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Bellator 221主赛中的次中量级锦标赛之一,道德拉斯·利马vs.迈克尔·佩奇是一场典型的传统泰拳对阵点数空手道的高水平比赛。这两种体系都属站立打击,但风格上却是几乎完全相反:前者注重强力的击打、沉稳的心态、扎实的站架和紧凑的防守,而后者则强调灵敏的击打、放松的身心、侧身的站架和灵巧的步法。
格斗界中有一句“俗话”:风格铸就比赛(Styles make fight)。在击打手vs.击打手的对抗中,或许没有什么比传统泰拳vs.点数空手道更加“风格两极化”的比赛了。
我将借助三场比赛为例:一场Glory踢拳、一场UFC和一场Bellator(按比赛时间顺序),谈谈这两种风格之间的“相生相克”。
Glory 13(2013年12月): 伤害累积
已经退役做解说的前Glory踢拳次中量级冠军,新时代踢拳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约瑟夫·沃塔里尼是位从年少时就开始训练跆拳道和泰拳的“天生斗士”(他还是巴西柔术蓝带);对站立搏击的喜爱驱使沃塔里尼走上了踢拳的擂台,并在Glory中对阵了当时风生水起、近期刚在Bellator中打响名声的雷蒙德·丹尼尔斯。
丹尼尔斯不仅在步法移动上表现出了点数空手道的风格(跳出跳入),而且有着水平极高的多样化腿法,可以轻松地踢出侧踹、双飞、后踢、后摆等在踢拳中相对比较难发挥的技术。在以往比赛中,丹尼尔斯主要是用飘逸的移动让对手无从下手,甚至使其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最终找到一击制敌的机会。
沃塔里尼作为一个在移动上吃亏的选手,直接选择架高双手,一步步地向前推进;当丹尼尔斯出击时,沃塔里尼便压低下巴,弓起上身,做曲臂防守,几乎是“随意”让丹尼尔斯击中,表现得有些跟不上对手的步伐。
但沃塔里尼其实是在下一盘大棋:在推进过程中,他时不时地甩出右腿低扫——对手前进他低扫、对手后退他低扫、对手站在原地他也低扫。丹尼尔斯侧身的站架也让他难以做踢膝格挡,且低扫本身就出击幅度较小,容易命中(我一直认为,在规则较开放的情况下,拳法反而不是克制空手道和跆拳道选手的最佳技术——低扫腿才是)。渐渐地,累积起来的低扫伤害使丹尼尔斯的移动变慢,也无法协调地出腿,加上一直后退的他体能消耗也十分明显。
在第二回合末期和第三回合初期,沃塔里尼的每一记低扫都会打出丹尼尔斯的“夸张”反应,这也使后者对于头部的防守意识降低。在使用低扫配合击头击腹的拳法组合多次将丹尼尔斯打入困境后,沃塔里尼最终以一记右腿高扫(当时可以明显看出,丹尼尔斯以为是低扫来了,因此防御手下意识地下垂)KO了对手,完成了终结。
(网络上找不到高扫KO的高清图片...)
沃塔里尼用高架的防御、不断的推进和耐心累积出来的低扫伤害,撰写出了一本“泰拳手如何击败空手道选手”的教科书。
UFC 217(2017年11月):拒敌千里
UFC次中量级顶尖,当代MMA界中空手道成功选手的代表人物,人称“神奇小子”的斯蒂芬·汤普森的风格又与之前提到的丹尼尔斯和佩奇都有所不同了。
相对于很多以灵活著称的击打手而言,汤普森的“多余动作”较少,步法跳跃的幅度也较小。在远距离,汤普森擅长腿法单击,并在中距离打出流畅精准的拳腿组合,且十分注重角度切换和距离的把控。就风格来讲,汤普森算是空手道选手中,对踢拳(尤其是拳法运用)理解较深的选手了。
另一边,马斯维达尔虽然不是传统泰拳出身,但尤其在对阵汤普森的比赛中,也拿出了泰拳式的站架,且多用强力扫踢来进攻,并时刻拿高双手做防御。
双方比赛中,汤普森作为更加“花哨”的一方反而选择用自己灵巧的移动能力和多样化的腿法技术打出一场“稳中求胜”的比赛。而马斯维达尔使用了累积低扫伤害的战术思路,并时刻寻找突进摆拳的机会。
过程中,汤普森丝毫不着急进攻,更多选择与马斯维达尔在中远距离对峙;他的战术并不是传统概念中的“通过发现漏洞来寻找进攻时机”,而是在一个“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踢出腿法,并保证自己的出腿后依然可以马上避开反击。
马斯维达尔多次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但在出手之前就已经被汤普森的远程腿法或快进快出的直拳组合给阻止,而他多出低扫的思路虽然正确,但毕竟还不如纯泰拳手的扫腿迅猛有力,加上汤普森对其低扫的积极迎击,马斯维达尔很难打出沃塔里尼击败丹尼尔斯时的战术效果。
最终,还是汤普森对距离的把握、对方意图的观察和角度的变换赢得了毫无争议的三回合比赛,再次展现出了他独特的空手道风格的实战能力。
Bellator 221(2019年五月):静待*机
开头提到过的利马vs.佩奇的比赛中,前者时MMA中少见的,几乎是完全运用纯泰拳打法的顶尖击打手,而后者则是同样罕见的,典型的点数空手道高手。其实单从选手个性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不同:利马几乎总是“面无表情”,永远是一股认真劲儿,但每次出手都蕴含*机;但佩奇原本就是以自己“秀操作”的打法著名,出击和移动都很“风*”,本人也时刻有一股“傲气”(并非贬义)。
通常,如果是“灵敏型”对阵“沉稳型”,不是前者用频繁的打入跳出来占据先机,就是后者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这会比赛中,佩吉选择抢夺主动权,而利马也很冷静地处于被动反击状态(正好与沃塔里尼当时的战术相反)。
利马明白自己不能盲目地抡拳做迎击和反击,他同样明智地选择了用低扫来作为还手的工具。每当佩奇跳入出击或是跳出距离,利马都会给出一记低扫,且多以小腿骨和小腿肌肉作为目标,打的也是“伤害累积”的战术。
但与沃塔里尼vs.丹尼尔斯所不同的是,利马并未需要等到伤害叠加出效果——在第二回合开局,利马抓住对手出拳的时机用迎击低扫让佩奇失去了平衡,并机敏地跟进了一记精准(很多人或许没意识到利马这一拳的命中需要多高的精准度)的上勾拳,KO了正在尝试起身的佩奇。
与之前提到过的比赛范例同理——利马还是用高架的防御和时机完美的低扫腿解决了高水平点数空手道这一难题。
结言:稍作补充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这篇文章时,会认为我又要开始讲泰拳vs.空手道、踢拳vs.跆拳道之类的“门派论”了。但是我还是想着用这篇文章来更多地为大家解释技术和战术,以打法和选手为主,以风格和门派为辅。那么在结尾处,我也就改改重点,对“点数空手道”这一风格稍作解释,以免不了解的朋友产生困惑。
点数空手道严格来说不算是一种格斗体系或门派(比如极真空手道、松涛空手道都算是体系或门派),它更多代表在特定竞技规则下所产生的一种风格。之所以称其为“点数”空手道,是因为在比赛中,每当一位选手命中了重击,就算是得到了分数,那么比赛会马上被暂停,裁判计分后再重新开始;这样的规则源自于传统格斗术中一个并不客观完善的搏击理念——高手总是应该“一击定胜负”。
除了一些空手道比赛会使用这种风格的规则,像WAKO(“世界踢拳组织协会”,一个专业但非“职业”的组织)这样的“踢拳”赛事也应用了类似的原则。我在此之所以用“点数空手道(Point Karate)”一词来概括,也是为了不让朋友们看到“踢拳”二字后产生困惑。就像我说的,点数空手道不是门派,而是风格。
作者:晋浩宇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