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7月20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启动了“成渝文旅新地标”大型评选活动,引起越来越多成渝地区人民的参与兴趣,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和探讨。有读者表示,希望看到四川境内长江中上游的摩崖石刻等。
对此,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勇先指出,川江沿岸留下众多亭台楼阁、庙宇神殿以及大量的摩崖石刻、碑林诗文等,同样,这些极富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摩崖石刻或石窟,也出现在四川地区尤其是长江支流的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沱江一带,体现了川渝两地一衣带水、一脉相承的文化延续。
【嘉陵江】千佛崖:沟通南北,承前启后
千佛崖摩崖造像
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四川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北4公里的嘉陵江东岸。千佛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为南北两段。南段著名的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洞、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窟、如意轮观音等;北段著名的有三世佛窟、无忧花树佛、弥勒佛窟、三身佛龛、菩提像窟、卢舍那佛龛和清代的藏佛洞等,荟萃了从南北朝、唐、宋到清代的石刻作品,雕刻精细、造型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千佛崖摩崖造像最早开凿于北魏晚期,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正月,北魏正始二年(505年),驻守汉中的司马道迁降于北魏,魏遣尚书邢峦为镇西将军,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其统军王足将兵入剑阁,所至皆捷,梁州十四郡,地东西七百里,南北千里,皆入于魏,北魏于此置西益州。
此后三十年里,先后有北魏大将傅竖眼、皇室元法僧等人在此担任益州刺史。他们在此驻守的同时也带来了北魏皇室在云冈、龙门开凿石窟的传统和风气。加之南北朝时期,金牛道开始逐渐改走嘉陵江而行,千佛崖位于嘉陵江东岸,有适合开凿石窟的大块崖壁,因此千佛崖的第一座寺院柏堂寺开始修建,开窟造像也逐渐兴盛起来。
千佛崖摩崖造像历经千年沉淀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精湛的艺术、丰富的人文闻名于世。
【沱江】翔龙山:造型端庄,气势恢宏
翔龙山石刻,位于四川内江市城区,沱江下游中段。翔龙山摩崖造像及石刻在山西面的崖壁上,现存造像61龛,计有大小造像368尊,高者达8米,小者仅数厘米,保存摩崖题刻9处。翔龙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唐代,盛于宋,延至明清;此山由明代进士、盐运史王三锡书刻:“翔龙山”而得名。
约100米高、200米长的石壁上,现保留有唐、宋至民国时期摩崖造像54窟,大小造像400余躯,大者高约8米,小者仅数寸,风格古朴。另有1龛石刻,分为3级,上两级分12格,下为通级,长约3米,宽约2米,造像150余躯,精巧别致,栩栩如生。
宋代在山前傍崖接楼,兴建资圣寺,至本世纪60年代被拆除。唐代造像中较著名的有阿弥陀佛为坐佛,高4米,其右手施说法印,赤足踏莲,刀法简练,衣纹线条流畅明快,刻技精湛。
在造像左侧崖壁刻有:“敬造……佛像一龛,弟子郑仲发愿,合家清健无病灾……造上件功得,并沐以汽,广明元年十月一日”。千手观音造像高8米,造型端庄,气势恢宏,在造像右侧崖壁上刻有南宋“淳熙三年”(1176)题记。
【岷江】流杯池:黄庭坚滴居宜宾时所凿造
四川宜宾流杯池石刻
位于在宜宾市区岷江北岸天柱山下。嘉庆《宜宾县志·山川》载,流杯池系宋代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滴居戎州(今宜宾)时所凿。
原来,北宋元符元年(1098),黄庭坚谪居戎州,他仿王羲之《兰亭集序》意境修建。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元末渐废,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修复。池凿于天然世石的峡谷中,仰望蓝天一线。池两侧石壁有宋、元、明、清历代名人诗词、书法石刻遗迹90多处。池位于谷底,呈九曲形,长52米,宽0.5米。小溪从谷中流出,水流九折,没入石缝。池边有石凳8个,可围坐流杯饮酒。后人为纪念黄庭坚,将周围地形分别命名为涪翁壑、涪翁洞、涪翁岩,并手池外建荔红亭、涪翁楼、涪翁事、山谷门。
黄庭坚被贬戎州域近三年。他经常去这里的峡谷漫步。峡谷约呈东西走向,长约52米,宽约7米。谷壁陡峙,最高处相对高度约14米。谷底中段低,两端高。东西谷门各有一两柱式石坊,入谷石梯自坊门下穿过,通往谷底。池凿于谷底中部东段,呈九曲形,长5.2米,宽约0.5米,池首深0.3米,尾深0.36米。
天柱山下,黄庭坚仿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会流觞曲水的意境,利用峡谷的地形和天然泉水修建了900多年来闻名遐迩的流杯池,并在石上刻有“曲水流觞”四个大字。黄庭坚常邀约文人雅士在此聚会。
【大渡河】乐山大佛:长江中上游最大摩崖石刻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滔滔大江,奔流在大佛的脚下。
乐山大佛由凌云山、大昭陵、五幽山、大佛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汇集了乐山山水和人文景观的精华。属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乐山大佛形象生动,气魄雄伟。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面容慈祥,双手扶膝,安然端坐。整个造型比例匀称,体态庄严。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8米,耳长7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一百多人。佛像的头颈背后,筑有完善而巧妙的排水系统,使佛像免受山洪冲蚀。这座石刻大佛被人们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乐山大佛在唐代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锤地凿,一刀刀地刻,整整花了90年的时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霜雨露,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摩崖石刻。至今仍然身形完好,端坐安详。它一直是全世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岷江】彭山汉代崖墓:普通匠人手笔成经典
在已发掘清理的岷江之畔彭山崖墓中,已发现有石刻的崖墓共有20多座,青神瑞峰崖墓中,也有几座发现有石刻。从眉山崖墓石刻的载体来看,眉山崖墓石刻大致可分为墓门石刻、墓室石刻、石棺画像和画像砖画像几类。
眉山石刻
在眉山东汉崖墓的墓门、墓室、石棺和画像砖上,古代工匠们留下了题材多样、技法丰富的石刻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大多是普通匠人的手笔,但千百年后,却已堪称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江口M550墓中的“秘戏图”雕像,从人体形象、动作造型和感情表露,无不说明当时的工匠具有熟练的表达能力,这在汉代石刻中是罕见的。
江口摩崖石刻“秘戏图”
南京博物院编《四川彭山汉代崖墓》介绍:位于江口岷江之畔的951—2号墓,在墓堂墙壁上刻有一幅浮雕——《夫妻和睦图》:画面上的一个男子曲膝于灶前,一手执瓢、一手举刷,正在烹饪,而一女子身背婴儿,双手扶着男子臂膀,面部充满柔情蜜意。这幅刻画,生动地表现了夫妻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韵致十足。在该墓的一具石棺上,还刻有三组雕饰:中间刻的是并蒂莲,古代文学作品中,并蒂莲被誉为爱情的象征,寓意夫妻恩爱,永结同心
另外,还有彭山、眉山石刻艺术精品如唤鱼池、虞允文墓碑、劝修惠男记、万氏族谱碑、彭祖墓碑等,都很著名。
【岷江】连鳌山石刻:苏东坡青年时代“手稿”
连鳌山石刻
连鳌山石刻位于眉山东坡区广济乡连鳌村的连鳌山西南坡上。为北宋大文豪苏东坡青年时代手书,始凿于宋,清代对字迹曾予加深。
连鳌山地势陂陀起伏,相传为苏东坡读书处,站在丹棱县石桥乡的公路边山坡上远眺,只见对面有六个山嘴从小溪的两边伸向小溪,左右各三,其状如鳌头。山之阳有一石壁700余平方米,其上刻有“连鳌山”三字。“连”字长3.15米,宽3.2米;“鳌”字长3.5米,宽3.2米;“山”字长3.2米,宽3米,深度约0.1米。字体之大,雕工之细,实为世所罕见。除“鳌”字中间部份有轻度自然剥蚀外,其余都极为清晰。连鳌山石刻字是国内现存最大的苏轼手书遗迹。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清《眉州州志》,民国《眉山县志》均有记载。
明代丹棱县令吕禧有诗述其事:“一举何人得六鳌,东溟从此静波涛。指挥苍莽鸿蒙合,点缀江山景象高.海上蟠龙张爪吻,云间彩凤舞苞毛。定知干开符元气,净扫苔痕漫刻雕。”
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勇先指出,四川境内的石刻除了跟重庆长江石刻一样,记录当地水文变化情况外,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内容,以诗、记、铭等文体和书、画艺术再现。艺术上,“四川造”也跟重庆境内的石刻和雕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虽只简洁、凝练地凸现人物形象本身,并未雕刻人物存在的环境背景,却栩栩如生,就像具有灵魂和有鲜活生命力的真人一样;虽是静态的,不会说话的,但静中显动,化动为静,通过栩栩如生的形象来显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他也指出,上面列举的这些石刻和碑林诗文,主要是从地理位置上着眼于长江中上游,它们并不能代表蜀中摩崖石刻艺术的全部,有挂一漏万之嫌,但也确实在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欢迎读者朋友继续推荐并参与“成渝文旅新地标”大型评选活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