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3分到第二部7.4分,哪些原因造成了《冰雪奇缘2》口碑失利?

从8.3分到第二部7.4分,哪些原因造成了《冰雪奇缘2》口碑失利?

首页角色扮演枫叶情缘2更新时间:2024-07-26

2013年迪士尼出品的《冰雪奇缘》满足了很多孩子对于冰雪世界的想象,六年之后,原班人马再度集结,《冰雪奇缘2》再度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在韩国,著名导演郑智泳甚至因为超高的排片率发起了议论抵制抗议活动,直言该片已经火爆到垄断电影市场的程度,由此看出对于这一热门IP的喜爱狂潮。

不过,在我看来,《冰雪奇缘2》再次陷入”续集魔咒”,以至于大部分“公主系列”迪士尼动画都不给拍续集的权利,而唯独对《冰雪奇缘》情有独钟,很明显是由于第一部取得了12.7亿美元的历史最好成绩。迪士尼对艾莎和安娜寄予厚望,不仅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支持,更是全球范围内同步上映集中宣传,这种支持力度是空前的。

从目前的票房情况来说,确实表明这一超强IP无限潜力的商业价值。虽然从影院中不断传出欢乐的笑声看出孩子们的喜爱,但是对于陪同的大人们来说却不见得是一次令人难忘的震撼之旅。众所周知,高票房背后无疑是孩子们浓厚的观影期望,而不可忽视的是陪同的父母们,他们才是传奇能否继续延续的关键。

令人有些惋惜的是,电影中的插曲不再有《let it go》中那般郎朗上口,影片长度也紧卡90分钟,在结尾将近10分钟的等待之后只看一眼的雪宝,满足观众对于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的再次期待。因此,《冰雪奇缘2》在口碑上是失败的,目前不到4万人打出7.4分的豆瓣评分,随着观影人数的增多,预计评分还将下降。

对于这样一部全球现象级的电影来说,第二部作品没有延续第一部的辉煌,在宣传到位、档期毫无对手的情况下口碑下滑明显,显然和影片本身的质量有很大关系。下面,我就从这两部电影中的角色、主题、叙述表达三个方面来阐述下影片之所以不如前作的原因。

01、角色设定缺乏新鲜元素,没有凸显人物转变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缺乏推动故事进展的动力。

公主电影一直是迪士尼最有影响力的电影系列,不管是《睡美人》、《美女与野兽》、《风中奇缘》还是《魔发奇缘》、《花木兰》等,公主形象基本表现为温文尔雅、浓眉大眼、善良正直。

《冰雪奇缘》是对安徒生《冰雪女王》的改编,故事以阿伦戴尔王国中两位美丽的公主艾莎、安娜为主角,采用双女主的形式,艾莎具有操纵冰雪的能力,而安娜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但是由于内心的恐惧,姐姐艾莎害怕伤害安娜,于是她选择逃避,而安娜则在克里斯托夫的帮助下,帮助姐姐面对真实自我,获得成长和快乐的故事。

如果单纯分析这个故事,其实并不复杂,无非仍然是成长主题,几乎每一部“公主系列”的电影都会涉及,可是在人物设定上,第一部下了很大的功夫,而第二部只是延续了这种风格。

以艾莎为例,最开始她的设定是反面角色,可是因为《Let it go》这首歌曲的意境,作曲者扭转了所有人对于艾莎这个角色的人物设定,成功实现了反派人物的正面化,不能不说是一种机缘巧合,这首歌唱到“我是这里的女皇,满天飞霜像心里的风暴一样,只有天知道我受过的伤,不让别人进来看见。做我自己就像我的从前,躲藏不让他们看见。已被发现,随它吧,随它吧。回头已没有办法。一转身不再牵挂,我不管他们想说的话,任风吹雨打,反正冰天雪地我也不怕。 这一点点的距离让一切变精致,曾经困扰我的恐惧会远离我回忆。现在开始让我看见,是我的突破和极限,不分对错没有极限,向前!”

这首歌唱出了女权主义内心由自卑到自信的过程,象征着艾莎由身不由自到反思不足再到坚定前行的勇气和责任。这首歌也说明艾莎的迷茫其实正是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迷茫、挫折和不自信。

和艾莎相比,安娜的社会经验不多,很容易相信别人,于是影片中唯一的反派形象放到了王子汉斯身上,他利用花言巧语蒙蔽安娜真心,并且在危难时刻调转船头,目的仅仅是满足对于权力的渴望,将女性的情感玩弄在手掌之中,这样的人物显然让女性的觉醒更具意义

还有一位最生动的角色就是克里斯托夫,他没有汉斯出身高贵,也没有汉斯一表人才,可是他却有一颗真诚勇敢的心,才子往往配佳人。克里斯托夫明明出身一般,怎么可以爱上公主呢?但是戏剧张力也正体现在这里,克里斯托夫的勇敢卓绝和义无反顾让观众们相信,真爱不在于出身,而在于那颗真诚的心,这种反传统的人物塑造手法特点鲜明,我相信即使是五六岁的孩子也可以理解其中的含义:汉斯那么坏,怎么能抵得上老实的克里斯托夫呢?

第一部这些人物的设定既符合生活中的现实,也没有丝毫的娇柔造作,因此给观众代入感极强,观众们会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艾莎的难过悸动,安娜的奋不顾身,汉斯的奸诈狡猾,克里斯托夫的憨厚老实。从影片展现的效果来看,这部电影不亚于任何一部宫斗剧的观看体验。

再来看第二部,汉斯不见了,这就意味着阻碍安娜和克里斯托夫感情的最大障碍消失了。这时,真正考验两人的往往就变为了长久的陪伴。可是在人物设定上,这时克里斯托夫的老实忠厚反而成为了他的瓶颈和约束,影片的梗变为了克里斯托夫想要求婚,却一直有事情在阻碍。这种故事情节老套毫无新意,搞笑程度一般。因此想要让克里斯托夫成为亮点人物几乎没有可能,只能在安娜和艾莎身上做文章。

但是第一部两个姐妹情谊的升华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故事内容已经做到了极致,所以第二部必须要从故事情节上下手,于是由探讨人物内在转向了寻找一个未知的外部声音:自然之灵。并由此塑造出风灵、火灵、水灵、地灵这四种形象。

对于角色塑造来说,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塑造人物的需要,艾莎不再迷茫,安娜也不是那个单纯的小女孩,影片只能淡化处理她们第一部中出现的紧张对立关系,转而成了互相依偎,彼此鼓励的关系,这样的表现形式不再关注他们的内心,也就是促使他们转变的内在因素不见了。她们的相处不仅友爱而且和谐,唯一可以让故事发生转变的只有外部因素了

可是自然之灵的出现有些过于牵强,我们既不知道它的来路也不知道它的去处,似乎就是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着人物前进,毫无缘由地进入了魔法森林,莫名其妙地征服了四种灵物,人物失去了原有的精气神,成为了被推动着前进的角色。

外部因素的表现设置为只要把大坝炸掉就可以拯救苍生的地步,但是原因呢?显然祖父要谋害北方人这样的借口太过牵强,或者说改为任何一个理由都不会对剧情有任何影响。这种剧情的设计没有深度,也不利于让人物立体化,艾莎的瞬间冰冻不再融入对妹妹的感情依托,似乎在为了推动剧情而冰冻,观众在把所有希望寄托给安娜的同时,影片也缺乏了悬念的支撑。

02、在人物内心深度上挖掘不够,寻根主题难以与姐妹自我成长的情感波动产生呼应。

在第一部中,年长的艾莎为了保护安娜,愿意独自出走,躲避在冰雪城堡中;看到安娜想要和认识一天的汉斯结婚坚决不同意;当从汉斯口中听到安娜似乎眼中滑落的泪水都在向观众传递一种思想,她们的感情非常深厚。

成长主题是每部电影都无法回避的,对于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的艾莎和安娜同样如此,艾莎肩负起照顾妹妹的重任,所以当她知道自己的魔法有可能会给周围人造成伤害时,她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艾莎需要的成长是她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态度,而安娜需要成长的是她对待爱情以及周围朋友的观念。在第一部中这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结果,所以观影的过程观众会联想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并会强化这种观影体验,这是一种正向反馈。

但是到了第二部,虽然解开她们的身世之谜,也就是他们父母的爱情故事,可是这种展示过程却是片面的、浅显的、凌乱的,观众们知道他们相爱,却很难由他们的故事转移到安娜俩姐妹的身份认同上。

这种寻根主题并没有深度挖掘与故事人物的内心深度上,而是讲了一个观众不太了解,较为牵强的故事。来看一下第一部是怎么表现人物内心深度的,这次以安娜为例。

姐姐对爱娜说“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真爱吗?”,克里斯托夫说“你父母没有告诉你要对陌生人心存戒心吗?”波斯说“我有十二个哥哥,其中三个在两年内都当我不存在”,通过这些台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角色对于安娜关心程度不同。艾莎的爱是前辈对年轻人的关心,克里斯托夫的爱是朋友之间的关心,波斯的爱是伪善的关心,不过从波斯的话中能够感受出他在家庭中的位置,正是这样的处境让他要欺骗安娜的感情,用以报复那些对他冷漠的人。

通过这种自然而然的话语将各自观点“不经意”地表达出来,既必然了刻意的说教,也能很好地传达出导演的意图,这是一种很高级的表达方式。可是在第二部中,我们发现基本上没有这种简单而真情的流露,这也侧面说明兄妹间的感情在“变淡”。

魔法森林的出现能够让观众聚焦在外部影响的因素上,可是一旦看完之后再次回想时,又会发现似乎她们没有什么成长,感情一如从前的稳固,爱情一帆风顺的幸福。有趣的是,克里斯托夫竟然会质问自己是否真的爱安娜,难道这种考验真心的事情反而会成为两人的阻碍,这不禁会让观众产生疑问,那么第一部时的真情实感都是假的吗?怎么求婚之前反而动摇了,原因竟然是对方独自离开想要去拯救家乡?这直接反映出迪士尼的创造核心:商业价值。

与第一部相比,迪士尼没有花功夫去反复揣摩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尽管画面呈现上仍然美轮美奂,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影片高分的保证,迪士尼过于急功近利地想要完成商业上的成功,这让他加大了喜剧元素的投放,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情感基础,不能不感到有些遗憾。

03、情节递进过程缺乏张力,故事重点放在合家欢和搞笑部分,歌舞元素没有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反而略显拖沓。

一部影片的成功需要各个元素的相互配合,比如音乐、故事情节和画面呈现等。

尽管我知道这是一部音乐剧,但在影院呈现的结果却是歌声开始之后孩子们选择去上厕所。一方面这是因为插曲没有真正能够凸显人物内心,孩子们听不懂,另一方面,歌曲并不朗朗上口,孩子们不想听。这两个方面让歌舞表演成为了鸡肋,没有给影片加分。

对于故事情节,基本上做到了稳步推进,这与我上面提到的商业化有很大关系,也就是标准仅仅放在了孩子们能够看懂,而并不考虑影片的深度。这造成了影片在情节递进过程中缺乏戏剧张力,比如艾莎是如何进入魔法森林的,又为什么进去之后被关在了里面,其实纵观全片你会发现其实这只是导演特意设计的桥段,只是为了预留悬念而特意为之,很多诸如此类的桥段都是这样,反而不如在一旁的雪宝撞墙有趣。

在第二部中,雪宝承担了从搞笑到抒情的大部分任务,对于迪士尼来说,利用动物来幽默搞笑已经习以为常,《花木兰》中的木须、蟋蟀,《魔发奇缘》中的变色龙帕斯卡尔,《小熊维尼》中的跳跳虎,《疯狂动物城》中的树懒闪电,他们都利用象形的肢体和搞笑的语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雪宝来说,它其实是爱的礼物,在安娜手中成型,经过艾莎的魔法作用赋予了灵魂,所以它充分的拟人化,嘻嘻哈哈的它在第二部中感到了悲伤,这其实是一种进步,而且它越来越通人性,知道离别是痛苦的仍然鼓励安娜为爱前行,也成为整部电影中最为重要的亮点。

对于枫叶组成的风灵,灼烧火焰的壁虎火灵,巨石构成的地灵和骏马水灵来说,他们都是自然之灵的组成部分,也是导演的有趣尝试,从效果来说非常不错,不过对于情节推进却帮助不大,他们身上的工具属性太过强烈,没有风灵就找不到火灵,抓到了火灵出现了地灵进而引导至水灵。最开始说的困难重重基本上在和谐的氛围中烟消云散,那么就失去了姐妹分别的张力,似乎并没有那种危及生命的困难存在,只有让安娜分开才能使她成为影片当之无愧的主角,凸显牺牲的伟大。

其实,这正是迪士尼对于升华主旋律的惯常方法,但是回看第一部,安娜的变冰迅速通过艾莎的眼泪得到了拯救,汉斯的狡诈很快被克里斯托夫的真情识破,这都是平凡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因为平凡而感人,真挚而伟大。

一旦观众们确定结局必定是合家欢,那么悬念就不复存在,剩下的情节也就显得有些拖沓。再加上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音乐表现,真正刻画人物的时间要少于第一部,所以口碑低于第一部也顺理成章。

总结:不可否认的是,《冰雪奇缘》仍将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是却难以再像第一部那样掀起现象级的观影狂潮,资本涌动下的电影市场必然会有这种热门IP的传承,有些可惜的是如果迪士尼真正重视观众的话,他们是完全有能力制作出如第一部那样有影响力、有感染力的顶级影片。

可惜的是,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时候艺术性难以和商业价值媲美,也留给观众对于下一部影片的期待。但是反过来想,只要孩子们看的高兴,家长们乐意买票不就可以了嘛,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智慧的艾莎和勇敢的安娜仍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们,作为积极向上、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榜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