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文化馆 赵彦华
渔鼓,又称道筒。简板,又称简子。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地区。宋代已出现,见苏汉臣所绘《杂技孩戏》画面中(《中国音乐史图鉴》IV—9)。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渔鼓,裁竹为筩,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猪膋上之最薄者,用两指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者也”。
据明人研究,渔鼓道情的渔鼓简板始于宋朝,至南宋出现曲白相间的说故事的道情。
渔鼓道情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形式,由于它亦雅亦俗,曲调又易学易记,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流传范围十分广泛,渔鼓道情艺术的历史比较悠久,流传区域也比较广阔。它属道教声腔艺术,源于唐朝道教经韵。最初的道清称道歌,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及募捐化缘的工具。唐朝段常著《续仙传》书曾经记载:“蓝采和手持拍板(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这便是道情的最初形式。在中唐时期,玄宗皇帝李隆基十分崇信道教,并将它奉为国教,甚至还与老子李耳续起家谱,称之为祖上。他手下的重臣贺知章、韦韬等人都是著名道士,就连他的宠妃杨玉环也被封为“太真”道士。当时道教广为流传,传教道士云游天下,到全国各地传道时皆唱道情,道情之影响和活动范围达到顶峰。因此,中国大约有二十个省流传有道情艺术。渔鼓道情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以演唱为主,夹白为辅,所持乐器为打击器,即渔鼓筒子和简板,所演唱曲目多为传统书目,其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动听。
渔鼓道情是河南坠子起源的曲种之一,同时又是中国地方稀有剧种道情戏的鼻祖,专家亦有论证,渔鼓道情被誉为颖河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是我国曲苑中又一朵芬芳郁香的奇葩。渔鼓道情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也就是道士们传道或者化募时所叙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他们叙情的方式就是打渔鼓,唱道歌,所以“打渔鼓,唱道歌”是连起来说的,如唐代的《九真》、《承天》(《唐会要》卷三十三)与《踏踏歌》(段常《续仙传》论蓝采和持拍板说唱者)。最初为歌曲形式,称“道歌”或“经韵”,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为道教宣传教义及募化的艺术手段,并没有因道教的衰落而消亡,几经衍繁,或为曲艺形式,或为戏曲形式,至今在民间流传着。后来,“道情”为民间艺人所习用,宗教内容便渐趋淡化,改唱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道情、唱歌”的方式也演变为一种说唱的艺术形式。渔鼓道情与当地民众交往接触广泛,熟悉民情,了解群众的习尚和对音乐文化的需求,所以其演出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与强烈的生活气息,艺术风格朴素无华、生动细腻。由于所演故事多是忠臣孝子、家长里短之类
到了元代,渔鼓已广为传唱,“诸民间子弟,不务生业,辄于城市坊镇,演唱词语,教习杂戏……击渔鼓,惑人集众”(《元史》卷一百五)。明清时期,渔鼓已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完整唱腔。著名爱国思想家王船山(衡阳人)就作过《愚古词》(愚古即渔鼓)二十七首。作者记有“晓风残月,一板一槌,亦自使逍遥自在”(《船山遗书》第六十四册)之句。从此,渔鼓道情便由宣扬道教出世思想的工具完全过渡为富有娱乐性、知识性的民间说唱艺术。
据《河南曲艺网》记载,清乾隆初(1740年前后)渔鼓道情自山东传入河南,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渔鼓道情进入兴盛时期,艺人在道情唱本中加进说词,逐渐形成说用散白、唱用韵文的表现形式。这种散韵相间文体适合演唱中长篇书目。渔鼓主要流传于河南省豫东周口、商水、沈丘、项城、太康以及安徽萧县、界首、亳州等地。
渔鼓道情是流行最广、群众熟悉和喜爱的曲艺走唱形式。又称道情、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渔鼓职业艺人代代相传,并有丰富的传统曲目和唱腔,主要流布于商丘、开封和周口三地区的豫东道情,在山东渔鼓和安徽道情的影响下,又吸收当地的山东琴书、大鼓书的唱腔而得到发展。由于地域广,艺人多,因而,唱腔亦较繁杂。:需要演唱者左臂抱鼓、左手打简板,右手击鼓,此外还要唱,摹拟各种人物的腔调,非常不简单。
简介渔鼓道情是汉族传统曲艺的一个类别。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渔鼓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也就是道士们传道或者化募时所叙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他们叙情的方式就是打渔鼓,唱道歌,所以“打渔鼓,唱道歌”是连起来说的,如唐代的《九真》、《承天》(《唐会要》卷三十三)与《踏踏歌》(段常《续仙传》论蓝采和持拍板说唱者)。后来,“道情”为民间艺人所习用,宗教内容便渐趋淡化,改唱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道情、唱歌”的方式也演变为一种说唱的艺术形式。到了元代,渔鼓已广为传唱,“诸民间子弟,不务生业,辄于城市坊镇,演唱词语,教习杂戏……击渔鼓,惑人集众”(《元史》卷一百五)。明清时期,渔鼓已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完整唱腔。著名爱国思想家王船山(衡阳人)就作过《愚古词》(愚古即渔鼓)二十七首。作者记有“晓风残月,一板一槌,亦自使逍遥自在”(《船山遗书》第六十四册)之句。从此,渔鼓道情便由宣扬道教出世思想的工具完全过渡为富有娱乐性、知识性的民间说唱艺术。
乐器制作方法渔鼓用竹筒制作,筒长65—100厘米,鼓面直径13—14厘米,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而成。
简板用竹片制作,长45—65厘米,宽1.7—2厘米,一端向外弯曲,两根为一副。演奏时用左手夹击发音。与渔鼓一起为“渔鼓”、“道情”伴奏。
演奏方法演唱时表演者左手怀抱渔鼓筒并打击竹简,右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头击渔鼓筒。指法有“击”(四指同时拍击)、“滚”(四指连续交替单击)、“抹”(四指击鼓止音)、“弹”(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弹)等。边唱边打竹简,控制速度和节拍,渔鼓筒只在前奏和间奏时才打。道具简便,演唱和表演比较灵活。
分布区域渔鼓又称道筒子或坠子嗡,行话为溜兰条儿,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源于明代叙事性道情。后由道士以道教为演说题材,到民间传道时流传至界首,约有四百多年历史。渔鼓源于明代,具体年份不详,兴盛于清朝道光年间,1920年左右,是渔鼓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区域东至安徽省太和县、阜阳市、蒙城县,西至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太康县等。
据商水渔鼓道情第四代传人杜三合介绍,商水渔鼓创始人是杞县入闫四辈,他出生于1829年,本是一位落魄书生,饱学诗书,加上口才极好,擅长谈古论今,时常在街头讲故事,人送外号“闫老裢”。他从来到当地讨饭的安徽、山东人怀抱渔鼓表演小段节目受到启发,自己制作渔鼓,自编说唱节目,利用当地方言、地方戏曲小调,节目内容基本是传奇故事、豪强狭义,每到一处都能吸引不少听众。后来闫四辈转辗来到周家口,开始站书场,受到观众追捧。60多岁时收下弟子李结子。
李结子,原名李文秀,出生于1876年,周家口人,自幼父母双亡,无依无靠。闫四辈见其可怜,天智聪慧,说唱时并不结巴,遂收入门下。师徒结识不久,结伴去豫南罗山、正阳一带演出,走村入户,冬宿山观庙宇,夏歇河边麦场,闫四辈年老体弱,不幸染病身亡。李结子痛哭一场,倾其所有将师父埋葬在正阳县陡沟镇。李结子长途步行回到周家口,苦练渔鼓道情,终于艺成。晚年收下徒弟周明扬。
周明扬,又名周成仁,商水县白寺周庄人,1916年出生,父母早亡,家庭贫穷,为养家糊口挑着货郎担子游乡叫卖,长期历练得到一副好嗓门。一天在周家口西10里北赵集偶遇,李结子很欣赏周明扬,二人一见投缘,遂结为师徒。周明扬善演唱渔鼓道情,常到附近县市演出。解放后,曾获许昌地区文艺汇演演员一等奖,河南省文艺汇演演员二等奖(河南省曲艺志记载)。1959年秋,许昌地区文化馆聘请为民间文艺教唱老师,负责培养教唱青年一代学员,周明扬一生从事文艺演唱直到临终。他一生演唱的曲目有《平北宋》、《小八义》、《拳打镇关西》、《武松砸店》、《打狼段》、《张庭秀私访》等。虽说演出器具简便,唱腔节奏简单,可周明扬老师音韵饱满,吐字清晰,抑扬顿挫,说唱动听,1956年在河南省民间曲艺调演中获省级演员奖,省著名曲艺家武申洞对周明扬的渔鼓说唱赞不绝口。他说唱的《叨鹌鹑》更使观众入迷,撵十几里听他演唱,常年居码头,坐书棚,在周口沙河北岸、沙河滩书棚里演出场场爆满,唱响沙河两岸几十里,至今七十余岁以上老人提起他还赞不绝口。周口商水合并后在周口说唱团工作,周明扬常年到省内外巡回演出。
特色
渔鼓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以演唱为主,夹白为辅,所持乐器为打击器,即渔鼓筒子和简板,所演唱曲目多为传统书目,其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动听。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渔鼓道情有单口唱、对口唱两种演唱形式。
解放前单口唱的渔鼓艺人大多是沿街乞讨,解放后红白喜事赶酒的艺人也是单口唱。表演时,左臂斜抱渔鼓,手执云板(简板),右手拍击筒底皮膜与云板交错应节。对口唱主要在舞台上表演。一男一女,男演员右手拍渔鼓,左手执简板,女演员用云板(简板)对唱,说唱相间。辅以身段动作表演。演唱优美动听、脍炙人口,而且舞台形象十分生动,进一步丰富了渔鼓道情的表演效果和艺术感染力,群众喜闻乐见。
渔鼓的风格:无本可循、无曲可依,通俗易懂、伸缩自如。记录故事情节概要,演唱时靠艺人临场发挥,随口编唱,对情节与人物逐一进行深刻细致的描绘,增加浓墨重彩的渲染,以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演唱方式较为简便,不要音响、不要设施、不要舞台,一对简板、一根渔鼓、一个凳子,就是一场完美的演出。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一曲渔鼓说唱,宣泄着内心的情感世界,或高亢明快,或凄婉悠扬;性情炽热,愉悦心胸,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特别是一些短小精悍的渔鼓小段新作,教育人们惩恶扬善,尊老爱幼等。在今天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界首渔鼓这一曲艺传统文化仍不失其重要的宣教意义。渔鼓道情土得纯粹,土得掉渣,土得独一无二!
一把简板,一个渔鼓,尽唱逍遥。道情,成了当时无数文人墨客隐世脱俗、超然世外的音乐寄托。
渔鼓的说唱特点及器具
渔鼓是颍河流域最杰出的曲艺艺术代表,她植根于民间,发展于民间,融合了当地的坠子艺术和鼓书艺术,使之唱腔更加圆润、自然、优美。所演唱的题材多为古典传统曲目,对人物个性的把握,突出稳、准、恨(恨为行话恨书,即说书舍命),渗透着艺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和精神寄托,从中可以看出豫东大地人性的厚重、民风的朴实、人文的纯美。它对这一区域的曲种构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渔鼓为民间口头音乐集成,是劳动人民多年在劳作实践中的音乐结晶。为此,唱腔大起大落,或悲或喜,自然流畅,且朗朗上口,易听、易懂、易传、易学。说书者眉目传情,声情并茂,听书者静入其中,神情贯注。渔鼓道情剧目丰富,贴近百姓,乡土气息浓郁。真质朴实的演唱艺术,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渔鼓的说白和演唱均以上韵为主,持豫东方言,字音则属河南话,所演唱的字句大多为七字句、十字句;三字句和五字句很少运用,常用韵脚为中东韵,在收口字延长音域时,先收后放,使字音由弱到强,演唱效果极佳。
渔鼓的表演形式多为一人坐唱,唱到激情时,偶尔站势说唱,以唱为主,以夹白为辅,待唱一段后,即放下鼓板,以评书为形式,再进行表演。
渔鼓的演唱特色为一人一台戏,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摞摊演唱。界首渔鼓以略带沙哑之声为主体演唱特点,字正腔圆,喷口有力,表演火爆。有时运用闪板和夺字技巧,引人入胜,拍手叫好。
渔鼓的唱腔多用颤音,通过颤音力求使唱腔尽量悠扬。颤音更适合低音渔鼓擅长抒发的那种优美、婉转、缠绵悱恻之情,可达到因情生音、声情并茂的境界。
渔鼓音调高亢、洪亮、热烈、奔放,尤其是唱到擂鼓出战中,那种洪亮的唱腔能感染观众的情绪,仿佛把听戏者带入那千军万马的嘶*声中,有身临其境之感。渔鼓也多用衬词衬字,如“哪个”、“哎”、“哼”等,其衬词衬字多加装饰音,且拍节较长,一般为四拍。装饰音多用于尾音部,发声方法多用于鼻音。渔鼓还多用于滑音,使唱腔更加丰富多彩,音韵更加细腻、委婉。尤其是渔鼓唱腔的结尾处,绝不简单的收煞,必有异峰突起、起伏跌宕的腔调,不仅听来神气十足,且大有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在声腔上常用上下句式,根据剧情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采用不同音色来表达喜、怒、哀、乐、悲、急、愁、闷。在唱腔旋律中,根据剧情需要有时也夹带节奏的韵白,使吐字更为丰满有力。鼓声清脆跳荡,余音袅袅,益发生色,
渔鼓道情是河南坠子起源的曲种之一,同时又是中国地方稀有剧种道情戏的鼻祖,专家亦有论证,被誉为沙颖河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是我国曲苑中又一朵芬芳郁香的奇葩。作为中国传统说唱音乐的一个品类,在悠久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中,由最初局限在道士演唱的曲调衍化为集道教意蕴与民间音乐于一身的传统音乐体裁形式。渔鼓道情书目丰富,贴近百姓,乡土气息浓郁,是古老而珍贵的剧种。
由于渔鼓道情的唱腔完全是老师教徒弟学,唱词没有文本,历代也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文字记载,全凭口传心授,学艺周期较长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这门民间艺术奇葩濒临灭绝。这些道情曲目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在传唱中不断加工完善,情节曲折、起伏跌宕,人物个性鲜明,语言丰富多彩。
渔鼓道情的重要价值:
1、渔鼓道情的板式和演唱形式独树一帜,对研究戏曲音乐、宗教音乐的嬗变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2、渔鼓道情“三句一番”、“引腔、腹腔、锁腔”唱词句式结构,与当地民歌如出一辙,加之平起仄落的韵脚别具一格,对探索渔鼓道情古老文化内涵、研究戏剧文学、民间文学其文学价值提供了鲜活的例证;3、渔鼓道情的唱腔、表演、伴唱、锣经非常独特,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也为其他剧种丰富演唱和表演提供了有益的借鉴;4、渔鼓道情遗存着道教文化、异地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历史血脉,对研究多种文化的融合具有不同于其他的历史价值;5、渔鼓道情剧目始终张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抢救保护这一古老剧种,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塑民族精神、建立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存续状况
渔鼓道情作为绵延近三百年的稀有剧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改革开放后社会急速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趋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多元化传媒技术和普及,渔鼓道情的保护、传承面临这前所未有的危机。学艺不是一句话,可能需要三五年或者更久。目前,绝大部分渔鼓戏艺人已经亡故,既是幸存者也大多年逾古稀,民间艺人均已年老体衰,人亡艺绝的现状十分严峻。渔鼓戏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正是这样一种民间曲艺,渔鼓道情在现代艺术、现代生活的冲击下将曲终人散,将飞快地从我们眼前消失。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艺术形式和娱乐形式竞争加剧,渔鼓道情受到很大冲击,民间业余演出越来越少,生存艰难,亟待抢救、保护。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之下,陷入了濒临衰亡的困境,演出团体及演出场次锐减,传承链几乎中断,处于被大剧种和时尚文化所取代的困境,如不加关注与保护,渔鼓道情势必越来越边缘化乃至面临衰滞、消失。
说到渔鼓道情,很多年轻人人都很陌生,能够演奏的更是少之又少,据了解,现在河南省渔鼓艺人只有数人,且年龄较大,而70多岁的杜三合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杜三合演唱的渔鼓道情音色厚重有力,唱腔韵味十足,台风古朴率真,艺术风格已然自成一派。他的表演在省内外曲艺界享誉盛名。古稀之年的杜三合仍为渔鼓道情的传承发展不停奔波,致力于宣传推广渔鼓艺术,培养新人,传承技艺。自编教材,自任教员,相继举办近十期渔鼓培训班,想把这门咱中华民族的老手艺传承下去,可惜对渔鼓道情真正有天赋和兴趣的年轻人至今还没有找到,目前只有一个入门弟子赵春。
赵春学艺三十多年,渔鼓演唱艺术日趋成熟,她的演唱俏丽多彩,变化多姿,或激情澎湃,一唱三叹,或低回婉转,幽咽流泉;表演时还擅于摹拟各种人物的动作姿势与腔调,形象逼真,声情并茂。嗓音嘹亮,音域宽广,气息充沛,韵味悠长;刻画人物个性鲜明,细致入微;演唱曲目众多,唱腔委婉动听,深得群众喜爱
杜三合说,时间一长,我也唱不动了,眼看着它要失传,豫东大地以后很难再听到这种声音了,这门老手艺也就在我手里绝了。语气里,满满的无奈,更多的是也许是无力或是找不到传人的无助。如果有那么一天,杜三合走不动路也唱不出声了,渔鼓道情是否如千古绝唱广陵散,走向一个无人所知的世界呢?
2018年12月,商水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筹办渔鼓道情学术研讨会暨渔鼓道情展演周活动,与会专家和领导高度评价商水县对渔鼓道情的挖掘保护工作,并对渔鼓道情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对基本创作、音乐创作和演员演技给与了充分肯定和建议。
2021.10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