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曾经被视为和平与合作的领域,如今正逐渐成为国际军事竞争的焦点。在这一竞争中,太空战法的发展占据了重要地位。太空不再仅仅是科学探索和通讯的领域,它已经成为与陆、海、空并列的战斗领域。太空轨道战、太空网电战、太空导航战等新型战法正在崭露头角。
太空轨道战是太空作战的核心内容之一。不同国家的太空力量通过抵近掠飞、伴飞、绕飞等方式,执行侦察、监视、干扰、驱离、拖离、摧毁等任务,形成了新的军事对抗模式。美国太空军第9德尔塔部队是专司轨道战的部队,他们研制了GSSAP卫星、CLIO卫星等轨道战武器,并计划在2030年后建成高轨太空舰队,采取“泰特拉”攻防小卫星和“星链”计划等武器系统。与此同时,俄罗斯也积极发展轨道战能力,包括多次变轨接近目标卫星的“反卫星”卫星。太空轨道战的崛起正在改变国际军事平衡。
太空军事化的新动向表现在太空力量多元混合运用的增加。不同国家不仅在轨道战上竞争,还通过网电技术支持、卫星系统攻击和太空导航战等领域扩展太空博弈。卫星等太空航天器是太空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但它们的功能高度依赖于网电技术支持。攻击卫星系统、地面指控系统以及天地链路成为一种新型威胁,可能导致卫星功能受到重创。美国、俄罗斯等国都拥有网络攻击和干扰卫星链路的能力,这为太空博弈增加了不确定性。
太空技术与网电技术的融合成为新的挑战和机遇。美军通过“星链”计划的军事运用,提升了全域战的能力,实现了作战单元互联互通和战场态势实时感知。此外,美太空军还积极提升太空网电战能力,建设“太空靶场”虚拟作战体系和组建“网络防御小组”。太空力量的多元混合运用已经成为国家军事战略的一部分。
太空不仅限于近地空间,还延伸至地月空间和行星际空间。地月空间在战略上具有巨大价值,因为它可以控制近地空间并向上延伸至火星等行星。美国已经着手抢占地月空间战场的主动权,计划建立“地月空间高速公路巡逻系统”和利用核能作为未来卫星舰队的动力。这些举措势必引发新的地月空间竞争和军备竞赛。
其他国家也积极参与地月空间竞争。欧洲航天局推出月球卫星网络计划,支持通信和导航需求,以实现对月球的有效探索。印度计划发射“月船3号”探测器,而日本提出了抢占地月空间经济区的计划。博弈空间的扩展将深刻影响国际太空竞争格局。
太空军事化的竞争推动了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正在加强太空资产的全域态势感知、自动规避威胁、损伤自动修复以及快速溯源反击等技术的研发。核动力和推进技术被视为解决航天器长时间运行的关键因素。俄罗斯致力于发展“宙斯”核动力太空拖船,而美国提出太空核动力与推进战略,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
在轨服务与制造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这些技术可以延长卫星的在轨寿命,增强任务能力,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进步为太空军事能力生成和提高创造了条件。美国太空军提出创建太空军元宇宙,通过交互式3D虚拟现实环境来支持太空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