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改“帐号”为“账号”,背后有怎样的汉字故事?

微信改“帐号”为“账号”,背后有怎样的汉字故事?

首页角色扮演故事你来编正版更新时间:2024-06-16

7月28日,一条#微信已把帐号改为账号#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截止到记者撰稿,该话题的阅读量已达6.4亿,讨论量2.3万。

微博话题截图

据报道,“去年4月,有媒体报道披露,微信、QQ、微博、抖音、百度、今日头条、知乎、豆瓣等多个社交软件和平台的用户登录页面、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等相关表述中多处使用的是‘帐号’……据了解,QQ、微博、抖音、百度、今日头条、知乎、豆瓣等社交软件和平台近日已把错了多时的‘帐号’改为了‘账号’。”

根据热搜内容,记者查看了手机微信,发现目前微信登录界面已经使用了正确的“账号”表述。此外,记者还查看了知网、小红书、铁路12306等用户基数较大的网站、APP,均使用了正确表述。

目前 安卓系统手机微信登录界面显示为“账号”

记者查阅了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发现其中并没有“帐号”这个词,仅有名词“账号”,解释为“单位或个人根银行建立经济关系后,银行在账上给该单位或个人编的号码。”

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 没有“帐号”仅有“账号” 但“帐”旧同“账”

虽然当前没有词语“帐号”,但在词典标注中,也指出了“帐”旧时同“账”。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汉字还有很多,比如“顽”旧时同“玩”“脩”旧时同“修”等。

为何现代汉语中,会有不同的汉字彼此错用的情况?这和它们古时相互通假有何关联?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官方公众号曾发表文章《古今用字变化的现象及原因》,较好地解释了个中缘由:

为表达准确。古代字少,多假借用字,形义之间没有联系,没有理据,某种程度上会影响阅读理解。所以,后人根据某些词项补造了本字,取代原借字。

为避讳禁忌。古人讲究避讳,可能导致某个时代因禁忌某些字而换用别的字,此后便成了惯例。

为简省便利。汉字的使用以书写来实现。如果笔划繁难、书写不便,那么在后世,这些字往往会被书写简易的其他汉字替换。

为区别形近字。比如,“徧”是“遍”的古字,都是为“周遍”这个意思造的形声字。但为什么汉代以前多用“徧”,而至唐代“遍”更为行用?这可能与汉字隶变楷定后,“徧”与另一个字“偏”容易混淆有关,既然有区别度大的“遍”字,就不再使用“徧”了。

出于好古习惯。汉字中有些所谓本字是后来补造的,在此之前人们已经用惯了某些假借字,所以当新造的本字出来后,人们一方面使用后造的本字,一方面可能不自觉地沿用了原来的假借字。甚至有人会刻意怀旧,仿古而使用原来的假借字,但由于已经造了本字,这假借字实际上也就转化成了通假字。

出于偶然失误。古时传习,多是先生口授,弟子凭借耳闻做笔记,仓卒间往往不能保证字的规范准确,只能保证读音无误。久而久之,就有了汉字通假的习惯。

(光明网 董大正)

来源: 光明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