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三百四十九)|鼠为邻

大平原(三百四十九)|鼠为邻

首页动作格斗铠甲勇士拿瓦怒火2更新时间:2024-04-29

鼠为邻

文/安颖光

不是生物学家,不是遗传专家,也就没有刨根问底、欲穷其林的必要,故文学里的猜测也就不一定符合大自然里的规律。

从什么时候起,老鼠成为我们的邻居呢?大概自哺乳的人类诞生,老鼠就陪伴左右,甚至比这还早(人类祖先古猿也哺乳),因此它也成为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

我手写我口,我口明我心。在和老鼠长期的耳鬓厮磨、相爱相*中,人类就有意无意地把它引入到了生活当中。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这首爱憎分明的《硕鼠》就出现在了《诗经》中。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后人把《诗经》描述为的四诗风雅颂中,颂是祭祀之歌,大雅小雅是士大夫之作,三者记录的是都城及其周边统治阶级少数人的所作所为,代表不了社会风气与潮流;而国风采自地域辽阔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大众,且数量多达一百六十首,超过诗三百的半数,所以最能代表当时百姓的喜怒哀乐!

《硕鼠》是魏风中的名篇。魏国百姓之所以把统治者比作贪得无厌的大老鼠,一定是观察社会现实与老鼠习性多年的有感而发吧!老鼠自己不劳动,但每年却都吃得膘肥体胖,并且还贪得无厌,秋天开始就已经把自己的鼠仓堆满了偷来的粮食,老鼠这样,魏国的贪官污吏们也是这样,于是魏人就把这满腔的怒火通过吟唱的形式抒发了出来,大概是一遍不能舒透胸意,于是保留句式、变换内容与角度又吟诵了两遍,这大概就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最早呈现。

人与人尚且争斗,人和鼠也不可能和平相处。夏秋之际老鼠偷盗人类的粮食,冬春时节人类就捣毁田鼠的老巢。普通的田鼠洞能储存四五十斤农作物果实,四世同堂的巨大田鼠洞里则能扩大到一百多斤粮食,仿佛就是人类储存战备粮的仓库,因而家乡一带田鼠也被叫作仓老鼠。挖仓老鼠窝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常见的农村行为。小爷爷没有成家,打了一辈子觅汉,没有家属制约的他有钱便大吃大喝,没钱就忍饥挨饿,实在没法了也不愿意隔三岔五地求侄男过女,于是就在田鼠身上大做文章。

为了丰富春节食谱,或度过缺衣少食的春荒,困难的家庭去掏仓老鼠洞就成为了常见的现象。田鼠洞像迷宫,功能用房分类清晰、齐全,诸如卧室、育儿室、储藏室、卫生间等一应俱全;且岔道多,不同的路线指向不同功能区,因而掏仓老鼠窝也是一件智力与体力兼容的活,判断错了就会一天徒劳无功,即使预判准确那也需要足够的体力,把土方挖到地下一米左右方能看见成果。

春暖花开之际,小爷爷的粮食囤又快见底了。只见他头戴斗笠、肩披手巾、斜跨一只绿色军用水壶,左手拿瓦锨、右手大手一挥,“挖仓老鼠窝去喽!”粗壮的话音传得又长又远,分明就是在故意逗引好奇的小孩子们。几声呐喊之后,身后面立即聚拢过来一群小尾巴,前邻的小叔和小姑、斜对门的陈家兄妹,再加上我们姐弟三人,一支征粮小分队迅速集结,领头的小爷爷就变身为威武的大将军。成年后,我才体会到了小爷爷当时的心境,在一群孩子面前,他能说一不二,他能发号施令,这与平时时常受到雇主的斥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此刻他才恢复了一丝丝做人的尊严,此时此刻无儿无女的他才会短暂体会到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小爷爷是应该感恩田鼠的存在的!

其实,老鼠和人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儿童天真烂漫,幼鼠也是人畜无害,两者刚出生时都是紧闭着双眼,红彤彤的身体蜷缩着,不时发出几声微弱的呼喊,是人只要看一眼,喜爱之情就会从心底涌发,怪不得有人总是不想长大,有俗语为证“宁愿给人当儿女,不愿给人当爹娘”,只要长不大就会得到长辈源源不断的关爱,或许小老鼠内心也有这样想法吧!

长大后的人成了强势群体,儿童时期的善良早就被抛到了爪哇国!恃强凌弱的往往就是成年人,他们欺辱着同类,也祸害着弱势的动物群体,这不刚刚出生不久的小老鼠也成了他们的口中之食。据唐书《君主簿》记载,岭南乡民把新生小活鼠用蜜喂养,随即钉在宴桌之上,食客用烧红的铁趾筷子夹住小蜜鼠时,它会发出第一次吱吱声;用它蘸上或甜或咸的调料时,它会发出第二次吱吱声;当放入饕餮者嘴中被咀嚼时,小老鼠则会发出最后一次吱吱声。以牺牲弱小新生幼鼠生命来满足野蛮进食者的口欲,谁都会觉得极其残忍,于是三叫鼠顺理成章被列为中国十大禁菜之一。

人到暮年大概率又会善良起来,老年人也把目光瞄向了小老鼠,不过不是拿来吃,而是借用了它的可爱创作出了一首摇篮曲。小时候,有多少人是在奶奶怀中听着这首童谣入睡的,“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小妹妹,抱猫来,吓得叽里咕噜滚下来。”可爱对可爱,用小老鼠儿歌哄小孩真是最合适不过了。

时间在推移,尔虞我诈成鼠进化而来,心机重重的大人也成长起来,于是善良的人们就把嫌弃刻在了脸上、憎恶存在了心底,“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的局面也就自然而然地可以理解了。过街老鼠与乱臣贼子画了等号,是因为两者都具备了狡黠贪婪、作恶多端的本质。

另外引发鼠疫的罪魁祸首更是直指老鼠,二十世纪初在我国东北的一场鼠疫也曾经夺走了六万人的生命。

有人说老鼠这么可恶,直接让它灭绝不就行了吗?这种想法太极端!小时候,受“棒子老虎鸡”游戏的启发,小伙伴们也曾经自创过一种斗兽棋,名字就叫豺狼虎豹。里面动物遵循的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紫泥的丛林式生存法则。猫吃老鼠,豺吃猫,狼压制豺,豹又压制狼,豹子怕老虎,老虎又害怕大象,最终老鼠通过一招钻象鼻绝技却能闷死大象。在这个生态闭环中,老鼠似乎是最弱的,但从另一方面又感觉是最强的,大自然食物链上环环相扣,缺少任何一环都会打破平静进而产生可怕的生态平衡再造过程。

老鼠固然可恶,但让它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时常提醒着我们要珍爱生命、时刻要注意保持大自然平衡,那么这个称职的邻居就有永远存在的必要。

作者简介:安颖光,博兴人,中共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偶有文章、诗歌发表于省市报刊和文学网络公众号平台。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