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分,今天我就要痛骂它

9.3分,今天我就要痛骂它

首页动作格斗锵锵大作战游戏更新时间:2024-05-09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戏剧出圈,听上去好像挺有难度,但有这么一群人就是头铁,非要攒这么一事儿。

我说的就是最近口碑相当不错的《戏剧新生活》。

豆瓣评分9.3,社交平台上都是一水的好评。

不少观众通过这档节目认识了最近几年戏剧圈的新人,比如刘添祺、丁一滕。

了解到国内有《暗恋桃花源》《恋爱的犀牛》《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经久不衰的优秀剧目。

首先要肯定的是,这是一档好看的综艺。

导演严敏,《极限挑战》前四季、《说唱新世代》总导演,这次又拿出《戏剧新生活》。

我也是老综艺观众了,能看得出严敏做节目的套路,但不得不说,这些套路对于营造节目效果是奏效的。

《极限挑战》算是国内比较早玩得特别疯,嘉宾完全不拘泥于规则,甚至自己定义规则的节目。

孙红雷、张艺兴不按套路出牌的“金条大战”让人记忆犹新。

黄磊当年在节目里说的那句“这里是《极限挑战》,没有规则”至今振聋发聩。

没有规则就是《极挑》的规则,也正是这些剧本之外的临场发挥,把《极挑》一路送到国民综艺的位置上。

卸任《极挑》总导演,严敏又推出了去年的爆款说唱综艺《说唱新世代》。

不像隔壁老炮儿、回锅肉云集的《中国新说唱》,出圈全靠打嘴炮。

《说唱新世代》塑造的是一个一个的人,比赛到了最后,素人都能圈粉出圈。

选手们“赚钱”在节目里生存,宿舍条件、生活资源各异,为了生存而打磨业务,看点就这么来了。

《戏剧新生活》也用了一样的套路。

把七个一脸懵逼的戏剧人拉到乌镇,关在一套比脸还干净的空房子里,不给钱不给生活资源,自己想办法在乌镇生活两个月。

第一天节目组强行把几位嘉宾的酒店退掉 让几个人开着小太阳在空荡荡的大礼堂里睡了一宿

而这帮人最拿手的赚钱技能只有戏剧,因此他们得通过演戏来赚钱。

一帮平日里不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艺术家,既要把生活起居安排明白了,还要兼顾排戏,节目效果就这么来了。

剧场里是一把手,上了节目就是弟弟,又没有录制经验,手足无措的丁一滕给妈妈打电话倾诉这种不适感。

本来就内向,又没有熟人在场的刘添祺一度焦虑到干呕。

这里面最有知名度的流量担当修睿,也难以适应全天候被拍摄、在没有物质基础的条件下打理生活,需要跟经纪人“诉苦”排解抑郁。

几个大老爷们儿去园区菜地偷菜被工作人员抓现行,偷回来之后七手八脚地搞了一锅铁锅炖。

而且就像嘉宾刘晓晔所说,戏剧人需要慢生活,喝茶、聊天、溜达着才能积累能量。

到了节目里,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必须过规律且艰苦的集体生活,其中一个要求则是“晚上十二点前熄灯,早上最晚九点必须起床”。

估计看到这儿很多观众都笑了,对于一般上班族来说,这个作息根本就是做梦。

把太习惯慢生活的戏剧人拉到综艺节目里军训,自然是不缺冲突和看点。

从这个角度上看,这档节目是值得九分的。

但我能看到的也就这么多了,一场几个戏剧人的生活实验,无关戏剧本身。

可能有人会杠,是七个戏剧大神两天功夫排练出来的《鸡场的故事》不够燃?还是刘添祺走心到极致的《鸡兔同笼》不够感人?

问题不出在戏本身,这些戏当然是好的,我也震惊于这些戏剧演员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业务能力。

问题在于节目的初心是想推广戏剧文化,却放不下作为戏剧人不接地气的身段。

节目一开始,发起人黄磊就提出一个问题,光靠戏剧,到底能不能赚钱?

问题尖锐而现实,“戏剧人难”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说白了还是因为戏剧不是当下观众最主流的休闲娱乐方式。

饶是最接地气最大众的开心麻花,他们的舞台剧观众又有多少?又能创造多少票房?

以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乌龙山伯爵》为例,公演七年以来累计演出1500多场,票房1个多亿,创下中国舞台剧票房纪录。

开心麻花《乌龙山伯爵》剧照

但相比麻花出品的电影,这些成绩似乎就显得微不足道。

因此节目的初衷还是想让戏剧破圈,让更多的观众通过节目了解戏剧,有朝一日能到线下看一场戏。

然而我在节目里却只看到戏剧人们不断给自己筑起高墙,把自己包裹进一个文化制高点,观众只有望而却步的份儿。

第一期一上来,黄磊给众人介绍了丁一滕在丹麦师从某某大师的嫡传大弟子某某,后来还搞了个小葵花妈妈课堂给观众科普这些大师和戏剧流派。

第二期众人推选的短期社长也准备让丁一滕弄一个“巴尔巴的训练方法”。

我等憨憨当场就懵了。

这些戏剧流派到底有啥区别?巴尔巴的训练方法又是啥方法?

做《戏剧新生活》到底是为吸收新观众还是劝退路人的?

说真的,要不是周星驰,普通观众哪个认识斯坦尼?

还妄想观众看一个综艺、听你讲个小常识就记住布莱希特、格洛托夫斯基?

这不仅违背了他们做节目的初心,更违背了戏剧这种艺术门类的初心。

戏剧确切的起源已经无法考证,但有种很普遍的说法则是起源于古希腊的祭祀仪式。

演员在仪式上演绎古代神话里的英雄事迹,表演的场所多是露天剧场、角斗场等,近现代以来才逐渐出现镜框式舞台、小剧场等。

而观众更是面向大众,什么人都能看,随时来随时看。

早年间的剧院往往都开设在红灯区、平民聚集地,也就有了《莎翁情史》里那一幕:

女王久闻莎士比亚的盛名,微服私访来剧院看戏,并且把演员在舞台上的行为称作“淫荡的公共表演”。

《莎翁情史》剧照

说白了,戏剧从诞生以来本就是下里巴人的东西。

但如今,从我们一般观众的角度出发,提起戏剧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高深、欣赏不了、先锋、困……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环境下,大众接触戏剧是有门槛的。

想起前段时间的一篇文章,《一二线没有靳东,三四线没有李诞》,讲的是城市之间的文化壁垒。

一二线的观众读的是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看的是李诞的脱口秀。

而三四线的观众,能把5.5分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冲出五亿票房,把靳东奉为电视剧一哥。

不同地域的观众选择了不同的文化产品,因为这些文化产品本身就是存在壁垒的,欣赏它们所需要的理解成本并不相同。

《锵锵三人行》主嘉宾之一许子东老师开玩笑说,啥是严肃文学,就是看着看着睡着了,醒来再看不禁感叹确实很厉害,但是看着看着又睡着了。

在很多观众心目中,戏剧(除了一部分喜剧)几乎已经跟许子东所说的严肃文学划上了等号。

我曾有幸看过濮存昕老师的话剧《洋麻将》 整出戏俩小时就一个场景两个演员 演得是真好,但困也是真的困

如果说随着历史演进,戏剧的涵义、受众和表达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受制于表演形式、场地还有传播渠道,戏剧注定有一定的进入门槛,这怪不得现在的戏剧人。

但既然想改变现状,想让更多人了解戏剧、走进剧院,首先最应该做的难道不是放下身段,走近观众,让我们直观感受当下的戏剧是什么样的?

而不是动不动先扯那些有的没的,要么就是不断渲染戏剧人的惨状。

话剧《静止》剧照

创作中必然是要遵循理论依据的,别说戏剧圈,哪个圈还没点理论大牛啊,但是平时看电影电视剧听音乐,啥理论都不懂也不影响欣赏啊。

怎么到戏剧这儿就得先学习理论知识了?

而且观众已经充分了解戏剧人的不易了,真的不必大段展开他们当街卖艺讨生活、地推卖票的情节了。

前两期正片一共接近六个小时,三出剧目总时长一共不到一个半小时。

虽然说好饭不怕晚,硬菜前面总得有点儿凉菜垫吧垫吧,但谁家年夜饭真的是半夜十二点吃,又有谁家凉菜分量比硬菜大?

直接把《鸡兔同笼》往观众脸上糊,哪个不是眼泪哗哗流,哪个不想看一次线下演出?

用作品说话,比拽“巴尔巴的方法”管用太多。

话剧《鸡兔同笼》剧照

这也是为什么节目到第二期声量突然大了起来。

就是因为《鸡兔同笼》和《静止》这两出剧目让观众直观地看到了,什么是好的戏剧,也感受到了戏剧的门槛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虽然骂骂咧咧吐槽了这么多,但我还是要推荐大家看这档综艺。

大而言之是希望这个行业能好,小而言之只是不想让更多像《鸡兔同笼》一样的好作品被忽视,丁一滕和刘添祺们只能靠一腔热血搞事业。

再有创作热情,没了物质基础,最终都会走失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

这将不仅是戏剧的损失,更是我们所有观众的损失。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同意我的小伙伴就点个赞再走吧!

拜了个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