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一个诗意的名字
湿地之美从诗经开始
关关雎鸠是河洲鸟鸣
江淮河汉上诗词不绝
其实湿地远不止江湖
从海滨到高原甚至荒漠
它们重要却低调存在
风光无限,孕育生机
今天地理君和大家一起探寻
那些神秘丰富的天然湿地
魅影婆娑的潮汐森林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05期
摄影 / 孙华金
知识点
湿地到底是什么?
点开看看,一起涨姿势~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1971年在伊朗的拉姆萨正式通过的《湿地公约》所作出的: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的、半咸的或咸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虽然湿地有多种类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中国湿地,诗意之地。海洋、森林和湿地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中国湿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湿地不但是极致的美景,更具有保持水土、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湖泊湿地
江湖武汉,因水而生
湖是武汉人心中的温柔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02期
武汉境内江河纵横、百湖密布,湿地面积16.2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被誉为“百湖之市”、“湿地之城”,全市有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蔡甸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有6个国家湿地公园和4个省级湿地公园。摄影 / 黄晓辉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在中国武汉举办。为什么会选在武汉呢?这是因为武汉这座国际湿地之城近五分之一面积都是湿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湖泊型湿地的典型代表。在全球现有的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有13个,数量居全球第一。
湖泊带给武汉人最大的礼物,就是临湖而居如同日日身在诗画中。四季轮转,湖同景不同。或独坐窗边,不经意间扭头,便是“万顷湖泊一点山”;或三五结伴,湖堤踏雪……相传春秋时期“伯牙子期相遇结知音”的故事正发生于此。
人不断向湖索地,是武汉湖泊水域面积变化的主因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01期
有关专家基于遥感数据,对1973—2015年武汉市辖区内的湖泊进行了长时间的动态监测,结果发现人口增长与城镇化进程加速,是湖泊水域面积变化的主因。其中,1973—1990年,受“围湖造田”、“围湖养殖”、“围垸防水”影响,远城区湖泊大幅减少;1990—2002年,“围湖建厂”、“围湖造城”导致中心城区湖泊快速减少;2002—2015年,经济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远城区和中心城区湖泊均大幅减少。
在经济开发的大潮中,素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省,如今也只能算是“百湖之省”。新中国成立之初,武汉中心城区有127个湖泊,目前已锐减至38个,减少了近90个。有媒体就曾哀叹:湖北变“湖悲”,武汉发展史成填湖史,当前武汉常闹水灾的地方,过去原本都是湖泊。
近两年,武汉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投入湿地保护与修复,湖泊湿地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监测到的鸟类和小麂、野猪、貉等兽类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青头潜鸭、卷羽鹈鹕、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鸟类纷纷现身。武汉也许会成为众多城市中湿地保护的榜样。
沼泽湿地
芦花蓬海,候鸟驿站
东北三省湿地、湖泊分布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10期
东北有着中国最为广袤的淡水沼泽。这里夏季暴雨如注,而地下的冻土层有效阻止了水分的下渗,从而使东北地区形成了广泛而多样的湿地。这其中既有名声显赫的三江湿地、扎龙湿地,也有乌兰泡、卧龙湖、獾子洞等一大批生机盎然,却不为人熟知的沼泽、湖泊。制图/张树清 那晓东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遥感室
沼泽湿地,是许多人对湿地的典型印象。在《中国国家地理》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中,三江平原湿地、扎龙湿地、辽河三角洲湿地三个都在东北。以往人们总把沼泽当作危险的自然陷阱,后来人们知道了沼泽地可以排干,可以种粮食,于是人们争相开垦。实际上沼泽地其实是地球的“肾”,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0期
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分布最集中最广泛的地区,处于黑龙江东部的最低处。它是由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海拔只有35到70米左右。三江平原内已建立了多个保护区,其中洪河、兴凯湖和三江自然保护区已经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俗称“北大荒”。虽然三江平原被人工开垦的痕迹很明显,但至今仍然保存有将近104万公顷的湿地总面积。构成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这里生物多样性也极为丰富,共有脊椎动物近291种,高等植物近500种。
盘锦红海滩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02期
辽河入海口的潮间带上,生长着大量的盐地碱蓬(Suaeda salsa),远眺海滩,就会看到一片耀眼的红色,因而这片海滩又被称为“红海滩”,成为当地一种令人震撼的景观。摄影 / 徐春海
与黑龙江省的“北大荒”湿地区相呼应,人们称盘锦、营口一带的辽河下游湿地为“南大荒”两处“大荒”之境,一北一南,遥相呼应。
盘锦辽河口湿地,是现存“南大荒”的核心区,集中连片的芦苇沼泽湿地被当地人称为“苇海”,滨海滩涂湿地则分布有国内最大的碱蓬草群落,形成了热情似火的“红海滩”。这里更是丹顶鹤、黑嘴鸥和斑海豹等珍稀明星物种的栖息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上迁徙候鸟的必经地带。
滩涂湿地
积土成洲,富“淤”宝藏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自《中华遗产》 2022年02期
滩涂是海陆交汇的敏感地带,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沿海滩涂通常包括泥滩、沙滩和岩石区域,是大量水禽、候鸟、螃蟹、软体动物和鱼类等重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沿海城市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后备资源。摄影 / 孙华金
作为一个沿海经济大省,江苏同时还是我国最广阔滩涂的省份,为很多其他的候鸟提供了栖息地。这里位置绝佳、面积最为广阔的滩涂,成为数十万候鸟迁徙路上理想的“服务区”。
世界九大迁飞区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滩涂面积最大,每年这一区域的150多种迁徙水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都以江苏沿海滩涂作为主要停歇地。在我国首个海洋类世界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中,江苏的沿海滩涂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滩涂赶海,沙里淘“金”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08期
东营是我国著名的文蛤生产基地,在河口区北部海域的滩涂护养区,生长着大量的文蛤,此外还有白蛤、黄蛤等。渔民们驾驶简易船排,利用潮汐间隔赶海采拾。摄影 / 黄高潮
光秃秃的淤泥滩或许不符合常人审美的。然而,这些“烂泥滩”却是各种滨海湿地中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的丰饶都埋藏在淤泥之下。
黄河入海时,将大量富含营养物质的泥沙冲入海中,使得入海口邻近海域养分充足,吸引了众多海洋生物在此索饵、产卵、生长。出海打鱼与浅海捕捞也就成了黄河口居民们传统而常见的谋生方式。
盐沼湿地
白色牧场,盐聚宝盆
察尔汗盐湖的河口地区的湿地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11期
格尔木河注入察尔汗盐湖的河口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盐沼。这里的湿地因为矿化度低,水草丰茂,微生物丰富,这些盐沼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盐业资源,还阻止了沙漠在盆地的肆意扩张,也是当地畜牧业的重要草场。摄影 / 刘卫东 袁志柱
就广义盐沼而言,包括沼泽、盐湖、盐壳等,在我国,盐沼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内陆干旱区。而在内陆干旱区,只有柴达木盆地分布有连续成片、面积最大的盐沼,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但即便是就狭义盐沼而言,柴达木盆地也是世界上盐沼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
在蒙古语里,“克鲁克”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在克鲁克湖的南岸,几乎都是盐沼和草甸,成群结队的牛、马、羊,还有散落在草甸中的蒙古包,都在告诉我们:这里仍然是蒙古族的夏季游牧地。
察尔汗盐湖中的盐花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11期
从广义盐沼的定义看,察尔汗盐湖应是中国最大的一片单体盐沼地貌。这个世界第二大盐湖,由多个自然盐湖的盐池组合而成。人工盐池边缘的盐卤,形成了形态奇特的盐花。摄影 / 刘卫东 袁志柱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三的盐湖,面积5856平方公里。位于中国青海被称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中心,由大小十余个湖泊和大片干涸的盐滩组成,这里有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
在察尔汗湖中,地质学家发现的食盐储量是426.2亿吨!这个数字相当于可供全球人类食用2000年!名字取自于蒙古语“盐泽”的柴达木盆地一直因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而其中最大的湖泊察尔汗盐湖就是这聚宝盆闪亮的盆底了。
海岸湿地
海上森林,海底花园
东寨一小码头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10期
红树林是沿海地区很有代表性的湿地。从江苏盐城到上海、厦门、广州、惠州、海口、三亚,我们在利用湿地,同时湿地还为我们创造着美。摄影 / 石怀逊
红树林是生长在海水中的森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带特有的森林植被。红树的叶子不是红色,而是绿色。红树植物有灌木也有乔木,因其树皮及木材呈红褐色,因而称为红树、红树林。
全球红树林树种约40多种,我国分布有24种,而海南琼山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就有19种。同时该地栖息的鸟类有159种,是许多国际性迁徙水禽的重要停歇地和连接不同生物区界鸟类的重要环节。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在海面上撑起一片绿伞。
蜈支洲岛移植后的珊瑚景观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2年10期
珊瑚礁在我国的分布虽然局限在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台湾省,但面积并不小,足有约38000平方公里。除了在沿岸分布着岸礁,在广阔的南海海域中还分布着大片的堡礁和环礁,这些珊瑚礁是南海众多岛礁的基石,也是无数海洋生物的家园。摄影 / 张帆
珊瑚礁被称为“水下绿洲”。海洋中超过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种类栖息在珊瑚礁中,高度的生物多样性赋予了其重要的生态功能。珊瑚礁可以每年生长约1厘米,帮助岛礁应对海面升高的问题;它们也是海岸和岛礁的保护罩。
在一些地区,潮下带的珊瑚礁和生长在潮上、高潮带的红树林“强强联手”,甚至可以形成双重防护,起到消浪护岸的效果。
不论是穿过城市的河流
鱼跃鹭鸣的湖泊
又或是身处远方
富蕴宝藏的盐沼
生机勃勃的沼泽
人工建设的塘库
……
湿地不止是诗意的栖居地
也是人与自然亲近的一环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自己
一篇文章无法穷尽
更多神奇湿地等你来发现
欢迎留言讨论
更多精彩欢迎阅读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电子版
双十二特惠!全场六折起
中国国家地理 杂志电子版
限时活动截止至
12月12日 24:00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5期
- 恩怨话江湖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0期
- 第4名 东寨港红树林 留在陆地上的碧浪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8期
- 黄河三角洲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10期
- 东北湿地:候鸟加油站
《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02期
- 武汉城中湖 出门一步湖万顷
《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1期
- 柴达木盐沼群 世界面积最大的“咸沼泽”
《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05期
- 盐城滩涂 在海潮中摇曳的“潮汐森林”
《博物》2021年04期
- 珊瑚礁生态系统
还想看更多杂志电子版?
点击下图
进入「中国国家地理畅读」小程序
你错过的经典这里能看
编辑:白猫
从北到南,中国人吃羊肉有多少花样?
中国冬雪,哪里最美?
中国建筑,原来这么有趣!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