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终于将脑海里想写的勇者斗恶龙系列写完了,零零散散的从DQ1一直写到了DQ9。后面的DQ各代的游戏模式,囧王者个人不喜,就没有下精力去玩。没有玩过就没有发言权,自然也就没有写出来。今天终于可以开篇写史克威尔的《最终幻想》系列了,可喜可贺。但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囧王者慢慢写,各位慢慢驻足看看吧,权当我帮大家回忆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电视游戏圈差点被雅达利冲击给搞崩溃掉。好在日本一家名叫任天堂的“小企业”适时的推出了一台毫不起眼的红白机(Fc)拯救了当时的电视游戏机市场。在FC这个游戏平台上,造就了无数闻名遐迩的游戏公司,这些公司我们现在都如数家珍:任天堂,南梦宫,科乐美,艾尼克斯和我们今天的主角史克威尔。当时世人并不知道,这些在FC平台上默默耕耘的“小公司”,将来会发展成为游戏圈上最有名的游戏开发商,旗下的游戏IP让无数游戏玩家痴迷,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最终幻想》(Final Fantasy),曾经是史克威尔最后的希望之光20世纪80年代末期,这个时期是史克威尔最悲惨的几年,制作上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除了一个SLG游戏《半熟英雄》销量还不错之外,其他的都让人不忍直视。当时史克威尔的游戏整体销量奇差,混得不如人意,甚至还不如一般的小公司,更不要说和当时红得发紫的游戏制作商的任天堂,南梦宫,科乐美相比了,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史克威尔,那就是惨不忍睹。
如果大家还记得囧王者之前写的《勇者斗恶龙1》的文的话,应该还记得,DQ1是1986年由艾尼克斯推出的,一经推出后就大受好评,赚得盆满钵满。而正是《勇者斗恶龙》的推出,让RPG游戏开始流行,大受日本玩家欢迎,大有赶超ACT动作,STG射击等游戏的趋势。而1987年的SQUARE则处于*的边缘,但坂口博信和天野喜孝他们,还是决定最后博一次,将公司仅存的一点小钱钱再制作一部游戏,一部参考《DQ》的RPG游戏。为了纪念这个在他们心里最后游戏,坂口博信他们将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了《最终幻想》(FinalFantasy)。最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们成功了,《最终幻想1》在1987年游戏大赏上,以8.5分排在艾尼克斯的《勇者斗恶龙》之后,勇夺第二名,甚至还入选了年度十佳游戏。
正是这个最终幻想,成了史克威尔的希望之光,让在*边缘的SQUARE起死回生,名利双收;就是这个游戏,让玩家们记住了坂口博信,天野喜孝这些现在如雷贯耳的名字。DQ和FF创造了RPG的新概念,接下来的FF22/FF3和艾尼克斯的DQ2/DQ3均获得了优异的销售业绩,双双奠定了自己在RPG界的地位。虽然最终幻想系列,没有像勇者斗恶龙一样获得“国民RPG”的地位,但这对于当时的史克威尔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活下来才是关键,史克威尔靠FF活下来了,而且还活得很好,这就够了。
FC时代的最终幻想1~3,史克威尔的起源求生期上面说到史克威尔孤注一掷的投入《最终幻想1》的制作,虽然FF1让史克威尔摆脱了*的悬崖,但是毕竟根基还是不稳。其后FF2,FF3的大获成功,才让史克威尔一跃成为日本游戏界的巨头之一。转回来,囧王者来讲讲自己记忆中的最终幻想123
初期的最终幻想系列,确实是史克威尔的搏命一击,如果不成功将真的成为最终幻想。因此囧王者认为,不管是歌颂FF也好,还是批判FF也好,FC平台上的FF确实是史克威尔的救命稻草。艾尼克斯和勇者斗恶龙系列,也确实是史克威尔的救命恩人。初期的最终幻想系列(123)确实有着DQ的影子,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但是对于缓过劲来,又有这着像坂口博信和天野喜孝这样的天才制作人的史克威尔,一旦明确了方向后,其爆发了不可小觑。FC时代可能还需要借鉴和参考艾尼克斯的DQ,但是率先进入16位机SFC时代的史克威尔,将真正的与艾尼克斯站在同一高度,制作出许多至今都令人传送的RPG游戏。这些故事,我们下篇再讲。谢谢各位驻足观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