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随风去,不见过来人:“胡人克星”白马义从的一生

白马随风去,不见过来人:“胡人克星”白马义从的一生

首页角色扮演苍天合击神途更新时间:2024-07-10

关于白马义从的文章有很多,但是这些文章多是夹杂着演义色彩,而且或是过度贬低白马义从,或是过度抬高白马义从。今日一文,我想尽可能地去还原白马义从的原貌,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的白马义从,并且深度解析一下让白马义从损失殆尽的界桥之战。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白马义从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在《英雄记》和《后汉书》中,有两种说法。在《英雄记》中认为,白马义从是公孙瓒选拔了数千名善于骑射的勇士,让他们骑乘白马,组成了一支强悍的骑兵队,被称为“白马义从”;在《后汉书》中认为,白马义从是公孙瓒选取了数十名善于射箭的勇士,让他们都骑乘白马,称为“白马义从”。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对,这应该是分别对照着白马义从的前期和后期。

在前期,因为公孙瓒常常骑白马作战,因此被胡人所害怕,胡人纷纷传说“当避白马”,此时的“白马”指的是公孙瓒一个人,即“白马将军”。后来随着公孙瓒势力逐渐强大,他组织了几十名善于骑射的人,骑乘白马,组成了最初的白马义从,这一批人应该是充当了冲锋的尖刀和公孙瓒的近卫的角色。在《后汉书》中记载,公孙瓒曾经率领着这数十名骑兵与数百名鲜卑骑兵作战,并且还斩*了敌人数十人,公孙瓒的军队也伤亡了一半。

白马义从

在后期,公孙瓒实力更加强大,因此便组织了数千名善于骑射的人,共同组成了白马义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马义从,此时白马义从的形势已成,是一支几千人组成的骑兵队。

白马义从最初的敌人是北方的胡族,在与胡族作战的时候,白马义从均是凭借着自己过人的骑射技巧大败胡族。就看战绩来说,白马义从的战斗力丝毫不逊色于李广当年率领的士兵。就其作战方式来说,白马义从是一支典型的,以骑射为主的轻骑兵,据记载:

“(公孙瓒)简其白马数千匹,选骑射之士,号为白马义从。”

我们可见白马义从之中基本上都是擅长骑射的骑兵。而此时,白马义从在战场上的身份也逐渐从公孙瓒的护卫转移成了公孙瓒在战场上的尖刀了。据记载:

“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匹,白马义从为中坚。”

在作战之时,公孙瓒多习惯将骑兵分为左右两翼,大部分骑兵为普通骑兵策后支援,以白马义从为精锐,充当这一批骑兵之中的尖刀,负责冲破敌阵与收割敌人。

到了战场之上,面对着中原诸侯的步兵集团,白马义从只需要通过不断地骑射,采用放风筝的战法便可以轻松战胜中原诸侯了。但是在界桥之战,面对着袁绍的数万步兵,本来公孙瓒是占尽优势,为什么最后他还是输了呢?我们来看这场给白马义从造成重大损失的界桥之战。

白马义从想象图

二、以短打长:界桥之战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界桥之战中,公孙瓒输给了鞠义的先登死士,被鞠义以重弩和长矛所击破。其实按照我上面所分析的,若是公孙瓒采用骑射的战术去打袁绍军,那么很可能死得就是袁绍军了,结果在这场战斗之中,公孙瓒却做了一个神操作:

“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

也就是说当时公孙瓒看到了鞠义的兵少,于是便放弃了骑射,转而命令骑兵直接去踏倒鞠义的部队。因为公孙瓒这个做法,后世有很多人便骂公孙瓒愚蠢。我个人一直有一个观点,像公孙瓒这种能打下一片天的诸侯,必然不会太笨,那么为什么公孙瓒会想到这个操作呢?那正是因为公孙瓒在和袁绍交战之前,曾经去打了青州黄巾一顿,而且还是“大破之”,前前后后*死了黄巾军数万人。

我猜测在这一场战斗之中,因为黄巾军阵型松散,军纪不严,训练不到位,因此公孙瓒凭借着自己手中强大的骑兵,那就是践踏黄巾军了。此时的公孙瓒吃到了甜头,因此在面对着袁绍的军队的时候,也想着依靠打黄巾军的做法去打袁绍的军队。但是公孙瓒忽略了一点那边是先登死士并非是黄巾军,而是经过了鞠义精心训练而出来的部队。其忍耐力、军纪、勇气、决心等甚至是远远超过了普通的部队。我们看鞠义当时的表现:

“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

我们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公孙瓒的数千骑兵冲了过来,马蹄声像雷声一样响,而鞠义一方只有八百名步兵,躲在盾牌下面,手中拿着弓弩。换成一般的军队,例如说黄巾军,恐怕直接就是转头逃跑了,但是鞠义的部队却丝毫不慌,镇定地用长矛、弓弩与公孙瓒的骑兵对峙,最终打败了公孙瓒的骑兵。

界桥之战中,公孙瓒大败

我们都知道,如果要是用骑兵去冲击成方阵的步兵,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士兵、战马均装上重甲,然后再进攻,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冲击力,一方面可以保护战马和骑士。但是在界桥之战中,公孙瓒却用毫无装备、擅长骑射的轻骑兵去冲击敌方全副武装、成整齐方阵的步兵,这就是公孙瓒的过失了。

因此界桥之战中公孙瓒失败的最大原因在于抛弃了白马义从所擅长的骑射而选用了不擅长的冲击,最终导致被敌人击败,白马义从也损失惨重。

其实到了后来,公孙瓒还有一次反败为胜的机会,当时袁绍的士兵都去追击公孙瓒了,袁绍身边只有百余名大戟士。而公孙瓒亲自率领着两千多名骑兵进攻袁绍,我推测其中是有着非常多的白马义从的。这一次,公孙瓒充分发挥了白马义从善于骑射的特点,“弓矢雨下”,结果因为袁绍的抵抗力度比较强,公孙瓒的骑兵就撤退了。

这是很平常的一个记载,但是我却从中读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认为这个记载恰恰就反映了白马义从颇有一些胡人的作战习气,导致其缺少了汉人军队的坚韧性。在《匈奴列传》中曾经记载匈奴军队作战的特点:

“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也就是说白马义从面对着弱一些的敌人,可以打得很厉害,但是一旦遇到敌人反抗很激烈的情况下,白马义从的战斗意志便会被大大削弱,甚至是不战自走。我推测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公孙瓒打惯了顺风仗,因此一旦遇到了逆风的局势,心理上便很难承受,于是便会溃败。

因此综上而言,界桥之战中公孙瓒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公孙瓒放弃了白马义从擅长的骑射战术,选择了白马义从不擅长的冲击战术;另一方面是因为白马义从自身的战斗意志并不强硬,遇到逆风的局势就很容易军心大坏,因此错失了反攻良机。

白马义从的失败,与其自身有着重要关系

三、白马义从的末日

我认为界桥之战中虽然公孙瓒损失惨重,但是其实力还尚在,军中应该还是有三四千名骑兵,其子公孙续手中也有几千名骑兵,白马义从应该也剩下不少。袁绍的军队均是步兵,按理来说公孙瓒还有翻牌的机会。但是此时的白马义从却遇到了他们多年的老对手,即胡人。

在袁绍和公孙瓒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刘虞的旧部阎柔、鲜于辅等人也开始对抗公孙瓒。阎柔召集了乌丸、鲜卑等,聚集了数万骑兵,之后更是和袁绍联合:

“袁绍又遣鞠义及虞子和,将兵与辅合击瓒。”

由此我们便知道为什么坐拥着骑兵大军的公孙瓒要将自己封锁在易京城内不出去了。公孙瓒相对于袁绍最大的优势便是在于他的骑兵,现在袁绍聚集了鲜卑、乌丸,也有了一支强大的骑兵,这就等于抵消掉了公孙瓒的优势了。有人会问了,公孙瓒之前不是打得北方胡族哇哇叫吗?那么为什么公孙瓒的骑兵这一次不行了呢?其实公孙瓒与北方胡族的作战,一直都是五五开的战绩,甚至有的时候公孙瓒还打不过他们,据记载:

“丘力居等钞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瓒不能御。”

可见公孙瓒的部队并没有想象中的如此能打,在与胡族的对抗之中也不是次次都能占据上风的。此时的公孙瓒损兵折将,面临的又是胡族的数万骑兵,自然不敢轻易出战了。其实公孙瓒还是想着“突骑直出”,率领着骑兵去截断袁绍后路的,结果被手下给阻止了。

最后是白马义从的最后一战,当时公孙瓒联系了黑山贼张燕想要来帮自己解围,结果求救信被袁绍被夺得了,袁绍就举火假装是张燕来救,公孙瓒就率领着自己最后的士兵出战,据记载:

“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便出战。绍设伏,瓒遂大败,复还保中小城。”

我推测在这最后一战中,白马义从损失殆尽,这支曾经给公孙瓒建立无数荣光的部队也随着公孙瓒的身死而消失。白马将军也随着白马而逝去了。

白马将军最后随着白马而去

四、总结

因此综上来看,白马义从是一支灵活性极强的骑射轻骑兵,其优势原本在于骑射,但是公孙瓒却主动放弃了自身优势,采用了自己不擅长的作战方式,最终导致了白马义从的全灭。

白马义从可能最好的战场是在北方与胡人的战场之上吧。如果白马将军没有如此匆忙地卷入与北方军阀的争夺之中,而是继续与胡人交战,那么结局可能会不一样吧。

白马已逝,斯人寥寥,只能留待我们今人去评判了。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