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在书店看书。 (新华社记者 曹阳/图)
前段时间做阅读分享活动,计划是一个半小时结束,结果气氛热烈,人人踊跃,弄了三个小时。我开玩笑地说,从时长来计,本想弄成《狮子王》,一不小心就弄成了《指环王》,大家会心一笑。
《指环王》重映之后,时长成了软肋,不少观众受不了三个小时的故事节奏,以“看不下去”为由给电影打了一分差评。看不下去的原因无外乎两个,时长自然是其一,不少人能脱离手机安心看一个完整的故事,极限大概也就100分钟,再长就是超纲。其二是《指环王》的故事节奏不是爽文级,它有着工整的起承转合和充缓的铺垫推演,且世界观设定极其宏大复杂,要带着脑子和知识看,有一定门槛,抱着纯娱乐心态,难免要受折磨。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新闻,张佳玮译述文白对照版《浮生六记》的销量早已突破了100万册,是所有版本中销量最高的一版。我读《浮生六记》有两遍,不敢说认识每一个字,读懂每一句话,起码觉得《浮生六记》已经很接近我们平时使用的白话,姑且冒昧地称为准白话,没有太大的理解难度。如果说《史记》《世说新语》《聊斋志异》还需要白话版辅助,《浮生六记》则大可不必,如同从甲地到乙地,就是几步路,自己步行即可,根本不用打车前往。
看电影、看书,包括看其他类型的文艺作品或者人文古迹,我都当成是阅读行为,所以做阅读分享活动,将书籍、电影、摄影、绘画、书法等都囊括在内。初衷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坐下来有耐心地细细赏鉴一部作品,而这部作品的形式可以是白纸黑字、光影交错、石刻碑铭等,只要有心用心,就能发现美,必能有所获。
以我接触较多的电影和书籍为例,很多人习惯于看“几分钟讲完一部电影”的解说短视频,哪怕是《指环王》这样的超级长片,也可以浓缩成几分钟,帮你讲清楚人物阵营、形象性格、细节设计。看完之后,掌握六个W是没有问题,即who、when、where、what、why、how,逢人可以说自己“看过”,但也仅此而已。这里无意吐槽“解说”行为,我个人也很喜欢一批优质up主的解说视频,但一味依赖解说,就如同跟团旅游,只是在观光车上听完或记住导游讲风光历史,没有亲身观察体验,既会错失美景,也会丧失个人对美景的描述和诠释机会,只能重复别人所说,当个学舌者。
除了电影,几分钟读完一本书的解说短视频也俯拾皆是,新潮如《七月与安生》,经典如《战争与和平》,都可解说,原理与电影解说一致。我将之理解为阅读的喂食行为,阅读从主动化为被动,而且被动接收而来的“食”也不是原料原味,而是被咀嚼过的压缩饼干,优点只是节省时间,至于口感和营养皆免谈。
人类的阅读行为是经历过读物难寻的历程,如宋濂写《送东阳马生序》中所说“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也包括我们想看一部电影没有资源或者播放平台的难境,一旦得之,便倍加珍惜,如饥似渴。如今,读物易得,拥有一本书和下载一部电影,都是家常便饭,反倒无心下箸,张口等待投喂。与之相伴生的就是罹患“阅读障碍”。
此前,《南方周末》曾刊文《阅读障碍:可以避免的悲剧,可以改变的命运》,“阅读障碍”又译为失读症或读写障碍,这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生理疾病,症状表现为“有些人眼里看到的文字挤成一堆,可能会闪烁不定……认字会看漏看错,写字增减笔画、颠倒部件”。而我所谓的“阅读障碍”并非医学术语,只是泛指不愿阅读、不善阅读的心理困境和社会现象,其症状就是看不下去和看不懂,需要别人帮看和讲解。
有了“阅读障碍”,自己不克服并矫正,而是恼羞成怒直接放弃,甚至矮化读物,也就有了给《指环王》差评的行为。我还曾听过一个论调,金庸小说看不下去,原因在于金庸小说是“文言文”,就放弃读金庸小说,或者拿起手机搜搜讲解视频,更有甚者直接宣称“金庸小说太烂,都别读了”。可见,“阅读障碍”之后可能就是“阅读逆反”,轻则放弃阅读(包括行为和读物),重则攻击阅读。
当然,窃以为“阅读障碍”并非疑难杂症,而是常见多发病,对症之药就是耐心与恒心,增强心灵之“体魄”便能战胜。怕的是讳疾忌医,将二传手的压缩品当成缓解药物,最终形成依赖又毫无成效,只能在自我慰藉中虚度时光。我始终相信,阅读是和时间相处的最好方式之一,既然拥有阅读的能力和机会,就要好好珍惜,让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通过阅读变得更加有质量。
(作者为长春媒体人)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余博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