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龙骑北去咸京远,阵势东临渭水明。——《兵马俑》
陕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以我国古代相对落后的生产制作水平而言,堪称艺术瑰宝,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为了一睹真容,无数游客前往陕西当地游览观摩,前后吸引了世界上多达200多位国家*前往参观访问。
对此,也有许多怀疑论者提出来说,这些兵马俑其实是用真人烧制而成,全部都是秦始皇死后的殉葬品,否则难以做到千人千面,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并为此搜集了一大堆所谓的“证据”,试图证明他们的说法。
那么,他们的说法是否经得起推敲呢?秦始皇又为何要建造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呢?
一、秦始皇与兵马俑之谜所谓“千秋功过由世人述说”,对于任何历史伟大人物的是非功过,国人似乎都极其热衷,但大多是瞎凑热闹,八卦心理作祟而已。
真正深入了解研究者寥寥无几,但无论世人对秦始皇是褒是贬的评价,对于他“千古第一帝”的头衔都表示认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不是秦始皇开启我国古代封建大一统时代,结束战乱不断、诸侯割据的春秋战国时代,为以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封建王朝统治奠定基调,后面中国历史恐怕要全部重新书写。
更加别提他还倡导主修了万里长城,隔绝了北方游牧文明的侵扰,不至于让早期中原农耕文明失去抵御的能力。
至于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措施,更是让中国社会文明向前发展了一大步,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传承性。
确切地说,“俑”的本意旧时就是指人殉,但后来可能觉得太过于残暴,于是想出了替代的方法,也就是用陶土制成人形,马等的样子,作为更为合理文明的殉葬品。
相比于更早时期的“人殉”,已经是进步文明很多了,期间其实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周王朝强调“明德保民”,让人殉现象有所抑制。
但是到了战国又“死灰复燃”,直到秦王朝强大后,提倡“止从死”,才杜绝和废止了这个完全不人道的制度。
因此,那些说兵马俑是由真人烧制而成的妄语,完全是毫无根据,没有逻辑的推论,堪称无稽之谈。
二、兵马俑的发掘如今的秦始皇兵马俑,早已成为了对外展示我国古老工艺文化的金字名片。最早发现也是缘于偶然,1974年时,被居住在秦始皇陵墓附近的村民打井时,无意中发现。
经过这么多年被考古学家发掘以后,整个世界为之一颤,纷纷感叹中国中华古代工艺的先进与强大。
据《史记》记载:这些埋在地下千年的兵马俑,最初由李斯规划,修筑秦陵的同时,兵马俑制作完成后一起埋入葬坑内。
从发掘出土后的黑色木炭证明,其实曾经遭遇了大规模的劫难,基本上地面建筑被付之一炬,被火焚烧后的兵马俑也损毁严重。
从兵马俑的身份上区分,大多数是由士兵和军吏组成,主要是以戴冠和铠甲来显示区别。普通士兵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大类,他们佩戴的武器装备也各不相同,就像“兵俑车马一行行,犹如带令赴沙场”说的一样,造型各异,十分的威武雄壮。
而兵马俑坑是呈长方形的,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把这些陶俑、陶马等放进坑里后,再封堵外面四周的门道,并且用土填实,就此形成了独具一格,极其封闭的空间高度为3·2米的地下建筑。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被考古学家发掘时,大多数兵俑都已经是残缺不堪了,最后是由众多考古工作人员修整、拼接而成。
因此,从那些开裂的、残缺的兵马俑身上,一眼就能看到里面的内部构造,里面除了陶土之外,并无其他,根本就没有人体骨骼的痕迹,经过化验,也不存在人体的身体细胞组织。
所以说,“活祭”以及“人殉”的说法根本就无从说起。
三、兵马俑的制作那这些数量庞大,惟妙惟肖,每个兵马俑的面貌身高都不一样,赋予了它们仿佛有人类灵魂的工匠又是如何制作完成的呢?
我们都知道,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当时的咸阳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修建秦始皇陵征调了大量优秀的陶工。
这些手工艺人都是极其精湛的手艺,根据要求先把陶土捏成兵马俑的大致模样,然后进行晾晒风干,当时的塑造水平已经相当成熟了。
而那些兵马俑身上的眼睛、鼻子等五官都是按照当时军队士兵的脸型进行仿制雕刻,因为士兵的脸型长得不一样,所以雕刻出来也并没有也各不相同。
但是仔细在陶俑的塑造技艺技法上进行比较,还是有些许差异,这也是艺术创作上的差别。
而在兵马俑在制造的过程中,会有专门的官吏进行登记,因此也可以在陶俑身上找到一些字体,这大多是制作工匠留下的名字,均为小篆,符合当时社会的书写特征,当然刻画的文字比较草率,排列的顺序也不一样,但对其来源不难做出判断。
兵马俑绝大多数都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先做出陶模胚胎,再加工刻画,硬度很高,有很多的工序,每一个工匠都有不同的分工。
那时候就有一套比较先进的工作系统方法,充分体现了当时管理的水平,以及当时劳动人民智慧的心血结晶。
所谓“想是生前威不够,死后依然征战忙”。秦始皇兵马俑塑造了多种不一样的人物形象,丰富而生动,风格也非常独特,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可以称之为中国陶塑艺术的成熟标志。对于此后中国古代的塑造艺术有深远的影响力。
小结后人有诗写“庞大恢弘世无双,耗工费时难估量,今人惊为天下奇,犹怨古人骂始皇”,把秦始皇的狠狠地夸赞了一番。
也确实如此,如果不是他一意孤行,“冒天下之大不韪”,后人也根本就无从知晓当时社会的工艺水平,竟然有如此之高。
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也正是秦始皇的骄纵,目空一切,把天下百姓的人力物力当成是自我私欲和权利的表现,从而导致秦王朝“二世”而终。
并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一劳永逸,让他的后世永远沿袭下去,但无论怎样,他的名字永远地刻在了中国历史的丰碑里。
我们应该对秦始皇保持一些敬意,要感谢他留下了一笔重要的遗产,让我们可以从中见识到古代辉煌的文明,以及当时工匠的塑造水平之高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