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陈琦南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道德经学的核心价值观
第十四章:
汉前帛书巜老子》为:执今之道,然通行本、河上本均为:执古之道。(見以下原文。)这是老子道德经学与道学、玄学信仰与意识形态领域文化的最大区别。特别是道家信仰:俢身养性,得道升天!玄家信仰:贵无论!建构"本根论"与西方"本体论",各自源流与彼此异同
。魏晋交体,魏朝遗民不事晋朝,出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的文人墨客。
《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本体论":专指那种在物质世界之外,寻找物质世界存在依据的唯心学说
。如魏晋时期王弼的贵无论。王弼在巜老子指略》中说: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然王弼无《道德经》版本
。所谓"通行本"是无名者为区别"河上公章句"而命名。然河上公亦是无名者。"通行本.""河上本"均由无名者著。而巜道德经》由春秋老子著。这就是《老子》版本的最大区别!
老子道德经版本必须统一!必须正本清源!必须求真校勘!
原文(第十四章):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播(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诰),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谬(皦,攸),其下不惚(忽,味)。寻寻呵(绳绳兮)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格言: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探解:恒道,无色而视之不见,无声而听之不闻,无形而摸之不得。此三者分不清楚,浑然一体。一者,道也。连绵不断,渺茫难测,不可描述,不可名状,返本归源,复归于无物。可以说是无形状之形状,无物象之形象。隐约恍惚,跟随而不见其尾,迎之而不见其首。把握住现今的自然发展规律之道,来驾驭(治理)现在的具体事物, 能知道远古宇宙万物的起源,这被称之为道的纲纪或道的规律。
分析:“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春秋时代,人们不能见到活的动物骨骼形象,但能看到死去的骨骼形象,老子由死亡的骨像想象出生存之骨像。但恒道不死,老子无法看到恒道死亡后的现象,故把道视为无状之状,无物之像。道无形而视之不见,无声而听之不闻,无迹而摸之不得。道是没有显露形状的形状,没有显露实体的物像。无形,无声,无迹又分不清楚的浑然一体的自然状态。随之而不见其尾,迎之不见其首。连绵不断,渺茫难测,不可描述,又不可名状,但又返本归源,复归于无物。大道显示了宇宙间的无形之物变幻无穷,但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和信息,从混沌的亘古状态,化生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的开天辟地的原始现象。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