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晓到黄昏,从巴山到秋池。在这个盛夏时节,沿着日出日落的轨迹前行,在翠林掩映下,去天边赴一场浪漫的约会。
4:00—7:45
破晓之际,看东方既白
凌晨四点的城市尚还在熟睡中,我对抗着眼皮打架的强烈困意,背起水、饼干、照相机,独自一人走上静悄悄的街道,只为去缙云山奔赴一场浪漫盛大的日出。
夏季总是昼长夜短,打车到达售票处时,天边已经微微地泛起了鱼肚白,便急忙拿出准备好的手电筒开始爬山。因为害怕错过观日的最佳时机,我走得很是匆忙,无心顾及沿途的风光,不过好在一路上遇到很多跟我一样看日出的游客,所以上山的过程中并不孤单。
接近六点,爬了一个多小时的我终于登上了缙云山的狮子峰,此时的景象让我顿时困意全无,我想我此生都不会再看到比这更为绚烂而壮美的场景了:天光乍现,旭日将升未升之际的苍穹有着最为艳丽的色彩。深邃的瓦蓝、葡萄紫、橘黄、丹砂的绯色、玫瑰的嫣红,还有宛如旋涡般的奇幻烟云,天际像是打翻了调色盘,油画颜料混合着肆意流淌在辽阔的幕布上,变幻莫测。刹那间一束烟花绽放在我心头,让人不禁感到一种触及灵魂的震撼。不知过去多久,只闻耳边鸟雀啁啾,蝉鸣喧哗,万物开始慢慢苏醒,而远方绵亘的山脉依然陷入沉睡,尚未完全消散的黑暗压抑了它的灵秀,却将那份野性与神秘展露无疑,构成一幅写意的泼墨山水图。
此时,我的腿都站得有些麻了,在人群的长时间簇拥下也感到些许燥热,低头看了眼时间,距离刚刚霞光漫天的场景大约只有七八分钟,那绚丽的色彩逐渐开始淡去,转而变作大片大片的雾蓝与浅紫,接近山脉线的半空中,从云层里蔓延出了几丝红光,我知道,那是太阳即将东升的征兆。
等待着,我从摆弄镜头的空当处抬起头来,适才还有些许喧嚷的山顶此时竟陷入了一种凝固的静默中,每个人都静化为一座肃穆的石像,四周黑压压的寂静人群让我仿佛站在水面将将好淹没过头顶的池子里,一种即将破土而出前窒息般的鸦雀无声。就在刚刚一眨眼的功夫,东边的山脉线出现了一个光点,人群中开始出现*动,激起层层涟漪,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快拍啊!快拍!”大家都纷纷拿起手机和支架,我也调好照相机,准备记录这一刻。
厚重的紫蓝云层像被烧开口的棉絮,一颗燃烧着的火球从那洞口里面逐渐升起,它带着蛮横的热流撕裂黑暗,肆无忌惮地抖动着火舌掠袭了半片天空,仿佛一颗永不停止跳动的心脏,蕴含了唤醒世界万物的力量。我的瞳孔瞬间收缩,内心激荡得犹如奏起交响乐章,长时间的紧绷让我一阵眩晕,只好微眯着眼抬起头。人群已经完全变作一锅煮开的水,从最前排一浪接一浪地往后方拍打而去,形成鼎沸的海潮。我感觉自己宛如一叶暴风雨中的扁舟,毫无支柱,浮浮沉沉地被浪推着前行,震撼之余还不得不稳住身体的重心,以免摔倒。
太阳越升越高,苍穹由橙红转变为明黄,火球烧出的赤海从天际倒灌向大地,从山顶淹过山脚,涌向人群。蝉鸣越渐聒噪,东方既白,山顶上的人们还不愿离去,直到艳阳当头,额角被汗液濡湿,我才跟着其他人依依不舍地下山了。
8:00—13:30
艳阳当空,探寻绿野村落
沿原路下山走到缙云山景区售票口,再乘520路公交车坐到金刚碑站,下车后没走几步就到了金刚碑古村落。据说改造前的金刚碑原本就是一片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因此内部许多房屋建筑都完好无损地保留了其原貌。
我一直走到临溪小路,行道开始向山坡下迤逦通去,巴掌大的爬山虎叶从竹制围栏的缝隙中悄然探出,顺石阶而下,仿佛误入爱丽丝仙境一般的秘密花园。古村落傍溪修建,走到溪流下游,才算是到了真正热闹的地方。
与一般古镇不同的地方在于,金刚碑修建在一片山坡上,因此景区内的整体地势较为陡峭,新修筑起来的房屋低矮小巧、错落有致,参差不一地被竹林枝叶簇拥着,与参天古树互相掩映,草木葳蕤,山峦拱翠,这片岁月悠久的村庄像是从树冠中陡然升起的天空之城。
而金刚碑古村落内蔚然成海的草本植物,则已经多到令人难以忽视的程度,长叶暗罗、阳荷叶、木本曼陀罗、爬山虎……“凶猛”地入侵到街角檐墙的每一方寸,将村落包裹成绿野仙踪般的梦幻森林,我甚至要时常小心被不知从何地方伸出的翠蔓勾住脚踝。至于金刚碑最为人称道的景色,可能就是那条雾气氤氲的小溪沟了。
小溪沟贯穿整座村落,底部长满了蕨草和海芋,石块上青苔遍布,形成一条绿色的河道,河床深处安装了许多干冰喷射器。干冰停止喷射时,河底薄雾氤氲,云霭苍苍,仿佛轻纱遮面,如坠幻境;而等到干冰喷射器如龙吐息般制造出水流一样的乳白色雾团时,则真能让人体会到“云端行走”的乐趣。那雾气久久无法弥散,进而汇聚成一片浓密粘稠的“云团”,恍惚中宛若来到了西游记里的仙庭天宫。
在保护古建筑和原有风貌这点上,金刚碑古村落做得算很不错的。那些拥有不少历史年头的房屋没有被推倒重建,而是在稍作修葺保证其安全度的情况下摇身一变,就变为各式精致且富有烟火气的商铺,一路走来能看到奶茶店、茶肆、汉服照相馆、风味家常饭店、简餐厅、艺术插画室……我随便走进一家卖小碗菜的饭馆,解决了午饭后又买了一杯奶茶,一直歇息到身上的疲惫感散尽,然后才乘坐观光车悠然离开金刚碑古村落。
14:00—17:00
红日西斜,访玄门翠湖
重返金刚碑公交车站后,再坐520路便可直达黛湖。
一下车,我就感到一股湿漉漉的水气与混合着植物清香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被这湖光清辉撞了个满怀。
黛湖,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名字时,脑海中就立马浮现出窈窕女子对镜簪花,鬓挽乌云,眉如远山含黛的画面。亲临其境后不禁叹道“果真是名副其实”。与一般蓝绿色的湖水不同,黛湖呈黄绿色,如同早春时节杨柳枝头的嫩芽,又像是一块天然的绿翡翠,色泽浓郁,水光盈盈,均匀通透,质地温厚,而湖中游动的锦鲤则更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黛湖就以如此袅娜之姿娉娉婷婷地静候在那儿。
湖岸空留一排竹筏,只是不见蓑笠翁。沿着环湖步道悠悠然慢行,凉风习习,空气中飘浮着雨过初晴后才会有的湿润气息,沁人心脾,我感觉自己浑身浸泡其中,即便有阵阵蝉鸣自林间传出,心中燥热也得以平复。
步道上枯木落叶踩着咯吱作响,湖畔栽种着南天竹,蕨类藻类植物丛生,沿湖转角处可看到一条从黛湖通往翠月湖的林间小道,高大的香樟、松柏、池杉,各种阔叶林与针叶林交错纵横,形成自然屏障,伞状的白色木生菌长势喜人,还有掉落满地的松果,仿佛绘本里的童话森林。除了大片葱翠欲滴的蕨草以外,或橙或粉的美人蕉点缀其中,临水照影,鸡爪槭连成赤红的云霞,佛甲草青绿可爱,站在远处望去,颇有一种原始热带雨林公园的感觉。
黛湖四周水气丰沛,阴凉宜人,因此前来消暑野游的人也不少。有举家自备吊床和布垫的露营者,有直接坐在亲水台阶上嬉戏打闹的孩童,甚至还有人提着水桶来装从山涧流下来的泉水。临走前,我用手接了一捧,皮肤接触到那泉水的一刹那便能感到刺骨的凉意,直冲头顶,灵台清明。
缙云山上的道观寺庙不少,知名度最高的可能要数白云观和缙云寺,只是黛湖之下,北温泉之上的绍龙观,也同样颇有一番清风雅韵。从黛湖沿盘山公路继续往下走,大概五六分钟的路程就可以到达绍龙观后门。
来到绍龙观时天色已近黄昏,香客都早早地踏上了归途,除了斋堂里朦朦胧胧地传出一些铿里框朗的炒菜声,此时观内四下无人。斜阳正好,青山环绕下的绍龙观是如此的庄静肃穆、清幽玄静。从云集山房旁的月洞门拐过,便能走到玉皇殿,殿前金龙盘柱的景象很是威武。殿外亭台中悬挂着一青铜撞钟,让我突然想起那摆放在绍龙观入口处的一面大鼓,便已经可以体会到观内每日“晨钟暮鼓”的情致了。
绍龙观整体是一个由高到低依地势而下的修建走向。站在亭台上凭栏望去,迎仙阁与药王阁相对立而建,由一道亭廊连接,自有一派仙风道骨。顺着台阶向下可到达一幽静处,粉墙黛瓦,朱门微掩,阶上苔痕斑驳,曲径通幽,不知庭院深几许。绍龙观三面环山,临水而建,绕过最后一道墙,才终于见到翠月湖。站在水榭上,湖面雾气弥漫,抬头可看到羁鸟归林,一溜白云悄然从檐角飘走。入观不足一个时辰,依稀听到念诵道经的声音,想这道门清净之地,没有做过多的停留与打扰,便匆匆离去。
18:30—20:20
再见黄昏,观日落山火
从绍龙观出来后,争分夺秒才总算赶上最后一班索道。我想,在这一天结束之前,重返狮子峰与日落赴一场约会。
因着时间尚还宽裕,所以我在附近景色优美的地方流连了好一会儿才去观景点,可没想到那时的空中已是一大片火烧云了。落日在不远的天边融化成滚烫赤红的铁水,它悬在群山之上,是如此地接近山脉线。黄昏的穹野比日出更为绮丽,暮色时分的云霭被染红了一大片,把旷阔壮丽的山峦和山峦上深绿色的树丛照得几乎燃烧起来。
相比起日出,观日落的人少了很多,因此眼前的场景更多了几分苍凉,我在这里耐心地等着,等太阳完全没入山脉线,等黑暗降临,四下悄无声息,连一丝风也没有。
大约数十分钟过去,赤红的日轮在接触到山峰的那一刻彻底沸腾了起来,它的周围有一圈波动的光晕和郁热的气流,巨大到像要吞噬掉世界的边缘一角。日轮仿佛自山谷之中陡然上升,离大地越来越近,向静候的我直奔而来。这样一团不顾一切的野火,从山腰席卷到河岸,带出一片灼热的霞光,最后西沉,终于吻上了大地。我抱着腿蜷缩地坐在地上,看满天红霞的一点点散尽,直到暗影如潮水般完全涌没山顶,浩淼的夜色涌过了大地。
文 | 万芷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