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早年学医,对中草药趣闻传说研究颇深,曾编写《百味中草药名称趣话》一书,现利用《今日头条》平台,将这百味中草药趣闻传说陆续贡献给大家:
芍药花多姿多彩,富丽堂皇,可和牡丹花媲美,在《群芳谱》和宋朝诗人陆佃在《埤雅》中, 把牡丹称为花王,白芍称为花相。关于白芍的传说趣闻很多。
传说一:关于白芍的由来,有一段传说。东汉神医华佗为研究中药方便,在其宅前建了个药园,他种药草、建药房,向人们传授技艺。有一天,一位外地人送给他一棵芍药,他就把它种在屋前。数月后,他仔细研究了芍药的叶、茎、花,觉得它没有什么地方可做药用。某天,华佗在灯下看书至深夜,忽闻屋外传来女子的哭啼声,他抬头向窗外望去,只见在朦朦月色中有一位美貌女子,掩面啼哭。华佗颇感纳闷,推门而出,却不见其人,只见女子站的地方是棵芍药。华佗心中一惊,难道它就是刚才的那个女子?他看了看芍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你自己全身上下无奇特之处,怎能让你入药?”转身回屋读书去了。谁知刚刚坐下,啼哭声又飘然而至,再去看时,还是那棵芍药。反复几次,皆是如此。华佗越觉得蹊跷,连忙喊醒睡熟的妻子,一五一十地将刚发生的事说于她。妻子无意说:“药园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里都成了良药,被你用来救活了无数病人,独有这株芍药被冷落一旁。想来你是没有弄清它的用处,芍药感到委屈了吧。”华佗听后说道:“我尝尽了百草,药性无不辩得清楚,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没有错过分毫,对这芍药,我也多次品尝过了它的花、叶、茎,确实不能入药,怎么说是委屈了它呢?”事隔几日,华夫人血崩腹痛,用药也不见好转,她便瞒着丈夫,挖起芍药根煎水喝了。不过半日,腹痛渐止,又服了二日,其病全无。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华佗才意识到是自己疏忽,忘记了研究它的根,着实委屈了芍药。
传说二:华佗喜爱栽草药作为标本,以辨别药之真伪,防止用错药。他在自家房前屋后栽满了草药。一天,有个外地商人看华佗爱种草药,便从山上挖了一棵芍花给华佗,并对华佗说:“这芍花本是野生,人家都说它可以治病,不知真假,我给你一棵,你试种一下。”华佗就把这棵芍花栽到了窗外。来年春天,芍花开放,华伦就先尝花,后尝叶。由于华佗对芍花的采药季节还没掌握,对春天的芍花不能入药更不了解,只感觉它没有什么药味,也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就把它放那儿不管了,一直放了数年没理睬它。一天夜晚,夜深人静,秋风凉爽,月对窗户,华佗正在灯下精心地撰写医书,把某药治某病一条一条地记录着。正写之间,只听窗外有一女子的哭声,他抬头往窗外一看,迎着月光有位身穿绿衣、头戴红花的美貌女子。“啊!这是谁家的孩子,深更半夜的在外啼哭,难道受了什么委屈?”华佗便出去看看,可东瞅西望,却未有半个人影,只见那女子站的地方正是那棵青枝绿叶的芍花。华佗心想:难道是它吗?他看了看芍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既是你有灵验,现在已是初秋,早已花谢叶老,也用处不大了,况且你身无奇处也无法人药呀!”说罢转身回屋里去了。刚到屋里坐下又听到那女子啼哭,抬头一看还是她。他又出来看,还是没人。那女子站的地方仍是那棵芍花。一连几次都是这样。华佗觉得非常奇怪,就叫醒夫人,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向夫人说了一遍夫人说:“这房前屋后的花草,都是你亲手种的,在你手里都成了良药,治了不少病,救了不少人,只有这棵芍花在那儿冷冷清清地无用。我想可能是你没把它放在心上,你不了解它,它委屈地哭了。”华佗说:“我早已尝过多次了,花叶梗都没有什么用处,可怎么入药呀。”夫人说:“花叶梗你都尝过了,你尝过根吗?”华佗又说:“花叶梗都没有用,根还有啥尝的。”华夫人看他有些不耐烦,也不往下说了,就说:“好啦,天已经不早了,你休息吧。”华佗觉得很累,便倒下睡着了。华夫人越想越睡不着,越想越觉得奇怪,总觉得芍花啼哭是委屈了它,可能它的用处还未被发现。不行,我得想法成全它。早晨起来,华夫人拿了一把菜刀去切菜,一不小心手被菜刀划了一下,血立刻冒了出来。夫人忙把华佗叫起来。华佗一看,赶忙拿刀伤药敷在伤口上。但血还是止不住,一个劲地往外流。华佗可没办法了。夫人便说:“不妨你把芍花根挖点来敷上试一试。”华伦便挖了一点芍花根,捣成泥状敷在伤口上。嗬,可灵验啦,血立刻止住了。过了几天,伤口愈合,好了之后连个痕迹也没有。华伦说:“夫人,多亏你提醒我,你还为它流了血,要不是你,就把-味好药给埋没了。”后来华佗对芍花做了细致地试验,将它记在《青囊经》里,叫“芍药花”。由于华佗的栽培试验,芍药便在谁陵(今毫州)大力发展起来,后来又发展到四川、杭州、陕西等地,但以产在谁陵的个大、色白、粉性足,被称之为白芍。
传说三:相传在唐朝时期,有一个年轻的花匠,他独爱花园中一种粉红花瓣金黄花蕊的野花,却不知其名,拜托一位私塾先生给它取了名叫芍花。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把天下最有名的花匠都招进皇宫为她种花,这位花匠也在其列,并且带上了他心爱的芍花。后宫中的百花在精心的照料下都开得如火如荼,唯有芍花恋着故土,日渐颓败,花匠不忍最爱的花儿枯萎,日日精心培植。功夫不负有心人,芍花终于重新开放,而花匠却因操劳过度累病了。一天夜里,他梦见在盛开的芍花里走出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手托绫帕走到他床前说:“你为我操心劳碌累病了,我要拧下我的花根给你治病。”说着就把绫帕中包着的芍根送给花匠。花匠一觉醒来,女子早就没了芳踪,花根却留下了。他把芍根煎水喝了之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为了感谢芍花仙子,花匠把芍花改名为“芍药”。后来,花匠因思念故乡,带着芍药逃回了安徽亳州,生了一个儿子,起名“白芍”。此后亳州就成了白芍的故乡。
传说四:《开元天宝遗事》中有个故事,后来经人渲染扩散,说 的是芍药因姿色超群而险遭横祸,无论是功是过,她都难逃 薄命的结局。沉香亭,是唐明皇欢宴群臣,与杨氏姐妹纵情游乐的地 方。不仅亭榭轩昂,而且终年花草树木非凡。圣上也常常诏 命各地园丁到御花园种植,有成者赏,无功者罚。各地养花 能手无不终日惴惴。有个老者名叫宋单父,专养芍药,能将扬州芍药移植北 方,色泽更鲜,花朵更大。宋单父也被召入宫中,在沉香亭 畔种植芍药,有命须使牡丹开过芍药继之。白天有帝王嫔妃 达官贵人游玩,老翁必须回避,只在三更之后才能耘植养 护。宋单父日夜辛劳,有明月星辰冷露寒霜作证。可是偏这 一年阴阳不和,暖气不动,到了开花季节偏不见蓓蕾萌发, 圣上就要加罪了。芍药仙子们心地是极善良的,况且又夜夜得到宋单父的 灌溉之恩,是一定要报答的,阳气不动而要呈芳艳必须要打 破常规,于是众花仙议定,大家合力在一天内各开放一株一茎,众力合一定能胜天。于是,在次日清晨芍药忽然开放, 每一枝头开放两朵,姿态各异,在朝露煦风中皆呈深红色, 宫内暄然,明皇、贵妃、文武官员,皆来观赏。正在赞叹不 已时,天已正午,芍药突然变得深碧色,如同碧玉般,众人大奇,观者愈多。待到暮色降临,一片片芍药花瓣皆呈深黄 色。明月升起了,月光之下,花儿又变成粉白色。随着色泽 的变化,香气也各异。时而幽香,时而浓郁,众人如醉如 痴。众芍药仙子在一日之内呈芳,自然把沉香亭畔装点得胜 过瑶池。众嫔妃在芍药仙子映衬下黯然失色,自然不爽。圣 上见此情此景便又嗔怪起来,说定是花妖作怪,有意将芍药 刈除并降罪宋单父。众芍药仙子深感不平,不生蓓蕾有罪,各色呈芳更有 罪,真是人间帝王的淫威胜过天上玉帝。为救宋单父,芍药 仙子也顾不得理论功过是非了。这一夜唐明皇与杨贵妃,醉卧华清宫。芍药仙子便连夜 赴骊山开放。次日清晨明皇与贵妃宿酒初醒,更是惊异不 止,便携手并肩同赏芍药。唐明皇本是风流天子,杨贵妃正 是专宠得意之时。明皇便亲折一枝芍药送到贵妃面前,贵妃含笑嗅其香,观其艳。唐明皇见爱妃如此怡悦,便说:“不只是萱草能使人忘忧,芍药的花香色艳更能醒酒。”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自从唐明皇一句话以后,用芍药 花香来醒酒的风气便风靡一时,朝野上下,凡有宴饮必定将 各色芍药折下,入在海盘之内,摆在餐桌中心。为君王、嫔 妃、达官贵人们一笑,芍药便沦到了劫难之中。人们终日沉浸在传杯把盏、灯红酒绿的欢乐中,却忘了 种花的宋单父。这位给人间带来万紫千红辛勤耕耘的老者, 只是免于一死,便是最高的奖赏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必定是有因果的。马嵬坡上的芍 药、百花、百草,只是冷眼看着那帝王夫妇的生离死别了。
传说五: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村庄中,有一位年轻而聪明的村民,名叫李薇。她对自然界的万物充满好奇,尤其痴迷于草药的奥秘。村庄周围有一片广袤的草原,春天,白芍盛开的时候,整个草原都被它们的花海所覆盖。白芍的花瓣洁白如雪,散发着淡雅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李薇对白芍的美丽深感着迷,并开始探索它的药用价值。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实验,李薇发现白芍具有出众的功效。李薇深深被白芍的价值所吸引,决定将其运用于村民们的健康治疗中。李薇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传授给了村民们,教导他们如何正确采集和使用白芍。很快,白芍的名声传遍了村庄,村民们开始使用白芍治疗各种疾病,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个春天,村庄附近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村庄的居民陷入了恐慌之中。李薇带领村民们奋力扑灭大火,但火势仍无法完全控制。就在危急时刻,李薇突然想到了白芍。她急忙采集了大量的白芍根茎,并将它们投入到大火之中。白芍的根茎散发出特殊的气味,顿时,火势开始平息,最终完全被扑灭。村民们惊叹不已,纷纷赞叹白芍的神奇力量。自此以后,白芍在村庄中被奉为护家神草。村民们将白芍视为保护和庇护自己的守护神,并继续使用它治疗各种疾病。白芍的名声也逐渐传遍了周边地区,成为中草界的明珠。白芍的故事在世代相传中变得更加传奇,人民把它作为一种象征着温柔和庇护的象征。它教会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珍惜,让人们认识到大自然中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至今,白芍仍然是中草界的珍宝,它的价值和神奇力量一直被人们所推崇。愿我们继续珍惜和研究白芍,为人类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多的力量。
二,白芍的趣闻和由来
目前记得的故事里,关于芍药的来历民间传说有一则。说的是牡丹芍药都不是凡花种,是某年人间瘟疫,玉女或者花神为救世人盗了王母仙丹撒下人间。结果一些变成木本的牡丹,另一些变成草本的白芍。诗经郑风有《溱洧》一篇,咏的就是春秋时,每逢春日民间男女在溱河、洧河边上,踏青携游,少年男女更是互相赠送芍药以表示情意。“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芍药又名将离或可离,在古代也被用来赠别情人或友人。晋代牛享曾问崔豹,古代情人将别离时,为什么赠以芍药?崔豹回答说的就是“芍药又名‘可离’,因此离别时用它赠人。”后以赠芍药作为爱情或离别的典故。
古代西方也有类似的传说,说古希腊名医阿斯克列皮耶有个聪明的学生佩翁青出于蓝,甚至治好了冥神海提斯的伤。阿斯克列皮耶嫉妒之下就*了佩小弟。好在冥王顾念恩情,把佩小弟变成了一种能治病的花,即芍药。西方人也一直认为芍药具有某种魔力,凡有芍药生长的地方,恶魔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可以对抗曼陀罗那种至毒之花。
中国民间排12花神,芍药花神是苏东坡。想当年蔡繁卿为扬州太守,年年春天举行万花会,搜集芍药上千枝供他一人享乐还可以作作形象工程,把城内人家的苗圃都搜刮一空,手下官吏还趁火打劫抢花不够还抢银子,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等到苏东坡到了,说这事实在扰民,从此不办万花会。扬州百姓感念他的体贴下民,纷纷说芍药托梦,苏学士死后就升天作花神去也。
芍药古时又称“婪尾春”。婪尾者,古时以酒巡匝,到最末坐者要连饮三杯,是为婪尾酒。因为芍药花开时已是春末,又被称为“殿春”,是春天最后一点亮色,所以特别惹人怜惜。扬州芍药据说有三十多种,名字都很好听:宝妆成、叠香英、冠群芳、醉娇红、点绛唇、玉逍遥、试梅妆、御衣黄、金带围……牡丹以深红为上,芍药则以金黄为贵。北宋庆历年间,殿学士韩琦后园中开了一本芍药,枝分四歧,每歧一花,花瓣殷红中间以金黄。韩学士一人欣赏不够还特邀其他四客来赏花,有心要应这四花奇景。不知真是花开吉瑞还是他慧眼识人,来的人都先后官居宰相。
三,歌颂白芍的诗歌
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比牡丹历史更悠久。有诗“那如新安红芍药, 透日千层红闪烁, 碧云透出紫琉璃, 风动霓裳凝绰约, 我闻种花如种玉, 尽日阴睛看不足。”对芍药花赞不绝口。宋代陈师道的芍药诗也写的很好:九十春光次第分,天怜独得占残春。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
民间描写白芍的诗,也很有趣: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
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
红紫为田绿为圃·一痕草色低能遮
龙眠词客游江北·一见芍药如旧识
瓶水奉花过珍惜·日日读书坐花侧
彩毫拂艳花如生·枝枝不觉动颜色
今来看花涡水滨·花亦作态如相亲
牡丹开遍绝代少·天教此花为替人
红绡百幅铺满地·香丝牵客太多事
盘龙戏彩何缤纷·焰如炉火烧晴云
三十一品皆瑰质·安能齐向坐前出
忽然一对紫妃来·此是化工得意笔
其余朵朵俱修饰·金带围腰岂难觅
看花作相代有人·毕竟谁如韩魏国
花闻此言亦叹息·对我欲前觉羞涩
凝睇属意辞不得·风光如锦足破寂
东君去后春犹留·花神竟有回天力
笑我无言面花立·索句若为花催逼
到此春怀不能抑·若将此花作倾城
更比牡丹多丰情·临风摇曳如送迎
若将此花作良药·儿女春容免萧索
可怜医病不医愁·那管人间有沈约
此花功效何必论·遭遇当年不沦落
自古芍药推广陵·好花随地为废兴
朱幡锦槛感盛事·烟丝雾彀围层层
此地芍药空自好·种花人多惜花少
花多转不如芳草·鬻残香色但留根
唯恐花时折不早·携来杖头三百钱
焕得名花枝满千·如此好景轻送谷
可知长日方如年·把酒问花花不语
园中瓶内意何许·广陵明月小黄烟
花事一般费辛苦·我为花歌花起舞
但乞好风为作主·贵贱两地各殊时
仙姿窈窕无参差·浓荫拥护天如巾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