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说」
又一期经济人书单到了,我们推荐了29本书。
不要被数字吓到,选一两本你喜欢的带走吧。
每次发书单,都有同学说多,
其实怎么用书单,也是怎么学习的方式,我写一点感想,可以在《徐瑾经济人》回复书单查看(要查看关于贸易战 经济之类独家分析,可以在公号回复贸易战或经济)
这期书单里面,我们谈了技术、贸易战等热门词,也有几本很不错的传记,有新鲜的好书,也有老书。
我有印象的是系统思考的四特征,
1、看到全貌而非局部。2、看透结构而非表像。
3、看到变化而非静止。4、条理清晰而非杂乱。
就像有人说的,书籍虽然缺乏热情,但是却很忠诚,
可以部分治愈我们的愚蠢和自大。
最后,推荐经济人读书会贸易战四位导师书友推荐的五本书,我做了语音版。
经济人读书会出品——
因为《徐瑾经济人》时有状况,启动备用公号《经济人读书会》,保险方法可以去知识星球找我
《经济人书单》7月书单
——经济人读书会出品
1,《乌托邦年代1968-1969》
作者:让·克劳德·卡瑞尔译者:
出版社:出版日期:
推荐人:周瑛彤
推荐理由:《乌托邦年代1968-1969》
在人类建立起的每个社会,都存在一种诱惑:大家都愿意相信,自己的社会是人类社会最高级的形态。
然而,更好的社会恰恰需要不断反省自己,将自己置于改进的运动中,多看自己的弱点而非一味吹嘘优越之处。
本书作者法国编剧让-克劳德.卡瑞尔,
电影大师布努艾尔昔日的合作伙伴。
1962年,布努埃尔在墨西哥拍完《泯灭天使》后开始在法国工作,并同卡里尔构成了新合作关系。
拍摄了《女仆日记》《白日美人》《银河》《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自由的幻影》《朦胧的*》六部影片。
2015年获得87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作者于1969-1969年,近距离目击接触到记录历史的三件事:美国嬉皮士运动、法国五月风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严重安利给所有人的一本小书,爱看电影的人更加应该阅读这本书。
历史像镜面一样,让我们能更清楚看清现实已经大概率预测未来的趋势。
因为技术可以发展,然,人心未变。
2,《战略节奏》
作者:朱恒源杨斌 译者: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04-
推荐人:王磊sans wang
推荐理由:战略节奏理论来自中国企业管理和商业的的实践,符合市场发展的基本的逻辑和基本规律。
《战略节奏》具有巨大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它能够为所有在市场动态竞争中寻找未来的企业提供有益的启示,帮助企业家抓住关键,让自己的战略节奏与市场演进节奏相契合,建立自己的适时、适势、实时的竞争优势。
3,《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作者:克里斯坦森 等 译者:丁晓辉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出版日期:2017-05-
推荐理由:我只有说四个字吐血推荐!
哈佛商学院教授、管理思想大师克里斯坦森给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课。
4,《如何系统思考》
作者:邱昭良译者: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01-
推荐人:裘彬
推荐理由:关于看清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的书。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句式:只要这样,就可以那样,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系统思维的对立面,是线性思维,在线性思维里要素简单,手机没电了充个电就好了;电视剧里,总有一个坏人,除掉坏人整个问题就解决了。
思考这个问题来源于《好战略坏战略》中提到的坏战略,坏战略里常常会有想要得到什么就定什么目标的问题,然后目标等于战略。同样的,公司的CEO也往往会做这种事,员工离职怎么办?那再让HR招一个新的啊;销售下降了怎么办?多招几个销售,提高业绩啊;抄日企的管理,模仿CE的业务拓展、照搬GOOGLE的OKR,这些半调子企业家往往抄着学着就挂了。对,那些优秀企业能活着并扩大业绩,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仅仅抄表面做法,是要付出代价的。
系统思考的特征是,1、看到全貌而非局部。2、看透结构而非表像。3、看到变化而非静止。4、条理清晰而非杂乱。啤酒游戏,就是一个用于理解系统问题的沙盘游戏。本书的定位,个人理解应该划分为初级入门的读本,当前市面上最容易理解一的本。作者邱昭良博士作为多本系统思考的译者和作者,把深奥难懂的系统思考翻译回了人话。后继深奥点的书还有丹尼斯.舍伍德的《系统思考》和罗素.艾可夫等学者的书,硬要再找一些更易于理解的,大概只有万维钢老师在得到的日课季二季新春年讲的专题了吧。
5,《知识产品经理手册:付费产品版》
作者:方军译者: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05-
推荐人:徐瑾
推荐理由:方军作品。方军有程序员和媒体经历,加理工科背景和实验精神,对于互联网产品有系统思维。付费的春天刚刚开始,红利没结束,不过产品迭代也很快。
6,《施蒂格勒自传》
作者:乔治J.施蒂格勒译者:李君伟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06-
推荐人:子衿
推荐理由:经济学者的客观,人文学者的饱满。
幽默风趣的文风,严肃郑重的态度。
深入固然很卓识,浅出更为大方家。
7,《征信大数据》
作者:姚前等译者: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日期:
推荐人:王宇
推荐理由:通过征信大数据,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
8,《中国经济学风云史(上卷)》
作者:张曙光译者:
出版社: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日期:
推荐理由:张曙光老师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历史梳理和研究,讲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学的成长史。
9,《理论的终结 [The End ofTheory:Financial Crises,the Failure of ]》
作者:理查德·布克斯塔伯(Richard Bookstaber)译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05-
推荐理由:如何你想真正了解金融体系运作,请阅读本书!
作者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受其自身方法和结构的制约,无法承担起预测危机的任务。
10,《美国增长的起落》
作者:罗伯特·戈登译者:
推荐理由:王宇老师上期在经济人读书会书单推荐过这本书,我继续推荐。
好书难得,经济人书单经常有重复,但大家心得和方向总有些不同。
《美国增长的起落》作者是经济学家戈登,他出生经济学家庭,他自己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大家索罗的学生。对于技术的态度,他和索罗有些接近,就是美国经济这些年增长放缓,本质原因就在于,觉得新技术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神奇。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徐瑾经济人》知识星球星友举出的例子,戈登曾经问大家,到底要智能手机还是要马桶?这个问题揭示,如果从历史角度长时段审视经济增长,在这样情景下,新技术也见惯不惯了。
在《美国增长的起落》中,戈登理解详细考察了美国1940-2014年参差不齐的发展情况。他发现,从增长历程的不同维度来看,1940年以来的几十年并没有发生1870-1940年那样的革命性变化。更突出的是,1970年成为分界点,即成为增长较快和较慢的分界点,此前增长迅猛,此后增长一直放缓。
这个观察对于思考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当下都非常有意义。
11,《复杂经济学》
作者:布莱恩•阿瑟译者: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庐文化出版日期:2018-05-
推荐理由: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在国内近期出版了两本书,《复杂经济学》是新的一本,《技术的本质》2014也被湛庐文化引入,如今再版。
阿瑟的官方履历很辉煌,他不仅被认为研究经济正反馈机制的先驱,37岁就成为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而且日后成为圣塔菲的元老级人物,也是复杂性科学的奠基人。
复杂经济学,当然要看圣塔菲研究所,阿瑟的书,当然要收签名版。说一句题外话,当下中国有那么资源,各类研究所应该立意更高远才是,贝尔实验室和圣塔菲都是好的方向。
在我看来,行为经济学和复杂经济学可能是经济学的未来,行为经济学研究个体理性与非理性决策,及其产生的人际互动,复杂经济学则试图探索人类群体互动中涌现的宏观尺度现象。
12,《区块链 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
作者:长铗韩锋等 译者: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日期:2016-07-
推荐人:harrywu
推荐理由:技术性故事性都不错,有密码朋克的科技史,也有数字货币的未来展望,有天马行空的聊天故事,也有严谨的技术普及推广,关于货币,经济,信用的启发性思考。比如,等价交易导致信用评价问题在区块链技术中用代币天数的销毁来衡量。
13,《数学之美》
作者:吴军博士 译者: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05-
推荐人:Harry Wu
推荐理由:作者结合自己在google搜索和腾讯搜索的经验,分享了设计计算机服务时候用到的多种数学知识,在AI并未被资本热捧的时候,书中提到很多google的做法实际就是AI的做法,数据分析得出概率,指导未来。解决AI问题的一个通用做法是从数据得出可靠的模型参数,进而预测未来。数学知识在模型选择和参数测量上起到了非常大的用作。
14,《茶叶大盗》
作者:萨拉·罗斯译者:孟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09-
推荐人:吴兆丰
推荐理由:19世纪末,一位出身贫寒的苏格兰青年园艺师,只身来到中国,肩负着为大英帝国盗取最优质茶种和制茶工艺技术的重任。从此,中华帝国失去了保守千年的商业机密,改写了人类饮食习惯,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
15,《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
作者:巴巴拉-W-塔奇曼译者:陈丹丹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日期:
推荐人:钟正生
推荐理由:芭芭拉-W-塔奇曼的《骄傲之塔》,写尽了一战之前的浮世绘、众生相、冰与火、生与灭。权贵阶层因权力渐蚀而来的焦灼不安,工人阶级急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却苦于不知如何建立一个新世界的激情无序,无政府主义、和平主义和社会主义前赴后继、无一幸免地陷入鲁迅先生所谓的无物之阵,美英德法俄迫不及待却又遮遮掩掩的争霸*与战争冲动。这些交相辉映的变奏曲,直指战争的主旋律,均被塔奇曼娓娓道来,细细雕琢。
塔奇曼在题记引用了爱伦-坡的一句诗:庞大的死神俯身张望,在城中的骄傲之塔上。这不禁令人想起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开篇之言: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值此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你是否也真切感受到这隐隐待发的大激荡呢……
16,《现代日本史》
作者:安德鲁.戈登译者:李朝津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09-
推荐人:金文杰
推荐理由:作者将日本近代史放在世界近代化的脉络中进行考察,指明现今所谓日本的种种独特性,多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为凸显民族性而进行的传统的发明,强烈否定广为流行的日本独特论。从很多事件和社会现象来看,中日之间的确存在了30-40年的时间差,在当下天朝看二战前的日本帝国主义发展,会发现有很多值得玩味之处。
17,《伊朗传》
作者:Elton Daniel 译者: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日期:
推荐人:董洁林
推荐理由:一部轻简通透的伊朗通史。适合入门者了解从波斯到今天伊朗的发展过程。
18,《昨日的世界》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译者:徐友敬,徐红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日期:
推荐人:子衿
推荐理由: 《昨日的世界》读罢掩卷而思,三十三万字,每一个字都有着其份量,一时千头万绪却又一时无语,此时心恍若体会什么叫——情到深处,惟剩沉默。只感正如茨威格因无奈乘坐列车越过边界,离开祖国,告别住了20年的萨尔茨堡时的心情——知道身后尽是尘土和灰烬,由它们凝结成像盐块一样苦涩的历史。
这昨日的世界,昨日的历史,昨日的命运,不仅是茨威格的自述,更是以他为主角,并以这个主角出发的第一人称视角的那个的时代的欧洲的自传。人,人心,人道,人文,人权,一切的欢乐和痛苦,高尚与沉沦,莫不以人为主体。正如茨威格简历自言,他的眼光始终注视世界主义,他的书在地球上所有语言中都能找到语言和接受。在我看来,唯一的原因是:我们都是地球上能心灵阅读,有爱恨悲愁的人,并且,组成了人类。
深深打动人的,于我所同频共振的,不仅是茨威格与维尔哈伦、与罗曼·罗兰,里尔克、纪德深沉的友谊,不仅是他与理查.施特劳斯的合作,与弗洛伊德交往,也不仅是他对霍夫曼斯塔尔、席勒、叶芝、高尔基等人的生动记述,更重要的,是对战争(尤其他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对战争之前后及战争中的人民、家园爱得心碎痛得心彻的砰砰作响的悲呼与自问。然而,这位经受战争折磨心力交瘁精神疲惫的老人在结束所有的文字回忆时仍用了这样的结尾: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了光明与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才算是真正生活过。
这不是一本仓促写成的作品而后见世界,是一本见过世界本质而后书写世界之相的作品,他不能,他也没有仓促书写。每一代人都要对失去的绝不缅怀吗?一代人一代人反复缅怀的,正是他们失去的时代,以及包裹在属于他们的时代中那些吞不下,吐不出,忘不掉,回不去的人生吧。
19,《女性贫困》
作者:NHK特别节目录制组译者:李颖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09-
推荐理由:《女性贫困》,一直想看的书,和《无缘社会》同一个系列,都是NHK纪录片改编。非正式雇佣、少女妈妈、单亲家庭都是女性贫困的关键词。但是有些意外的是,色情业为不少单亲女性提供了了最后庇佑,而不是人们想象的仅仅是压榨,二十一岁夜店女子就说,这种工作工资高,如果女儿将来说想干这一行的话,我觉得我会同意。
女性贫困,是日本社会越来越被谈及的话题,其实这背后也隐藏了更深的问题,就是男性贫困(女性如果拿非正式工作得到工资低,那么非正式中华男性如何自处。如何养家),或者普遍社会下流化。
类似的社会变迁话题,在东京与大前研一和三浦展等社会观察者交流过,我会陆续整理,在《不迷路,不东京》等书中陆续与大家分享。
20,《The PoliticalEconomy of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 》
作者:Bernard M·Hoekman 译者:
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出版日期:2010-01-
推荐人:苏剑
推荐理由:关于贸易战,推荐两本书,一本是《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 》,这是一本英文教科书,还没有翻译过来。另外一本是罗伯特·芬斯特拉Robert C.Feenstra,魏尚进主编的《全球贸易中的中国角色(鞠建东,余淼杰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不太喜欢推荐太经典的著作,推荐书关键是给谁看,给普通读者推荐学术经典的话,太深了,读者没法看。我是研究经济学的,但是对经济学里的一些经典著作也敬而远之,因为经典名著往往牵涉到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不懂历史的话,看了半天莫名其妙,书里的一些名词也复杂难懂。我更推荐经济学教科书,里面述及不同学派、不同学者,博采众长,书里的内容也是经过筛选的,剔除了经典书里晦涩难懂的部分,比较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21,《和约的经济后果》
作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译者:张军,贾晓屹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01-
推荐人:施展
推荐理由:我推荐凯恩斯的《和约的经济后果》,这本书是凯恩斯在一战之后写的。凯恩斯以经济顾问的身份到凡尔赛参加了凡尔赛谈判。谈到一半,他发现和约的条款太糟糕了,但他的发声无人理睬。回到英国后,他写出了这本小册子。
在谈判期间,他非常敏锐地发现经济空间和政治空间不重合的问题。尤其是大众民主会强化这种不重合。从这个意义上,凯恩斯理解法国为什么一定要那么弄德国,除了安全原因外,即使是出于选票需要,它也要这样干。但这样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德国是欧洲经济的核心,如此惩罚德国,也是在惩罚自己。二是,德国背负着巨额赔款,德国不可能自己印钱,它必须赚取硬通货,可是硬通货从哪里来?德国只能从贸易出口来,德国出口额越大,赔款能力就越强,但出口额扩大,只能是挤占战胜国市场。最后的结果是德国赔款能力越强,经济也越强大,赔款完成时,就是战胜国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刻。最终,德国更强,而且心怀巨大的被羞辱感,这是非常危险的。
凯恩斯理解法国等国家欠了大规模的战争债,为了偿还,就得从德国身上榨钱。战争债都是有政治目的的,从避免未来战争的角度,凯恩斯建议英美应该放弃战债,但是需要组建通行的贸易组织,扶助经济复兴的银行贷款组织,以及帮助各国稳定货币的基金组织,这些就是现在的IMF等国际组织的雏形,也是马歇尔计划的雏形。凯恩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消化危机,但他的建议没人听,果然最后引发了更可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时人们才想起凯恩斯的建议,自此开始谈判。
从凯恩斯这本书里,我们知道在经济单元和政治单元不重合的前提下,经济问题引发的政治问题会造成巨大的后果,想办法去消除这种不重合是我们思考的方向。
22,《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
作者:戴尔•科普兰译者:金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03-
推荐人:苏琦
推荐理由:推荐一本书《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这本书乍一看很新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不会打仗。这个神话在一战中就破灭了。但是人们说现在和一战不一样了,一战毕竟是国民经济体系为主,现在供应链、产业链、利益链如此深度咬合。这本书的理论是相互依赖越深,造成彼此的脆弱性越大,造成彼此提防的局面。比如美国在芯片上这么一搞,我们就是比较脆弱。我们经过这么一搞,发现芯片真不能这么依赖全球分工,还真得拿出两弹一星的精神,只能自己搞。这本书主张依赖造成脆弱,就像两个人爱得比较深了,造成伤害也比较深。问题是现在这个贸易战太动态了,这个理论很难有强的解释力。就像几十年夫妻,最后三个字不能忍,结果一拍两散。所以我对于贸易战,彻底糊涂了,今天是报着学习的目的来的。
23,《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作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译者:朗曼斯·洛林公司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01-
推荐人:赵鹏
推荐理由:我推荐一本批判斯密思想的书,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写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李斯特一般被贴的标签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我觉得就像给斯密贴上自由市场经济鼻祖的标签不见得准确一样,给李斯特贴上保护主义的标签也不是特别准确。
这本书是1840年代出版的,当时英国正处在巅峰时期,帝国体系、经济发展都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巅峰,而当时德国还没有统一起来。李斯特在英美都生活过,对英美式的资本主义非常熟悉。他从促进德国发展的角度,批判斯密、李嘉图、萨伊的古典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比《国富论》晚八十年,当时英国、法国的古典经济学主张开放和自由贸易,认为基于比较优势,贸易可以使各个国家都获益。李斯特认为古典经济学在比较优势这个问题上有根本性的缺陷,比较优势理论只适用于比较初级的农产品,像葡萄酒、粮食、羊毛、棉花等,基于自然禀赋差异而产生比较优势。但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不同,很大程度上不受自然条件约束,是可以人为塑造的。所以李斯特认为古典经济学只考虑了商品交换和价值关系,没有考虑交换背后的生产能力的问题。他针锋相对提出了生产能力经济学的概念,这里的生产能力不是现在产能讲的量的概念,而是能不能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概念。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制度、文化、科技、教育等非物质因素有关,李斯特把这些称为精神资本。
李斯特认为,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农业不同,在技术推动下,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可以无限提高,而农业不行,它是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后起国家在初始阶段如果不保护自己的制造业,是无法与先进国家竞争的。所以他提出要关税保护,德国要保护自己制造业成长。他并不是完全否定古典经济学,只是认为完全按照古典经济学无法使后起国家发展起来。他认为在一国之内要充分发展市场经济,形成一体化的市场,比如在德国就是要打破封建割据,形成德语区统一市场,甚至是泛日耳曼国家,并且要扩张殖民地,但对外要保护自己的制造业。他的这套思想,在普鲁士统一德国和后来的殖民扩张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后来,李斯特就被贴上了保护主义、国家主义、历史主义等等标签。
但实际上,李斯特在美英生活很多年,他清楚美英的情况,他认为他提出的政策恰恰是学习英美的经验。苏老师说日本搞产业政策,实际英美最早也是搞保护性的产业政策的。李斯特是充满爱国心的,想把德国变成美英一样的资本主义强国,某种意义上他也是自由主义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大发展,主流经济学已经不讲李斯特,在贸易领域他的主张被认为是过时了。但是现在读他的书,还是会对我们有启发。
因为李斯特特别重视技术和创新的作用,所以现在创新经济学认为他是重要的先驱。另外他还有很多真知灼见,包括施展老师讲的政治和经济空间不一致、不重合的问题,他也有讲到。他说古典经济理论只适用于全球永久和平的世界,人、资本都可以无国界自由流动,古典经济学在此时是成立的。但是,真实的世界有民族国家,彼此之间存在对立和矛盾,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就不是总能成立。全球和平时,国家间可以平等交易,是一种洛克式的世界,但有时候世界是霍布斯式的世界,是充满冲突和矛盾的世界。
李斯特也谈到逆差国的金融不稳定问题,也就是逆差国容易发生经济危机。还有谈到制造业和其他产业关系问题,比如当时英国土地值钱,农业总资本大于整个制造业,好像农业比制造业重要。但李斯特认为,土地值钱这恰恰是制造业发展引起的。这个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所谓配第-克拉克定律,就是第二产业占经济比例先增长再下降的规律。中国也在经历这个过程,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随着经济发展,制造业就不重要了?从比例上看制造业降低了,但是李斯特认为正因为制造业效率快速进步,才导致其他产业的占比上升,所以不能用比例变化来判断说制造业不重要了。所以,现在看李斯特的书,会对我们理解现在世界的经济问题有很多启发。
24,《风格感觉 : 21世纪写作指南》
作者:史蒂芬·平克译者:王烁 / 王佩
推荐理由:一直想读平克的书,但没有契机,没想到居然从一本谈写作的书开始。
《风格感觉》果然很有趣,观点独立。比如强调语言者多数喜欢先从控诉当下语言滥用开始,更不用尤其网络时代更是如此。对比前辈们忧虑批判态度,平克并不盲从,他不认为存在绝对的语言堕落。甚至,对文字语法的控诉,从苏美尔人的泥板上就有了,而当下年轻人犯的错误比例并不过去多。
平克的书不仅是对于写作的指导,更是对于对于语言的重新思考,《风格感觉 : 21世纪写作指南》即是一本工具书,也是一本哲学书。
25,《大国宪制》
作者:苏力译者:
出版社:北大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12-
推荐人:冯春霆
推荐理由:非常细致的分析了古代制度的功能和微妙以及形成原因。
26,《货币与强制:国际货币权力的政治经济学》
作者:科纳什译者:
出版社:出版日期:
推荐人:陈达飞
推荐理由:货币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这是共识。但如何从理论上来表述它的政治属性,这一本有理论深度和大量现实案例的著作!很酷!
27,《法庭上的巅峰对决》
作者:杰弗里·图宾译者:葛峰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17-03-
推荐人:葛峰
推荐理由:2000年的总统大选系列案是美国宪政的世纪大案,法庭判决本身向我们展示了法治国家如何处理民主争议。
28,《美国文明三部曲》
作者:钱满素译者: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12-
推荐人:徐瑾
推荐理由:钱满素谈美国文明三部曲,分别是《自由的阶梯》、《自由的基因》、《自由的刻度》,从清教徒精神谈到到公民社会,钱老师指出,清教徒移民美国目的是建立山巅之城,约分为三个部分:恩典之约,即信仰之约,二是教会之约,即信徒自愿建立教会,三是政府之约,就是将约做法延伸到人间。
很多文章是过去写的,但并不落伍,难得是平实,实践了李普曼清晰胜过华丽的原则。
经济人读书会的孟凡礼老师在经济人书单推荐钱老师,我才找这套书来看,这些年越来越相信同好书友推荐,因为品位趣味接近。他去年推的那本《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再版也叫《自由的基因》)也在这个系列里面。
29,《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
作者:[德]恩斯特·康托洛维茨译者:徐震宇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01-
推荐人:孟凡礼
推荐理由:透过康氏的考察,现代国家的诞生并不是一个祛魅指向的单线进程,而是有着中世纪的神学渊源,大写的国王最终成为国家作为一个合众体为一体的不朽政治体的象征(用本书中的话说就是拟制),这说到底就是一个赋魅的过程。
国王的政治身体永远不死,这一赋魅的拟制,一方面抬高了世俗君主面对教会时的权力地位,另一方面也指向了限制作为自然身体的国王权力的宪政意涵,正是这两方面的意义揭示了现代国家在中世纪的秘密起源。
相应地,完成这一拟制的是中世纪中晚期以法学家群体为代表的上层智识阶级,他们大量借鉴吸收教会的神学论证,最终给权柄本身打上了一层超越的神秘色彩,这与担负启蒙大业的近代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一味从祛魅的世俗化角度论证权力的来源恰形成对照。
由此,同样不难理解的是,康氏这一政治神学的论证进路,被当代保守派拿来作为批判由启蒙而至共和宪政的自由主义进路的趁手工具。
刘小枫在本书中文版的长篇前言中进而引申,现代公民共和政体斩首了作为头的政治之体的国王,由此断送了通向美德王政的道路,致使现代政治成为低洼卑俗之地,在我看来这无论如何都是对本书主题的过度发挥;在这篇前言里,刘小枫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一种孤愤的先知姿态,对他的理论对手不时抱以鄙夷和嘲讽,沉浸在一种不知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的优越感里,着实可厌。
鉴于本书的难度,中文版翻译总体来说非常不错(除了少数几处误译和几个值得商榷的术语翻译),就是冗赘的们字实在太多了,看着烦;中文版编校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对不起这书的分量,也对不起这168元的定价;还有颇为讽刺的是,斤斤计较于把原文页码插入到中文译文内的刘小枫,在前言中引用原文时注明的页码竟没有一处是对的。
扫码加学习社群,与明白人一起读财经
近年徐瑾的主要作品:
《不迷路,不东京》(2018 即将出版)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2017)
《有时》文艺随笔(2016)
《印钞者:中央银行如何制造与救赎金融危机》
《凯恩斯的中国聚会》(2015)
《中国经济怎么了》(2013)
《危机与转型——对话思想者》(2009)
徐瑾经济人
与明白人一起读财经
宏观|货币|阅读
公众号: econhomo
微博: 徐瑾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