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星宝压力大?这些调压方式值得掌握

照顾星宝压力大?这些调压方式值得掌握

首页动作格斗橡皮人拳击1.2.0更新时间:2024-05-01

周俊: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通过自身十几年的亲子心得,擅长帮助家长解决因亲子关系问题衍生的系列家庭问题。同时她又是一位智障儿童的母亲,具备多年特殊儿童养育和治疗经验,擅长给予特殊儿童(智障、自闭症、唐氏、脑瘫、残疾)家庭进行心理疏导及治疗方案。

现任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儿童沙盘游戏治疗师,壹点灵心理服务平台咨询师。

了解儿童发展心理,擅长通过沙盘游戏等方式干预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情绪问题、适应问题、人际问题、攻击及胆小退缩等问题。曾接受个人精神分析达300小时,具备一定的觉察能力和个人修通能力,擅长解决个人自我探索及成长路上的问题。

带领大家认识压力,分析压力,调整压力三部曲!

如何看待压力

周俊老师从自身出发讲述如何看待压力。今年6月份,周老师妈妈出了车祸,腿部动了手术,行动不便。以前都是妈妈帮着一起照顾孩子的,而现在要多照顾一个人。又在8月份的时候孩子的爸爸被单位派遣到台湾去进修半年,这些都是比较大的压力事件。在慢慢的恢复中,10月份妈妈能扔掉拐杖一点点走动了,可是好景不长又不小心摔倒受伤了,又需要照顾了。家里遇到这些变故,就迫使自己要不断的作出调整去应对了。

压力是:当外在的环境发生变化了之后,迫使我们做出一定的选择或改变时,带来的个人感受。压力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精力的消耗。在照顾妈妈的那段时间,晚上都睡不踏实的在观察着她的动静,随时给予搀扶和帮助。直到有天自己生病拉肚子才被警醒了,因为自己并没有吃到不卫生的东西,而这便是身体在面对压力增加之后的一个反应。

压力就是面对外在的刺激下,产生的在心理和生理上面一种综合的体验。什么时候会感觉“压力山大”? 当外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与自身能力之间有多大的差异,就有多大压力。

比如:能力很低,但是遇到的问题比较严重。就像十几年前的自己,面对特殊的女儿手足无措会压力山大,而现在的自己会坦然自如压力感并不大,因为现在的能力与心态较比之前提升很多了。

对于压力从小到大我们都体验过,如:升学考试、找工作、成家等等,这类属于单一型压力

面对单一型压力,如果事件的强度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就要努力的去适应它,这样的压力对我们生活是起到积极的作用的,俗话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道理。当在一段时间以内,经历了多种压力事件且压力比较大时,就需要作出很大的调整了。

压力管理的要点是:如何看待压力这件事。在生活中充斥着太多的暗示性压力,例如:来自医生的诊断说明;来自研究报道如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心血管问题;来自周围环境都说幼小衔接很重要,不然会掉队等等。

就如同曾经的自己也这样暗示:“养育一个特殊的孩子这辈子要完蛋了”。一个人不是生了自闭症孩子这辈子就完蛋了,而是她相信了这句话才会完蛋。如果把压力看作洪水猛兽,采取对抗方式,可想而知要花费多少能量在这上面。需要转个弯再看待

压力的种类

我们都是背着重重行囊前行的人,需要换一种角度看待背负的东西。如果这个行囊过于庞大,我们该做的不是扔掉一些东西,而是将这些物品重新整理一下,将空间合理的调配好,因为有些物品在未来真的会用的到。

曾经闺蜜打趣道:“如果你女儿正常,你们一家四口过的不要太幸福哦~”如果真如她所说那样,那么我将不会成长为现在成熟随顺的自己!太一帆风顺反而会太少成长。假如按那种发展轨迹谁能保证会比现在更好呢?不要去太多的假设。

要保持内心的觉察,不对自己进行负面的暗示,要创建保护罩:只接受对自己有利的正面暗示。

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的三个方向:1、积极的心态。2、建立社会支持系统。3、自我方面的调整。

积极的心态

不要过多的关注孩子的缺点,要变换角度不要太钻牛角。自己曾在精神病院实习的一段经历,将自己从牛角尖中拽出。故事是这样的:在精神病院,观察到一个病人仰面躺地,医生并未叫他起身,于是好奇的去追问,才知现在他这种状态已是“很好了”,因为他曾经在家是大便糊墙的。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开始转换角度看问题。

当积极的看待身边的事物时,内在的潜力才会被激发出来。佛家言:“静能生慧”。积极的心态是压力管理的最主要的动力系统。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心态续航,比如运动身体可以生阳,阳气就是正面能量。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哪些人求助?家庭成员、邻里、老师、同学、同事、志愿者、社区街道、政府相关部门......等等,在这些关系网络中建立我们的支持系统。

↓ ↓ ↓

曾女儿有过走失的经历,后来就经常带女儿去附近的街道、超市、店里去转,以及去邻里间串门,让大家去认识熟悉,为女儿走失建立第一屏障——“人眼监控”。也会挑女儿喜欢的事物去接触,比如她喜欢动物,我就会主动与有宠物的人家建立友谊,每晚散步时女儿可以帮阿姨溜会狗。

发动自身资源为孩子置换条件

周老师与学校的心理学会的大学生们建立联系,公益帮她们办心理主题活动、分享专业知识等。换取女儿周末的互动时光,大学生也乐于接纳照顾女儿,也小小的解放了下自己。

加入自闭症圈内组织:

帮助孩子与家长拓展支撑网络。很多机构会召集爱心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与机构这群孩子融合互动。以及像你好—children社群,让更多家长产生互连,结伴同行,多一份鼓励多一份爱。学会向他人求助并非无能的表现,恰是一个人会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表现。不要太封闭自己,不要什么都一个人扛,适当借力,学会分享和倾诉。

保持乐于助人的心,时时赋予行动:

孩子爸爸是搞工程的,时不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邻里修理些小问题,让邻里升温。想要获取帮助,也要在一定时候付出行动,福报才有幸回响到我们身边。懂得利用社会支持,可以减负些压力,获得快乐感。

自我方面的调整

中国哲学太极思维,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压力的自我调整。阴属静,阳属动,找出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注意:不管用静态或者动态的放松方式,因人而异,需要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有些人觉得静态的感受会好点,但有些人动态的放松方式更舒服些。这个过程中不要与情绪对抗,要专注的处在此时的运动项目中,保持正念(要处在此时此刻正做事的状态中,不要做着这想着那)。

静态放松

可以借助语音引导进行冥想、静坐等方式,学会调整呼吸,平整的呼吸让情绪下沉。有机会可以读读《正念》,领略精髓。也可以练练瑜伽,不需要讲究排场,在家就可以进行,通过拉伸的动作让身体舒展开来。也可以购买放松的小玩具,把玩手捏橡皮人。以及小沙盘,可以不断抓起逐渐撒下,感受沙子软软凉凉的轻松片刻。焦虑失眠严重可以借助催眠师进行催眠放松。

动态放松

用宣泄的方式将情绪释放出来。比如:用泡沫绳摔打在泡沫板上的释压方式,声音很响但是很安全。沙袋与拳击手套,既宣泄了情绪也锻炼的手部力量。擅长舞蹈的可以通过舞蹈来释压。

宣泄的原则:

1、不能伤害别人。

2、不能伤害自己。

3、不能毁坏珍贵的物品。

时而创造机会笑一笑,如综艺节目、与孩子一起感受动画的乐趣如《疯狂的兔子》。如果家长总是愁眉苦脸,孩子的价值感就不会高到哪里去,会以为自己不够认可,相反你展现的笑容越多孩子越容易被感染,更能感受到爱与欣赏!

适当捡拾起过去的一些爱好,给自己一定的自我空间,不要一味的只盯着孩子,适当的休闲娱乐也有益于身心健康,把自己照顾好才能有力量照顾家庭和孩子。不要陷入这样的误区:因为孩子怎么样自己就不能干嘛了,不要拿孩子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过多进行内在限制。

总结

当内在的限制慢慢消除,内心无形的绳索解绑之后,就会拥有更多内在的自由,心会慢慢宁静下来,正所谓“大智静中求”,面对压力时就能生出很多智慧去应对,会发现前行的道路没之前那么的狭窄了。压力源于自身,也源于问题的看待方式,正确的看待压力,努力的提高认知,就能将压力调整至我们接受的范围内,记住要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温馨提示:关注作者头条号,有什么难题可以私信作者哦~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