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贵族有什么休闲娱乐的方式?高卧、静坐、尝酒、试茶、阅书、临帖、对画、诵经、咏歌、鼓琴、焚香、莳花、候月、听雨、望云、瞻星、负暄、赏雪、看鸟、观鱼、漱泉、濯足、倚竹、抚松、远眺、俯瞰、散步、荡舟、游山、玩水、访古、寻幽、消寒、避暑、随缘、忘愁、慰亲、习业、为善、布施而已。
作为反映明清交替之际当时社会现实与豪门贵族生活的长篇世情小说红楼梦,家庭娱乐活动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属于作者浓墨重彩书写的重要内容。红楼梦书中贾府里里外外的的娱乐项目有多少?无非看戏听曲、吟诗作画、赏灯游园、品茗观花、钓鱼,猜灯谜、行酒令、抹骨牌、讲笑话、。。。。。。种种娱乐手段充斥着世家大族的日常生活和节日盛典。
红楼梦中贾府的主要娱乐活动是看戏,戏曲几乎占了贾府娱乐的半壁江山。纵观红楼梦文本,戏曲名称之多,种类之繁,唱戏的戏子也有名有姓。红楼梦不但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织锦记》、《四婵娟》等经典戏曲有密切联系,而且许多名不见经传的生僻戏曲也有涉猎。贾元春省亲的四出戏我们以后专门评说。第十九回里贾珍请宝玉听戏,当日唱的是《丁郎认父》、《黄伯央大摆阴魂阵》、《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文本有云: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甚至于扬幡过会,号佛行香,锣鼓喊叫之声远闻巷外。满街之人个个都赞:“好热闹戏,别人家断不能有的。”贾府内的娱乐活动可算得上是种类繁多,除了以上言说的看戏、吟诗作赋、行酒令、摸骨牌、下围棋之外,还有放风筝、放花炮、编花篮,踢球射箭、打猎斗鸡等休闲方式,还有一些虽然次数不多但文化底蕴十足的雅趣游戏。比如解九连环,红楼梦第七回里: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作战。解九连环,顾名思义是要把九枚环环相扣的圆环解下来,是一种需要动脑筋的益智游戏。比如斗草簪花,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道:且说宝玉自进园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斗草"是古时人们在花草茂盛的春夏季节玩的一种游戏,又称"斗百草"。斗草有"武斗"和"文斗"之分。武斗就是比赛双方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力拉扯,先断者为输。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参赛者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是赢家。我们小时候也玩过类似的游戏,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还有放风筝,红楼梦第七十回,几个人一起放风筝,几个风筝在空中互相纠缠最后不知去向了。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贾探春劝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可见,当时人们放风筝不仅为了取乐,还为了去除晦气。风筝在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古时风筝的名称很多,有"纸鸢、风鸢、风鹞、鹞子、纸鹞、纸鸦、纸鸱"七种。科技史家李约瑟明确地把中国风筝列为中国人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技发明之一。
可是在贾府上上下下如此多的娱乐活动里,有没有歌舞?翻遍红楼梦前八十回,关于歌舞的描写还真的没有,即使贾宝玉到冯紫英家里赴宴,那里也只是有小曲,没有大型乐班参与演奏的歌舞。如此说来,红楼梦第一回好了歌注里的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里的歌舞指的就不是臣子府邸的娱乐,而是皇室特有的娱乐。虽然这里的甲戌侧批:宁、荣既败之后,但是根据分析宁、荣既败之后应该指的是衰草枯杨。这里的歌舞场显然指的是皇家特有的宫廷舞。
以下援引专业的材料介绍关于宫廷舞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的宫廷舞蹈在夏商时代产生。《史记·殷本纪》载:“(帝纣)好酒淫乐,……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传说启喜好歌舞,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他曾下令舞《九韶》。虽然舞蹈的内容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知晓了,但或可猜测是与祭祀有关。《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还有一则记载,说启去到天帝处,从天上得到《九辩》和《九歌》两部乐舞作品,带回人间,于是他又制成《九韶》。
取代夏朝的殷商与夏一样,尊侍鬼神。凡祭祀等“礼”举行时要伴以歌舞。商人用音乐与神鬼对话,将歌唱给神鬼听。乐舞成为人们进献、侍奉、娱乐神鬼,使人神沟通的重要手段。有时商王还亲自舞蹈,比如殷墟甲骨文中就记载了商王为祭神而表演的舞蹈《羽舞》。
商朝灭亡后,随之建立的西周王室制定了一整套详细的礼乐制度,标志着中国宫廷舞的正式确立。“礼”指祭祀、朝飨等仪式,“乐”指伴随“礼”进行的乐舞。周代的礼乐制度有两条基本内容,一是规定等级,二是规定伴随礼的乐舞基本是雅乐。周代制礼作乐,制定的大舞、小舞(见六代舞)均属宫廷舞蹈。这时的乐舞机构大司乐已拥有1500多乐舞伎人。《周礼·地官》记载:“舞师的任务包括:教习兵舞,在祭祀山川时带领人们舞蹈;教习帗舞,在祭祀社稷时带领人们舞蹈;教习羽舞,在祭祀四方之时带领人们舞蹈;教习皇舞,在大旱祈雨时带领人们舞蹈。”“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头上,衣饰翡翠之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权力的衰落,曾经建立起来的礼乐制度也开始崩溃。一些诸侯开始越礼使用乐舞。比如《论语》中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僭于上也。”与此同时,被指斥为“郑卫之音”的“新乐”(倡优女乐)也进入了宫廷,使原先的雅乐受到民间俗乐的影响。为此,孔子发出了“恶紫之夺朱,恶郑声之乱雅乐”的感慨。从此,民间俗乐舞开始进入宫廷,并逐渐与之融合。
到了汉代设乐府,专门收集整理民间乐舞供宫廷享用。隋唐是中国宫廷舞蹈发展鼎盛时期,官办的乐舞机构有教坊司、梨园院、太常寺等,集中培训了大批专业乐舞艺人,他们继承前代乐舞传统,吸收各民族和西域传来的乐舞,不断创造出许多色彩绚丽的新作品,如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等。
唐代的宫廷舞别具一格,
唐歌舞是历届王朝宫廷舞的的集大成者。直到现在的长安城里,它依然是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其艺术表现力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乐队通过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霓裳羽衣曲》伴奏采用了磬(唐代指铜钵)、筝、箫、笛、箜篌、筚簟、笙等金石丝竹,乐声“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音乐采用古老的《长安鼓乐》作素材,舞蹈吸收了陕西和敦煌壁画的某些舞姿造型,采取唐大曲结构形式。
明代的宫廷乐舞,明太祖起于民间,经元朝近百年统治,中国宫廷传统乐舞的许多东西已经无传。因此太祖即位之初便命儒臣厘定雅乐。《明史》中说:“明兴,太祖锐志雅乐。是时,儒臣冷谦、陶凯、詹同、宋濂、乐凤韶辈皆知音律,相与究切厘定,而掌故阔略,欲还古音,其道无由。”自从太祖得天下的规模已定的时候,他便开始设置了掌管官方乐舞的机构,并由此而逐渐完善了明代的宫廷音乐和舞蹈。按照《明史》的记载:殿中韶乐,其词出于教坊俳优,多乖雅道。十二月乐歌,按月律以奏,及进膳、迎膳等曲,皆用乐府、小令、杂剧为娱戏。流俗喧,淫而不逞。太祖所欲屏者,顾反设之殿陛间,不为怪也。明代的宫廷乐舞主要用于各种礼仪活动中,其器乐歌舞均有定制,按照洪武初的定制。宫廷乐舞的全套歌舞包括:乐师七十二人,有编钟、编磬各十六人,琴十人,瑟四人,搏拊二人,柷、敔各一人,壎六人,篪四人,箫八人,笙八人,笛四人,应鼓一人,篪四人,凤笙四人;歌手十二人,由协律郎一人为指挥;武舞生六十二人,引舞二人,各执干戚,文舞生六十二人,引舞二人,各执羽籥,另有舞师二人执节引舞。除去文武舞生之外,还有“四夷”舞士,与文武舞士配乐起舞。各种不同的场合,歌舞器乐也不尽同,除去上述的器乐之外,还有如像戏竹、头管、琵琶、二十弦、方响以及“四夷舞”所用的腰鼓、胡琴、箜篌、羌笛等。
到了明朝末年,由于时局变换,宫廷舞已经走了下坡路。到了清朝,鉴于前朝得失,满清皇帝禁止了由女优演绎的戏曲和舞蹈,因此好了歌注里的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一句,歌舞场主要指的是宫廷舞。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