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俗半禅半随缘,半聋半哑半糊涂

半俗半禅半随缘,半聋半哑半糊涂

首页角色扮演洪荒之太清问道更新时间:2024-07-27

杭州灵隐寺门前,有这样一副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短短十四个字,不知点醒多少梦中人,尤其是这个“半”字,更让人感到意味深长。

“半”不是一种求而不得的无奈,而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畅快。

半俗半禅半随缘,半聋半哑半糊涂。

人生百年,匆匆而逝,蓦然回首,不知有多少酸甜苦辣,都藏在这“半”字之中了。

01

半俗

清代诗人查为仁在《莲坡诗话》中说: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每个人都想远离俗气,都想从容优雅,然而真当你远离世俗之后,却发现:孤独竟是这样可怕!

一朝入凡尘,吾辈皆俗人,与其孤高自赏,不如烟火相伴。

有一位刚入大学的北大新生,在报名处看见一位老者,就对他说:“大爷,你替我看一下行李,我去办入学手续。”

说完话后,这位同学就离开了,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回来,而这位老者就在报名处等了他一个小时。

第二天开学典礼,当这位同学看到那老头坐在主席台上时,他彻底惊呆了,一打听,才知道这老头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季羡林。

本是一代大师,文人风骨,却俗得就像个邻居大爷,丝毫没有架子与傲气,这就是季羡林。

季羡林在德国留学十年,身上却没有一点儿“洋味儿”。

归国之后的他永远是一身中山装,每日三餐,粗茶淡饭,一点儿也不起眼。

后来季羡林被冠以“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顶桂冠,但他却多次主动请辞掉这三个称号。

他这样说道:

“三顶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其实,“俗气”从来都不是一个贬义词。

遛一圈杂货铺、砍一顿菜价、唠两句闲嗑、弄一桌清粥小菜,看似俗气之至,但也正是这份俗气成就了我们生活里的平淡。

花淡生雅,茶淡成香,这份平淡也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真实自然。

尘世里白云苍狗,蓦然回首,你会发现:一个人只有学会俗气地活着,才能活出不俗的人生。

02

半禅

佛经中说:“禅者,静虑也。”

静,是参禅所悟之智慧,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法则。

我们习惯了在喧嚣的城市中忙碌奔波,宁静于我们而言则显得奢侈了许多。

其实,如来神定处,无一不是禅。不管你身在何处,心中有静,自然清明。

一个酷热的三伏天,晚唐诗人杜荀鹤去寺庙拜访悟空上人。

来到悟空禅师的院子前,只见房门紧闭,杜荀鹤隔着窗户一瞧,发现禅师正披着僧衣端坐在房中禅修。

禅师的房子周围,没有高大苍翠的松树,也没有清凉的竹林荫蔽,在这种酷暑天,关在房中又不通风,想想就很难熬。

然而,禅师坐姿坚如磐石,纹丝不动。

杜荀鹤见到这副场景,不禁心生感慨:参禅何须在清爽幽静的山水中,只要你心中没有妄想杂念,哪里不是清凉世界呢?

他灵光一现,当即作诗道: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周国平说:

“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热闹背后的无限广袤的世界,这也许是最适合我的性情的一种活法吧。”

水深的河流往往很安静,人也是如此。

面对外界的喧嚣与诱惑,我们不要去逃避,要学会手捧生活,致虚守静,拒纷扰于门外,留清静于心间。

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如此,心静了,世界也就静了。



03

半随缘

《菜根谭》有言:

“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入不得矣。”

人生路远,若要尽善尽美,便会落入庸人自扰的桎梏。

如若凡事都能随缘随心,生活则多了几分悠然自得的乐趣。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拜访过弘一法师。

两人就餐时,夏丏尊见弘一法师只吃一道咸菜,便问道:“难道您不觉得这咸菜太咸了吗?”

弘一法师说:“咸有咸的味道,也挺好的。”

就餐后,夏丏尊看到弘一法师只喝白开水,又问道:“您不加点茶叶吗?难不成天天只喝白开水?”

弘一法师说:“白开水虽平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正是这份不起眼的“随缘”成就了弘一法师大美的人生。

真正的智者,“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他们穷也悠然,达也悠然,懂得一生风月且随缘。

随缘不仅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生活状态。

这并非对人生毫无追求,而是懂得了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的道理。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浮云。

余生很贵,不强求,不执念,一切随缘心自安。

04

半聋

人生在世,少不了流言蜚语。

面对这般,置若罔闻才是最好的选择。

钱钟书曾在《一个偏见》中写道:

“思想家应当耳聋,大有道理。
因为耳朵不聋,必闻声音,声音热闹,头脑就很难保持冷静,思想不会公平,只能把偏见来替代。”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上世纪80年代,钱钟书声望日高,然而他却一如既往地平静生活,谢绝一切记者的采访。

钱钟书的行为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这些人纷纷指责他“自命清高”。

但钱钟书并没有将这些话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潜心做学问。

他的夫人杨绛说:

“他从不把自己列入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低调地做学问。”

无论外界是批判他,还是歌颂他,钱钟书始终保持着不为所动的姿态,安心静气地做自己的学问,过自己的日子,这才有了《管锥编》这样学贯古今、中西结合的巨作。

《易经》有言:“无应无比,于嘉言充耳不闻。”

夸奖并不能使你才高八斗,诋毁也不能让你一文不值。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

千万不要被别人的言语,左右了你自己的人生。

05

半哑

海明威说:“人一辈子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说话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本能,如何说话则是每个人修养的体现。

须知: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你说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少。

贺若弼本是隋朝开国功臣,但却因胡乱说话落了个凄惨下场。

贺若弼的父亲贺敦是北周的一名大将,但他因为对朝廷赏赐不公而心怀不满,于是口出怨言,结果被权臣宇文护逼令自*。

贺敦临死前曾对儿子说:“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

他甚至还用锥子将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以此诫其慎言。

后来贺若弼征战有功,被加封上柱国,拜大将军。

位尊权重让贺若弼一时间忘记了父亲的教诲,他变得生活奢侈,蛮横自大,怨天尤人,出言不逊,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隋文帝感念他曾立大功,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贺若弼不仅丝毫不知收敛,反而继续口无遮拦,最终惹怒皇帝,下狱赐死。

《论语》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闲谈不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言少为贵,话多招祸,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天地本无言,万物自化生。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惟有谨言慎行,才能云淡风轻。

06

半糊涂

老子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人生最难得的不是洞察世事,而是学会糊涂。

正所谓“难得糊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便是如此。

刘姥姥家境清寒,为了生活多次到贾府讨生计。

她有幸和贾母说上话,为了逗贾母开心,王熙凤带着鸳鸯把刘姥姥好好捉弄了一番,把她当成了供大家取乐的小丑。

刘姥姥怎会不知这是调侃自己,但是,她是一个懂得装“糊涂”的人。

她乐呵呵地陪着大家大闹了一场,不仅配合王熙凤、鸳鸯演戏,还自嘲说:

“老刘、老刘,饭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完,更是认认真真地瞪着大眼、鼓起腮帮,看着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刘姥姥知道,自己带来的瓜果蔬菜,大户人家未必看在眼里,但是自己能给他们提供点乐子,也算是一种报答。

刘姥姥用自己的“糊涂”,娱乐了众人,抚慰了自己,堪称一举两得。

世人难得不糊涂,独我糊涂有真味。

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清,凡事太尽,机缘势必早尽。

到头来,你会发现历经风雨之后的糊涂,就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顶级智慧——大智若愚。

清人李密庵在《半字歌》中说人生是“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人之一生,一半成长,一半老去。

这既是自然法则,也是做人指南。

自古人生无完满,当你参悟了“半”字,也就能在不完满的人生中,经营出完满的自我。

“半”字入人生,柳暗复花明。

愿你人生多称意,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