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竞技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机器人竞技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首页动作格斗组装机器人争霸更新时间:2024-06-03

文/张达

激烈对抗之余,机甲的内涵应是工程师们对科学与技术的求索与创新。

《机器人争霸》

机器人竞技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继《热血街舞团》后,爱奇艺今年另一档S 超级网综《机器人争霸》于3月29日首播,截止发稿时,其两集点播量合计达 3.2 亿次。

在电锯、锤子、冲击钻、喷火器的激烈对抗背后,机器人竞技有多大的商业想象空间?这会是个一次性的娱乐生意?还是有可能打造持久的赛事 IP?国内又有哪些初创团队正探索这一领域?这三点将是本文的核心讨论点。

Robotwars里的主场机器人

事实上,以机器人格斗为题材的综艺节目,《机器人争霸》并非首创。

早在 1998 年,《Robotwars》(机器人大擂台)就在英国 TNN 电视台迎来首播,节目播出后,连续 6 年获得同类节目收视率第一,并在包括中国等 27 个国家播出。毫不夸张地说,那些年,90 后追的电视节目中,Robatwars 必占一席。

但包括《Robotwars》、《机器人争霸》、《铁甲雄心》等具备视觉冲击力的格斗赛事仅为机器人竞技中的细小分支,其商业模式主要依靠赞助费、广告费与直转播授权。

以《Robotwars》为例,该节目严重依赖赞助商的支持,经常出现今年有赞助即开赛,下一年招商失败就停摆的尴尬境地。

36氪所理解的“机器人竞技”,是如 RoboMaster (机甲大师), 通过一整套赛事体系去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并促进机器人工艺的研发迭代,最终推动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为了让读者能更好理解“机器人竞技”,我们可以简单类比 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在 F1 赛事中,各家大型车厂都拥有拥有自己的车队,他们会将最新的工艺和技术应用在赛车上,通过竞速等严苛环境来验证其可靠性,最后通过收集到的比赛数据反补造车技艺与行驶安全等核心技术。在 F1 赛事中,除了赛车手互相比拼车技外,作为大脑的车队后端团队(高科技研发团队和顶级风洞实验室)比拼的则是整条供应链与技术研发能力。

机器人竞技赛事同样如此,只是比拼的不再是冲向黑白网格终点线的时间快慢,更不是比拼何种方式能更有效地令对方机器人失去机动能力,而是比拼电气自动化、工业设计、软件编程、模拟电路、机电设计、舵机、机器视觉、舵机、SLAM 甚至是语义理解的能力。

那么,围绕机器人竞技所展开的赛事或商业活动,能否撑起一个数十亿甚至是百亿级人民币的新兴市场呢?

解析机器人竞技赛事

目前,国内走在行业前列的机器人竞技赛事有《RoboMaster》、《RoboCup》、《RoboCom》与《RoboTech》。

以《RoboMaster》为例,该项赛事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疆创新发起并承办,每年投入超过2000万人民币。

该项赛事参赛队伍为各个大学的学生团队,对抗形式为机器人相互射击,在每局限时7分钟的比赛时间里,双方队员需操作己方机器人,在复杂的“战场环境”(沙盘)中寻找敌方进行射击对抗。机器人所搭载的“皮肤系统”可感知弹丸的击打数据,并通过“血量”形式呈现出来。当比赛时间耗尽,系统将根据双方基地血量高低或尚且存活的机器人总血量高低判定胜负。

机器人函道吸弹

工程机器人登岛

Robomaster前项目经理魏基栋告诉36氪,除了赛事前期投入的2000万人民币外,各个大学的机器人制造成本,赛事赞助,广告植入等金额合计也近2000万人民币。

如果以单个赛事一年4000万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做粗略计算,国内机器人竞技市场一年的规模约在2亿元左右,假设市场以每年20%的速率增长,5年后市场规模也不过5亿人民币。

36氪此前曾采访过一家以公平竞技角度切入机器人格斗赛事的团队「极战」,他们近期刚完成了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微影资本与北极光创投合投。

极战在去年设立了机器人格斗世界杯、世界锦标赛与国内联赛3项赛事,赞助商名单中包含了英特尔中国、英伟达和海南航空,其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广告赞助。

极战FMB现场

极战CEO张宏飞告诉36氪,2018年的赛事赞助商名单中新添了一家功能型饮料与车厂,并且会联合国内一线卫视推出赛事的直转播,预计收入能实现翻番,达到5000万人民币。

综合这两类赛事,我们可以简单把机器人竞技的产业链做个简单的分析:

而从产业链角度分析,机器人竞技的市场空间之所以不大,主要原因有两点:

这样看来, 机器人竞技市场还远没有到爆发的时间点,也不符合大部分VC的投资逻辑,但这不代表行业没有价值。

Robomaster STEM 教育 = 想象空间

36氪认为,以 STEM 教育为核心,面向中学生开展的机器人竞技比赛极具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以美国的 FIRST 为例。

FIRST (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成立于 1989 年,是个全球性的非盈利组织,它的目标是激励学生在工程领域和科技领域方面的途径不断拓展。旗下有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机器人竞赛、FTC(FIRST Tech Competition)科技挑战赛与FLL乐高机器人竞赛。

FRC

以FRC为例,参赛队伍会被要求在六个星期内面对和克服各种挑战,包括筹集资金、宣传设计、团队磨合、3D建模、零件加工、机械组装和资料整合等难题,打造出一台符合规则的工业级别竞赛机器人,并在特定场地内与来自全世界的团队竞技。

FIRST 选择切入的用户人群为 14~18 岁的高中生,高中生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考上理想的大学,而 FIRST 的核心优势在于它的认证能够为学生进入名校提供敲门砖甚至获得奖学金,尤其是在留学市场,一个 FIRST 的认证比参加名企的实习分量要重上许多。

FIRST 的参赛队伍每年可获得总额约 2000 万美元奖学金,如MIT、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等都为其打开大门。

除了高等学府乐于为参与 FIRST 赛事的学生团队提供奖学金外,全球知名企业也不例外。

FIRST的赞助商名单中涵盖了高通、谷歌、NASA、SpaceX、英伟达、微软等数十家科技公司,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也连续三年为FIRST全球总决赛致辞。

商业模式方面,FIRST除了接受赞助与广告费外,所有报名参加的学校或个人团队都需要向FIRST缴纳一笔费用,主要用于购买零件套件以及其他项目,平均费用在8000~10000人民币左右。每年数以万计的团队,光报名费保守估计就在千万到亿元人民币之间。

回到机器人竞技上,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参赛团队而言,FIRST类赛事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工程与科技领域获得实质性的成长,还能为将来申请高等学府加分,更为重要的是,为此付费买单的并非学生自己,而是家长与学校。无论是需求侧还是购买力,都足以撑起机器人竞技产业的上游供给。

如果 Robomaster 并非针对大学生,而是如 FIRST 一样切入中学生市场,或许能够与市场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最后的话

一旦涉及教育,商业便不再那么纯粹。FIRST作为一家非营利组织也没想到30年后的自己有如此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与商业价值。

对于机器人竞技这条产业来说,人才的培养和工程文化的塑造才是核心。相比商业价值,其社会价值更值得被大众所知晓,如果说FIRST已经成为美国未来工程师云集的场所,那么中国在这方面也绝不能落下,不是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