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之朝”
此后天气渐渐寒冷
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
会在这一天纪念仙逝亲人
祭祀食物、香烛、纸钱、冥衣
谓之送寒衣
故称为“寒衣节”、“烧衣节”
是我国三大“鬼节”之一
也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
又称为“祭祖节”、“冥阴节”
在十月初一的前一天,山西有的地区由家长率领儿孙们到祖坟添土。添土不用筐篓,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兴旺。十月初一当天,族长带领家族中的男姓,抬着食盒、大方桌和丰盛的供品(一般是20至30个大碗),逐个到坟茔前祭拜,叫“上大坟”。现已改为一家一户携带少量供品(一般是饺子)“上小坟”了。
如果到墓地去,首先要清理墓碑和附近的灰尘、杂草及不洁之物,然后选好地方画个大圈,摆上贡品、点上香烛,焚烧纸钱、寒衣,边烧边祷告,汇报一下家里的喜事与好事,让先人在那边安享太平。烧完寒衣后,鞠躬,静默给先人致哀,灭掉香火,一起回家(烧的时间别忘记在圈的外面也要适当的烧上一点,送给附近的灵异一些,希望他们和你的先人们能和平相处)。
如果人在外地工作生活,没有时间去祖先墓地,又想表达一下对祖先的祭祀,就朝着老家方向,在十字路口或是方便祭祀的地方画一个圈,在圈里烧纸。
一般认为农历十月初一晚上最好别出门以免撞鬼,以下是寒衣节当天的一些忌讳:
见人祭拜勿胡言
晚上勿晒衣,红色最忌
路边钱勿捡
祭祀物品不能烧而不尽
晋南地区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
意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则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等式样
甚至制作一套纸瓦柱分明、门窗俱备的房舍
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
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雁北及晋中的平遥等县
寒衣节这日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
临县旧日传有一诗:
“粘纸成衣费剪裁,
凌晨烧去化灰埃。
御寒泉台果否用?
但闻悲声顺耳来!
有的地方,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
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
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
这就叫“包袱”
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
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
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
传承者、中华民间祭祀圣地
每年寒衣节都会举办隆重的祭祖大典
为海内外槐乡后裔提供祭奠先祖的平台
今年11月8日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将如期举行
以“四海同祭 百姓归源”为主题的
戊戌年寒衣节祭祖大典
按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传统仪程进行
十月初一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
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大意为: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尚有童谣为证:“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是一句客家俗语,说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十月初一恰逢秋收完毕,勤劳的客家人会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后,以糯米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做成应节食物糍粑,以慰劳一家老少,庆贺丰收。
洛阳有话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
青烟日落更黄昏,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冥途冷远念家尊。
街头今夜送寒衣,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聊将一并寄哀思。
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鹅毛久见折天颜,鸿雁何曾过北关。
怎奈雪娥扬海浪,难为单橹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门暖?赋象依然百树弯。
袖手大言争桂魄,襄王再莫恋巫山!
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慿谁问老衢?
最后提醒大家
寒衣节祭祀请注意消防安全!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