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天下第一陵”的“天下第一狗”——淮阳泥泥狗

解读:“天下第一陵”的“天下第一狗”——淮阳泥泥狗

首页角色扮演大蓝仙侠山海经更新时间:2024-05-09

“老斋公,老会首,给个泥泥狗,恁老活到九十九。”

“老斋公,给个泥泥狗。不给死恁老俩口,给了活到九十九。”

“老斋公,恁别走,赶会捎个泥泥狗,恁老活到九十九。”

——庙会上儿童所说俚语

泥泥狗不是狗

淮阳太昊陵庙会上买来的泥泥狗@摄影王立力老师

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庙会泥玩具的总称,并非特指泥捏成的狗。

事实上,狗在泥泥狗形象中不但不是唯一,甚至算不上最主要的角色。那么,这类玩具又为何以“泥泥狗”之名而广为人知呢?耐人寻味。

问及当地百姓,他们也只是知道这种泥玩叫泥泥狗,至于为什么,并不十分清楚。

有人说:一直这么叫着的。

有人说:可能是因为泥做的吧。

我问:那为什么不叫泥狗而叫泥泥狗呢?

他们就答不上来了。

为了解答这个疑惑,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但并未有结论,只得以下几种说法:

1·为何“泥”字双叠

泥泥狗主要还是作为一种儿童玩具而存在,大人很少用到,即使在庙会上买了,也是为了拿回去哄小孩开心的。这一点也许对于我们理解泥泥狗的称呼是有帮助的。

一种说法是:叠用两个“泥”字,前一个“泥”字作为动词和定语,表达用手抟揉,也含有亲昵之意,后一个“泥”字作名词,即物体的材质“泥”。

另一种说法是:前一个“泥”字有以泥土染黑之意,后一个“泥”字则取泥的特性——黏,含胶缠之意。因为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而繁衍后代,遂此叫法与生殖象征内涵相关。

2·为何带“狗”字

泥泥狗还有很多其他名称,如陵狗、灵狗、天狗、神狗、种狗等等,这些名称无一例外都带有“狗”字。

一种说法是:泥泥狗是为主人伏羲守陵的。

传说是太昊伏羲开创了畜牧业, 狗这种动物首先被驯服, 用于 保护畜群和家园, 为人守护报警。伏羲逝世后, 他的子孙就捏制泥泥狗为他守陵。

一种说法是:泥泥狗之名与伏羲有关。

伏羲的“伏”字《说文解字》释为:“伏者,伺也。臣伺事于外也,从人犬。犬,同人也,不曰犬人,而曰人犬,列于人部者,尊人也。”而“羲”字为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可见伏羲本人和狗关系非同寻常。

还有一种说法是:泥泥狗可能是“泥泥猴”的误读。

首先,猴的形象在泥泥狗中是特别重要的一类;

其次,很多老百姓不识字,泥泥狗的名字只靠口耳相传,狗和猴发音相似,所以存在发生这种误读误听的可能性;

再次,当地人一直流传人是猴子变的。

其实不只当地,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这种说法,其起始时间比达尔文进化论还早。按长辈们都说,人是猴子变的,尾椎上青色的胎记就是猴子被割掉尾巴后留下的痕迹。问淮阳当地人,他们会告诉你,泥泥狗就是女娲造的人。

泥泥狗除了名字,颜色和造型同样有讲究。

五色观

采访民间艺人和普通民众的结果,证实了淮阳泥泥狗所使用的色彩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和历史延续性。

1·以黑为贵

以黑为底色是淮阳泥泥狗的重要特征之一。被问及为什么选择用凝重的黑色做底色时,有人说,在他们记事时,就多用黑色做底,也说不出个为啥。

作者采访了淮阳当地泥泥狗制作老艺人许述章老师,他告诉我关于泥泥狗以黑为底色大概有这么两种说法:

一是:用黑色做底色,别的颜色好上,看着光亮。要换成别的颜色做泥泥狗的底色,就没有用黑色好看。

二是:黑色对于泥泥狗和伏羲文化来说有着极不寻常的意义。

在人祖爷之前,天下一片混沌,天地之间全是黑暗。所以黑就代表了万事万物的本原状态。而且传说人祖伏羲氏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画八卦,在八卦中黑与白、阴与阳互补互渗,象征整个宇宙。所以,黑也就成为贵色,受到人的敬仰。

伏羲氏画八卦

淮阳太昊伏羲陵中的雪景八卦台@龙都航拍

除了当地流传的说法,尚黑,在古代典籍中也有着广泛的记载。

《尔雅·释畜·郝疏》中说:祭祀“牲用玄(黑)。”

《韩非子·十过》中说:祭器“墨染其外,朱染其内。”

通过老艺人的讲述和在泥泥狗上的长期使用,我们也可管窥黑色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淮阳太昊伏羲陵庙会中的花篮舞,众人皆着黑色

2·四色相佐

淮阳泥泥狗以黑为底,再施以红、黄、青、白色四色相佐。这种色彩的运用方式既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热烈明快、单纯强烈色彩的好尚,同时还有其久远的历史因素。

伏羲创八卦太极图,两仪左白右黑 , 负阴而抱阳, 含有阴阳相交万物生的深奥哲理 。之后五行思想兴起后, 在之前的阴阳观基础上 , 将五正色配入五方、五行: 东为青, 属木 ; 南为赤, 属火 ; 西 为白, 属金; 北为黑, 属水; 中为黄, 属土。再后, 又得四时配上相应的色征: 春青, 夏赤, 秋白, 冬黑。

“青,生也。象物生时之色也。”

“赤,赫也。太阳之色也。”

“黄,晃也。晃晃日光之色也。”

“白,启也。如冰启时之色也。”

“黑,晦也。如晦冥之色也。”

五色、五方、五行图

日月相继、天地互映、昼夜更替、四时转换等自然时序将世界渲染成黑、白、青、黄、赤的五彩。无论是从传统意义上来讲,亦或是在普通百姓的观念中,“青(蓝)、赤(红)、黄、白、黑(玄)”这五种 颜色都是吉利祥瑞的象征。

泥泥狗制作

淮阳当地泥泥狗手艺人许述章老师为我们展示了泥泥狗的捏制过程:

1·制泥

制作泥泥狗的土,一直用淮阳当地的土。

“都是地下的泥,没有什么杂质。我们这一片儿地下都是这些泥。现在用来做泥泥狗的土都是买来的。有人专门来卖,一次买几车,够一年用的。”

堆在院子里的未加工的泥@摄影王立力老师

买到的泥都是生泥,要成为做泥泥狗的料,还得再加工。泥弄来后要蒸,蒸熟了就用手捏,就跟和面一样,如果是生泥就没有韧性,捏不了。

许述章老师的妻子正在捏泥@摄影王立力老师

处理好的泥块@摄影王立力老师

1·塑形

取一块处理好的泥,便可以捏出想要的形状了。在塑形的过程中遇到细节部分还可以采用刻、划的方式进行点缀和完善,如动物的眼睛和嘴。

许述章老师正在捏“双头狗”@摄影王立力老师

2·染黑

以前都是用染布的颜料来上色,现在为了方便起见都是直接用绘画颜料。

许述章老师正在给泥泥狗染黑@摄影王立力老师

3·上彩

打上黑底后,就要上彩了。上的是大红、大黄、大蓝(青)、大白(如前文所述)。

民间艺术的创作本就是随心所欲的。有时手艺人突发奇想约摸着怎样能更鲜亮、顺眼便会即兴创作,加入一些其他色彩。

上彩@摄影王立力老师

上彩的活儿大多数时候是在冬天进行的,因为冬天太冷,做不了泥坯,这样比较有效率。而且许老师说“泥坯会上冻,不容易保存。所以天冷了就看看有啥需要上彩的就上。”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一个泥泥狗便算是基本完成了。只等颜料一干,再上一层清漆,便可以进行售卖了。

许述章老师家的众多泥泥狗@摄影王立力老师

许述章老师新创的泥泥狗品种@摄影王立力老师

花样泥泥狗

泥泥狗起源非常古老,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也就是现实意义上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 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不得不借助其他方式把自己保护起来。

一方面,他们捕*动物,但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人们又怕动物灵魂进行报复,所以对动物进行膜拜、讨好;另一方面,对于风雷闪电等自然现象的无力、无知和恐惧,人们便把保护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些具有很大威慑力的动物身上, 并不断将它们神化。

在《山海经》里,几乎所有的神灵,都被描写成与动物有关,说明了原始先人对动物精灵的崇拜。

《山海经》中其形似虎的异兽

“淮阳泥泥狗”也是具有神奇魔力的“图腾”崇拜物。

淮阳泥泥狗的造型非常多,其中包括人面猴、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独角兽、多头怪、翼鱼、翼兽、四不象、猫拉猴、草帽虎、怪狮、驮子斑鸠、鱼、蛙、龟、蟒、蛇、狗、熊、蟾蜍、蜥蜴、豆虫、蝎子等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林林总总共千余种。

下面作者选取几种形态奇特、有趣的泥泥狗类型做介绍:

1·人面猴

人面猴,又叫人祖猴,是人类从猿到人的再现。

《吕氏春秋》云:“母猴似人。”

人面猴的造型,似人非人,似猴非猴,人面猴身,周身有毛,其腹前有一用五彩七色描摹的巨大女阴图形。肃穆、神圣,反映了原始人类对母性的尊崇以及对生殖器的崇拜。

奇异的人面猴

大量制作完成的人面猴

2·双头狗

淮阳“泥泥狗”中,有许多别处极少见到的两头奇禽怪兽,如“两头狗”、“两头虎”、“虎猴结合”等。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 …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

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说: “谓之两头者,无论是左右两头,还是前后两头,都是两蛇交尾状态的误解和曲解。”

双头兽即为古性交的隐喻。

许述章老师完成的双头兽@摄影王立力老师

双头狗

3·草帽虎

“草帽老虎”是泥泥狗中最为奇特的造型。一只老虎头戴着一顶荷叶状的草帽,半蹲半卧,形神兼备,意韵生动,羞涩的面目遮盖在草帽下,始终不愿显露半分。

唐代李冗《独异志》中曰: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妇,又自羞耻。……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娶妇执扇,象其事也。”

这就是泥泥狗“草帽老虎”的来历,也是以后女子结婚蒙盖头的源头。据此可以说明,淮阳泥泥狗“草帽老虎”有婚配和性交的内涵,且

存在古代婚俗之根源。

草帽虎

4·小梨喽

据《淮阳县志》记载,泥泥狗按其造型大小和着色的不同,分为小泥鳖、小中板、娃娃头、大花货等四种类型。

淮阳前丁楼村,家家制作娃娃头,它又叫小梨喽、呜笛。这其实就是一种泥埙,属于吹奏乐器,其状似梨,大的有五、六、八个音孔不等,小的有三孔,吹之音圆声幽,音韵浑厚悠长。

东晋王嘉《拾遗记·春皇庖牺》记: “春皇者,庖牺之别号… …丝桑为瑟,灼土为埙,礼乐于是兴也。”

埙是伏羲创造的,又以这种泥泥狗的形式在伏羲陵边世代流传,引人深思。

小梨喽

小结

制作泥泥狗的老模子代代相传,按照当地民间老艺人的说法,谁也不能改动,改了就不是人祖爷造的人和狗了。

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二伏羲庙会期间都是信客云集,香火鼎盛。来赶庙会的香客们大多会买上几兜泥泥狗,在回家的路上,见了小孩子,不管生脸熟脸,只要听到有人喊“老斋公,恁别走,赶会捎个泥泥狗,恁老活到九十九”,为图吉利,就会撒过去一把。孩子们得到了玩具,便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这是所有淮阳人童年的记忆,伴随一生。

注释:

  1. 侯晨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淮阳伏羲陵庙会的传承与变迁》广西师范大学2011级硕士生毕业论文
  2. 张群成《淮阳泥泥狗的民族特色与内涵研究》艺术教育,2005年
  3. 覃德清《多重力量制衡中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
  4. 屈峰《淮阳泥泥狗的传承和变异》河南大学2009年硕士生毕业论文
  5. 贾怀鹏《河南淮阳泥泥狗图像的故事形态及其意象的审美潜能》复旦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6. 赵腊梅《远古文化的符号载体———淮阳泥泥狗》《中原文物》2007年第6期
  7. 袁珂: 《山海经校注》,第381~ 3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8. 闻一多: 《闻一多全集·伏羲考》,第15页,上海开明书店, 1948年。
  9. [唐]李冗: 《独异志》,第79页,中华书局, 1983年。
  10. 倪宝诚《淮阳泥泥狗》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年3月
  11. 邵波,刘保青《泥泥狗的彩塑艺术特征及文化渊源》见:2006中国云南国际民间工艺高层论坛组委会《2006中国云南国际民间工艺高层论坛论文集》昆明:云南博物馆,云南图书馆,2006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