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这九字秘诀,被日本抄袭 还抄错了

道家这九字秘诀,被日本抄袭 还抄错了

首页角色扮演道家正神更新时间:2024-06-06

九字秘咒又称"六甲秘咒",与此咒相配还有"四纵五横图"。这种源自中国道教的法术,后来传入日本,被神道教吸收,并加以发展完善,从而得以较为广泛的传播,影响颇大。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宗教领域中的一个典型,值得做深入的探讨。

一、日本神道教的九字秘咒

日本在《古事类苑》的“方技部”中,已汇集了有关“九字秘咒”的史料。在日本民俗学界中开始发表有关“九字秘咒”的论文。然而,真正开始对此课题研究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首先是小扳真二先生发表了论文《反闭》,关于“九字秘咒”的详细内容才逐渐明确。

对有关情况,酒井忠夫教授已有专文述说。他说:“这九字传到日本(在日本,九字中的阵字,成为陈字,后四字是陈列在前),在修验道和阴阳道施行,也在广大民间盛行。”并推测九字与禹步的结合当在北宋末期,“则和禹步仪礼相随的九字的祝文咒语进一步成为四纵五横的符形,恐是在南宋与金、元的民族战争之际。因为,记载四纵五横符形事宜的资料和文献,在南宋和金朝以前是没有的。

这个禹步九字的符形,恐是在镰仓时代由五山的学僧们所作中国文化导入的系谱中,和儒、佛的书一起介绍进来,于是在日本也逐渐施行起来。在室町时代,如同上述那样,其它的道书也传入日本,因此可以说和禹步九字相关的道书也被介绍进来,而禹步九字的符形的内容当然也就明确了。

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传人日本的道书,但是可以预想的是今后必会出现。汇集宋金时期九字符形相关资料最多者,就是金朝的施子美的《军林宝鉴》(上卷速用篇)的记载。在《修验故事便览》卷二‘九字’条所引用的记述如次:速用篇曰:正立门内,叩齿三十六遍,以右手大姆指,先画四纵,后五横,讫,即咒曰:四纵五横,吾今出行,禹主(王)卫道,蚩尤辟兵,盗贼不起,虎狼不行,还归故乡,当吾者死,背吾者亡,急急如律令。咒毕便行,慎勿反顾。”

酒井忠夫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修炼道与阴阳道,都属于日本传统的神道教。据日本史籍的记载,修炼道的创始人是役小角。传说他为大和国葛木上郡茅原村的人,生于舒明天皇六年(634年)。出生时手持一枝花,其哭声如同在说“天遣我来,拯救众生”。其长大后,遂人葛城山中潜心修炼,先后修持了辟谷法、服饵法、调息法等,终于得道成真。其所创修炼道的中心教旨是主张入山修行,成仙得道,并以符箓咒术等方术为人治病驱邪。

所传《镇宅灵符缘起图说》收有灵符十二种,称佩带该符就能长寿无病,有福有禄。其中许多护身符的未尾有“急急如律令”的字句,显然这是取自中国道教。尤其重要的是,该派所用的祭祀仪式多同道教类同,比如使用镜子作为法器,认为镜子能够认别邪魔恶鬼的本体,可以辟邪护身。

修炼道的许多方术如辟谷法、服饵法、调息法、炼丹术等以及他们施行的祝咒、占卜、祈禳、预言、驱邪、手诀、定方位、看风水等,都与道教法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概括而言,修炼道是融合日本民族的神道、密宗、和山岳信仰、咒术信仰,并吸收了中国道教的信仰与法术而形成的宗教。因此,有的日本学者认为,修验道就是日本版的道教。

阴阳道的代表人物是安倍晴明 (921~1055年)。他从小就跟随大阴阳师贺茂忠行学习天文之道,故精通易理、阴阳五行之学,成为平安时代中期最为着名的阴阳道大师。

从现存的阴阳道仪式来看,显然深受中国道教的影响。在天社土御门神道本厅藏有《太上神仙镇宅灵符》,共有七十二道灵符,符的画法与道教之符基本相同;灵符上有八卦图,中央为北斗星象图,下有天尊及侍者像,天尊像类似道教的真武大帝坐像。在阴阳道的仪式中还沿用了道教的禹步。据《尊星都兰禹步作法》中记载:唱天蓬,出左足,继右足;唱天内,出右足,继左足。依次唱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和天英等,反复以足的动作,旋绕于坛上。坛地之四周表示九星和三十六禽,即表示方位,亦说明时间。这一套解厄祷福的禹步,几乎与道教经书《天蓬伏魔大法》所载完全一致。

此外,阴阳道还接受了道教的庚申思想和守庚申仪式,并使之得以在宫庭皇室、社会民众中广泛传播,而其祭祀仪式中的泰山府君祭、天曹地府祭以及北斗星祭、五星八将祭,特别是专门祭祀北极星的玄宫北极祭,这些祭仪无论是从名称还是从内容上看,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道教的九字秘诀,首见于东晋葛洪所着《抱朴子内篇·登涉》:“人名山,以甲子开除曰,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咒,咒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咒之,无所不辟。”如此简洁的九个字,却被葛洪奉为无所不辟的要道,其中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此诀中所谓“六甲”,是指道教神灵世界中天地之正神。他们与六丁相配,合称六丁六甲,简称“丁甲”。《老君六甲符图》曰:“丁甲者,六丁六甲也。”六丁属阴,六甲属阳。《上清六甲祈祷秘诀》曰:“六甲六丁,天避十二溪女,那延五天女,共为一部阴阳之神,神通广大。”《灵宝六丁秘法》曰:“六丁玉女神名,能小耳呼名字而使之,万愿从矣。”“令人宅清吉,五毒灾难不近,求仙得仙,求官得官,子孙兴旺不衰。”

由此可知,葛洪之所以重视此秘咒,是因为它可以遣召丁甲诸神,避免深山老林中的邪魔外道,毒虫猛兽的伤害,求仙得仙,求官得官,子孙兴旺不衰。这种观念被后来的道士认同,故此咒成为众多道士人山修炼的护身法宝,如《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下详细讲述了入山修炼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要择时,“入山水之日,当以保日及义日、专日,大吉,易得道;以制日、伐日入山,必死。”并有入山咒日:“临、兵、斗、者、皆、陈、列、前、行,九字耳。常秘咒,无所不辟。”在这里,葛洪所言九字秘咒中的“阵”字已变为“陈”字。这一字的差异恰与日本神道教所言相同。

正如酒井忠夫先生所推测那样,宋元时期的道士又将此法与奇门遁甲、用兵征战之术相结合,从而演变为纵横之法。《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卷下谓,古者鬼谷子、张太玄、唐公弼、费长房、李八伯、陶先生、鲁哀公、珞碌子、伍子胥、张子房、鲁平公、周文隆、王子乔、宁先生、左公房、淮南子、谢自然,皆以此法行持而获仙矣。并载有“四纵五横图”,宣称:“上将军披头跣足,仗剑,蹑足而去。如受持此法,庶人一般用之。咒日:四纵五横,六丁六甲,蚩尤治道,蒙恬被兵。周游天下,还复往反,所有虎狼贼盗,一切恶毒,并赴吾魁罡之下,元动无作。急急如律令敕。左脚踏符勿语,书符亦不回顾。但行大吉。”

前面所提到的《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亦收有“四纵五横图”,但称之为“九龙符”。内日:“先正心平立,叩齿七通,吸天罡气,灌注身中。及存七星在头上,天罡指前,化形为天蓬,或为天师。便行,两手握固,诀筑胁下。咒云:出天门,闭地户。即存肝中青气,自左耳出,化为青龙;肺中白气,自右耳出,化为白虎;心中赤气,自口中出,化为朱雀;肾中黑气,自足出,化为玄武,侍卫前后左右。脾中黄气,自顶门出,化为黄龙。吹在前月建上,即左手掐天罡印(辰文),右手剑诀,画九龙符在地。右行七步,自魒至魁,便闭气,存四兽神众森然陈列,黄龙在前,随斗柄而指顺行,天罡与神俱出。布气诀:凡欲行神布气治病,先步三台北斗罡,斗中作四纵五横,斗口中立。左手剔斗盖身,结斗印,握固,存身为一气都统大将军,左右聋兵哑将,三十六员神将。次遣将吏,驱逐患人九窍四肢、五脏六腑一切邪气,收擒为祸下邪,锁缚赴坛。叩齿七通,命将捉赴魁罡之下,毋令动作。”

显然,这是施用“四纵五横”之术为人治病解厄,而关键在于步罡踏斗。因此在该书中收载了数十种步斗诀,如阴阳斗、既济斗罡、未济斗罡、七星罡、七星斗罡、禹步九迹罡、九凤雷火破秽斗罡、阴阳豁落斗、交乾斗、步斗法、卧斗法、三步丁罡、火轮罡、飞神入斗诀、八卦斗罡、藏身剔斗罡、禹步通真诀,其目的是借助北斗、天罡的神力,以伏魔辟邪。其曰:“夫步罡者,乘于正气以御物;诀目者,生于神机而运化。修仙练真,降魔制邪,莫不基之于此。其禹步者,法乎造化之象,日月运行之度也。一月一交,一交三旬,三旬者,盈数也。一时三月九旬。是以一步一交三迹,象一时也。并足,象天地交也;先举左足者,应叶春秋之步;先举右足者,应叶冬夏之步。春夏之孟,阳神也;秋冬之孟,阴神也。故生*制御,用春秋;收藏积聚,用冬夏。又云:三步九迹者,法象三光九气也。十二迹者,法子律吕也。又十五迹者,以三五之数也。因用制宜,存乎法诀。而称禹步者,大禹治水,而成厥功,天授此步,以制神灵,诛斩馘伐,因名禹步焉。”

至于日本《尊星都兰禹步作法》中记载的禹步法,似当源出《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所述的“阴阳豁落斗”。该斗法分阴斗式和阳斗式两种,阴斗为冬至后习炼,阳斗乃夏至后使用。其阳斗图所示,正与《尊星都兰禹步作法》中所言一致。其斗罡咒曰:“日月明,乾坤配。人道兴,鬼道废。吾从天蓬入天内,略过天冲逢辅退,反归天禽与心对。把天柱兮任英会,斗道通行按纯神;人道通兮鬼道碍,千邪万秽皆回避。急急如元斗步敕律令。”

这里需要略加解释的是一些专用术语。如天蓬、天内等,皆为北斗九星神之称。《道法会元》卷一七二说:“北斗九宸,应化分精,而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辅、天英、天内、天柱、天心、天禽也。谓顺支辰,总御阴阳,契合天地,主张造化,乘三明以应四时,随月建以定八节,历九宫也,进退八门之中,齐七政也,往返于三元之内。二至以甲为先,仪奇以逆顺为户。孟仲季内,分其局上中下。始辩其则,六甲循环,无穷无极,故玄斗之妙也。步之百日者,当先知升降仪奇之门,次运天辅,见天蓬所指之处,依法步之,十旬与神潜通。然后斡运正气,通利阴阳,安镇九州,殄灭妖氛,通诚达恳,上奏王皇。”即是以天蓬为北斗九宸之首辅,主四时八节、阴阳造化之政。

除上面所言,尚有北宋道士元妙宗,得邓紫阳真本天蓬符,为黑篆神符三十六道,施而用之,殊显灵效。南宋西蜀道士廖守真,精虔修行,感北帝降灵,传北帝天心地司法于世,“所到则瘟疫消灭,神煞潜藏。”得其秘传者相继有肃安国、彭元泰、史白云、费中亨、陈一中等,其法脉直至元代犹存。如此众多高道出入巴蜀,并多以青城为传法祖地,促使北帝道法大行于世,并在巴蜀地区留下了不少有关的文物古迹、经书画卷。如《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此法本出于西蜀董大仙。 “昔上清紫微宫北极尊帝都天大元帅天蓬真君,降传秘密之法,务拯群生,蠲除疾苦,垂微妙之诀,以付修真之士。我上清董大仙于蜀城西明山修行上道,忽独遇元帅,授文字三册。上则诀目符窍,中则罡斗咒诀,下则役使鬼神行持之法。真人得之,下居府城,功行二十余年,终于西明山持尺乘白鹤白日仙去。秘法藏于山间,后人相传焉。”

近年来在四川地区先后发现一批道教法印、神真画卷,其法印主要有北极驱邪院印、上清天枢院印、雷霆都司之印、灵宝大法司印;其画卷主要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太乙救苦天尊、先天斗姥、天蓬元帅、真武元帅、温琼元帅、殷郊元帅、马胜元帅、王灵官等,这些出自元、明、清三代的道教实物,皆与北帝派有关,有着相当鲜明的巴蜀地方文化的特征。

以上探讨了九字秘咒在中国道教、日本神道教中的传播、演变,同时涉及到巴蜀道教在中日文化、宗教交流中曾经起到的历史作用。尽管目前尚未更多的资料来说明巴蜀道教与日本神道教之间有着直接的交流,但唐宋时期的巴蜀肯定和日本有着非常密切的往来。最后需要说明的,九字秘咒法在其发源地中国早已淹没,然而它却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日本。日本神道教吸收道教传统的修持方法,加以完善与发展,创造了一套融咒术、手印、步法等为一体的九字切法,从而使这种来自中国的古老修炼法在日本得以光大发扬,这当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项成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