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的内亚大博弈之(四)雅克萨之战

17世纪的内亚大博弈之(四)雅克萨之战

首页角色扮演釜底抽薪合击版更新时间:2024-06-16

很多人理解的中俄之战,就是单纯的雅克萨之战,这是错误的。准确来说,这是清喀联军对俄军的一场战争,战争范围包含了几乎整个东西伯利亚。

在打仗前,康熙先干了这么几件事儿。

第一件:设黑龙江将军,管辖整个黑龙江中上游。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设黑龙江将军,驻地为齐齐哈尔。行政机构设好了,就开始驻军。

康熙调宁古塔兵1500人驻守黑龙江沿岸的瑷珲、呼玛尔,其中,萨布素在瑷珲筑城,驻军为永戍。至此,清廷算是正式在黑龙江流域有了常驻军事存在。

同时,为了保证长久驻军,康熙下令在江南地区设置驿站、粮站,整修道路,运输军需物资。共设驿站19个,粮库8个,解决了士兵作战的后勤保障问题。

第二件:招抚黑龙江两岸部众。

客观来说,康熙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在黑龙江流域诸多少数民族眼中,沙俄是强盗,清军也好不了多少。努尔哈赤就曾在此大开*戒,皇太极则是大肆掳掠人口。

康熙决心对俄开战后,于1682年亲自前往辽东巡查。在此期间,他命令郎坦、彭春和萨布素各率兵百余人,化装成当地猎户,分别前往松花江、嫩江、黑龙江上游查访,招抚当地部族,绘制地图,打探情报。

令亲清的索伦诸部头领监视敌情,随时上报,并断绝与沙俄的往来。同时,让他们进行必要的游击战,但作战对象不是俄国人,而是他们在当地的庄稼。凡是俄国人控制范围内的种的粮食,一概能烧就烧。

第三件:联盟喀尔喀蒙古左翼。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派人联络车臣汗,让他禁绝本部落牧民继续同沙俄贸易。同时要求其派兵袭扰沙俄控制的尼布楚地区,阻止尼布楚人继续为黑龙江流域的沙俄据点输送后勤补给。

当年,康熙再派人联络土谢图汗,此时土谢图汗抢了右翼蒙古的不少人口,康熙允诺在之后他主持的调解过程中会偏袒土谢图,让他率本部精兵北上,游弋于贝加尔湖南侧,阻断沙俄本土向黑龙江流域的增兵。

接到康熙命令后,1684年,车臣汗诺颜率一万部队攻入桐金斯克山谷,*哥萨克百余人,掳妇孺千余人。1685年,土谢图汗派出8000精兵到其牧地北方,准备截击沙俄援军。

以上工作做完,沙俄就基本没有胜利的可能了。

康熙是个典型的谋划型统帅,雅克萨之战的布局将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战略上讲,康熙的布局是兵法里最狠的一招,釜底抽薪。

首先是断了俄国人在黑龙江当地的补给,然后让车臣汗断了俄军从尼布楚方向的补给,再留土谢图汗切断俄军本土增援,三刀齐下,俄国人就算是军神再生也打不赢这场仗了。

即便如此,康熙仍担心部署有不足。

1683年,康熙嘱托郎坦:

“据郎坦等奏,攻罗刹甚易,朕亦以为然。第兵非善事,宜暂停攻取。调乌拉、宁古塔兵千五百人,并制造舰船,发红衣炮”;“倘谋事草率,将益肆猖狂”。

也就是说,即使谋划如斯,还是要手下将领准备舰船、大炮,循序而进,稳妥为先。

姜,不一定是老的辣,因为这一年康熙只有29岁。

然后,就是开打。

1683年9月,清廷正式照会在雅克萨等地盘踞的俄军,勒令其撤出清帝国领土,对方未回应。

当年10月,俄军自雅克萨出击,攻击在瑷珲城戍卫的清军,被清军将领萨布素击退。

从10月至12月,萨布素率军水陆两路并进,将沿黑龙江设立的十五个俄军据点全部捣毁,至此,雅克萨成为孤城。

1685年正月,康熙令彭春领兵出击雅克萨,并要求朝鲜提供鸟枪兵200人一同出发。

当年4月,彭春携萨布素率领在瑷珲的3000清兵出发,清军依旧是水陆两路并进,5月22日到达雅克萨城下。

清军共有兵力3000人,火绳枪13支,鸟枪200支,红衣大炮13门;此时雅克萨城内共有俄军450人,火炮(早期加农炮)三门,鸟枪、火绳枪约300支。

此时的雅克萨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个据点了,而是类似一个城镇,里面有近千名居民,还划分了居民区、贸易集市,甚至还修了一个教堂。在城镇的周围,是用原木为支架建立的夯土墙。

彭春在城下向城内的雅克萨督军托尔布津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投降、撤军,托尔布津不予回复。

5月23日,清军开始列阵,在城的东南方向集结水军,在西北方向布置火炮阵地。

5月25日黎明,清军开始炮击俄军城寨。俄军起初认为清军跟达斡尔人一样,是使用大刀、弓箭的冷兵器部队,但是当大炮轰鸣声一响,城内俄军瞬间意识到清军的可怕。在一阵炮轰过后,清军停止了攻击,俄国人迅速登上土墙,打算防御清军进攻。等他们看清楚清军在干嘛,瞬间明白,自己的末日到了,因为清军在点火。

看到此情形,托尔布津迅速派出代表向清军乞降。在受降仪式上,托儿布津发誓不再返回雅克萨,彭春同意其携带武装撤出黑龙江流域。其中,有40余名俄军不愿意返国,被送回北京,康熙将其编入镶黄旗,组成禁卫军,驻守北京东直门,并允许他们娶斩首的罪犯之遗孀,他们的后代自称阿尔巴津人。

俄军撤走后,彭春令清军烧毁雅克萨,然后班师。一部分军队仍然回到瑷珲屯驻,另一部分军队到嫩江屯田,朝鲜兵返国。

俄军在雅克萨被围的事儿,很快传到了莫斯科。当时沙俄实际掌权者为摄政王索菲亚(彼得一世的姐姐),她立刻命令戈洛文(清史称费岳多)带领500名从近卫军中挑选的莫斯科火枪手组成一支武装代表团,出使西伯利亚,以解决雅克萨战役后的中国和俄国的边境争端。根据索非亚的命令,如果中国不接受谈判条件,戈洛文可以不经请示对中国展开军事行动,

在去往远东的过程中,戈洛文又从沙俄西伯利亚当局得到了1400人的火枪手和哥萨克骑兵,使得代表团武装力量超过2000人。

1686年2月5日,沙皇御前大臣戈洛文从莫斯科启程,1687年9月到达外贝加尔湖地区的色楞格斯克,此后驻扎在乌兰乌德。

这支军队的事儿先放一放,回头说说雅克萨。

得知莫斯科已经派出援兵,托儿布津胆子又壮了起来。他又从尼布楚当地搜罗了800余人,带着200余支燧发枪和五门加农炮重返雅克萨筑城。这次托儿布津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着重加强了城墙建设,使用两排原木加夯土结构,中间夹杂石头,更加坚固。同时在城内掘井,储备粮食,打算用对付蒙古人的老套路,凭借坚固的据点跟清军拼持久战。

康熙得知俄国人背信弃义,大怒。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康熙下令:

“今罗刹复回雅克萨筑城盘踞,若不速行捕剿,势必积粮坚守,图之不易。其令将军萨布素等速修船舰,统领乌喇、宁古塔官兵驰赴黑龙江城。至日酌留盛京兵镇守,止率所部二千人,攻取雅克萨城。”

当年7月24日,萨布素率领2000人包围了雅克萨。此时萨布素仍然认为城内的俄军跟上次差不多,只有百余人,仍然使用上次老套路,放炮、点火、攻城。

13门红衣大炮轰了一天,但效果不好。

城里的俄国人已经找到了清军开炮的规律,清军装弹时,他们躲在壕沟里,炮打完了,他们再出来修墙。

萨布素失去了耐心,命令清军攻城,清军开始架云梯,俄国人拼死抵抗。萨布素又拿出老套路,准备引火之物开始放火。城内的哥萨克也急眼了,竟然打开城门冲了出来,砍*了几个放火的清兵,并冲散了清军攻城部队。

战果上报康熙,康熙并不是太愤怒。说实话,2000人攻800人的坚城,而且对方的火器还占优势,确实不太好打。康熙下令,围而不打,困死俄军。

此后,萨布素率清军在雅克萨附近挖掘战壕,组成营寨防御,并断绝城内水源。经过近5个月的围困,雅克萨城内已经是人间地狱。水源还好,但食物匮乏。之前跟随俄国人一起来的尼布楚人首先遭殃,成为被*掉、吃掉的对象。不久由于蔬菜短缺,败血症又开始折磨俄军。

当年12年,托儿布津在城墙上巡查时,被一枚炮弹击中,当场被炸死。剩余俄军被迫开城投降,此时826名侵略军只剩下了66人。

除此之外,另一场规模更大的战斗正在贝加尔湖区打响。

在雅克萨激战的同时,康熙得知戈洛文率2000俄军到达乌兰乌德的消息,一旦这支俄军东进,到达雅克萨,然后内外合击,清军必败。

康熙随即命令土谢图汗率军北上,截击沙俄军队。土谢图汗当即令西第什里挑选了三千精锐铠甲兵,攻击乌兰乌德附近的俄军代表团。这支部队在经过布里亚特蒙古时,遭到当地哥萨克和布里亚特人的袭击,被打死300余人,未能及时包围乌兰乌德。西第什里本人则率领土谢图汗部剩余军队驻扎在色楞格斯克周围,实施对俄军的围困。

注意色楞格斯克的位置

土谢图汗这么听话,也不完全是出于对康熙的尊重,因为在不久前,他在康熙的帮助下占了便宜。

1684年,喀尔喀蒙古左、右两翼冲突再起,土谢图汗邀请康熙派出使节作为仲裁人,调解双方矛盾。

1686年8月16日,康熙派出理藩院尚书阿喇尼与达赖喇嘛特使噶尔旦西勒图开始调解,促使喀尔喀两部会于库伦博勒齐尔。

会盟由札萨克图汗沙喇(成衮之子)、哲布尊丹巴之弟西第什里和土谢图汗之子噶尔丹多尔济主持,由阿喇尼、噶尔亶席勒图和哲布尊丹巴任三大札萨克齐。为使得会盟初见成效,受理了500件关于左右两翼属民归属纠纷的案件并做出公正裁决。

在这次会盟中,康熙谕旨喀尔喀左、右翼:

“尽释旧怨,将兄弟人民各归本札萨克,令其和协,照旧安居。”

但会盟之后,在康熙的默许下,土谢图汗未守协议交出之前抢夺右翼蒙古的全部人马(实际上只交出一半左右),而右翼蒙古又敢怒不敢言,导致双方矛盾日益加剧,会盟实际上未达到既定效果。

在此之后,右翼蒙古进一步倒向沙俄。

戈洛文看到蒙古人的举动,十分吃惊,因为蒙古人如此有针对性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在以往是不多见的。于是他派出了一个信使去联系哲布尊丹巴,并带上了丰厚的礼物,要求蒙古人派出使团,双方和谈。

哲布尊丹巴随即派出了自己的使团。

戈洛文要求蒙古使者解释:“汗王之弟西第什里正集结军队,驻扎在色楞格斯克附近之鄂尔浑河,目的何在?”

使者解释说,他们并“无军事企图”,而只是害怕俄国人进犯。

不过戈洛文并不相信这样的解释,他指责蒙古军队在靠他们如此之近的距离集结,显然是“心怀叵测,意在发动战争”。

戈洛文的看法是不错的,因为西第什里已经派兵将色楞格斯克包围了。

西第什里带领蒙古“七个台吉”的军队分布在色楞格斯克至乌兰乌德一带,蒙古诸王大约集结了八千军队,“并派遣两千名铠甲骑兵、各带两匹马”,将俄国军队重重封锁起来。

1688年1月26日至2月4日,色楞格斯克附近有大批蒙古人集结连营结寨,袭击哥萨克的侦察部队,附近居民的干草和其他储备物资被焚毁殆尽。

由于缺乏重炮,所以蒙古人没有有效的攻坚的手段,只能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

2月24日,色楞格斯克的俄军出击,攻击正在包围的蒙古军队,但是俄军多为步兵,虽然有火枪上的优势,但是始终不能给予蒙古骑兵有效*伤,未突破包围。

2月29日夜,蒙古人从三面向色楞格斯克发动进攻,“向城内放射带铜管的火箭,投掷一束束着火的芦苇”,战斗直到黎明。

由于俄军在色楞格斯克经营已久,城防坚固,还有大量的栅栏和炮塔,蒙古人伤亡惨重,未能攻破城池。城内的俄军也多有伤亡,但伤亡更大的是城内的布里亚特平民,他们的帐篷、房屋大量被烧毁。

得知色楞格斯克被围的消息,乌兰乌德方向的俄军出动1500人前去解围,在索梁谷同蒙古军队遭遇。俄军以步兵方阵列阵迎战,蒙古军队在此之前经常跟哥萨克骑兵打交道,对于骑射对冲得心应手,但从来没有打过步兵方阵,缺乏作战经验。

这次蒙古骑兵仍然采取骑兵冲击两翼的战法,遭到线列步枪的排枪射击,伤亡惨重,由于死人过多,山谷被染红,后来俄国人称此地为死亡谷。

这次战役蒙古人死伤千余人,俄国人仅被打死13人。

这场战役是决定性的,导致蒙古人无法继续围困色楞格斯克。但是虽然有所伤亡,蒙古军队的主力并未受损,他们仍然在贝加尔湖南侧地区集结,并不断袭扰俄军自本土方向的补给线,牵制俄军,使得俄军始终无法继续东进,支援雅克萨。

这场战役也从侧面说明了喀尔喀蒙古军队的战斗力与卫拉特蒙古军队的战斗力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上,从巴图尔珲台吉时代到噶尔丹,对俄军的战争都是胜多败少。

在1688年4月这个节点,形势是这样的:清军已经将俄军驱逐出雅克萨,在黑龙江流域保有一支2000-3000人的军队,喀尔喀蒙古在尼布楚和贝加尔湖南侧保有一支10000人左右的军队,俄国人在乌兰乌德、尼布楚、色楞格斯克保有一支3000人左右的军队。

戈洛文在色楞格斯克解围后,派人返回莫斯科,提出了两点举措:1、与准噶尔建立正式的同盟;2、要求准噶尔出兵,攻击喀尔喀蒙古。

索菲亚经过慎重的考虑,认为此时同准噶尔结盟会完全与清廷站在对立面,清廷必然死守黑龙江流域,使得沙俄失去谈判的筹码。所以拒绝了戈洛文的第一条建议,但是却将俄蒙、俄清正在黑龙江、尼布楚一带激战的消息通报了噶尔丹。

此时,清帝国、喀尔喀是同盟关系,双方对尼布楚地区的俄军形成包夹之势。按照康熙一贯的打法,下一步就是自黑龙江流域西进,配合喀尔喀蒙古攻击尼布楚,将俄国人彻底赶出东西伯利亚。然后形成一道从贝加尔湖开始,横贯喀尔喀中部的宽大的防御线,用来作为准噶尔和沙俄发动可能的入侵时的战略缓冲带。

他的这种思路,从后来尼布楚谈判时他坚持整个黑龙江流域和尼布楚都归清廷,就可以看出。

然而,这次康熙的战略布局并没有奏效,因为在4个月后,噶尔丹率军越过杭爱山脉,向喀尔喀蒙古发动了全面进攻。在中俄战争后期,一直隔岸观火的噶尔丹认为时机到了,抄了喀尔喀蒙古的后路。

然后他占了两年的便宜,却最终葬送了准噶尔汗国的未来并付出了自己的性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