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十来岁就开始看《红楼梦》,最初是懵懵懂懂地瞎看,后来品出点滋味,最爱看宝黛逗气,最不爱看的就是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觉得这一段,无非就是提前剧透了大观园一众女子的人生。但在经历了人生诸多磨挫之后,当我无意再翻开《红楼梦》,再翻到这一段,终于能细细读来时,我突然从太虚幻境里明白了赤裸裸的现实。
在《红楼梦》中,虽然明面上说宝玉是“孽根祸胎”,“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但宝玉却“每日家杂学傍收”,还被贾政认为“有些歪才情”,“其乖觉聪明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这不矛盾吗?不矛盾,宝玉的不爱读书,不是不读书,只是不爱读求取功名的四书五经,不爱读“读给别人看的”书。他只读自己想读的书,不是太过自我,只是活得太真。这在梦开始的地方,就有所体现。
梦开始的地方:在哪做梦很重要
话说,宁国府中梅花盛开,请贾母、王夫人等人过去赏梅,宝玉也跟着一块去了。“先茶后酒”,吃罢了午饭,宝玉要困觉觉。
贾蓉之妻秦可卿安置宝玉去睡觉,先带到了一间屋子,“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但宝玉一看墙上贴着的画是《燃藜图》(表现仙人下凡,警示世人要努力读书的典故),还配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整个就是一个劝人求取功名、学习经济之道的组合。宝玉一看,立马就说:“快出去,快出去”。一刻也不停留,因为这环境与他愤世嫉俗的人生信条相违背。
无奈之下,秦可卿就带着贾宝玉去了自己的屋子。这屋子布置的充满情调,武则天用过的镜子……西施浣过的纱衾、红娘抱过的鸳枕,关键是还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表现杨贵妃鬓乱钗横、不掩国色的一个著名场景)和秦太虚(秦观)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有人觉得如此渲染秦可卿的卧室,是暗示她生活淫乱。如此理解,就肤浅了。在这一通渲染中提及了许多人物的相关事件,而这些人物及其事件的选取都很有意思。人物方面,武则天、安禄山、赵飞燕、西施,都不是传统价值观中的正面人物;寿昌公主、同昌公主,都是正史不提的人物;红娘,只存在于风月小说中,是完全虚构的人物;唐伯虎、秦太虚,则都是失意之人,一个是终生不得入仕,一个是仕途坎坷。而所提及的这些人物的相关事件,都是私生活,或谣传,或臆测,但往往谣传、臆测却是真相。一句话,这房里的陈设寓意着面具之下的真实、充满了庙堂之外的气息,一下子就迎合了贾宝玉那颗要活出真我的心。宝玉发自内心地说:“这里好”!
梦游进行时:太虚幻境里的事和人
在这个可以释放真我的空间里,宝玉果然就进入了梦乡,魂游到了仙界。他遇到了警幻仙姑。仙姑自然是美的,宝玉马上就叫上了“神仙姐姐”。可见,金庸笔下的段誉,也是步了贾宝玉的后尘。
这位“神仙姐姐”带着贾宝玉就进了太虚幻境。在这里,宝玉先在薄命司,翻看了“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与“金陵十二钗正册”。随后,神仙姐姐又带着宝玉领略了《红楼梦》十二曲,同时品尝了“千红一窟(哭)”茶、“万艳同杯(悲)”酒。
神仙姐姐不同凡响,除了安排娱乐饮食,还把一位名兼美字可卿的姐妹,介绍给宝玉作闺中蜜友。这位闺蜜,不但陪宝玉谈心聊天,还与他共赴云雨。
当时,宝玉还是小小少年,这不是要教坏他吗?当然不是,警幻的深意,非俗人能懂。
警幻说,宝玉“乃古今天下第一淫人也”!世人一听“淫”,都觉得污秽不堪,宝玉也是如此。他赶忙说,自己就是懒于读书,却不敢沾“淫”字。但警幻解释说,此“淫”非彼“淫”:世人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皆皮肤烂淫之蠢物耳”;而宝玉则不同,他是“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是“意淫”。
此“意淫”,可不是指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而是指对女儿,“惟心会而不可言传,可神通而不能语达”的“体贴”。
世间男子见到心仪的女性,大抵可分为两类,渣男类,通常比较直接,就是肉体之欢;良人类,会委婉一些,先谈恋爱、后结夫妻,最后一起生猴子。总之,脱离不了皮肤烂淫。而宝玉则不然,他对女孩的喜爱,并非出于男男女女那点事,而是出于怜惜。因为怜惜,所以体贴。这一点,从他对平儿、香菱两节最为凸显。这两人,一个是贾琏的通房丫头,一个是薛蟠的通房丫头,都是他哥哥的女人,宝玉是绝对不可能有啥想法的。但他却能体察到她们的处境,为其遭遇感到伤心,并以能为其尽一份心为平生快事。宝玉对所有的女孩都抱有一份体贴,但当这份体贴遇到精神共鸣,则能升华为爱情,就像对黛玉。
在现实中,在爱情面前,宝玉坚定地选择黛玉,只为精神共鸣、心意相通。但在宝玉眼里,所有的女孩都有可爱之处,就连假道学的宝钗也有美丽与博学,也值得欣赏。
在太虚幻境,宝玉遇到的这位闺蜜,是位各美兼具的可人之卿,既有宝钗的鲜艳妩媚,也不缺少黛玉的风流袅娜,是一位超凡脱俗的佳人。这场相遇,堪称梦幻奇缘,让宝玉如痴如醉,不知今夕何夕。
直到一日,警幻带二人在幻境闲游,突然间到了一个所在,“荆棘遍地,虎狼同群,忽而大河阻路,黑水淌洋,又无桥梁可通”。这时,警幻喝止了宝玉,高呼回头是岸,并告诉他,这里是迷津,一旦堕入,就辜负了自己对他的一番开悟。
梦醒了:有人还是梦中人
警幻仙姑的安排,确有深意。
“金陵十二钗”正册、又副册,还有《红楼梦》十二曲,表面上是剧透了荣国府一众女儿的薄命和贾府的败落;但更深层的意思是,一切艳丽都终将褪去,一切繁华都终会落幕。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最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与可卿的梦幻奇缘,意思则更深一层。警幻认为,宝玉对女孩子由衷的体贴,虽是最懂女儿心,但对感情不能太执着,执着了容易入迷。所以,他为宝玉安排了一场梦幻奇缘,意在让他明白,“仙闺幻境”也不过尔尔,何况尘世之中呢!
既然人间不值得,似乎应该早早堪破、早早出世,但这又与警幻的目的相违背。
警幻仙姑早有交待,是受了贾府的祖宗宁国公与荣国公的嘱托,“以情欲声色警其痴顽”,最后的目的是要让宝玉这个聪明的孙子“入于正路”;且警幻自己也说,之所以把宝玉引来,“醉以灵酒(万艳同杯),沁以仙茗(千红一窟),警以妙曲(红楼梦十二曲)”,又安排了一场归于破灭的梦幻奇缘,是为了不忍宝玉“见弃于世道”,希望他“将谨勤有用的功夫,置身于经济之道”。
以人间不值得为例,劝他在人间好好混,怎么理解这种矛盾性呢?理解的关键在于警幻所说的“以情悟道”,既然感情不能太执着,那生活自然也不该太认真。人生的结局,都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太过认真,只会悲辛无尽。而化解悲辛的不二法门就在于太虚幻境门口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世人都以为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世人都以为“假”的,真的也是假的。世上本无所谓真假,又何必认真呢!因此,获得幸福感的不二法门就是收起真心、谁也不给,就是随大流地混。
当然,人生还有另外一种境界,就是认真到底,抛家舍业,出离世俗。警幻仙姑不是说了吗,迷津之内,“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只渡有缘之人。宝玉最终,应该就是走了这条路。
宝玉的人生悲辛,源于活得太真,但他最终也未放弃“真”,达到了超脱。这是一种理想中的结局,现实中大部分抱有赤子之心、活得真情真意的人,最后不是“假”了起来,钻研起经济之道,就是穷困潦倒,了此一生,比如宝玉的人物原型——曹雪芹。
很多人都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弘扬出世哲学的书。其实不然,这就是一部力透纸背,反映现实的书。而“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就是对现实最精炼的概括!
好了,不多说了,我们还是回到书中。宝玉还在梦中,听完警幻之言,正想问个明白时,突然有一夜叉窜出,直扑而来。宝玉吓得直呼:“可卿救我”!然后,梦就醒了,可宝玉却依然还是“梦”中之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