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卡卓玛·李明:牡丹花魂笔底生

朗卡卓玛·李明:牡丹花魂笔底生

首页角色扮演沉锁花缘手游更新时间:2024-04-29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15日讯乡恋花缘眷眷情,女画家朗卡卓玛·李明(以下简称为李明)是菏泽人,家乡因牡丹而名,斯人也以善绘牡丹而闻达画界。菏山雷泽不仅养育了李明,还赋予她戛戛然有创造力的艺术生命。

史载,我国的牡丹种植中心明初便已移至山东菏泽。发展至今,此地已有数千亩牡丹田,培植了上百个品种。每逢花季,盛开的牡丹若朝晖五彩霞,如夕照火烧云,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李明说,我就是在牡丹花丛里长大的,从小就爱花,读书时就开始画牡丹了。

李明在北京的画室,俨然一处牡丹艺术馆:处处可见笔床砚匣、牡丹画册,四壁挂着牡丹画,长桌上铺着正在创作的牡丹画,她喋喋不休的也是牡丹。在李明童年的记忆里,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最眷念的就是谷雨。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老县志记其盛况:“每至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花开时节,入目怡红快绿,花香弥漫四野,人在花中游,花为游人开。小李明也和玩伴们牵手出行,连日里四处观花,情动时还会唱起童谣:“牡丹红,牡丹白,牡丹花开迎风摆。”李明开始学画后,花会便成为她学艺写生的好机会。郊游写生,时常会遇到外地来的画家,偶尔还会幸遇绘花高手。李明人机灵谦逊,总是找机会去讨教。人家看她少有灵气,且出手不凡,也都乐意赐教。岁岁观花会,朝朝画牡丹,李明觉得这种体验不啻心灵朝圣,每一次都会有不寻常的感悟。

谷雨过后,日子也平静如常。花谢了,叶萎了,面对那些枯枝败叶,李明的心空落落的。她说:“家乡人养花就像种庄稼一样。城里人的院子里,也种满了牡丹。”打小,李明就跟着家人养牡丹。她用一双明净的童眼,悉心观察牡丹生长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细节。暮秋时分,李明和家人开始移植牡丹。霜冻来了,她竟将自己的花棉袄覆于花株之上,好让牡丹安全越冬。邻家老翁见之大发感慨:“这丫头可是牡丹仙子转生的?”跟着家人和花农,李明学会了分株、嫁接,学会了剪枝、拿芽,懂得了何时施肥、如何保墒、怎样铲除杂草和疏松土壤。她伴着牡丹过日子,用画笔记录着牡丹生长的荣枯变易,时时感应着花儿叶儿的生命律动。小有名声后,街坊邻里便来向她求画,工于女红的妇女,还用她画的牡丹做样子,拿去在鞋面、书包上绣花,做盘花式钮扣。这些寻常小事,却激励着李明潜心学艺。她觉得,要画好牡丹,先要懂得牡丹。李明最钦佩牡丹“舍命不舍花”的那股劲头,凋零之前,它总要拼着老命开一次花。在李明看来,一朝绽放缘自长久孕育;学画也是一样的道理,耐得住性子,下得了工夫,方能有所收获。

催花,原是菏泽花农的独门绝技。传统的技法叫“烧火龙”,就是用浸过桐油的毛头纸当玻璃进行光照,催得牡丹寒冬开放。近些年,催花技术日趋成熟,花农可以按需调节光和空气,控制温度、湿度,遂使“花开随人意,四季吐芬芳”。花开的日子多了,李明怡悦之情可掬,她总是出去写生,面对一丛牡丹,一坐就是一天,静观默察,画笔不歇。她画过的“金阁”“海黄”“冠世墨玉”等,都是可在冬令开花的牡丹。

菏泽就是老曹州,所产牡丹人称“曹丹”,以其花大、色艳、型美、香浓而“甲海内”,被视为观赏牡丹之上品。明清以来,菏泽先后建起十几处规模不等的牡丹园,所植牡丹多有名贵品种。几十年来,李明跑遍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园子,像创于明代的毛花园,建于清朝的赵氏园、桑篱园,以及近年新辟的牡丹园。若问缘何花开频,知有殷勤觅花人。在洪庙村的“曹州百花园”,李明不厌其烦地描摹着“春红妖艳”“银红球”等新培育的品种;她还多次前往王梨庄的“古今园”,向花农请教牡丹种植技术,与乡民一起用桧柏编制艺术造型。李明学画,就是这般痴迷、这般辛苦!

李明是在牡丹之乡长大的,从小就浸润在牡丹文化之中。菏泽人喜看牡丹、谈牡丹,好画牡丹、写牡丹,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牡丹的趣闻掌故。李明说,我们菏泽人的生活与牡丹息息相关。除了赶花会,她还喜欢看花灯。菏泽彩灯名目繁多,一般分静灯、动灯、消息灯三种,做工精细,意味无穷。看罢花灯,意犹未尽,梦境里还幻化着各色花灯。在李明心里,牡丹总是熠熠生辉的。菏泽人皆以牡丹为荣,李明尤甚。读小学时,她就拿起画笔,让千姿百态的牡丹在纸面上复活,让四季的日子都变得鲜活起来。她爱牡丹、画牡丹,心痴痴兮情眷眷。

滚笔技法辟自境

古代画家边鸾、黄筌、徐渭,直至近代齐白石等大师,都创作过牡丹画。李明着意于经典作品,从中汲取营养。同时师从于尼玛泽仁、高冠华、何芳华等当代大家,于兼收旁取间另辟蹊径。在经年累月的绘画实践中,李明独创滚笔技法,并以此为标志,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今画坛独树一帜。

牡丹花的传统画法为“点染法”,又称“点簇法”,即以笔蘸墨或色直接点染绘之。李明勇于创新,尝试用滚笔绘画。其所著《滚笔牡丹花技法》,逐一介绍了花苞、花萼、枝干和叶子的画法,说明了单层、侧面怎么画,以及滚笔绘制云朵牡丹和姚黄牡丹的技法。收入此书中的多幅示例作品,笔法细腻而大气,足见滚笔技法之妙:《富贵长春》将一簇牡丹与几竿青竹同绘,花红似燃,叶翠欲滴,色调相宜,志趣高洁。《蒸霞》果如云蒸霞蔚,花叶舒展,若绮霞冉冉升腾,点点黄蕊如晨光跃金,鲜活而有动感。《花仙》的色彩绿红粉白,从外到内,由浓至淡,淡雅中隐隐有花香袭人,好像梦里的花仙子。《迎日红》所绘一大一小花朵,相映成趣,充溢着花卉世界的温情与暖意。《人间绝品黄》所绘三朵黄牡丹,呈品字形依偎,花大型美,远望流金溢彩,近看娇嫩迷人,宛如孪生一体的金姑娘。《富贵花开吉人家》构思奇巧,绛朱赤丹红,唯有一朵黄,倩影横斜,临风摇曳;右上的题款亦笔意高古,与图画相得益彰,让一幅惯常的富贵牡丹画变得清雅不俗。巨幅作品《和谐中国处处春》群芳争艳、舒卷飘逸。若仔细观察这幅画作的细节,就会发现李明滚笔技法的细腻之处。他如《花海碧波》上浮动的蓝色梦幻,《清香习习》中花香袭人的粉白诱惑,《人间自由花》里碧叶托起的浅红花仙,以及《魏紫迎日》《大地吐金》中各有风姿的魏紫姚黄……所作均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花有其形状,叶有其气韵,干有其风骨,曲尽其态,竟将滚笔画法的创造力与无穷魅力一一展现出来。

用滚笔技法作画,落墨之处纹理自然,绘来鲜活灵动,视觉更为逼真。其妙在不囿于前人之“点簇法”,操笔挥毫时以滚动旋转之姿,绘出更为生动的花卉。用笔间时徐时疾,或提或按,滚动旋转中层层点染,重则墨沉淋漓,轻则色晕迷离,将色调之明暗冷暖、花卉之俯仰向背、构图之虚实抑扬,处理得甚为精到。如以滚笔绘牡丹花瓣,色彩自然过度,浑融含滋、墨彩腾发,层次了然分明。于李明而言,滚笔技法既是其艺术顿悟的迁想妙得,更是其铁杵磨针、天道酬勤的应有收获。李明独创的技法生成了其鲜明的艺术个性:细腻而大气,高古而清新,纯朴简约,自然天成,笔意墨韵可见神情。艺术家蒋宝府先生评价道:“静观其作,给人以‘古朴典雅、庄重大方’之感,浓墨重彩之下而渗出丝丝古意,唐宋章法,明清风韵,悄然而至也。”

牡丹花多重瓣,姿丰典雅,花香袭人。我国人民把它作为富丽繁华之象征,称之为“富贵花”“百两金”。主攻牡丹画的李明,画尽了曹丹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的牡丹,所绘多达数百个品种。白石老人主张“下笔要有我家笔法”,李明用自悟心得、自家笔法作画,诚如石涛如言“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徐悲鸿告诫“写意务得形象之功”;齐白石画虾数十年方得其神,李明画牡丹亦然,也是砥砺经年才臻于善境的。

魂魄与共写精神

在李明的案头,摆放着许多古人诗集,多为历代文人有关牡丹的诗文。李明说,唐代诗人尤喜牡丹。确实如此!殷文圭诗曰“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白居易也说“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徐凝说“何人不爱牡丹花”;刘禹锡叹“惟有牡丹真国色”!古来今往,画牡丹的人很多,但李明画出了牡丹的精气神,画出了格调高古的唐宋诗韵。在其笔下,有“花向琉璃地上生”的怒卉,也有“寂寞萎红低向雨”的残花;有“富贵风流拔等伦”的美艳之态,也有“绿云堆里露精神”的不凡气概;有“风前月下妖娆态”的艳丽风姿,也有“开时亦自知珍重”的绝俗气质……

李明笔下的牡丹可谓形神皆备。何以至此?如果你晓得她的习画过程,就不会诧异了。她就生活的牡丹的世界里,用慧心慧眼,一个女性的视角,一个母亲的情怀,常年观察和体验着花卉的生命历程,为喜欢牡丹的人们奉献着“供养眼睛的珍馐美味”。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李明找到了开启艺术宝库的钥匙。她说,中国的古代哲学,如太极阴阳等学说,对传统绘画的影响很大。首先表现在构图上,中国画讲究形神兼备、虚实相间,注重“留白”。这有些像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近年来,她把牡丹和太极功夫联系在一起,与拳手合作,多次同场表演。李明的画风也变得轻灵飘逸起来,如其画作《国色天香》的构图,虚实相生,疏密得当,且留有大块空白,观之“淡墨如梦雾”,“无画处皆成妙境”。布局与用墨七分实三分虚,也符合西方美学的“黄金分割律”。

庸者画牡丹花,往往“长于形似,短于命意”;而李明追求的是形神兼备、画外意境。她晓得,要画好牡丹须先懂得牡丹花语,也就是牡丹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牡丹美艳绝尘,人称花中之王,并被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李明也在《富贵牡丹》等作品中,演绎了人们普遍认同的这些牡丹品格。不寻常的是,她试图通过其画作表现出“天姿国色”多侧面的品格和文化意蕴,既显雍容华贵,亦见清雅高洁。为了绘出牡丹的健全品格和精神实质,李明一面作画一面思考,并把自己的感悟随时渗透到新的作品里。画牡丹以来,她初得其形,复得其势,再得其韵,终至得其性,赫赫然建标于画坛。

大体说来,李明画牡丹经历了三重境界:

一是画出风姿。菏泽牡丹可谓洋洋大观。论花色,有粉、红、紫、蓝、黄、白、黑、绿、复色,共九大色系;辨花形,有单瓣、荷花、菊花、托桂、蔷薇、金环、皇冠、绣球、干台阁、楼子,共十个花型;说到名贵品种,更是风姿各异。李明初画牡丹,一心想把各色各型的花卉风姿呈现出来。她画的“掌花案”,赤如榴火,丹若枫叶,极尽红牡丹的绚丽浓艳之色;而画同一色系的“酒醉杨妃”时,若绘才艺双全之丽人,红衣碧串间,似有妙舞清歌,清逸脱俗。画“梨花雪”,果然是梨花盛放,空谷流云,银粉飘洒。画“姚黄”则花瓣层层吐金,画魏紫则紫若晚霞一片,画黑牡丹则如龙卧墨,画“蓝绣球”则恍入梦幻仙境,画“赵粉”则人面桃花笑春风……李明所绘之牡丹绰约多姿、韵致天成,可她并不满足,着意另辟新境。

二是画出风采。李明说,一花一草,都是鲜活的生命,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动态中。比如曹丹的名贵品种“娇容三变”,初开时碧色荧然,盛放时丹红绛紫,将谢时素白淡雅,其十日三变的风采,就像一个女人的生命历程,从清纯至美艳复归清雅,要画出其成长中的动人细节,抓住其一瞬间的“美的绽放”,才能画出牡丹的别样风韵。

菏泽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牡丹传说。为了画出各色花卉的风采,李明时常下乡采风。老家的牡丹文化,就是她创作的“活水源头”。当地流传着一个“花魁”的故事:有个年轻的花农,梦想夺得“花魁”金匾。百花仙子托梦告诉他,你若有志,就去黄河滩上取土,到东海汲水,花魁才会属于你。说完,丢下一支碧玉簪隐身而去。此后,小伙子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碧玉簪入土的地方培育出一株绝品绿牡丹,如愿夺得“花魁”金匾。李明在画牡丹珍品“豆绿”时,脑海里总浮现着这个瑰丽的传说。她豁然有所悟:“豆绿”并非那种翠色欲滴的绿意,而是经风雕雨琢,由嫩绿至浓绿再至老绿的苍苍碧色。有如此识见,李明笔下的绿牡丹果然别具风采、卓然不凡。

三是画出丰节。李明认为,画出牡丹的精气神,画出牡丹的风骨高华,才是牡丹画的最高艺术境界。相传赵楼村有一株年逾百年的“牡丹王”,树高丈二,花开百朵,乡人视之为神。民国时的曹州镇守史为讨好当权的袁世凯,派人将其移植到袁公馆的庭院里,可没多久就枯死了。何以如此?李明说:因为牡丹是有气节的,不舍吾乡吾土,更不会附炎趋势。曹丹有一个特点,不仅花繁叶茂,其枝干亦挺拔遒劲。画竹子的人,非常注重描绘竹节。李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牡丹也是一节一节长大的,只绘其花,不免流俗;绘出其枝其节,才可见出牡丹的磊落轩昂,以及它历尽艰辛的顽强生命力。常人花牡丹,多画其花其叶,很少有画枝干枝节的。李明不然,她创作的《一枝独秀》等牡丹画,多用立轴,聚焦枝干。人们都说牡丹是富贵花,多不知其是一种耐旱喜碱的植物,沙地里生,咸土里长,不畏风霜雨雪。李明的许多牡丹画,尤其是画古株的时候,所绘铁干老枝,挺拔坚凝见精神。她新近画的一幅《残红》,枝干迎风斜挺,满地辞枝的花叶,枝头犹有残红。如此构图立意,艺术地表现出荣华过后的绝世高义。

菏山雷泽间上演过一出出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菏泽蕴藉着千古不衰的英雄气。生于斯长于斯,李明身上也浸染了些阳刚之气,她为人豪爽,孝友尚义,其牡丹画也充溢着蓬勃的精气神。

古诗云:“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牡丹贵为百花之王,国人视之为富贵花、吉祥花。来京多年,李明参加了许多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逐渐认识到牡丹在精神层面上的人文价值。在创作中,她着意将牡丹的气质、特性和精神,与民族魂、中国梦联系起来。她的巨幅牡丹画《墨香生春》,用笔宽大,着墨饱满,更难得的是托意深远,冰雪消融时绽放的牡丹,透露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早春信息,呼唤人们迎接九州布泽、万物生辉的春天。这幅寓意深刻的画作,荣获“纪念*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近现代以来,牡丹已遍植世界各地。如美国于19世纪20年代引进中国牡丹品种和野生种,后来还培育出一种别有姿色的黑牡丹,其国家森林公园里均栽有牡丹和芍药。牡丹象征着“和平、幸福”,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李明认为,在开展公共外交和新丝路人文交流活动时,牡丹和牡丹画可以跨越国界,沟通民心,让外国朋友借此领略到中华花卉文化的神韵和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的常务理事,李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还被许多国家的艺术机构、博物馆收藏或编入画册。她创作的《天下第一香》,布局开廓恢弘,用墨润泽,但见群芳缀树、粉白黛绿、竞奇斗美,观之花气袭人,美哉壮哉!可谓世无其工。

被视为“国色天香”的牡丹,历来是画家争相绘制的对象。然而,画过牡丹的画家很多,但倾尽心血画牡丹的并不多见,李明用了几十年功夫,备尝艰辛,终于成为当代最负盛名的牡丹画家。李明先后获得“中国书画年度人物”“中国书画名家”“中国美术百杰”等荣誉称号。相信她会在人生盛年精进不已,创作出更多属于盛世大家的作品来。(郝耀华 撰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