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近年来的以宇宙为大背景的科幻片越来越多了。
各个国家都在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并把想象力付诸于影视。
2010年的《星际穿越》整合科学理论呈现了太空旅行,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成为了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这些宇宙科幻电影总是带观众引入更为广袤的空间,告知全人类:世界不止于地球。
不过,董哥这次介绍给大家也是一部宇宙级的电影,但它的核心不是向外探索,而是向内回归——《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在播出后,太多个“噱头”一个个往它身上贴。
它于2013年8月28日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举行首映,这也是该电影节历史上首部被选为开幕片的3D影片。
在2014年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更是风头大盛,10项提名,7项获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等),成为当晚最大赢家。
上映后,这部成本只要1亿美金,全球却收获了高达7.2亿的票房,这就是传说中的叫好又叫座啊。
那么问题来了,它名标影史,为何会被夸上天?
首先,它的导演是国际知名的阿方索·卡隆。
这位导演可是奥斯卡的常客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人类之子》、《罗马》均是出自他手。
这部电影的剧本也是他与其儿子乔纳斯·卡隆共同撰写。
再来说说这部电影的主演。
女主是桑德拉·布洛克。她是《瞒天过海:美人计》的主演,还配音过《小黄人大眼萌》,她也以此片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在桑德拉·布洛克之前,竞争女主演的对手可都不是泛泛之辈。
安吉丽娜·朱莉(《沉睡魔咒》)、斯嘉丽·约翰逊(《黑寡妇》)娜塔莉·波特曼(《V字仇*队》)、玛丽昂·歌迪亚(《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等国际知名女影星都是本片女主角的大热人选。
这也从侧面说明这部电影的剧本、编导、制作方等硬实力过硬,吸引力极强。
男主是乔治·克鲁尼。他是《老友记》、《急诊室的故事》等大热美剧的主演,也曾出演过《十一罗汉》系列电影。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在开始筹备本片时,男主角的最初人选为“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
主演介绍完了,我们开始进入电影正题。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女宇航员从太空自救回地球的故事。
故事的开篇就把环境定位在深邃浩瀚的地球外太空。
此时,镜头对准一台隶属美国的空间站,几名搭乘“探索者”号航天飞机而来的宇航员正在舱外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
第一次上太空的女博士斯通(桑德拉·布洛克 饰)和经验丰富的宇航员科沃斯基(乔治·克鲁尼 饰)正在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
就在此时,休士顿的航天总部传来骇人消息:
俄罗斯发射导弹击毁其一颗废弃的间谍卫星, 爆炸产生的大量卫星碎片正以超过子弹的速度在地球轨道上扩散开来。
更让人胆战心惊的是其在地球大气层上空的连锁反应:
这些卫星碎片意外击中其他卫星,引发大部分卫星间的连环粉碎,制造了更多新的卫星碎片。
很快,这些卫星碎片向斯通一行人飞了过来,瞬间击毁了“探索者”号航天飞船和哈勃太空望远镜。
斯通的同伴们遭到碎片重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她和科沃斯基得以幸存。
后来,科沃斯基为了保全斯通的生命,选择自己葬身宇宙。
令人悲伤的是,这次修复工作恰好是科沃斯基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航天工作。
斯通为了不辜负科沃斯基的生命,带着信念拼尽全力,在太空上寻找回归地球的方法。
故事至此,董哥就不赘言太多了,值得更多关注的是这部电影的美。
众多专业影评家在看到这部电影的公映版本后,如出一辙地称赞它的绝美。
超级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直接忽略到此前的许多太空神作,直接把它捧到最高点:
我觉得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太空题材的影片。
这种电影,我很久没有看到了。
《好莱坞报道者》也曾这样评价这部电影:
“《地心引力》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科幻片,它充满着张力和令人惊喜的桥段,阿方索·卡隆打造了一部最具现实感和美丽的太空电影。”
《纽约邮报》也不约而同地称赞了它的壮丽:
“《地心引力》以一种壮观无比的方式描绘了外太空,具有跟《2001:太空漫游》同等的开创性。”
在董哥看来,这部电影对于美的塑造是有不同力度的:时轻,时重,时虚,时实。
一、轻的部分,贯穿全片。
其实想都不用想,就外太空的环境、宇航员的身份而言,观众也都有一定的“轻”视觉预演呈现在脑中。
全屏映入眼帘的是缓慢流淌的卫星和蔚蓝的地球,在宇宙的背景下,这种漂浮美感如画一般静止,又具有如水一般的柔软张力。
而美的角度在影片的摄影创作下更是收放自如,在宇宙宏大之美的包围下,有一处小而美更是令人离不开眼睛:
斯通卸下宇航服,尝试蜷缩着身体安静睡去......
此处的构图和打光堪称惊艳,如同希望在黑暗中即将淡去,但身体被光芒扶持,永不坠落。
在如此柔和的太空“轻”特质下,这部电影就把那种慢悠悠的状态呈现得恰到好处。
导演在不到90分钟的时长守住了剧情节奏,完整细述了回归故事,不侵占视野,不放过细节,实在是功力了得。
二、重的部分,摩擦生热。
这部分则与第一部分对立统一:第一部分相对静止,这一部分则突出动态。
而这动态是猛烈的,源于外太空的摩擦力和重力。
当它们流窜在太空,任何失误的“空气交流”都会扩大甚至引爆摩擦。
最恰当的是斯通博士在国际空间站从火海里逃生那一幕。
星星点点的几粒小火苗漂浮在舱里,一不留神,火苗瞬间借助外气,热胀后瞬间放大数十倍,几乎直接炸毁整个空间站。
不过,这一幕在影片摄影的手里,放大了火焰的填充之美,也加重了破坏后的爆裂美感。
还有一幕则更为壮观。
在与大气层的摩擦后,天宫一号的各部分解体返航地球,带着金属光泽的火花一齐冲向地球表面。
重舱带着笔直的尾气纷飞,大小不均,却整齐划一。
当全体小舱出现在蔚蓝地球上空时,此刻,重的意义便是回归。
三、虚的部分,凸显渺小。
首先,定位于影片中的两处虚化镜头。
一处是差点浮走的螺丝,一处是斯通博士哭泣的泪珠。
前者虚化了宇宙、人等无关的杂质,突出这一颗金属微粒后又回到宇宙中,这是虚化后的实质渺小;
后者虚化了斯通博士和舱内物体,突出晶莹剔透的泪珠,实则集中展现人的脆弱,希望的渺小,无垠的孤独。
而让董哥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斯通博士脱离空间站后不停下坠。
单一的运镜让白色的宇航服在宇宙无边的黑色背景下越来越小,给观众以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这里瞬间成了女主的独角戏,但又给人这场戏即将终止的感觉。
虽然越来越安静,但太空瞬间密闭的窒息感不言而喻。
而这一幕也是向死而生的主角独秀,它关注了女主身上的更多细节:
呼吸节奏、密集的通讯话语占满观众耳朵,在渲染极度紧张感的同时看,也在愈发安静、虚实相依的氛围中释放压力。
四、实的部分,源于撞击。
影片有两处撞击,一处是硬撞击,一处是软撞击。
硬撞击发生在卫星碎片与空间站之间。
这一幕具象化地呈现出那种零散的破碎,却又不失绽放般的美感,反倒释放出了支离破碎的精致。
即便是破坏部分,但依旧抓人。
软撞击则要对准回归地球的降落伞。
重力支撑着小舱陨落,红白相间的降落伞擎天放大,这一幕和谐而又温柔地呈现了理想化的落地之美。
当她的双脚最终站立在地球的泥土之上,那一刻就不再是绝望的心灰意冷,而是劫后余生的喜极而泣。
其实,上述的这一切,得归功于影片背后的视效团队:
1、所有的太空镜头都是CG制作的。
据悉,在这部电影中,60%的镜头画面都采用CG技术进行制作,带来至美感受的外太空其实都是CG的功劳。
其中,片中长达20分钟的开场,使用电脑特效的程度堪比《阿凡达》。
整部电影中,只有空间站内的大部分戏份是在搭建的布景里拍摄的,与真实生活有关系的只有桑德拉·布洛克以及乔治·克鲁尼的脸。
2、每一个镜头画面都是基于现实。
据该片的特效总监透露,除了中国的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的建模细节大部分都是靠想象之外,电影里的其他太空站和卫星等都经过了精准的建模。
3、以创作动画片为方向、灵感。
导演阿方索·卡隆在宣传影片的过程中反复提到,影片的制作过程中的重点之一就是以创作动画片为灵感,让电影向动画片看齐。
剧组花了两年半的时间确定灯光、拍摄角度以及动画人物如何有效视觉化,最后才确定让演员来试镜。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各方面都发挥得极为优秀的电影:
故事剧情扣人心弦,电影节奏行云流水,主题直白却不落俗,主角演技在线,摄影和视效更是其加分项,美的不同力度分散于整部电影。
而其通过返航地球的逆旅,则是在向观众传达:
回归家与根基,是人类永恒的母题。
这或许就是电影名为《地心引力》的原因吧!
青石编辑部|董哥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