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吉静功修炼》上

《黄元吉静功修炼》上

首页角色扮演凡心炼神更新时间:2024-08-03

《黄元吉养生静功心法》

邱陵

我国古代道家对内丹学极其秘惜,都是非常慎重地挑选弟子,并经过严格考验后,方才心传口授,一般不记录成文;凡著成文字的,也大多比名喻象、藏头露尾、隐约其词,非常晦涩难懂。被尊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中就说:“窃为贤者谈,曷敢轻为书?若遂结舌瘖,绝道获罪诛。写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犹豫增叹息,俯仰缀思虑。陶冶有法度,安能悉陈敷?略述其纲纪,枝条见扶疏。”可见古人对这门学问是多么的虔诚和珍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现象也逐渐改变。在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众多内丹学典籍中,理论通达、方法详明而又切实可行的,当以《黄元吉文集》为最优秀杰出。

黄元吉,名裳,字元吉,一说号元吉,江西省丰城县人,生平不详,清朝时曾在四川(富顺或成都)乐育堂传授内丹诀法,由门下弟子笔录并编纂成《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道门语要》三书留传于世,今汇编为《黄元吉文集》。据传尚有《玄宗口诀》、《醒心经注》、《求心经注》等书,可惜搜求不到。

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中派修真要旨》中说:“道家玄宗,以南北东西四派最大,原无中派之立宗,然就其修丹诀法之异同而言,则又有判分中派之必要。中派亦可归于北宗……然细考之,究亦有可分者在,故按分宗判教之理而为之立中派焉,使学人知有所循途取法焉。”黄元吉所传的丹法,“彻始彻终以‘守中’一着为诀法”,因此被归入中派。陈撄宁对黄元吉的丹法极为推重,认为得陈抟(字图南,宋大宗赐号希夷先生)、邵雍(字尧夫,谥康节)一脉心传,称之为隐仙派,引以为黄元吉的私淑弟子,并把他的学说整理为《口诀钩玄录》以介绍。在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哲学社会科学国家“六五”至“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八五”重点图书选题出版计划)中也以十四页的篇幅详细介绍黄元吉的内丹诀法,并最后总结说:“‘阅丹经甚多,惟此无半点虚语’,用同样的话概括黄裳著作的特点,可能也是再恰当不过的。

自序

余编撰本书毕,不禁私心窃慰,盖以能将清代丹道大师黄元吉氏之养生学术介绍于读者之前,而感幸甚焉!

黄元吉又名黄裳,身世不详,仅知其原藉丰城,原为博学鸿儒,深究经史,兼精佛乘,曾遍游名山胜地,卒获异人传授道门心法真诀,终而入道。清道、咸年间入蜀,在今之自贡市富顺等地设帐授徒十有余年,日夕讲解老子《道德经》及传统养生静功,门人不下数千人,亲撰《道德经注释》一书,其门人又将其语录篡集成册,并经黄氏核正,成《育乐堂语录》。此二书均于光绪年间刻印问世,民国初年由四川继尼仙房重刊。后又有成都、镇江、香港、泰国等版本。黄氏著作素为道家及气功界人士所推崇,当代养生学大师陈撄宁氏曾推许黄氏二书为道门必读之书。

建国以来,特别十年浩劫以后,黄氏著作在海内已极少流传,黄元吉之名亦鲜为人知。但黄氏二书,可说是历代丹经道书中论述性命双修养生静功之巨著,说理详明,功法具体,融三教真传于一炉,道前人所未道,一扫古来丹经枯滞玄奥、多用隐语秘辞之弊,而不时妙语如珠,引人入胜。台湾版《乐育堂语录》萧天石序评价黄氏著作云:“虽为道藉,实可视为三教真传之要典”,“言言通大道,字字值千金,且多泄千古来丹经之所未泄,指千古来道典之所未指”,“说理朴实而不奥,述义精深而易明,传绝学,极尽简单晓畅之能,尽人可解;谈功夫,极尽条理畅达之妙,尽人可行”。黄氏门人也于《道德经注释》序中说:“先生之注,句句在身心上立论,尤亲切不浮,此正本清源之学,尽性立命之功,诚非他书所可比”。这些推崇之词,并非过份。

余编撰本书以改编《乐育堂语录》为主,间中亦收入《道德经注释》部分注文作为补充,并略加注释。《语录》一书因是黄氏随时讲学之记录,内容不免杂乱重复,因此择其精要,按原文所论题目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列为玄关一窍、玄牝之门、真意、明心见性、精气神、坎离交媾与乾坤交媾、运转河车、采炼火候等章。为免遗漏黄氏著作之精华,另立《其他秘传真诀》一章,以收纳之。最后辟《结论》一章,收入《道德经注释》注文结尾时之全功论述及黄氏授徒解馆时对门人所作结语,共成十章之数,文中大小题目均为编者所加。

本书之出版,将使读者得窥黄氏原著之精华,使一代丹道宗师之著作重见于世,得以发扬光大。黄氏著作广博精深,却又明白易懂,包括与贯穿养生静功各个领域,且极富实践经验之介绍,颇具特色,堪称绝学,故以“养生静功心法”名之。编者之注释,不过结合本人粗浅之炼功体会及对黄氏著作之初步理解,略起画龙点睛作用而已。其中错误在所难免,尚望海内外高贤指正。编者相信,学者如执此一册,精研而勤习之,自考自证,亦不难登传统养生静功之堂奥!

目录

第一章 玄关一窍

回光返照

玄关现象

一觉而动

玄关真际

玄关常在

玄关开后

第二章 玄牝之门

何谓玄化和玄牝之门

玄牝之门现象

出玄入牝之处

玄牝相交

调息与听息

治息与元气

第三章 真意

何谓真意

戊已成圭

真意用法

真意与真觉

真意与真息、真气

第四章 明心见性

明心死性真谛

本来面目

炼性养性

性命双修

第五章 精气神

炼已之功

炼精

炼气

炼神

神融气化

三件功夫

第六章 坎离交媾和乾坤交媾

坎离真义

坎离交而产药

乾坤交而结丹

醍醐灌顶

凝神泥丸

第七章 河车(周天)

运转河车之时

河车之路

《易经》屯蒙法则

起火之法

以柔以默以静

卯酉沐浴

第八章 采炼火候

外药、大药和圣胎

文火武火

进火采药之法

玄关采药

活子活午火候

大药发生效验

第九竞 其他秘传真决

久坐必有禅

两眼神光之运用

戒贪看外光

不惑于异景

人身紧要之处

集神于玄窍

丹田地步

上下丹田配合

动处炼性,爵处炼命

观妙观窍

集义生气,虚无生阳

觉照之心

守中之旨

内动阳生

女功一则

第十章 结论

全功论述

丹经隐语破释

邵子月窟天根诗解

第一章 玄关一窍

一、回光返照

(原文) 孔德之容,即玄关窍也。古云:一孔玄关窍,乾坤共合成,中藏神气穴,名为坎离精。又曰:"一孔玄关大道门,造铅结丹此中存"。《契》曰:"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胥"。故道曰:玄牝之门。儒曰:道义之门。佛曰:不二法门。总之,皆孔之德器能容。天地人物咸生自个中,无非是空是道,非空非道,即空即道,空与道两不相离,无空则无道,无道亦即无空。故曰:"惟道是从"。欲求道者,舍此空器,何所从哉!但空而无状,即属顽空,学者又从何处采药而炼丹乎!必须虚也而含至实,无也而赅至有,方不为一偏之学。修行人但将万缘放下,静养片晌,观照此窍,惚兮似无,恍兮若有,虚极静笃之中,神机动焉,无象者有象。此离己之性光木火浮动之象,即微阳生时也。再以此神光偶动之机,合目光而下照,恍兮若有觉,惚兮若无知,其中之阳物动焉,此离光之初交于坎宫者。其时气机微弱,无可采取,惟有二候采牟尼法,调度阴跻之气,相会于气穴之中。调度采取为一候,归炉温养为一候。依法行持,不片晌间,火入水底,水中生金,杳杳冥冥,不知其极,此神气交而坎离之精生矣!然真精生时,身如壁立,意若寒灰,自然而然周身苏软快乐,四肢百体之精气,尽归于玄窍之内。其中大有信在,溶溶似冰泮,浩浩如潮生,非若前此之恍恍若有,惚惚似无,不可指名者也。此个真精,实为真一之精,非后天交感之精可比,亦即为天地人物发生之初,公共一点真精是矣,如冬至之阳,半夜之子。一岁一日之成功,虽不仅此,而气机要皆自此发端,俨若千层台之始于累土,万里行之始于足下,一般为天地人物生生之本。本原一差,末流何极?以故自古及今,举凡修道之士皆不离此真气之采,然后有生发之象。遍阅众物初生,无不同此一点真精成象而成形。我又何以知众物之生有同然哉? 以此空窍之中,真气积累,久则玄关开而真精生焉。要之,恍是光之密,惚是几之微,离中真阴,是为恍惚中之物,坎中真阳,是杳冥中之精。学者必知之真,而后行之至也。 此恍兮惚,是性光发越,故云有象。惚兮恍,是性光下照坎宫,而真阳发动,故云有物。窈冥之精,乃二五之精,故云甚真。欲得真精,须知真信。真信者,阴阳迭远不失其候之调俟。其信之初至,的当不易,即行擒伏之功得矣。凡人修炼之初,必要恍惚杳冥,而后人欲净尽.天理常存,凡息自停,真息乃见。此何以故?盖人心太明,知觉易生,若到杳冥,知觉不起,即元性元命打成一片。此个恍惚杳冥,大为修士之要。学人当静定之时,忽然偶生知觉,此时神气凝聚,胎田浑然粹然,自亦不知其所之,此性命退还于无极之天也。虽然外有是理,而丹田中必有融和气机,方为实据。由此一点融和,采之归炉,封固温养,自能发为真阳一气。但行功到此,大有危机,惟有一心内守,了照当中,方能团聚为丹药,可以长生不老。若生一他念,此个元气即已杂后天而不纯矣!若动一淫一思,此个气机即驰于外,而真精从此泄漏矣!古人云:泄精一事,不必夫妇交媾,即此一念之动,真精也不守舍,如走丹。一般学人必心与气合,息与神交,常在此腔子里,久之自有无穷趣味生来。然而真难事也。没能识透玄机,亦无难事,起初不过用提掇之功,不许这点真气驰而在下,亦不许这个其气分散六根门头,总是一心皈命,五体投诚,久久自然精满不思色矣!愿学者保守元精,毫不渗漏,始因常行熟道,觉得不易,苟能一忍再忍,不许念头稍动,三两月间,外阳自收摄焉。外阳收摄,然后见身中元气充足,而长生不老从此得矣!

[注释]

此为黄元吉氏《道德经注释》书第二十一章注文。

老子原文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共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历代气功家认为,《道德经》此章为论述玄关窍开现象的权威之作。黄氏注文则颇得原文本旨,并有所发现,有所泄露。

孔德之容,孔为大,德为道之显现与作用,容为样态或空器。黄氏认为孔德之容即玄关窍之喻。

《周易参同契》云:"此两孔穴法,余气亦相胥"。历代注家认为指坎与离、乾与坤、阴与阳、水与火或神与气等之互相作用。

阴跷,李时珍《奇经八脉考》附有张紫阳《八脉经》云:"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则知即为会阴穴。张紫阳又曰:阴跷一脉"上通泥丸,下透涌泉,俏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开花,所谓'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

黄元吉氏将"孔德之容"(意为人道的空器)喻为玄关窍,即指在气功态中我身至玄至妙机关猛然升启,一阳初动,产出真精真气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其气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起的从无到有、由量到质的变化。这种现象在平时是看不到寻不着的,只有到窍开时才能感到,所谓"时至神知","感而遂通"。张紫阳在《金丹四百字》中谈到玄关窍时说:"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黄氏引此作为玄关窍的定义。可知此窍由乾坤合成,乃神气相交之地,生产坎离之精、形成先天真气之所。亦即"产铅结丹此中存",并非一般的凡窍可比。

欲得玄关窍开,必先实行回光返照。下手之初,但将万缘放下,静养片晌,观照下丹田。经一段时期锻炼,便能使性光发越,在恍惚中眼前便从无象而有象,从一片黑暗而出现性光(又名离光、慧光)及幽深广大之境。这就是老于说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盖将眼前性光或离光合两眼之神光返照下丹田,其光交于坎宫,于是调动阴跷(会阴穴)之气相会于下田,进而使神气交合,坎离交媾,凡息停而真息现,出现玄关现象,玄关窍突然打开,产生真精真气。这就是老子所说"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信者为何?即黄氏所说如丹田浑然粹然,四肢百体精气溶溶,浩浩如潮生,周身苏软快乐等是。

黄氏气功养生学所应用的主要窍位,上丹田为泥丸(在头顶百会穴内),中丹田为绎官(在两乳间膻中穴深入一寸三分处)下丹田为脐下一寸三分(实是脐内一寸三分)处,以及阴跷(会阴穴)、山根(即祖窍,在面眼之间鼻梁上)等等。黄氏所云中黄宫、中宫、中黄正位、黄庭、坎宫、水府和气穴等名称,均指下丹田。黄氏对下田的定位,虽说指明是脐下一寸三分,但古人将针灸钢人躺倒放置,脐下实是指脐内而言,而在气功态中执行也不严格,主张观照包括下田在内的心之下、肾之上的虚无窟子,还有内、外丹田之说,即观照脐丹田离皮肉一寸三分之间。他还说:丹田"有其名却无其实,然亦不可谓全无实也。以为虚也而万化生于此,以为实也究竟寻不着一个物事出来。"因此,他认为观照丹田不要死死执着,应"似在空中盘旋一般,然亦不可竟向空中驰逐也。"

黄氏一般只强调在下手兴功时,运用两眼神光汇合性光观照下丹田。但性光的发越,实际上与观照祖窍或存想山根有关,黄氏却不言明,也不强调。但他认为,人身有离宫、坎户和玄门、牝户之分,实际上离宫、玄门均可代表两眼之间的祖窍,坎户和牝户则可代表下田。他说:"自涌泉以至气海(指下田)皆属阳,则为坎;自泥丸以至玄关皆属阴,阴则为离。黄氏在《乐育堂语录》一书中对山根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山根是人身"紧要之处","是通精气往来要道,人能存想山根则真气自然复归黄庭旧处。"又说:"古云:'山根是人初生命蒂'。吾人开督闭任,通气往来,即是此窍。苟能存神于兹,自可长生不老,却病延年。"由此可见,黄氏也是赞成存想山根、存神山根的。

世传丹经道书中不乏下手兴功时,存想山根的例子。《吕祖师先天虚无太一金华宗旨》一书功法下手时,就先着念于鼻端,然后存想山根。认为山根为人身之性户,上达泥丸,下通下丹田,故须凝聚光于此处,由此而下注。《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一书功法下手之初,更主张"穷想山根",以与元始祖气相通。清代史从龙撰《道乡集》一书认为,山根"乃下手收念之处,此窍乃后三关之门户,坐时二目先守此窍,少时念止,即可由门户而轻轻下沉海底,二目既至,神已随之,片时不起妄念,自然心定调息。"(以上均引自拙编《中国古代气功选注》一书)。

回光返照两眼之间的祖窍或存想山根,对阴虚阳亢或患有高血压症的学者不宜,因阳气会因此而上升,使病情加重。因有此弊端,黄氏着作中所言靠凝神用两眼神光汇合性光下照丹田,不失为一稳妥之法。盖此法亦可微微或适当地牵动祖窍,起一定程度的观照作用,且并非意守祖窍,则对有高血压及阴虚阳亢者无碍。

二、玄关现象

(原文)学人下手之初,别无他术,惟一心端坐,万念胥捐,垂帘观照。心之下,肾之上,仿佛有个虚无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归,任其一往一来,但以神、气两者凝注中宫为主。不顷刻间,神、气打成一片矣!于是听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觉心。久之恍恍惚惚,入于无何有之乡焉。斯时也,不知神之入气,气之归神,浑然一无人无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昏瞶也。若使昏瞶,适成搞木死灰。修士于此,当灭动心,莫灭照心。惟是智而若愚,慧而不用,于无知无觉之际,忽然一觉而动,即太极开基。须知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道家谓之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其吸而入也,则为阴为静为无;其呼而出也,则为阳为动为有。即此一息之微,亦有妙窍。人欲修成正觉,惟此一觉而动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的确确、无念虑、无渣滓、一个本来人在。故曰:天地有此一觉而生万物,人身有此一觉而结金丹。但此一觉,有如电光石火,当前则是,转眼即非,所争只毫厘间耳。学者务于平时审得清,临机方把得住。古来大觉如来,亦无非此一觉积累而成也。修士兴功不从有欲无欲,观妙观窍下手,又从何处以为本乎?虽然无与有、妙与窍,无非阴静阳动,一气判为二气,二气仍归一气而已矣!以其静久而动,无中生有,名曰阳生活子时;以其动极复静,有又还无,名曰复命归根。要皆一太极所判之阴阳也。两者虽有异名,而实同出-源。太上(即老子)谓之玄。玄者深远之谓也。学者欲得玄道,必静之又静,定而又定,其中浑无物事,是为无欲观妙,此一玄也。及气机一动,虽有知,却不生一知见,虽有动,却不存一动想,有-心无两念,是为有欲观窍,此又一玄也。至玄之又玄,实为归根之所,非众妙之门而何?所惜者凡人有此妙窍,不知直养,是以旋开族闭,不至耗尽而不已。至人于玄窍开时,一眼觑定,一手拿定,操存涵养,不使须臾或失,所以直造无上根源。

[注释]

此段选自黄元吉《道德经注释》第一章注文。虚无窟子,指入静中心之下,肾之上包括下丹田在内所形成的一种化境。

中宫即中黄宫,此处指下田,亦指虚无窟子。

观妙观窍、众妙之门,均引自《道德经》第一章。该章原文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丹书多把"徼"解为"窍"。

黄氏在此介绍了其养生内功的入手程序及概要,首先揭示了玄关现象的重要作用。他在其着作中几乎无处不谈玄关。他认为,玄关一窍"是修士第一要务","除此一个玄关窍,余无可进步也,""玄关窍可以了结千经万典之义。"历代丹经道书亦多论及玄关窍开之重要性,但令人修习养生内功,能知玄关作用者甚稀,得其诀窍真传者更少,练功自难登堂入室。

玄关现象,此处所指在人身上并无定位,亦非指两眼之间的山根,实是指气功态中产生真气(能量流)由量变到质变的一刹那间,亦即静极而动从无到有的一刹那间。在这一刹那间,我体内真阳发生,古称阳生活子时,亦称太松开基,又称真种产生,即我体内之最玄最妙机关开启了,用俗话说,气、得气、得窍了!

玄关窍开,是回光返照下丹田,做到神气相交,坎离交媾,混混沌沌,忧惚杳冥,真息(胎息)绵绵,静极而动,无中生有的一种现象。

黄氏把玄关窍开现象在人体的表现归结为"一觉而动"四字,而且指出,掌握这"一觉而动"的时刻只在一息(一呼一吸)之间。一觉就是从无知无觉到猛然醒觉。动就是真阳之动而影响身体之动。古传止念之法可作为入窍途径。此法即排除种种杂念,只留正念,俄而此念顿息而后念未起之际,便是导致玄关窍开之时。

三、一觉而动

(原文)夫玄关一窍,正阳生活子时。吕祖云:"万有无-臭,地下听雷声"。古仙云:"忽然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雷乎雷乎?神哉神哉!从此二说观之,难道玄窍之好,真阳之动,色身中岂无真实凭信,而漫以雷声喻之乎?张祖又云:"雷声隐隐震虚空,电光灼处寻真种。"古来仙师个个俱以雷鸣比之者何哉?吾今直为指出,即尔入定之时,忽然神与气交,直到真空地位,不党睡着,鼻息齁齁,--觉而醒,此即是天地之根,人物之祖。吾身投胎夺舍,其来也即此攸忽杳冥忽焉惊醒之一念也。尔果于入定时,凭空一觉,即是我本来真面目,急忙以真意护持,切勿稍纵,如人乘千里骥,绝尘而奔,暂一经眼,便要认识,不可延迟,迟则无及矣。故曰以前不是,以后不是,露处只在-息,一息之后,不复见焉。尔等务要于静定时,偶有鼻息齁齁,急忙起立,趁此清空一气,收摄将来。如此坐一次,必有一次长益。果然不爽其时,不差其度,不待百日,基可得而筑矣!此等要诀,古人但说玄关,未有如吾实实在在向人身中指出者。是知丹诀,关乎功德心性,不易语也。

[注释]

黄氏于此直道出千古不传之秘,指出玄关窍开在人身中的表现。

盖静定中神气交合,混混沌沌,恍恍惚惚,不觉'睡着".实际上是似睡非睡,仍处于气功态中,或有齁声,或无齁声,猛然一觉而醒,身体亦随之一震。这个震动,乃静极而动,正是古人以雷震喻玄关窍开之故,乃是因醒觉而动,又因体内真阳发生而动。此一觉而动,只在一息之间,我必须不失时机,以真意主宰之,凝神气穴(或虚无窟子),待真阳大现,然后转运河车(周天),采药返炉,切不可在一觉之时妄想他事,以免精气神有一丝半点渗漏。要做到这点,要有黄氏所说的把得住,拿得定,所谓提雾拿云手段,即丹经所云:"时至神知","感而遂通"。

当鼻声齁齁时,急忙起立,并非停止行功,而是振作精神,保持真意主宰,继续行功。学者得此"一觉而动"之真诀,依法行持,倘常得玄关窍开之真景,功后必感头清目爽,浑身轻快,下元充实,若有宿疾亦可渐消,功乃可大进。

(原文)此一觉也,切不可轻视之。自此以后,觉而迷,迷而觉,总从觉一边去。久之自然无觉,而无不觉。如此者,非所谓不神之神乎?你等莫视为难事,只是用一个觉字、静字、常字,即可为正法眼矣?否则,静而不觉,觉而不常,神有间断,何时而后心定如止水,月印万川而无波哉!亦不必深山枯兀静坐也,只要我心一静,自然了觉,常常如是,无论于兵万马营中,皆是清净灵山也!总在各人自静、自觉。自常,即可证无上菩提矣!

[注释]

《大成捷要》一书有云:玄关窍开有一连二、三十次而后止。

曾颇疑其说。现黄氏所云:"觉而迷,迷而觉,总从觉一边去",正合此意。有迷才有觉,不觉则不迷,静极而动,动极而静,循环无已。若能行持久之,习练成熟,使成有序化,则达到我心一静自然了觉之境界,亦非难事。

四、玄关真际

(原文)古云:"混沌一觉,即成仙种子。"洵非虚也。但要知此一觉,不是有心去寻,亦不是无心偶得。从混混沌沌中涵养既久,蕴蓄得深,灵机一触,天籁自动,所谓前后际断是。是即性光也,即正觉也,即无上正等正觉也,亦即本来人也。吾不先将神气二者交会于虚无窟内,积习既久,神融气畅,打成一片,两不分开,安有突然而醒之一觉哉?此殆无心有心,有心无心,有如种火者然。始而一团熏蒸之气凝聚于中,不见有火,而火自在此。犹混沌里内蕴知觉之神,迨积之久久,火力蓄足,忽然阳光发现,烧天灼地,有不可遏之机。而对火初不自知,而亦不自禁,是即知觉中仍还混沌之象,此喻最切。你等须从混沌中有如此之蕴蓄,使神光凝而不散,然后一觉始圆明洞达,无碍无欠,才是我一点灵光本来真面目。尤要知一觉之前,只是一段氤蕴,一觉之后,只有一段灵光独运空中,并无半点念虑知觉夹入其中。莫道以外之事,就是我灵光一点,亦不自知也,惟适其天而已矣? 至人穷究造化妙义,识得生死根源于此混沌忽然有觉,立地把持,不许他放荡无归,但只一晕灵光洞照当空,惺惺常存,炯炯不昧。初不知有所觉,并不知有所照,更不知有所把持,斯为时至神知。由此日远阳火,夜退阴符,包裹此太极无极之真谛,久久神充气盛。 勿谓此一觉非我仙家根本,而别求妙术。盖此时一觉,但见我身心内空洞了灵,无尘无翳,不啻精金良玉。故一觉之后,其乐陶陶不可名状。 是一念知觉,即一念之菩提;一刻晏息,即一刻之涅盘也。虽然混沌一觉,有真亦有伪,如今之人,昏迷一下,即以为混沌,知讯忽起,即以为一觉,此皆认贼作子,断准有成,惟一无所有中,忽然天机发动, 清清朗朗,虚虚活活,莫方如笃(?)真混沌真觉,不然未有不以昏迷为混沌,以知识为一觉也。你等须知混沌非本,一觉非极,必XXX一觉中而有湛寂圆明、清虚玄朗之境,方得真妙,切勿以恍惚二字混过可也。

[注释]

玄关窍开之机实即寓动于静中。

我神气初交,即有玄关窍开之萌芽在于其中,有如种火,一但神冥气合,遂火势燎原。但此用于人体之自然规律,-切按其自然行去,不得夹杂知觉意念,如此到一觉而动之时,才能圆明洞达,清清朗朗,活活泼泼,即黄氏所云:"方得真际"。

(原文)尘情杂虑纷纷扰扰时,从中一觉而出,即是玄关。所谓回头是岸。又曰:"彼岸非遥,回光返照即是。"但恐于玄关末开之前,先加一番意思去寻度,于玄关既开之后,又加一番意思去守护,此念虑纷纷,犹天本无云翳,云翳一散即现太空妙景,而却于云翳已散之后,又复加一番烟尘,转令清明广大之天,因之而窄逼难容,昏暗莫辨矣!佛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此等玄机,总着不得一毫拟议,拟议即非。着不得半点思虑,思虑即错。惟于玄关未开时,我只顺其了照之意。于玄关既开后,我亦安其坐照之常。念若纷驰,我即收回,收回即是。神如昏罔,我即整顿,整顿即是。是如何之简而捷、便而易乎?特患人于床上安床,动中寻动,静里求静,就涉于穿凿。而玄关分明在前,即又因宿天知虑遮蔽而不在矣!吾今示一要诀,任他思念纷纭莫可了却,我能一觉而动即便扫除,此即玄关。足死人之修炼,只此觉照之心,亦如天宫赤日,常须光明洞照,一毫昏暗不得,昏暗即落污暗地狱。苟能拨开云雾,青天白日明明在前,如生他想,即落凡夫窝臼。总之,无他玄妙,惟明心见性,乃修炼要诀。

[注释]

行功时思虑着要得玄关,往往不得其开,且无一觉而动之境。

盖因后天识神堵塞之故。一旦玄关窍开,一觉而动之后,我又思虑着如何守护,而非用一点灵光的真意主持,则玄关亦旅开旋闭,真精真气随之走泄,而前功尽废。

五、玄关常在

(原文)夫玄关一窍,是吾人炼道丹头,勿区区于大静中求。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若必待大定大静然后才有,孔子又不如是便宜指点。可见学人修养时,忽然静定,一无所知所觉,突起知觉之心,前无所思,后无所忆,干干净净,即乾元一气之本来面目也。从此一念修持,采取烹炼,封固温养,久久自成不测之仙。然而小定小静亦见天心之来复,若人事匆匆,思虑万端,事为烦扰,如葛之绿蔓,树之引藤,愈起愈纷,愈纷愈乱,无有止息,为之奈何?但能一念回光,一心了照,如酒醉之夫,迷睡路傍,忽地-碗凉水,从头而喷去,猛然一惊而醒,始知昏昏迷迷,一场空梦,此即玄关窍也。昔鹤鹳子示,真元心体实自玄关一窍寻来,动静与俱,随时皆有,但非感动无以觉耳。试有人呼子之名,子必应之,有此一应是谁?虽曰是口,然主宰其应者,是真元心体也。是一应间,直将真元心体凭空提出与人看,此真善于指点者也!是知知觉不起时,万境皆灭,即呼即应,真元显露,方知此心不与境俱灭。知觉纷起时,万境皆生,一呼一应,真元剖露,方知此心不与境俱生。以此思之,知觉不起时,心自若也。知觉纷起时,心亦自若也,以其为虚而灵也,虚则有何生灭哉!总之,此窍只此息之顷,以前不是,以后不是,如人当闷寂之时,忽有人呼其名,猛然一应,即玄关矣!一应之后,阴阳判为两仪,又非玄关也。玄关者,太极将两分两仪之时也。动不是,静亦不是,其在静极而动,动极而静之间乎?!所谓动静无端,玄关亦无端,学者须善会之。

[注释]

真元心体,清代鹤guan子着《唱道真言》云:"一心端坐,洞然玄朗,无渣滓,无知识,即先天性体也。"又曰:"吾教子静坐,一无知觉,忽有人呼子之名,子必跃然应之曰:在。这便是真元心体"。

玄关窍开,无论在大静小静中均可出现,但均有一觉而动之境。一呼一应者,只是借以说明玄关窍开就是真元显露而已。玄关窍开本是人体潜能,故曰随时皆有,但非感动无以显露。

(原文) 玄关一窍随时都在,只须一觉心了照之,主宰之,则玄关常在,而太强常凝矣!特患人不入于杳冥,无患玄关之不发见也。要知此个杳冥,不是空空可得,须从动极而静,真意-到为造化,才能入于杳冥。及静极而动,此时阴阳交媾,将判未判,未判欲判,恍恍惚惚中,忽觉真铅发生,此即玄关现象,全赖元神为之主持。吾见生迷于此个消息久矣,今将妙理一口吐出,俾生等知得玄关一窍无时不有,无在不然,但以神主之足矣!至于气机之消长,且听其盛衰,而主宰切不可因之有消长,此即是真正妙决。

[注释]

气功态中凡能入于杏冥,便有玄关窍开,故云玄关常在。

而要入于杏冥,则靠真意之作用。真意生于前念已去,后念未续之际,即"前后际断",此时动极而静,无知无觉,一旦一觉而动,乃静极而动之初,因一动故,真意易失,失则一觉并非真觉,须得真意立即起而主宰之,方得玄关之妙。故其诀为不管气机之消长,我真意不受其影响而始终主宰之。

六、玄关开后

(原文)忽焉一觉而动,一惊而醒,犹亥末于初交半夜。是学者于此须凝神入气穴。此个气穴非有形有象,肉团子上是神气合一之气穴也。神气聚则有形,神气散则机息。学人坐到凡息停时, 口鼻之息似有似无,然后胎息始从下元发起,兀兀腾腾,氤氤氲氲,所谓一元兆象,大地回春,桃红柳绿,遍满山原,于此收回药物,采入金鼎玉炉,煅之炼之, 大丹可成矣!虽然金鼎非真有鼎,玉炉非真有炉,亦无非神气台一,凝聚于人身气海之旁,即男子因精之所,女子系胞之地是。然亦不可死死执着此处烹炼也,不过以人身元气,自一阳来复,神气交会于此,归根复命于此,烹炼神丹,采取归来,亦离不得此。除此而外,则无修炼之处,若执着此处,未可以成神胎也,须知神气团聚一区,恍惚若在此,又若不在此,方与虚无之丹相合。 玄窍初开,只见离宫元性,所以谓之性阳生。然此是神之偶动,非气之真动,只可以神火慢慢温养,听其一上一下之气机往来内运,蕴藏于中黄正位,此为守中一法,水火济,坎离交之候;又谓前行短,二候采牟尼是。到得神火下照,那水见火自然化为一气,氤氤氲氲,兀兀腾腾,此方是水底金生,古人云阳生活子时是,又曰命阳生。果有此气机之动,不必蓬蓬勃勃充塞一身内外,即粗见气机,果从神火下入水乡,是为坎离交而产药,亦是微阳初动,亦要勤勤采取,运动河车,栖息泥九,所谓补脑还精,长生之道在是矣!人欲长生,除此守中、河车二法,行持不辍,别无积精累气之法焉。虽然,守中之火,只有温温铅鼎,惟河车逆运,则有子午、卯酉,或文或武之别。诚能常常温养,令我元神常栖于心,元气常潜于身,虽欲死之,其将何以死之?以神气交媾,常常不失也。

[注释]

玄关窍开之时,我即以真意主宰,凝神气穴,温之养之,等待真阳大发,我再运行子午周天,此为守中、河车二法之运用,亦玄关窍开之后积精累气不易之法。

清代李涵虚着《三车秘旨》一书,对玄关窍开之后功法另有真诀。李氏云:"学人把初醒之心,陡地拔转,移过下鹊桥(按在肛门至尾椎骨之间),即天罡前一位,誓愿不传之真诀也。此心名曰天地之心,又名妙心,又名元神,又名真意,又名玄关发见。移至尾闾,守而不离,霎时间真气温温,从尾闾骨尖两孔中透过腰脊,升至玉枕,钻入泥丸。古仙云:'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径此为尊',即指此也。"李氏之法,实合守中、河车二法为一法行之,另辟蹊径,简而捷。

(第1章完)

第二章 玄牝之门

一、何谓玄牝和玄牝之门

(原文)太上示人,下手之功曰:"谷神不死。"何以为谷神?山穴曰谷,言其虚也。变动不拘曰神,言其灵也。不死,即惺惺不昧之谓也。人能直养此虚灵不昧之体以为丹头,则修炼自易。然而无形无影,不可捉摸,必于有声有色者而始得其端倪。古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何以谓之玄?玄即天也,何以谓之牝?牝即地也。天地合而玄牝出,玄牝出而阖辟成。其间一上一下,一往一来,旋循于虚无窟子,即玄牧之门也。孔子曰:"乾坤其易之门",不诚然乎?!第此门也,阴阳往来之路,天地造化之乡,人物发生之地,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凡人顺用之则为死户,圣人颠倒之,则为生门。人欲炼丹,以成长生久视之道,舍此玄牝之门,别无径也,非天地之根而何?修士垂帘观照,浑沌无知时,死凡心也。忽焉一觉而动,生道心也。所谓静则为元神,动则为真意,是其中胎息一动,不要死死执着丹田,必于不内不外之间,观其升降往来,悠扬活泼,即得真正胎息矣!古人云:出玄入牝。是出,非我本来面目,入,亦非我本来面目,惟一出一入间,中含妙谛,即虚灵也。所谓真阴真阳,形而为真-之气是也。大地之根岂外此哉?要之,谷神者太极之理,玄牝者阴阳之气,其在先天理气原是合一,其在后天理气不可并言。修道人欲寻此妙窍,着不得一燥切心,起不得一忽略念,惟借空洞之玄牝,养虚灵之谷神,不即不离,勿志勿助,斯得之矣!故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者,空谷之神,问之若答应焉,如响即不死也。其在人身,总一虚灵不昧之真。自人丧厥天良,谷神之汩没者久矣!后之修士欲得谷神长存,虚灵不昧,以为金丹之本,从空际盘旋,无有把柄。惟从无欲观妙、有欲观窍下手,有无一立,妙窍齐开,而玄牝立焉。故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总要精、气.神三者打成一片,方名得有无窍、生死门,否则为凡窍,而无先天一元真气存乎其中。虚则落顽空,实则拘形迹,皆非虚灵不昧之体。惟此玄牝之门,不虚不实,即虚即实,真有不可名言者。静则无形,动则有象。静不足天地之根,动亦非人物之本。惟动静交关处,乃是坎离颠倒之所,日月交光之乡,真所谓天根地窟也。学人到得真玄真牝,一升一降,此间之气凝而为性,发而为情,所以由虚极静笃中生出法相来。其曰绵绵若存者,明调养必久而胎息乃能发动也。曰用之不勤者,言抽添有时,而符火不妄加减也。人能顺天地自然之道,则金丹得矣!

[注释]

以上为黄元吉氏《道德经注释》第六章注文。此章老子原文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张紫阳《金丹四百字自序》云:"要知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脾胃、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夫此一窍,亦无边旁,更无内外,刀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此之一窍,不可以私意揣度,是必心传口授"。古今气功家对玄牝及玄牝之门说法不一,使人无所适从,而黄元音氏之说则较为合理。

玄关一窍,道家亦曰玄牝之门,此两者实同出而异名。但玄关窍开,一觉而动,真种产焉;玄牝之门开,真息生焉。两者角度实有不同。"谷神不死",意为虚灵,而虚灵必须玄牝以形之。玄即天,亦属乾、阳、离宫、神;牝即地,亦属坤、阴、坎户、气。直接了当地说,玄即两眼之间的玄关窍,牝即下丹田。故天地合而玄牝出,玄牝出而阖辟成,阖辟成而才有玄牝之门。

玄牝之门平时并无定位,但在气功态中可于人身求之,即虚极静笃、混沌无知时,凡息停而真息现,其息与真气于虚无窟子中一上一下、一往一来盘旋,悠扬活泼,虚灵不昧,此即玄牝之门。

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天地之根亦即人身之根。盖出玄入牝,非虚灵不能形成玄牝之门,非有玄牝之门,不能出现真正的胎息,非有真胎息不能形成真一之气。故曰人身之根。

何以得出玄入牝之间之虚灵?观照下田切忌死死执着,要不即不离,勿忘勿助,则可得之。

二、玄牝之门现象

(原文)古云:"凝神于虚,合气于漠。"此个虚无窟子,古人谓不在身中,又却离不得身中,此即太上所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此个玄牝门,不先修炼则不见象。必要呼吸息断,元息始行,久久温养,则玄牝出入,外接天根,内接地轴,绵绵密密,于脐腹之间一窍开时,而周身毛窍无处不开,此即谓胎息。即赤子未离母腹,与母同呼吸之气一般。生能会得此窍,较从前炼口鼻之气大有不同。生自今后须从口鼻之气微微收敛,敛而至于气息若无,然后玄牝门开,元息见焉。此点元息即人生之本能,从此采取,庶得真精真气真神。 古云:"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裁,争得金鸟搦兔儿。"是知玄牝之门,非如今之时师、传人以出气为玄,入气为牝之谓也。又非在离宫在坎官水火二气之谓也,盖在有无之间,不内不外之地,父形媾精时一点灵光堕入胞胎内,是为玄牝之的旨。尔学人细心自辨。若说是出玄入收,是浑浑沦沦,毫无踪迹,又堕于顽空。在他初学之徒,吾亦不过于形色间指出一个实迹,若诸子工夫已有进步,可以抉破其微。吾闻昔人云:"念有一毫之不止,息不能定;息有一毫之未定,命非我有。"是知玄牝者,从有息以炼至无息,至于大定大静之候,然后见其真也。近日用功,虽气息能调,然未归于虚极静笃,则玄牝之门犹不能现象。惟于日夜之际,不论有事无事,处变处常,时时以神光直注下田,将神气二者收敛于玄关一窍之中,始则一呼一吸,犹觉粗壮,久则觉其微细,则少静矣!又久则觉其若有无,则更定矣!迨至气息纯返于神,全无气息之可窥,斯时方为大定大静,炼丹则有药可采。此可悟玄牝之门,此可见生身受气之初,是即真正玄牝之消息。以之修炼,可以得药成丹也。不然有一息之未止,则神随气动,气与神迁,有何玄牝之可言!不知定息静神,从有思有虑之神气上用功,莫说丹不能成,即药亦不可得。莫说命不我立,即病办难除。此玄牝所以为炼丹之本也。

[注释]

令人习练养生静功,多炼口鼻之气,能得玄牝之门,把外呼吸自自然然变为内呼吸者少矣!行功如不得玄牝之门,实未进入气功之门。

玄牝之门现象,亦即胎息之景。虚极静笃中,口鼻呼吸渐渐收敛,由粗而细而若无,而脐腹内则真息绵绵,在下田一起一伏,一升一降,氤氤氲氲,神融气畅,周身苏软如绵,美快无比,并恍觉一股清凉之气上升于泥丸内,周身毛窍齐开,耳、目、口鼻亦放光明。此正是玄牝之门现象,往往随之恍惚杳冥中一觉而动,续见玄关窍开。

三、出玄入牝之处

(原文) 《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这个氤氲之气在人身中即是停内火外符,浑然不动任气息之流行。在功夫纯熟者,斯时全不用意。若未到此境,觉照之心不可忘也。若或忘之,又恐不知不觉一念起一念灭,转转生生将一个本来物事竞为此生灭之心而泊没焉。古佛云:"了知起处,便知灭处。"如此存养久久而见起灭之始,又久久而见未有念之始,斯得之矣!至于黄庭之说,在不有不无,不内不外,又在色身中,又不在色身中。此个妙窍到底在何处:古所谓"凝神于虚,合气于漠"是也。夫"凝神于虚,合气于漠"亦犹是在丹田中,但眼光不死死向内而观耳,神气不死死入内而团耳,惟凝神于脐下离色身肉皮不远,此即不内不外之说也。以意凝照于此,但觉口鼻呼吸之气一停,而丹田之气滚滚辘辘,在于内外两相交结之处纽成一团,直见氤氤氲氲、浑浑沦沦、悠扬活泼之机,一出一入真与天之元气两相通于无间,生精生气生神即在此处,与天相隔不远,此即合气于漠之说也。昔人谓之元气胎息,真人之息以踵者,非此而何? 吾示脐轮之气与外来之天气相接,不内不外氤氲混合打成一片,即是返还于受气之初而与母气相连之时,即是胎息也。所谓真人之息以踵者,盖以真人之息藏之深深、达之**、视不见、听不闻、搏不得、深而又密、如气之极于脚底是也。彼口鼻之气非不可用,但当顺其自然,不可专以此气为进退出入。若第用此气而不知凝神于脐下一寸三分之地寻出这个虚无窟子,以纳天气于无穷,终嫌清浊相间难以成丹。昔人云,天以一元之气生人,此气非口非鼻非知觉运动之灵可比。又云:"玄牝之门世罕知,体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怎得金鸟搦兔儿。"即此数语观之,明明道出玄入牝,实在脐下丹田离肉一寸三分之间氤氤氲氲凝成一片者是。学人无论茶时饭时、言语应酬肘,微微用一点意思凝神于虚无穴中,自然合气于漠,直见真气调动有不可名言之妙。然于此调息则知觉不入于内,而坎水自然澄清。此历代不传之秘,吾今一口吐出,后之学者勿视为见文而忽之也。

[注释]

黄元吉氏于此又直道出历代不传之秘,即"凝神于虚,合气于漠"的具体功法及出玄入牝所在之处。

"凝神于虚,合气于漠",虚即虚无漠即淡漠。我凝神用性光合两眼神光下照于脐下丹田,却又不死死向内而观,而是观照下田离皮肉一寸三分之间,即是凝神于虚无之意。这样,使丹田之气与外来天气更易相接,两相混合,打成一片,氤氤氲氲,此即合气于漠之意。

此一功法符合黄氏观照下田于不内不外处,不要大过执着之说,也符合返还胎儿于母体时其脐轮与母之脐轮相接,得以行内呼吸之论。因此,此一功法更易产生胎息,更易调动真气。世有各种观照丹田之法,黄氏此法较为灵活,效果亦好,且可以结合生活,随时行之。

黄氏认为,出玄入牝亦即玄牝之门,实在脐丹田离肉一寸三分之间氤氤氲氲之气凝成一片之处,此论为前人所未说,而黄氏直泄之。

四、玄牝相交

(原文)吾前言玄牝之门,其实玄即离门,牝即坎户。惟将离中真阴下降坎宫,真阳上升,两两相会于中黄正位,久久凝成一气,则离之中自喷玉蕊,坎之中自吐金英。玉蕊金英,亦非实有其物,不过言坎离交媾,身心两泰,眼中有智珠之光,内心有无穷之趣,如金玉之清润缜密,无可测其罅漏者。然非以外之呼吸时时调停,周遍温养,则内之神气难以交合。古云:"玄黄若也无交媾,怎得阳从坎户飞。"是知天地无功,以日月为功。人身无用,以水火为用。天地无日月,天地一死物而已。人身无水火,人身一尸壳而已。日月者,天地之精神。水火者,人身之元气。惟能交会于中,则内之元气假外之呼吸以为收敛。始而觉其各别,久则会萃一团,而真阳自此生矣!倘阴阳不交,则氤氲元气不合,而欲阳之生也其得乎?可笑世之凡夫,以全未锻炼之神气,突然打坐,忽见外阳勃举,便以为阳生药产,岂知此是后天之知觉为之。凡火激之而动者,何可入药?生须知真阳之动,不止一个精生,气与神皆有焉。必须澄神汰虑,寡欲清心,将口鼻之呼吸一齐屏息,然后真息见焉,胎息生焉,元神出焉。由此再加进火,退符、沐浴、温养之功法,自有先天一点真阳发生,灵光现象,以之为药,可以驱除一身之邪私。以之为丹,可以成就如来之法相。古云:"勿助勿忘妙呼吸,须从此处用功夫。调停一气生胎息,始向中间设鼎炉。"是知安炉立鼎以锻炼真药,未到凡息停而胎息见之时,则空安炉鼎,枉用火符,终不能成丹。即说有丹,亦幻丹矣?不但无以通灵,以之却病延年,亦有不能者。总之玄牝相交,元黄相会,无非扫尽阴气,独露阳光,有如青天白日,方是坎离交,真阳现。有一毫昏怠之心,则阴气未消;有一点散乱之心,则阳神未老,犹不可谓为阳纯。

[注释]

玄牝相交,实即出玄入牝。黄元吉氏将玄牝相交解释为坎离交媾、水火为用、神气交台,揭示了对玄牝解释之千古之谜,使学者更容易理解。

虽然,玄牝相交而至玄牝之门显象,在于使有息炼到无息,即使外呼吸之凡息转化为内呼吸之真息,返回人之未生在胞胎内的内呼吸状态,但外呼吸之作用,却不容否认。盖只有调剂外呼吸,才能促进玄牝相交,亦即坎离交媾,故有所谓调息之举。此理汉代崔希范《入药镜》说得最精辟。他说:"先天炁,无天炁,得之者,常似醉。"非有后天之呼吸不能助先天之真息出现。若得胎息出现,玄牧之门露象,即觉丹田火暖,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而此又是真阳产生之际,安炉设鼎之时。

五、调息与听息

(原文)修炼第一要调得外呼吸均匀,无过不及,一任出玄入牝,如如自如,可开则开,可闭则闭。为粗为细,略加收敛调协之意足矣,切勿气粗而按之至细,气浮而按之使敛,致令有形凡火烧灼一身精血可也。生须认真此火,或文或武,或沐浴,或温养。虽火有不同,断无不是先天神火,而由后天凡息一出一入,往来迭运,而可以成丹也,故曰:"调息须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无息之息,方是真息。不神之神,斯为主神。学者凋息凝神之际,务要寻得真息,认得真神,斯可浑合为一。否则,有形之息,皆凡火也。真火生神,凡火伤身。真神可作主张,凡神*扰不宁。何谓真息?即丹田中悠悠扬扬,旋转不已者是。何谓真神?即无思无虑之中,忽焉而有知觉,此为真神。修炼家欲采元气以化凡精,欲升真铅以制阴汞,使之返还乾性,仍成不思不虑之元神,非采先天元息不能。夫元息在丹田,若有若无,不寒不暖,如火种者然,外不见有焰,内不知有火,只觉暖气融融,熏蒸在抱。斯无形之神火,自然变化无穷,神妙莫测。否则有形之火,气势炎炎,未有不忽焉而起,忽焉而灭,其为身心性命之害,不可胜言。修行人以无形之真火为用,而外面呼吸有形之火,非谓全法不用,不过如铁匠之风扇吹嘘在外,周围包裹,以卫中间神息而已。吾恐诸子未明用火之道,故将呼吸有形之凡火,与先天无形之真火,相提并论,庶以免妄采妄炼。然外边呼吸凡火,与丹田中悠扬活泼神火,未必划然二物,犹烛照之火,乃后天之火,丹田外之呼吸是也。烛未燃时,泊中亦自有火,此即先天之神火,未经燃点者。采此神火,可以千万年不朽。若采凡火,顷刻而即消灭,此可观其微矣!愿诸子闲时打坐,用此有形之火,祛逐一身风寒暑湿;复用此无形之火,煅炼此身之渣滓阴霾,而金丹可成矣!

[注释]

调息实即调节火候。调息之义在于寻得真息。学者行功时外呼吸之逐渐收敛而至于无,乃出于自然而然,不应强加按压。若强行按压,反窒其气息,乱其气机,欲求真息而不可得。真息之来,决定于虚极静笃,心息相依,有如水到渠成。

(原文) 近时修养一事,坐下存神入听,务将万缘放下,然后垂帘塞兑,回光返照于玄关一窍之中。始而神或不凝,息或有粗,不妨以数息之武火,微微的一其志,定其神,如是片晌,神凝息定,然后将心神放开,不死死观照虚无一窍,惟存心于听息。此个听字,大有法机。《庄子》云;"一其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要知此气,不是口鼻之气,不是肾间动气,更不是心中灵气。此气乃空中虚无元气,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此也。惟能存心于虚无一气,此心此神,即与太和元气相往还,所谓神气合一,烹炼而成丹也。若着凡息,还不是神与凡息相交,又何以成丹哉?经云:"不神之神,真神也。无息之息,真息也。"我须于混沌中落出先天一点意,以之翕聚元气,是元神与元气相交,而大道可成。苟有粗息,我即轻轻微微将此凡息收敛至静,到凡息已停,不问他元气动否,而元气自白在个中矣!我当凝神以正,抱意以听,此亦阴阳交媾之一端也。况乎下手之时,口鼻眼目之窍皆能固闭,独有这个耳窍尚未尽闭,我一心以听,即耳窍常闭,而众窍无音矣!此个听法,乃第一修炼良法。如此久听,自然真阳自生,而玄牝现象矣! 学人欲归根复命,惟将此心放下,轻轻微微以听气息之往来。若气太粗浮,则神亦耗散,而不得返还本窍,为我身之主宰。若听其气息似有似无,则凡息将停,胎息将现,而本心亦可得见矣。古人谓心易走作,以气纯之是矣!苟不知听息以收心习气,则神难凝,息难调,而心息亦终难相依。此听息一法,正凝神调息之妙诀也。果能以神入气,炼息归神,则清气自升,浊气自降,而一身天地自然清宁。得到天清地宁之候,瞥见清空一气,日回环于一身上下内外之间,而非第胎息发现已也。尤要知此个胎息,非等寻常,是父母未生前一点元气,父母既生后一段真灵,性得之而有体,心得之而有用,在天为枢,在地为轴,在人为归根复命之原。人欲希贤希圣希天,舍此胎息,无以为造作之地也。诸子近来用功,惟将心神了照不内不外之际,虚心以听气息之往来,庶几神依息而立,气得神而融,末生前一团胎息,可得而识矣!由是言之,此个胎息,诚修炼之要务也,夫岂易得者哉?古云"入定功夫在止观。"何以止?止于脐下丹田。何以观?现于虚无法象。如此则心神自定,慧光日生,以之常常了照于不睹不闻、无声无臭之地,而胎息常在个中矣!若但粗定其息,未入大定,此谓胎息自动,则失之远矣!人到胎息真动,一身苏软如绵,美快无比,真息冲融,流行于一身上下,油然而上腾,勃然而下降,其气息熏蒸,有如春暖天气,熟睡方醒,其四肢之快畅真有难以名言者。到此地位,清气上升于泥丸宫内,恍觉一股清灵之气直冲玄窍,耳目口鼻亦觉大放光明,回不同于凡时也。他如凡息初停,胎息亦不无动机,总不若此大定大静之为自得耳。吾昨教栖神泥丸,只须以一点神光默朝上宫,不可太为着意,着意则动后天浊气,犹天本清明,忽然阴云四塞,则清者不清矣!

[注释]

《庄子》第四篇《人世间》载有着名的庄子听息法,其文为:"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黄元吉氏所述听息法,即据《庄子》此文。

又止观法门,为佛家功夫。

历代注家对《庄子》所载听息法"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的'气"字,多解释为心的某种状态,如空明灵觉境界的心等,惟黄元吉氏则认为此"气"乃空中虚无元气,"听之以气"即存心于虚无元气以听之,则能神气合一,促进阴阳交媾。

至于止观法门的运用,黄氏亦有新念。

六、胎息与元气

(原文)元气与胎息虽二,而实一也。若无先天元气,则后天之凡息无以生。无后天凡息,则先天之元气无由寄。欲招先天元气伏养于身中,必凝其神,调其息,迨至后天息平,先天胎息见,似有似无之内,先天元气寓焉。久之,息顿灭,先天胎息自在个中,一往一来,阴阳造化充满于一身内外,有不知其何自而起,何由而止者。人能于此直养无害,则跳出乾坤之外,包罗口月之中,较诸天地为尤大也。此岂别有法哉,要不外-神光之朗照,调后天呼吸引起先天胎息,而元神元气自寓个中,为我身之主也。是知凡息一停,胎息自动,而生死由我矣!生等须知胎息之用,有勉强、自然之分,为文为武之用,而其要紧者,惟在万缘皆空,一尘不染,如如自如,朗朗常明,我惟以元神化为真意主宰之而运用之,毋令一念游移不觉,一息昏怠不明,常惺惺天、活泼泼地如太阳之往来无停,日夜不息,而光之所照,无一处有遗,无一刻不在也。如此久久,胎息常住于金鼎之中,不从口鼻出入,亦无明暗起灭,一息如斯,始而结成刀圭妙药,渐而凝成玄黄至宝,终则大而化,化而神。要不外以神为胎之主,以气为胎之辅,以息助胎之成。人能凝神调息,注意规中,呼吸绵绵,不徐不疾,神与气两相抱合,凝于丹田之中,即炉鼎安立矣!及至胎息和平,神凝气聚,即阴阳持平,二八平分,正宜采取元阳真气,以收回玄宫。

[注释]

欲得元阳真气以烹炼,非经胎息不可。"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其理在此。

(第2章完)

第三章 真意

一、何谓真意

(原文)老子曰:"道生一"。道何有哉?虚而已矣!然至虚之中一气萌动,天地生焉。故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也。无极之先,混混沌沌,祗是一虚,及动化为阳,静化为阴,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也。其在人身,即微茫之中一觉而动,乾坤阖辟,气机往来,静而凝聚者为阴、为精,动而流行者为阳、为气,若无真意主之,则阴阳散乱,无由生人而成道。可见阴阳二气之间,甚赖元神、真意主持其际,所谓二生三也。由是一阴一阳,一动一静,气化流行主宰,故而万物生生不穷矣,所谓三生万物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若无冲气,则中无主而神不宁。物之生也犹且不能,况修道乎?《悟真篇》云:"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自是成三休,三体重生万物昌"。此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谓。修行人打坐之初,必先寂灭情缘,扫除杂妄,至虚至静,不异痴愚,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此鸿蒙末判之气象,所谓道也,忽焉一觉而动,杳冥冲醒,我于此一动之后,只觉万家咸空,一灵独运,抱元守一,或云真意,或云正念,或云如来正等正觉。此时只一心无两念焉。

[注释]

此为黄元吉氏《道德经注释》第四十二章部分注文。此章老子原文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句,见老于《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万象咸空,-灵独运",这是黄氏描述练功中运用真意的状态。"一灵"就是真意,就是眼前性光与真意融合为一之景。

古人说,真意就是元神,又称为"虚无中的正觉"。入手练功就要练出真意,用它来主宰气功中动静的状态。练功者垂帘闭目,于杂念纷纭中忽然显露出一个制止杂念的"念头",此时即杂念已去,后念未续之际,这忽的一觉,就是真意。这一觉有如电光石火,亦如奔马驰过眼前,当前即是,转眼即非,所差只是毫厘间事;这一觉来得自自然然,不由感附。练功者要立刻不失时机地捕捉住它,保之育之。如此神与气合,气依神行,无中生有,气机由微而着,就是阳生活子时,就是玄关窍开。另一种寻找真意的办法是守一,如意守丹田,当守到一定程度,神气交合,真意也会忽然呈现,同样猛然一觉而动。

真意乃冲气,即太和一气所化,用于调和阴阳,实际上无论采取,烹炼、交媾等,无不赖真意主持之。

气功入静状态所以成为区别于人体睡眠态和清醒态的第三态,就因为有真意存在,使这种入静成为非醒非睡的状态。古人称之为"无知有知,有觉无觉"。此种状态又非昏瞶,若是昏瞶则成稿木死灰。所以黄元吉说:"当灭动心,莫灭照心"。"动心"即杂念,"照心"即真意观照。

二、戊己成圭

(原文)动极而静之际,忽来真意以主持之,此意属阴,谓之己土。少焉恍恍惚惚,阳阳交媾,大入杳冥之境,似梦非梦,似醒非醒,于此定静之中,忽觉一缕热气混混续续,气畅神融,两两交会于黄庭之间,将判未判,未判忽判,此即真铅现象,心花发露,暖气融融,元神跃跃,不由感触,自然发生,斯乃玄关兆象,太极开基也。斯时惟用一点真心发真意以收摄之,此意属阳,为戊土。其实一意不过以动静之基分为戊已之土而已。盖玄牝未开,混沌之中有此真意为主,即无欲妙之意,谓之阴土。及玄牝开而真机现,即有欲以观其窍,谓之阳土。一为无名天地之始,一为有名万物之母,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皆此一点真意为之贯注。修行人能以真意主宰运行,庶不至感而有思,动而他驰,所谓天关由我,地轴由心,宇宙在乎身,万化生于心,皆此时之灵觉为之远用而主持也。故曰:略先一意则真机未现,采之无益;略后一息,则凡念已起,采之又多夹杂,不堪为我炼丹大药。此须有大智慧大力量,方能于此一息中,认得清,把得定。虽然此个玄关,始而其气柔脆,只觉微有热意从下元起,久则踊跃周身似有不可遏抑之势。学人须于至微处辨得明白,以我真意主持,毫不分散,久之气机大有力量,一任兀兀腾腾,随其所至,不加一意,不参-见,斯得之耳。到得气机壮旺,一静即天机发动,迅速如雷,虽一切喧哗之乡不能禁止,总要有灵觉之心为之主持,乃无差也已。

[注释]

古人把练出真意叫做"练已",己者指意中真土,又分为已土与戊土,已土管静态,戊土管动态,两土合而成圭,即药物,即先天真气。气功态中不外动静循环,真意既主持静态,又主持动态,则知真意实主持气功态的全过程。

真意像-个开关,练功者能打开它,就能达到虚极静笃,得到玄关窍开和阳生活子时。古人认为练功时间于半夜子时(即夜间十一时至一时)最有效应,固兵时太阳正在北方,而人身之气到达尾闾关,与天地相应,乃天人合发盗取阴阳之机。但除了这个正子时,还有活予时,即古人说的"十二时中均有子"和"欲求大药为丹本,须认身中活子时",亦即《入药镜》中所说:"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

也就是说,一日内二十四小时的任何时到,练功者只要随时能打开真意这个开关,那就是活子时,练功可以获得和正子时一样的效果。所以,练功者要学会随时能打开真意开关,使之有存化、习惯化,这样就能把练功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行、住、坐、卧之间均能练功。达到这样境界,即古人说的:"真土之生,虽舆中马上一切喧咀闹之地不能禁止"。

三、真意用法

(原文)学道之要,惟以真意为主。所谓真土擒真铅,以真铅制真汞,三家合一,两性交欢,斯道在是矣!然用意之法有二:一为动时之意;一为静时之意。丹书所谓外黄婆者,通家之和好,故无位而动。若不知动以采药,先天元气如何招摄得回来?此动中之用意也。内黄婆者,传一时之音信,故有位而静。苟不知静以炼丹,先天元气又如何凝结成胎?此静中之用意也。每静坐一次,管他杳冥不杳冥,总将我元神发为真意以为之主;即至杳冥久久,真阳发生,我亦以元神主宰之而变化之,此外不参一见,不加一意,方是上上乘修炼之道。

[注释〕

古云:"真意为媒妁",《悟真篇》中说:"本因戊己为媒妁,遂使夫妻镇日欢。"戊己即真意的代号,亦名黄婆。

夫妻即坎离、神气的代号。真意作为媒妁或黄婆,主宰和指挥着练功的整个过程,须动者动而应之,须静者静而应之。若无真意,则堕于顽空。

四、真意与真觉

(原文)须知觉与意皆二而一者也,不过以无心无意,偶尔有知,谓之真觉。这一觉之后,我必加意用心调停蕴蓄于其间,则为真意。然意发而心仍无有物,始为真意,与我先天一点真觉不甚相远。所以,无心忽觉为真觉,一心内守为真意,其实皆一觉而己,一意而己。学人欲采药炼丹,除此一觉则无本,除此一意则无用。无本无用,而欲成功则难矣!故古云,游思杂念非真意也。从一觉之后,只一心无两念,如走路人从一条大路而行,并不旁趋别径,即真意也。莫说此时离不得真意,即后来丹成道备,要皆此真意为之作用也。

[注释〕

黄氏书中谈及真意与真觉之处甚多,两者极易混淆。真意与真觉原相去不远,故有二而一之说。若区别之,则真觉为本,真意为用。若无真意则真觉难出;既出真觉,又须真意护持。

五、真意与真息、真气

(原文)真意者炼丹交合之神,真息者炼丹交合之具,要皆以神气二者合而为一而已矣!第无真息,则真气不能自升自降,会合温养结成玄珠。既得真息,若无真意为之号令摄持严密,则真息亦不能往来进退,如如自如。故曰:真意者炼丹之要。然真意不得真正元神,则真意从何而始?惟于玄关窍开之初,认取这点真意,于是返而持之,斯得之矣!况元神所流露即是真意,即是一善,亦即得一而万事毕之道。学人认得分明,大丹之本立矣!昔邱祖云:"息有一毫之未定,命非已有"。吾示学人欲求长生,先须伏气,然伏有二义:一是伏藏此气归于中宫,如如不动;一是管摄严密降伏后天凡息,不许内外呼吸出入动摇吾固有之神气。吾前云:"万象咸空,一灵独照",此为真意。又曰:一觉而动,一阳发生,是为元气。采药炼丹不过炼此性命二者。若无真意,性将何依?若无真气,命何由修?以真意采真气,两者浑化为一,即返于太极之初,斯谓之丹。故无为之中又要有作有为,无知之内又要有知有觉,方不堕空不着有,迨至功力弥深,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久之空色两忘,浑然物化,斯与道大适矣!

[注释]

细味之,真意与真息、真气之关系,实即神与气之关系而已。

真意乃元神所化,若无真息,则口鼻之气必扰我元神;若无真意,则真气又何由采,神气又何由合?举-反三,可知三者关系之密切。

(第3章完)

第四章 明心见性

一、明心见性真谛

(原文)性本虚也,一旦清净自如,即见性矣!心本灵也,一旦光明觉照,洞达无碍,即明心矣!于此心明性见之后,着不得一毫思议想象,惟有顺其天然自然而已矣!吾示明心见性之真谛。夫先天之心即性,先天之性即虚无元气,要之一虚而已矣!人自有生后,气质之拘,情欲之蔽,恩爱之缠,此心之不虚者久矣!气为心使,精为神役,驰逐妄游,消耗殆尽,此学人下手兴功,所以贵凝神调息也。盖神不凝则散,散则游思妄想迭出,安能团聚一区以为炼丹主帅?惟能凝则一,一则虚,我心之虚,即本来天赋之性。外来太空之虚,即未生虚无之性。息不调则放,放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肤,无非一团躁急之气运行,欲其凝聚一团而为我造命之本,盖亦难矣!惟能调则平,乎则和。我身之和,即我生以后受天地之命。太和一气,即未生以前悬于天地之命。此即真性真命,与天地人物合而不分之性命。生等欲复命归根,以臻神化之域,亦无他修,只是凝神令静,调息令匀,勿忘勿助,不疾不徐,使心神气息皆入于虚极静笃而已矣。但非造作之虚,乃自然之虚,故天地鬼神人物同一源也。然亦非虚而无实也。惟我之神既虚,则天地清和之气自然相投,人之所以参天地赞化育,变化无穷,神妙莫测者,即此神息之虚,得感清空之虚之气入来,此虚中所以有实也。久久凝聚,自然身心内外,有刚健中正纯粹以精之景。如此见性,方是真性发见。心何以明?惟虚则灵,灵则明,明则众理俱备,万事兼赅,未动则浩浩荡荡,无知无识,所谓内想不出,外想不入,但觉光明洞达,一理中涵,万象咸包,斯得之矣!及触物而动,随感而通,遇圆则圆,随方则方,活泼不拘,似游龙之莫测。又云:"静则为元神,动则为真意"。神与意一也,不过动静之分焉耳。又闻古云:"心无性无主,性无心无依"。心所以载性,性所以统心,是知心之高明广大,神妙无穷者,即性之量也。明得这个真心,即明性矣!但此性未在人身,盘旋清空为元气,既落人身为元神,要皆虚而不有。学者下手之初,必要先将此心放得活活泼泼,托诸于穆之天,游于太虚之表,始能内伏一身之铅汞,外盗天地之元阳,久之神自凝而息自调,只觉丹田一点神息,浑浩流转,似有如无。我于此守之照之,有如猫之捕鼠,鹰之逢兔,一心顾提(左言右是),不许外游,自然外感内应,觉天地之元气流行于一身内外而无有休息也。性功到此,命功自易焉。

[注释]

虚极静笃中,心如止水,意若寒潭,我身浑然似与太虚同体,光明洞达,万象咸包,直若身形似无,然又若此身在气机包裹中,如春蚕作茧一般,我惟一灵炯炯,独照当中,内外浑意,此即为明心见性之景。

此中诀窍在于虚中有实,无中生有。以我身之虚,吸取太空元气,外感内应,以收天人合一之机。

二、本来面目

(原文)修丹别无他妙,第一要认得自家本来面目。此个本来面目亦岂有他,犹如皓月当空,团团圞圞,不偏不倚,九州万国,无一不在照临之中。此即先天面目,即心即性,即性即佛,无二致也。学者于静定之时,忽然觉得我心光光明明,不沾不脱,无量无边,而实一无所有,此即明心见性,实实得先天面目也。但初见此景,不免自惊自喜,生一后天凡心,而先天浑沦之元神却又因此打散。示生一法,大凡打坐习静,若有个浑然与天地同体之意在我怀抱,不妨再定再静。纵有念起,我总总一个不理他。那知觉心、惊讶心、喜幸心一概自无。再者,尔于静久时,勿入大乘,虽见真性本体,要不过瞥尔回光,还要多多调习,久久温养,使此心此性实实入我定中,还我家故物,无所喜,亦无所惊。如此久炼,始能返本还原,归根复命。我今特示本来人所居之地。调养久久,丹田中觉有一团氤氲冲和活泼之机在内,即本来人现形也。我必修养于中,藏之深深,即《易》云洗心退藏于密是。若瞥地回光,忽觉丹田中-上下往来,周流不息,有活泼不滞流行自如之机,我亦保之养之,务令此气日充月盛。故曰:"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此即积累精气之细密工也。至于保身体,养心性,要不过由此而致之。

[注释]

见性即见自家本来面目、本来人、先天性体。这些名目同一义也。其所居之地,其现形之处,原在丹田。

初见自家本来面目,容不得有惊喜之心和庆幸之情,否则,先天性体从此散失。我看见先天性体,乃瞥地回光所见,若去欣赏,则失之。学苔宜警惕之!

三、炼性养性

(原文)大凡打坐,必先将万缘放下,一丝不挂,即是此身亦置之于无何有之乡,我亦不觉其有象。如此一念操持,即一念归真,到得浑浑沦沦、无入无我、何地何天之候,即性也,性即仁也。我若有觉,即是真正见性也。由此真性发为元神,即真心也。明心见性又何难哉!盖炼而曰丹,丹即先天元性,然必以真意为之主宰,然后才为我有。夫曰真意,即真心也。有此真性,方为有本。得此真心,方为有用。到得见性之后,一灵炯炯,万象咸空,于是吾身蓬蓬勃勃,氤氤氲氲,先天至精元气运行于一身内外,上下往来,即是元神炼大药也。如此采取,如此烹炼,方不是后天神气,亦不致枉劳心力。大约真性一见,真气一动,认真修炼,不过一年半载之久,丹基可固。总要下手之初,认真性命二字,庶几采取先天,烹炼一过,自成一先天大道。若杂后天,犹种良苗而和乱草,乌有好结果哉!虽然,性之为物,如此易见,何以成道之人如此其少哉2亦以见性在一时,而炼性则在终身。惟能以先天元性为本,时刻操持,自然日积月累而有缉熙光明之候。如初见性时,不过混沌中一觉,不能八面玲珑,必养之久久,吾身元气与太虚元气之无间,方有此境。又曰:人身浑与天地一气,除却有我之私,皆是天也,天岂远平哉!欲到此地位,须空心无物,性空似水,至于忘物、忘人、忘我,才有此太和一气。学者欲与太虚同体,必使内想不出,外想不入,即出入息一齐化为光明,浑觉自家只有一点灵光而已。所谓元始现一宝珠于空中,又谓一颗明珠永不离,又谓炼成一粒牟尼宝珠。其喻名不一,而要不过一灵显象,常应常静而已。此即见性见到极处也,先天元性亦将成为法身之时也。

[注释]

此节指出元性本末始终形象,以明见性后炼性、养性之重要。所谓见性在一时,而炼性、养性则在终身。玄关窍开一觉而动,是为见性。《唱道真言》云:"心何以明?忽然而明,此玄关也。性何以见?忽然而见,此玄关也,玄关为明心见性之灵机,结胎炼丹之妙括。"

然而,一觉而动之际,我炼性、养性不纯,便捉摸不着,坐失灵机。又我静中初见元性,必练之养之,炼出太和一气,才能使我身与太虚同体,周身光明,一灵炯炯。炼性养性到了极点,就炼成法身。炼到我身浑如太虚,色身不见,是炼成法身的初步功夫。

(原文)吾见生等处静,则惺惺寂寂,不昧心性之源。而其处功,因物为缘、随缘以应之机,尚未十分周到,十分恳切,犹不免有劳倦厌烦之态。何也?由养之未深,行之末至也。如今已明此心见此性矣,不妨随时随处都要空空洞洞,了了灵灵,使一尘不染,万绕咸空。如此则真心常存,而凡心自不能干矣!再示生一法,此心务如明镜,物未来时此心空洞如故,静以养其本体。物既应时,此心灵觉如常,亦虚以养其神明,更还要明得元性凡性、元神识神,而后不致于认贼作子也。学人果知得本来心性个中消息,其味自有无穷。古人*身成仁,舍生取义,皆于此认得真,养得定,虽刀锯在前,鼎镬在后,宁丧身殒命,不肯昧心矢性,不然彼独作非人哉!何以不畏生命于此?殆由见道明,守道力,而得个中真乐也。

[注释]

此教人练性养性于平时,不外虚静以养之而已。

四、性命双修

(原文)性命双修之学,非独吾道为然,即三教圣人亦莫能外。始以性立命,继以命了性,终则性命合一,以还虚无之体尽矣!夫性本虚无,浑无物事,然必至虚而含至实,至无而含至有,始不堕于虚空一流。学者下手兴功,万缘放下,纤尘不染,虚极静笃之时恍恍杳冥,而有灵光昭着,普照大干世界,此即灵台湛寂,佛所谓大觉如来,道所谓灵知真知是。但人自有身后,一点真灵面目久为尘垢所污,修行人所以必除思虑祛尘绦,而于静中养出端倪也。此即明心见性也。诸子探出这个消息,始知我生本性无时不在,非因静而后有,不过由静而养之耳。至人心一静,又如冰雪融化于不知不觉中,忽然现出一线灵光,非但人不及知,而已亦不自觉。斯时万境澄彻,片念不生,觉得天地万物无不自我包罗,古今万年无不自我贯注,此即孟子养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充塞乎两大之间者。是如此见性,方为真见。如此养性,始成真养,斯时也神游于穆之表,气贯太和之天,寂然湛然,浑然融然。诸十由此修持,始焉心无生灭,则性可长存矣!继焉息无出入,则命可长保矣!古云:"心在丹田身有主,气归元海寿无穷。"不诚然乎?无奈今之修士即有究心性之源,明造化之妙,又不知性为气体,气为性用,无性则命无由生,无命则性无由立。漫说尽性即可至命,须知立命乃可了性。彼徒存性不能立命,每见气动而神随,究不能断乎情欲,神游而气散,更不能逃夫生死。由此言之,修性大矣,而炼命尤急焉。若但离宫修定,不向水府求玄,则离宫阴神犹是元而不有,虚而不实,纵静中寻静,深入杳冥之境,只得一个恍榴阴神样子,终不能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欲有则有,欲无则无,实实在在有个真迹也,故曰:"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又有只知炼命者,但因守下田,保养元精,前此未闻尽性之功,后此但求伏气之术,惟炼离宫阴精使之化气,复守肾间动气使之不漏,不知移炉换鼎,向上做炼气化神功夫,虽胎田气满,然气未归神,神末伏气,有时念虑一起,神行气动,仍不免动淫生欲。故曰:"修命不修性,犹如鉴容无宝镜。"

[注释]

修性不修命者虽知修定离宫,只守阴神,却不知采坎中真阳以补离中真阴,水府求玄,才能复还乾坤本来真面目。修命不修性者虽知固守下田,却不知神火下照及由下升至顶上之功,才能炼出至阳之气。各偏于一端,均不符性命双修之旨。

神气交,坎离合而性命见,其理亦简,借古来学者不明,致陷于一偏之学,而难有大成。

(第4章完)

第五章 精气神

一、炼己之功

(原文) 修炼以精气神为主。如不宝精裕气,则神不入气,气不伏神,不能打成一片。犹男精女血各居其所,两不相合,安有生男育女之时?学道人欲求一元真气,始也水火不交,安有真铅之产?及真阳一动,不行河车功法交媾乾坤,安得成丹?如此神了神,气了气,不相凝聚,焉得无息之息,以成先天法身,不神之神,以配两大乾坤乎!生等须认取先天之精气神,于是加以锻炼,对美景而依然不动,任纷华而不稍改移。只有进火行符,水中金生;进火有度,火里水发;迟符有功,日运己汞,己固阳精。此炼己之要学,亦变化气质之实功也。吾愿生初行炼己不辞劳瘁,庶入室之则六根大定,一念不生,自能到混混沌沌之候,有恍惚杳冥之机,此即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亦即玄关一窍从无生有,庶与我当日生身受气之初一般无二。何也?先年投胎夺舍从恍惚中一念而来,与父母精血吻合,今不顺而逆,乃合阴阳坎离,团聚一区,以寻我先天真意真气。夫真意即我投生之主宰,真气即我投生之庐舍。真意即我得天之理以成性,真气即我得天之命以成形者。炼己纯熟,方有真神真气,得与天地清空灵阳之气浑合为一,于是进退温养,日夜不怠,久则化形而道成矣!如今学人不知炼己事大,乃行一时半刻之功,希图得药成丹,不惟无益,且意马心猿,妄动妄走,后天火起,必伤丹而焚身,不惟不能却病延年,而反增病促命也。生等勉之!

[注释]

精气神为人身之三宝,练气功必须锻炼精气神,调剂和发挥精气神的各自机制和相互关系,以达到保健延年的目的。但要锻炼精气神,必先炼己。

何谓炼己?炼者,以勤苦心力精进励志进行锻炼也。已者与性、意、元神之义相同,实即心中之一灵性。伍冲虚《天仙正理》云:"已者即我静中之真性,动中之真意,为元神之别名也。"因此,必先炼己,才能以我之真性真意来主宰精气。炼己之法为:当耳逐声而用听,则烁之于不闻;目远色而用观,则炼之于不见,神逐感而用交,则炼之于不思。欲得元精之生、气之清真、神之静定,非先炼己不可。

二、炼精

(原文)修炼之家常以精与神气配说。至叩其何者为精?则茫无以应。即诸书亦有言精者,然而情词恍惚,并无确据,间有执交媾之精对者。至叩此精藏于何所?则又茫无以应、不知此特后天有形之精,非元精也。元精无形,即寓于神气之中,贯乎耳目百体而无可指。夫精者粗之对也,如日者阳之精,月者阴之精。先天之神为离中之空阴,则元神即阴之精也。先天之气为坎中之空阳,则元气即阳之精也。又如体者骨之精也,脂者肉之精也。而尤有贯乎髓与脂之内者。髓与脂乃流而不息,润而不枯,则所谓元精者即元神元气酝酿流行之精华也。脏腑配五行之气,阴阳寓焉,浊气为粗,清气为精,即所谓二五之精也。而坎离之神气即寓于其内。五官百骸皆元神之气之所统,亦即元精之所贯,则但言神气而不必言精也。即如交媾之精,则神与气感化通体,无形之精徐而成形以出者也。故养神于寂,养气于静,精无由泄矣!倘神与气交感而动,而独责精以不走,能乎不能?则所谓精者无可着力,惟加意于神气而已矣!

[注释]

古书对精之概念多未能讲清,黄氏于此一语道破。盖精有先天元精与交媾之精,元精无形,寓于神气之中,为我凝炼所得,温养有方,便无渗漏而化为元气;交媾之精有形,乃后天之物,为感化所成,即泄漏之精。炼精乃指煅炼先天元精而言。

(原文)炼精化气虽是下手初基,要知人无精则无气无神,亦犹灯之无油,则无火无光也。但云炼精而不知生精,又将何以为用哉?黄帝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后人解释有节饮食、薄滋味之说。又古人云:"精以静而后生。"术家以搬运按摩动摇其精误矣,广成子云:"毋摇尔精,毋劳尔形,毋俾尔思虑营营,乃可长生"。此可见保精之道又在乎身无摇动,心无杂妄矣!古人云:"精由情感而动"。情欲动而窒其情,情由目见而生,情一生而冥其目,保精之道于此完矣!人果能凝神调息于方寸,一心不散,一息不出,犹天之气下,地之气上,上下相融,自然成雨。精之生也又何异是?只怕心不静而息不调,上下不相混合,斯精所以日消也。至于心中灵液下降,则无形色可见。而泥丸阴精化为甘露,此有可以窥者,但要勤修炼耳!否则着有着无,皆耗精也。至于精已化气,则神气混合,心息相依,其身体内外泰然融然,有苏软如绵之意,此即气生之兆也。 广成子曰:"毋摇尔精"。精即汞,汞即心中之灵液,元神之所依托者也。油干灯息,汞竭人亡,此机不可不慎也!所望诸子于无知无觉时,或忽焉心地清凉,或时而甘律满口,皆产元精之真验也。能于此觉之即取,收之即炼,鼓橐吁之风,一上一下,听其往来,即炼精,即前行短,二候采牟尼之法也。吾道最重者在此一刻间呼吸之息,不失其机,此玄关窍开水源至清之时也。从此一生一采,毛窍疏通,适有晶莹如玉之状,此即精化气时也。急忙采取,运行河车,切勿失其机焉!灵液滋生,曰有甘露,俱是后天有形之精,算不得真精。惟精明之精庶几近道。然精生有时,知真时者便知真精。究竟精生之时在人为何时哉?盖精者,其静而寂寂也则为先天之元气,及静养久久忽焉而有动机,此即鸥蒙未判将判之时,元气已有动机。元气之动,即静为元气,动化元精。此时之精非交感之物事也,亦非有形之精周身踊跃也。必从混混沌沌中,无知无觉时忽焉有知觉,是元精化生也,又谓真知灵知也。总之,元精无形,惟此万念齐捐,一灵独运,炯然朗抱,浑然而知,即为精生,即为水源至清。从此一念不纷,即以此个真意主宰,督精为丹头,又以一呼一吸之胎息为火,以慢慢的呼吸神火,烧灼此个元精于丹田之中,久之,火力到时,即变化生焉。何也?精生无形,不过一个精明之真知,只一心无两念,从此以神主宰,以息吹嘘,不久丹田中忽有-股氤氲之气,蓬勃之机,从下元涌起,渐渐至于身体,始犹似有似无,不大有力,孟子谓平旦之气是。久则油然心安,治然气畅,至大至刚,有充塞天地之状。自亦不知此气从何而始,从何而终,此即精化气时也。是气也虽有形对知可见,然元精元气分之则二,合之仍一。以其动言之则为精,以其静言之则为气。

[注释]

虽说精从静生,但元精(即真精、真种)实从静极而动中产。静极一觉而动之时,即玄关窍开一息之顷,我应不失时机以真意主宰,煅炼元精于丹田,时机成熟,即运行河车炼精化气。

前文已介绍了玄关窍开种种景象,黄氏于此处又指出了心中灵液下降(即心地清凉)和甘露满口两景,作为元精生产之真验,学者宜证验之。

三、 炼气

(原文)气者体之充也。人所受之以生者也。而气亦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气元气也。先天者何?盖此气为太极之气,先乎天地而有者也,故曰先天。人得气于天地,实得此先乎天地之气也。有此气则生,无此气则死。是气也即人之命也。人欲固命,不可不固此气。而气有后天者何?呼吸之气是也。呼吸是元气之门户,有元气而后开呼吸之窍,是之谓后天之气。盖以受天之气而有于后焉者也。先天之气本也,后天之气末也。先天之气源也,后天之气流也。先天之气丝竹也,后天之气丝竹之音而已,丝竹坏而音杳矣!先天之气兰佳也,后天之气特兰挂之香而已,兰佳凋而香息矣!人恐断此呼吸之气,不可不培养本源,以固此太极之元气,此神气性命之辨也。 炼丹之道,虽曰先天元气酝酿而成,其实非后天有形之气不能瞥见先天元气,是知先后二气两不可无者也。若无后天滓质之气,则先天一气无自而生。若非先天清空一气,则后天尸气概属幻化之具,终不足以结成胎仙。吾观诸子于先天真一之气,不能实实在在认得真修得足者,皆由后天色身太弱,无以勃勃莲蓬而活见本来虚无妙相也。今为诸子再言后天之气。夫人之身所以健爽省,无非此后天之气足也。气何在?即身间一呼一吸出入往来,氤氲内藏者是。此气即肾间气动,肺主之而出,肾迎之而入。一出一入往还于中黄宫内,则内而脏腑,外而肢体,无处不运,即无处不充,所谓身心两泰,毛发肌肤皆精莹矣?诸子欲收先天元气蕴于中宫,生生不已,化化无穷,离不得一出一入之呼吸,息息归根,神气两相融结,和合不解,然后后天气足,先天之气之生始有自也。若不于后天呼吸之息向中官吹嘘,则金无所生,水不能足,一身内外多是一团燥灼之气,犹之天气亢阳而无润泽之气,万物之枯焦不待言。此一呼一吸所以为人生生之本也。诸子如今用功,不必寻奥妙,但于行、住、坐、卧之时,常常调其呼吸顺其自然,任其天然,毫无加损于其间,亦不纵放于其际,一切日用云为,总总一个不动心,不动气,不过劳过逸,自然后天气旺,先天元气自回还于五宫之地。不必问先天何在而先天之气自然在是矣!若不知保养后天,徒寻先天元气;势如炊沙求饭,万不可得。到得后天尸气一聚于中,先天之气自在于内,氤氤氲氲,兀兀腾腾,莫可名状而亦无可名状者。若曰可名,皆是后天之气。诸子知否?若先天元气到时,只有一点可验之处,心如活泼之 泉,体似峻峋之石,自然一身内外无处不爽快,无处不圆融,非可意想作为而得者也。故先天一气名曰虚无元气。以此思之,足见先天-气无可名无可指,后人强名之曰先天一气,既属强名,实无所有。学者于此元和内蕴之时,而犹欲于身心内实实在在拟一个色相出来,错矣!且此模拟之心,即是后天之意。有此一意,而先天淳朴之气必为后天之气打散,虽曰先天犹是后天也。

[注释]

黄氏于此解释先天元气与后天之气之不可分离,可谓详矣!神与精只用先天,忌至后天,益后天者乃思虑之神、交感之精,无神通变化。但气则不然,不能无先后天之二用,盖先天元气必用呼吸之气助之,所谓用后天之真呼吸去寻真人呼吸处。

《天仙正理》云,吕纯阳初闻道而未甚精明,及见《入药镜》中"先天炁,后天炁,得之者,常似醉"之说,而后深悟成道。吕纯阳自作诗日:"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可见悟得先后天气运用之重要。

(原文) 虚无-气,又谓真一之气,又曰真一之精,又曰天然元气,又曰天空一气,种种名色不一而足.要无非无声无臭、无思无虑之真,却不在内不在外,隐在色身之中,谓之法身。然而,此难思量,难揣度,却远在天边,近在咫尺,孔子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足见此个元气天然自然,未尝一息偶离,离此即不得生,又何以成人耶?然必如何而后可觅哉?虽然着一觅字,又千差万错,增数重障蔽。惟有如生等所说,一切放下,一丝不挂,万缘不染,此个虚无之气即在个中生,积久功深,谅已明白无疑。要知此个虚无一气,天地人物同是一般,富贵贫贱均是一理,极之生死患难亦不为之改移。气息有盈虚消长,而此个元气无有盈虚消长。第后学浅见,不知人有清浊明暗,皆是气机运行,而专以气之清明寻虚无一气,而于昏浊之际,则以为不在也。讵知此个元气不因清明而有,亦不为昏浊而无,只怕不知去欲存理,闭邪归正,于气清时有一流连顾盼之意,于气浊时又加一忧苑烦恼之心。明明元气当前,如日丹之照临,无不光明洞达,反因此障碍心起,遂加浮云遮蔽而日月无光矣。尤要明得此个元气本无朕兆,亦无形色,实为后天精气神之根本,先天精气神之主宰。故虚无一气在先天而生乎阴阳,落后天而藏于阴阳。总之,人能打扫得闲思杂虑、一切起心动念的障碍,干干净净不染纤尘足矣!然而后生小子气息壮旺,易得会其真际;而在年华已迈者犹难调和气血,保养灵光,采此一点至阳之精,此又将奈何哉?吾再示生一个采炼法程。《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生等于元气未见时,不妨以神光下照,将此神火去感动水府所陷之金,久久自然水中火发,而真金出矿矣!此感而彼应,其机有捷于影响者,故古人教后学,于寂然不动中无可采取,教以神光下照之法,而于通处下手,以采取先天一味至真之气出来,以为丹本者此也。亦非此个动气即元气也。要知此个元气方其未形之时,未尝不在,然而清空之气不可见也。及其既形之际,又非此个有形者即是真一之气,而要不过此真一之气之所发所也。当其发时恍惚杳冥,略有所以认识者,在此亦犹见影知形之意,其实形无所见耳。到此发见昭着,放之则弥六合,即天地亦不能载,所谓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本者即此是也。然虽无量无边而仍不离方寸,所谓卷之则退藏于密者是其义矣!由此以思,氤氲者仍是阴阳真气,而主宰此真气者始是至真之元气也。

[注释]

先天虚无一气无声无臭,亦无形色,如何觅寻?惟用神光下照之法,即回光返照可以寻得。此气一到,忽有浩浩渊渊刚健中正之象,与后天之气不同。后天之气但见其暖,不见逍遥自在之处。真一之气一来,使我身苏软如绵,美快无比,恍惚似有所见,又似无可象,只觉清净恬淡,不如有天地人我,是为明验。

上文谈到过炼元精以化之气,精已化气,不再有生精之时。我用真意引元气自会阴穴起从背后直上泥丸,再从前面降下丹田,使气入神中,神包气外,久之浑然无气息往来,而胎息绵绵,谁觉一点灵光隐约在灵台之上,则元气已化为元神。如此炼气化神,为大周天火候。张紫阳云:"终日绵绵如醉汉,悠悠只守洞中春",即炼气化神之态。

四、炼神

(原文)神者心中之知觉也。以其灵明故谓之神。而神有先后天之分。先天神元神也。神即性也。盖神为心中之知觉,而性即心中至善之理,其始浑于一元。有生之初,知觉从性分而出,如孩提知爱,稍长知敬,知即神,爱即性也。见神即以见性,神与性未尝分也,是以为先天之元神。性原不在神外也,自蔽于私欲,而神失其初矣,性亦为神所蔽矣,神之所发,常与性反,此为后天之神,盖先其天而配于后焉者也。先天之神静,后天之神动。先天之神完,后天之神亏。先大之神明,后天之神昏。先天之神神与性合,后天之神神与性离。道之修性去其蔽性之私,绝其梏性之欲,寂之又寂,归于至静;洗其心于至清,涤其虑于至静,所以有清静因也。所谓修性者即以养此先天之神而已。 有为而为者识神也,无为而为者元神也。识神用事,元神退听。元神作主,识神悉化为元神。此理欲之关不容并立也。尤要知元神无迹,元气中之至灵处即元神也。然必如谷之应声,影之随形,自然而觉,自然而知,不假一毫安排,无容一丝拟议,如孟子谓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侧隐之心,是元神也。由此推之,视听言动,日用事为,无在不有元神作用。但有意者属识神,无心者属元神,能以元神为主返入虚无境地,欲一则一,欲万则万,神通无外,法力无边,岂但入水不溺、入火不焚者哉!

[注释]

先天之神为元神,后天之神为识神,二者不容并立。混混沌沌中忽有一点灵光发现,此即为我之元神。

我若认得元神,由元神作为我身的主宰,就不会为外来事物所纷扰。勿令我之灵阳被物牵引而去,即炼我之元神。张三丰说,人能以清净为体,镇定为基,天心为主,元神为用,巧使盗机,返还造化,何思功之不成。

(原文)元神者修丹之总机括也。药生无此元神,是为凡精无用,不能结胎。还丹无此元神,是为幻相不能成婴。吾窃怪世之修士徒知精气为宝,不知元神为主,总说成药亦不过保固色身而已,乌能成圣胎哉!吾今为生道破,夫所谓烹炼阳神者,即此元神,采而服之,日积月累,日充月盛而成之者也。不然,何不曰阳精、阳气而必曰阳神哉!可知炼丹者即炼此元神一味为之主也。然此是上上乘法以成金液大还之丹者,若中下两品,虽不全用阳神,亦却离不得阳神。若无阳神,凡精凡气亦不能凝结于身心。若最上乘法纯是阳神一件,虽不离精气二者,然不过为之补助而已。生须要认得无神清楚以后才有作用。夫元神即无极而太极也。当其虚静无事,挥浑沦沦,无可名状,及忽焉感孚,跃然而动。此跃然一动之际即是真正元神。《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若未动时先存逆料,是未来心。若已动后犹怀追忆,是过去心。忽感忽应,忽应忽止,是即元神作用,其中稍有计较,不能随应随忘,是谓现在心。若不明元神,由此采取即带浊秽,即使养成,难以飞腾变化,去来自如。吾今略为抉破,生好好用功以行采取焉。然微乎微乎!非上根法器,加以学问优,见识到,则不可语此也。又云,玄关一窍即此偶然感动之阳神。又云,玄牝之门亦此阳神之触发。然有分别:玄牝之门是阴阳交媾之后,一元之气氤氤氲氲,始行肤兆;苦元神则是氤氲活泼之气中灵而觉者是。虽然是二,究竟一也。故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炼丹无此阳神,其所汩没者大矣!虽然此元神者亦即清清净净、无杂无染、一心一德之真意也。其静也元神主之;其动也元神主之;及其采而为药也,亦元神为之运用而转旋也。元神之用诚大矣哉!生善会之,切莫加一念生-意,一日十二时中常动常觉,常应常静,不怕他万感纷投,俱是此个元神作用,否则落于后天甲里,那一点灵光反隐而个见矣!

〔注释〕

烹炼阳神,为道家功法炼神还虚阶段的最高理想,即从泥丸炼出阳神。《仙佛合宗》、《唱道真言》、《道乡集》、《大成捷要》等丹经道书多有叙述。《唱道真言》云:"阳神之脱胎也,有光白脐轮外注,有香自鼻口中出,此脱胎之先兆也。既脱之后,则金光四射,毛窍晶融,如日之初升于海,珠之初见于渊,而香气氤氲满室矣!一声霹雳,金火交流,而阳神已出于泥九矣!既出之后,全看平日功夫,吾所言炼心正为此际也。

平日心地养得虚明,则阳神纯是先天灵气结成,本来无思无为,遇境不染,见物不迁,收纵去我,去来自如。一进泥丸,此身便如火热,金光复从毛窍间出,香气亦复氤氲,顷刻间返到黄庭,虽有如无,不知不觉,此真境也。若心地未能虚明,所结之胎决非圣脱,所成之神原带几分驳杂,犹人气禀昏浊,多以气质之性用事。其神虽出,一见可惧则怖生,一见可欲则爱生,殆将流连忘返,随入魔道,此身虽死,不知者以为得仙坐化,谁知阳神一出而不复者矣!",黄元吉氏着作则未及出阳神功法。

鹤GUANG子在《唱道真言》中谈到烹炼阳神全看平日功夫,即其所言炼心之说。乎日心地养得虚明,则阳神方纯。黄氏于此所盲亦即此意,认清元神,把它炼成我身动静之主宰,日积月累,日充月盛,则把此元神烹炼而成阳神。盖元神与阳神在本质上都是氤氲活泼气中之灵觉,元神乃阳神之前身,二而一也。

煅炼元神到无作无为、无思无虑、纯乎天然自然之极,而无迹象可寻,即是烁神还虚,亦可说此时是烹炼阳神。

五、神融气化

(原文)总之丹道千言万语,不过神气二字。始而神与气离,我即以神调气,以气凝神,终则神气融化于空,结成一团大如黍米之珠,悬于四大五行不着之处,一片虚空境象,是即打破太虚空独立法王身是也。而其功总不外性情二字,始而以性和情,继则以情归性,到性情合一,现出本来法身,即返本还原,复吾身受气之初。然而还未到无上上之妙境也。夫人未生之初,一点灵光浑然藏于太虚,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此时有何性?又有何情?以此思之,连性情二字都是有形有质,只算得后天中之先天,以其犹有依傍也。到此绝顶一步,不着于有性,亦不着于无情,连性情之有无亦且不立,此即跳出性情,独炼一点虚无元气,所谓空空忘忘,其实空无所空,还于太虚,连天地都不为我作用。若只不离一个虚无,还是二乘,此连虚无亦无,所以神妙莫测也。要知此是金丹始终之功法也。 夫以神气不运于周身,则周身阴气不化,无非死肉一团,终是无用,且日积一日,不免疾病纠缠。故吾教修命,是教人以水火周身运动,使血肉之躯化为话活泼拨,随心所用,无所阻碍,到得一身毛窍晶莹肌肤细腻得矣!又不可贪神气之周于一身,苏软快乐,流荡忘返,还要收之回宫,不准外泄。却不要死死执着一个穴道,认为黄庭,须知收之至极处,无非与太虚同体,挥不知其所在。时而动也,亦与电光同用,一动即觉,一觉即灭,前无所来,后无所去,仍一杳冥光景,还于无极焉耳,工夫至此,身外有身。

[注释]

丹经巧喻多端,如论顶上之性,喻之曰:汞、龙、火、根、日、魂、离、乾、己、天、君、虚、免、无、主、浮、朱砂、扶桑、姥女、昆仑等。如论脐中之命,喻曰:铅、虎、水、蒂、月、魄、坎、坤、戊、地、臣、实、鸟、有、宾.沉、水银、华岳、婴儿、曲江等。其实,只用神气二字可以概括之。古人说:"铅汞是水火,水火是龙虎,龙虎是神气,神气是性命,总来只是这两个宇,两个字原是一个理"。

这里黄氏指出的气功态,乃是从凝神气穴、神气相交而至神融气化入于虚无而与太虚同体的高级阶段的气功态,所谓上上乘。这是从太极判两仪分,返还到无极的混沌。古人叫"真空炼形",已达到内舍意念,外舍万缘,顿忘天地,粉碎形骸的境界,即"真空"的境界,亦即《清静经》所云:"内现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此时应是浑身俨如水品塔,心身灿然,灵光显现,功中不见色身渐见法身,感到我与太虚问体。

六、三件功能

(原文)今特详下手之功,如打坐之时先凝神继调息。到得神已凝了,不必有浩然正气至大至刚立塞天地,只要心无烦恼意无牵挂,觉得心如空器一点不有,意若冰融片念不生,此身耸立恍如山岳,静镇不动不摇,由是以神光下照于气穴之中,默视吾阴乔之气与绎宫之气两相会于丹鼎之中,我即以温温神火细细烹炼,微微巽风缓缓吹嘘,自然精融气化。此即是炼精化气也。何以知其炼精化气哉?前此未采外来之气与吾心内之神两相配合,会成一家,此个坎离各自分散全不相依,呼吸亦不相调,到得收回外气以制内里阴精,气到之时阴精自化,上下心肾之气既合为一,自然绦宫安闲,肾府自在,外之呼吸与内之真息合而为一气,浑如夫妇配成,聚而不散,日充月盛,真阳从此现象矣!此即化气之明徵也。 既已化气,再行向上之事。何谓向上之事?斯时呼吸合,神气交,凝聚丹田,宛转悠扬几如活龙游泳,一日有无数变化。我惟凝神于中,注息于外,听其天然,自然静极而动,动极而静。此即烁气化神也。 到得静定久久,我气益调。前此宛转流行于丹田者,此时烹炼极熟,觉得似有似无,若动若静,粗看不觉,细会始知。此际务将知觉之心一齐泯去,百想无存,万虑全消,即丹田交会之神气听它自鼓、自调、自温、自煅,我惟致虚守寂,纯任自然,神入气中而不知,气周神外而不觉。如此烹炼一阵,自有一阵香风上冲,百脉遍体薰蒸,此所谓神生气也。又觉精神日长,智慧日开,一心之内但觉一气从规中起,清净微妙,精莹如玉,此所谓气生神也。如此神气交养,两两相生,斯时正宜撒手成空,不粘不脱,若有心若无意。此炼神还虚之实际也。 此三件功夫一时可行可到,学人须遵道而行。不可但到神气粗交末至大静,即行下榻。又不可但到神气大交凝成一片两不分明,未到虚无、清净、自然之境,速离坐地。必须照此行持,从炼精起至于气长神旺,久久化为清净自然,再加归炉封固功法,然后合乎天地盈虚消息与一年春夏秋冬气象。如此始完全一周功夫。照此修持,自然我气益调,我神益静,中有无穷变化,不尽生机。由是日夜勤功,绵绢密密,寂照同归,自有真气薰蒸上朝泥丸,下流丹田,透百脉而贯肌肤,勃然有不可遏之状,此河车之路自然而通,我不过顺其所通而略为引之足矣!

[注释]

黄氏于此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段,即他说的三件功夫,并在一起,融为一炉,一气呵成介绍给学者。正如他说的"此三件功夫一时可行可到","河车之路自然而通",诚为-可行的练功捷径。黄氏又循循交代说,不可未到大静及虚无清净之境而即行下榻,以免如入宝山空手回,此亦久坐必有禅之旨。

但学人若无-定功底,此一气呵成之法亦不易练好。

(第5章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