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隐公四年的时候,卫国的州吁*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姬完(卫桓公)”,自立为卫国国君。为了给自己的好朋友“姬段(前文《郑伯克段于鄢》中提到的逃到“共”地的郑庄公的弟弟)”报仇,忽悠宋国、陈国、蔡国攻打卫国(前文所述“东门之役”)。同一年,州吁被卫国大臣*死在陈国,卫国人迎立逃到刑国的州吁和姬完的同父异母弟弟“姬晋”为卫宣公。
东门之役时,郑国遭受了宋、陈、蔡、卫四国联军的攻打,被四国盗取了成熟在即的“禾”,可谓损失惨重。郑庄公誓报此仇,于是在鲁隐公五年的时候,郑庄公派军队入侵卫国的小城“牧”这个地方。这时候卫国的卫宣公刚刚即位,国内还没有肃清州吁导致的内乱,外敌又来入侵,内忧外患之下,卫国只好请“南燕国”出兵攻打郑国。
南燕国,是卫国一个附属小国,按照《世本》(古代记录氏族谱系的书,据说最早是周朝史官编撰记录从黄帝到春秋时代,历代天子、诸侯、世家的族谱,是后来各姓氏家谱的源头,可惜流传到现在的是清朝人辑录的,而真正的古籍已失传)记载,南燕国是黄帝的后裔,姓“姞(读吉)”,居住在东郡燕县(现在河南濮阳一带,东郡范围大约是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西部)。
郑、卫两国再次交战,而这两国之间的战乱源头就是鲁隐公摄政元年时发生的“郑伯克段于鄢”,姬段的儿子公子滑逃到卫国,鼓动卫国国君攻打郑国,从此两国之间就没消停。
面对南燕国的进攻,郑庄公组织兵力迎敌,他派遣大臣祭足(前文说过的祭仲)、原繁,洩(读泄)驾率领三军在正面对敌,又派公子“曼(读万)伯”和“元”带领“制(河南城皋县,今荥阳附近)”地的兵士悄悄绕到南燕国军队的后面。
南燕国的兵将们看到郑国三军严阵以待,猎猎军旗招展,郑国军队的凛凛威风,令人胆寒。南燕军队全部注意力都放到正面对敌,而没有注意身后的敌情。最后,由姬曼伯和姬元率领的制人,将南燕兵将*得溃不成军,郑国取得了胜利。
左丘明对这次的战役做出了总结:“不备不虞(读余,防范的意思),不可以师”意思是不做好防备、防范各种意外的发生,就不能领兵作战,统帅三军。
在《春秋左传》中曾有许多战役的记载,有些战术曾经被后世采用,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时期的长坂坡,曹操率领大军追击刘备,赵云七进七出救护幼主阿斗,而最亮眼的应该是张飞。
在长坂坡当阳桥,张飞看到曹操的大军,而自己只有几十人如何能拦截住曹军呢。于是,张飞让自己手下骑马的兵丁在马尾上绑上树枝,躲进当阳桥后的树林中,策马奔跑,搞得烟尘滚滚,马蹄声声。而张飞独自立马于当阳桥前,手持丈八蛇矛,对曹兵怒喝“身是张益德,可来共决死”,吓退曹军,挽救了刘备。
张飞用的这一计策在《春秋左传》中就有记载,有兴趣与我一起读这部书的就会看到。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