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篇文章选自本人著作《地狱归来》第四章 救赎之路 第四节 狱中随记(接上回:有感于宗教的祈祷行为)。以下为文章全文:
在1035天的牢狱时光中,除了接受狱中管理和工作,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中度过。那些书籍和文字流淌着无数仁人志士的灵魂和信仰,让我在艰于呼吸苦于活命的时候,觅得一个个微弱的出口,聊以喘息,休憩,醒悟,自强,最终汇成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摘自陈九霖2012年《狱中自述》
关于逆境《神谓之善也——对约瑟夫一生的新看法》(God Meant it for Good, a Fresh Look at the Life of JOSEPH) (2006年7月15日,星期六,晴)
对待不幸遭遇的态度
KENDAILL认为,成功的人生需要准备和“抛光”(polishing)。因而,必须遭受某种痛苦与折磨。他举例说:“一个雕刻家正在用一块巨大的大理石雕刻一匹马。有人走上前来问他:‘你打算怎么做?’他回答说:‘很简单,我来切割。我只需将那些不像马的东西切割掉就行。’”这正相当于中国的“玉不琢,不成器”的古语。
KENDAILL以约瑟夫为例说明,面对艰难的处境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情和平和的心态。这是因为,人所面对的不幸,绝大多数都是可以忍受的。约瑟夫被卖为奴、被女主人诬告、被迫坐牢,这些都是很大的痛苦,但又都是在人的承受能力之内。而且,在不利的处境中,也可以寻找快乐。如约瑟夫与主人处理好关系后,成为主人家的主管;在监狱里,也因受到监管官员的喜欢而被安排来协助管理其他犯人并且因此认识了埃及法老身边的工作人员。因而,约瑟夫在不利的环境下,仍然保持很快乐的心情。
对待诬告或不公正待遇的态度
KENDAILL 认为,在被诬告和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不要为自己辩解,要保持沉默,以一种“清者自清”和“无为而治”的态度泰然处之。他站在神学的立场上说,神自有安排。他说:“如果你想替自己辩解,神就会退出来说:‘哦,你想做吗?其实那是我想帮你做的。你要自己做的话,那就做吧!’那样的话,我敢保证:你会更糟,会陷于最深的麻烦之中。”他举例说,约瑟夫面对诬告时就没有替自己辩解。
KENDAILL还说,不自我辩解的原因还包括:(1)失去一场战斗是为了赢得整个战争;(2)沉冤昭雪有赖于时机;(3)以耻辱换得荣耀,即所谓“今天的耻辱,明天的兴奋”(Humilation today, Exaltation tomorrow)。“没有十字架上的痛苦,就没有皇冠上的荣耀”(No cross, No crown)。他举例说,约瑟夫因为受到诬告,后来当上了埃及的宰相;耶稣因蒙难于十字架,而进入天父之国、万民敬仰。
但是,我在《圣经》创世纪编第40章14节和15节看到这样两句话:(约瑟夫对酒政说:)“你一切顺利的时候,求你纪念我,施恩给我,在法老面前提拔我,救我脱离这监狱。我实在是从希伯来人之地被拐来;就是在这里,我也没有做过什么事被关在牢里的。”
怎样陈述冤情
KENDAILL指出,在陈述自己的冤情(原文是向上帝祷告)时,应注意的要点是:
——要本着这样一种心态,即自己的冤屈本来不值得一提,不要抱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的心情,进行陈述。
——要列明一些事实要点。有时候明明知道对方了解事实真相,也要以为他并不清楚,而进行必要的澄清。
——要平心静气,切忌怨愤与憎恨。
——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采用触动人心的语言。
——要去除任何自私的考虑。要讲到自己的冤情对他人的不利影响。
《纸草书》丁松编著(2006年10月23日,星期一,晴,凉)
苦难意味着什么
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
培根说:“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古罗马哲学家赛尼卡有句名言:“真正的伟人,是像神一样无所畏惧的凡人。”(P159)
《史记》(第四卷)(2006年8月10日,星期六,晴,凉)
祸与福同刑与德双《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富之至也,人自生之;祸之至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刑与德双。(P1246)
译文:幸福的到来,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灾难的降临,是人们自己酿成的。灾难与幸福同时并存,刑罚与恩德成双成对。(P1256)
自古磨难出圣贤《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三》
太史公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揽》;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也。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患来者。”(P1283)
译文:太史公司马迁说:“《诗》《书》写得含义深刻而言辞简约,是想实现他们志节中的思虑。从前,西伯昌被拘囚在羑里,推演了《周易》;孔子在陈、蔡二国受到困厄,写出了《春秋》;屈原被放逐,撰写了《离*》;左丘明双目失明,就有了《国语》;孙子被处以膑刑,就论列了兵法;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世上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囚禁在秦国,才有了《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体上都是圣贤们因为抒发忧愤写作出来的。这些人都是因为思想上烦怨集结,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实现,所以记述出往事,试图留下来让未来的人观察思考。”(P1293)
《史记》(第二卷)(2006年7月22日,星期六,晴,热)
卧薪尝胆《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P468)
译文:越王勾践,他的祖先是夏禹的子孙。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的时候,叹息说:“我难道就要死在这里了吗?”文种说:“商汤被囚禁在夏台,文王被纣囚禁在羑里,晋公子重耳亡命翟国,齐公子小白逃到莒国,最终都成就霸业。由此看来,我们今日的处境何尝不可能成为福分呢?”
吴王赦免了越国,越王勾践回国后便发愤图强,在座位旁悬挂一个苦胆,不论坐卧都能看到苦胆,吃饭时也要尝尝苦胆。他向自己发问:“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不穿两色的衣服,礼贤下士,优厚待客,赈济贫民,慰问遭丧人家,与百姓同甘共苦。
《标杆人生》华理克(Rick Warren)著 杨高俐理译(2006年8月20日,星期日,晴,热)
人生是一场考验
你的人生观塑造你的人生。你对生命的看法,决定你一生的命运。你的看法影响你怎样投资你的时间、运用金钱和才干,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
《圣经》提供了三种比喻来教导关于神对人生的看法:人生是一场考验、一个信托及一项暂时的任务。
“试验”“引诱”“熬炼”“考验”等字眼在《圣经》中出现超过两百次之多。
经过考验,品格就能够被塑造及显明出来,而整个人生就是一场考验。(P49-51)
“我不过是人间的过客”。(当代圣经)
《圣经》说:“因为我们只是昨天才生出来的……我们在世的日子像影儿般短暂。”
《圣经》还清楚地说:“朋友,这世界并非你家,不要太自得其乐,要学习对世界毫无留念,因为我们眼所见的世界,很快就要过去了。”(P55-57)
《圣经》又说:“紧紧抓住自己生命的,就要失丧性命;但你若放开自己的生命……,就要拥有真实的生命到永生。”(P64)
(未完待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