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的八大招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么真正的八大招到底是什么,现代人写的八大招到底是否真实?
什么是八极拳?八极拳全称叫开门八极,也叫开拳,即打开对方门户的意思。它的动作简练朴实,易学易练,其技击方法变化多端,用法十分巧妙,实战时,贴身近靠,挨膀突击,见招打招,见招化招,神勇无比,有“晃膀撞倒山,跺脚震九洲”的雄伟气势,反映了八极拳势险节短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八极拳,其功夫层次可分为三层,即上层、中层、下层三个层次。各层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明显的界限。第一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的基本,而第二个层次又是第一个层次的发展必然。
所以,八极拳的练功,需要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去练。跨越功夫层次的练功,急于求成的练功,都是不行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到头来只有“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需要循序渐进地练功。这样,进入或达到了第一个功夫层次,就为进入第二个功夫层次作好了准备,进入或达到了第二个功夫层次,也就为进入第三个功夫层次作好了准备。
宇宙是无限的,八极拳豹功夫层次虽说只有三个层次,但其功夫深度也是无止境的。即使我们作了千百倍的努力,功夫已进入到上层境界,但切不可自以为是的认为,我们的功夫已达到护火纯青的地步了,更不可以目中无人,骄傲自大。因为即使如此,仍然需要不断深入,不断探求,不断提高。只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练功,功夫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是练功的真理。
何谓八极拳的上、中,下三层功呢?通过练功实践及有关资料介绍,我们认为符合某功夫层次条件,就进入或达到了该功夫层次。
下层功夫:身体姿势符合八极拳的规格要求,身体姿势有一个优化的外部结构,练功或发劲时,身体基本做到了放松,劲力较为完整,手法的变化基本掌握。符合这些要求,可以说进入或达到了下层的功夫层次。
中层功夫:熟练地掌握了技击变化,无论任何变化,身体姿势都能保持优化的外部结构,真正达到了松的要求,这种松是松而有劲,松而具有强大的反弹力,往外发劲,身体始终保持六合归一,其劲强大而沉重,身体受到外力时,可以自动产生反弹力,将外力弹回去。反应灵活,出手速度快捷,耐力好,稳定胜强,能外气内收,内气外发。符合这些要求,可以说进入或达到了中层的功夫层次。
上层功夫:身体的各部随时都处在极松极柔的状态,运用自身气场可以改变自己或他人的力量、稳定性、情绪等。
什么是八极拳的八极 ?我们先从民国武术家李书文写的八极拳谱原文来看,什么是八大招。
民国武术家李书文八极拳谱曰:拳名八极者,乃取拳中八大招之出手起脚无所不用其极也。
李书文说的八大招的意思是,八大招实际上是概括八极拳整个套路的精髓,在八极拳整个套路中拳法和腿法最实用的八个招式,并且是无所不用其极的狠毒招式。从“拳名八极者,乃取拳中八大招”这句话能看出,八极的意思就是八大招的概括,也相当于八大招实际上是八极之意。那么我们想知道的八大招,实际上就是八极拳中的,八极。
民国武术家李书文八极拳谱曰:
行拳心内存八意,外具八形,劲发八面。
八意者,即警、慌、狠、毒、猛、烈、神、急也。
八形者,即龙、虎、熊、猴、燕、犬、鹰、鹑也。八面者,八方也。
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外具八形始堪进退。应敌身体中正,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稳重厚实建立而博人。八意、八形、劲发八面均以“极”字为宗旨,此拳名之所由来也。
变要快,发要急,定要稳,劲要极。变式如闪电,发招似鹑突,定式如泰山,劲似箭离弦,运输和要外具八形,内存八意,八形歌曰:
猛虎捕羊凶又狠,熊精硬靠距山林。紫燕穿帘迅敛翼,乌龙入洞回首频。猿猴夺食手急冷,灵犬角斗巧伏身。饥鹰捉兔力透骨,鹑突冲撞势凌云。
请注意,八大招浮出水面了!李书文说的八形歌诀中,含有八个招式名称!
八大招一:猛虎捕羊。
八大招二:熊精硬靠。
八大招三:紫燕穿帘。
八大招四:乌龙入洞。
八大招五:猿猴夺食。
八大招六:灵犬角斗。
八大招七:饥鹰捉兔。
八大招八:鹑突冲撞。
实际上八大招,是八极拳中的八形演化而来的招式,而八极拳的八意就是实战心得,八形即龙、虎、熊、猴、燕、犬、鹰、鹑。
从八极拳的起源来看,早在民国武术家李书文之前,八极拳就存在了,李书文不是八极拳的创立者,他说的八大招是自己或他师傅,在整个八极拳套路中领悟出来的。
而网上说的其他八大招,也应该都是现代人在八极拳整个套路中领悟出来的。真正的八大招,是民国李书文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