灭匈奴夯实了基础。这一政策出台于平城(大同),虽然它是在屈辱的条件下签约的,但我们不能否认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汉匈“和亲”以后,匈奴仍不断对汉朝边境发起小规模入侵活动,但总体而言两国边境相对安宁,平城亦进入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这从大同市博物馆陈展的汉代文物就可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生活。
博山炉 汉代 高22.5厘米 大同市博物馆藏
博山炉 汉代 高22.5厘米 大同市博物馆藏
彩绘陶壶 汉代 高约20厘米 大同城区安益街北出土
彩绘陶壶 汉代 高约20厘米 大同城区安益街北出土
彩绘陶壶 汉代 高约20厘米 大同城区安益街北出土
彩绘陶壶 汉代 高约20厘米 大同城区安益街北出土
彩绘青铜盘 西汉 口径32.8厘米、高6.3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彩绘青铜盘 西汉 口径32.8厘米、高6.3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彩绘青铜盘 西汉 口径32.8厘米、高6.3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黄褐釉陶壶 东汉 大同市博物馆藏
黄褐釉陶壶 东汉 大同市博物馆藏
黄褐釉陶壶 东汉 大同市博物馆藏
青铜四神炉 西汉 通长27.7厘米、高9.8、口径13.6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四神炉 西汉 通长27.7厘米、高9.8、口径13.6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四神炉 西汉 通长27.7厘米、高9.8、口径13.6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熏炉 西汉 通高8.8厘米、底径7厘米、把长6.7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熏炉 西汉 通高8.8厘米、底径7厘米、把长6.7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熏炉 西汉 通高8.8厘米、底径7厘米、把长6.7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嵌贝龟镇(四件) 西汉 全长9厘米、宽6厘米、通高5.8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嵌贝龟镇(四件) 西汉 全长9厘米、宽6厘米、通高5.8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嵌贝龟镇(四件) 西汉 全长9厘米、宽6厘米、通高5.8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嵌贝龟镇(四件) 西汉 全长9厘米、宽6厘米、通高5.8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筒形器 西汉 高22.4厘米、口径10.3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筒形器 西汉 高22.4厘米、口径10.3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筒形器 西汉 高22.4厘米、口径10.3厘米 浑源毕村出土
青铜温酒樽、耳杯套件 青铜温酒樽 汉代 高6.5厘米、口径6.5厘米 浑源毕村汉墓出土
青铜温酒樽、耳杯套件 青铜温酒樽 汉代 高6.5厘米、口径6.5厘米 浑源毕村汉墓出土
青铜耳杯(10件) 汉代 长3.5厘米、宽3.2厘米、高1.2厘米 浑源毕村汉墓出土
青铜耳杯(10件) 汉代 长3.5厘米、宽3.2厘米、高1.2厘米 浑源毕村汉墓出土
铜镜 汉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鸟形铜饰件 西汉 宽7厘米、高约6.5厘米 大同市博物馆藏
铜鎏金兽面纹铺首 汉代 宽约7-8厘米、高约5-6厘米 大同市博物馆藏
筒瓦 汉代 长约40厘米、直径约14厘米 大同操场城二号遗址出土
策 划:王利霞
摄 影:李 航
文 案:王利霞
水 印:乔 支
排 版:王雅玲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