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一眼千年,回望大唐

长安三万里:一眼千年,回望大唐

首页角色扮演幻梦合击单职业更新时间:2024-05-04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任何一个地面进行施工都必须小心谨慎,因为这下面深深浅浅,错错落落地埋藏着中国13 个王朝的古都,在这些王朝形象的积淀中,唐代都城正时时显露出它巨大的身影。我曾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面屏幕前驻足停留,这里重复播放着一部关于长安城3D复原场景的纪录片,让人忍不住想去探寻,这究竟是怎样一座不可复制的城市?

从独一无二的兵马俑而始,长安开启了它作为古都漫长且辉煌的历史,并于1300年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公元618年,唐取隋代之,定都长安。公元630年,画家、建筑师阎立德奉唐太宗之命,在隋大兴城基础上重新设计都城,在那之后长达289 年的岁月里,长安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城——

由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集宫殿、要塞、公园和民居于一体。外郭城呈长方形,东西长9721 米南北长8651 米,总面积达84 平方公里——不仅是丝绸之路另一端罗马城的三倍,而且是现存明代西安城的七倍多。那个时代,许多人将大唐帝国的“长安行”作为人生一大梦想,长安城总是热闹非凡,来到这里中外人士各怀目的:求学、传教、经商或定居。他们当中有些人,只为一睹这座世界级的繁华都城而背井离乡,不远万里,跨山岳渡重洋,费尽周折。

一座长安城,半部全唐诗。那时的长安,是世界性的都市,流动着不同种族的人群,除了各国数目巨大的遣唐使,街头的外国商人也比比皆是。回鹘人垄断了高利贷生意,葡萄酒店则大多由粟特人或讲吐火罗语的商人经营;西市处处可见西域风情,文人喜欢到胡人经营的酒楼吟诗作画,畅饮美酒。李白曾以这样的诗句描绘胡人酒家:“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唐朝女子享有较高的自主权,当时长安以穿胡服为时尚,一如《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所描绘的城里的贵族女性甚至穿上男装招摇过市。国家强大而繁荣,唐人不再像祖先那样抵触或敌视异域文化,他们以一种强烈自信的情怀,广泛接受来自远方陌生新鲜的事物,并且逐一融入自身的古老文化之中。

所谓盛唐气象,本就有这样的气质:不仅限于诗歌,包括书法、画艺、科举、武功,各人都可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伟大的时代中来。然而白云苍狗、壮志难酬,生命也转瞬即逝,长安三万里,何尝不是一种遥望、梦想与怀念——人人都在望长安、念长安,可长安何其遥远,又何其缥缈。

《长安三万里》长安,歧王府夜宴

影片的结尾,如一场大型飞花令。不同音色声线、不同口音的人读出一句句诗词,其中的关键词,就是“长安”。写念念不忘,写欲罢不能,写月夜写春色,写秋日的落叶,写遥望写离别的回望……

有唐一代,诗人们的锦心绣口付与长安多少青睐与偏爱,让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足以在浩如烟海的词句中分拣归拢,咀嚼琢磨,再搭建起盛世的依稀模样。

《长安三万里》也的确让我们看到了那“绣成堆”的盛景——那是青年高适第一次来到长安时见到的景象——他怀揣一腔抱负,欣喜于入目的一片繁华。人与城,都是如此光鲜亮丽,意气风发。但这花团锦簇的长安,是人才济济的长安,亦是居大不易的长安,高适铩羽而归,往后余生中,他仍然一次次在蜿蜒曲折的、通往长安的道路上尝试。

同样执著于长安的,还有李白。《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不只有放浪形骸、仙风道骨,更充满对功名的渴求、对做官的热切:为了能做官,娶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做上门女婿;四处攀权附贵,希望别人可以举荐自己,我们看到了与坚信“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长风破浪会有时”完全不同的李白。兜兜转转,在李白心头,离长安更近的渴望、入仕一展宏图的夙愿始终不曾磨灭。

长安,不只是一座城;与长安有关的一切,也不仅指向盛世的万千气象。长安,是文人心里的白月光、朱砂痣,是理想的载体和追求的志业,是岿然不动的精神标的。轮番登场的文人墨客皆为它前赴后继、从未停息,而他们的魂牵梦萦的长安,却总是缥缈遥远,求而不得。

《长安三万里》长安城

天宝十四载(755)冬天,“安史之乱”的爆发,给光辉灿烂的盛唐时代画上了休止符。承载着无数唐人永恒记忆的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反复陷落与遭受劫掠,不再复当初的模样;而那段缠绵凄艳的感情,被白居易写进《长恨歌》,成为中唐以后文人反复吟咏的话题。

曾经有过沧海,亦有过桑田,蓦然回首,却早已是,换了人间。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李白《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山脉连绵不绝,群峰耸立,它地势惊险,被群山环绕,只有城门处一个山口可进出,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这就是出现在《长安三万里》开篇镜头中的川西云山城。

影片将背景定格在安史之乱后,彼时唐代宗已经即位,长安却仍面临吐蕃军的围困。很多人并不清楚,唐最危险的时候,并非安史叛军克潼关,而是曾经参与平乱的铁勒将领仆固怀恩的变起肘腋,入关中的安史叛军已是强弩之末,仆固怀恩联合的回纥、吐蕃,可是如狼似虎的生力军。

《长安三万里》西川,云上城

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乾元之后,吐蕃乘我间隙,日蹙边城,或为虏掠伤*,或转死沟壑。数年之后,凤翔之西,邠州(陕西彬县)之北,尽蕃戎之境,淹没者数十州。”尤其是秦(天水)、原(固原)两州失陷,让吐蕃获得了入关中的跳板,数次突破陇山兵围凤翔(今陕西宝鸡)。

为对抗吐蕃东扩、增加剑南防线的回旋余地,唐朝甚至打破了对川西诸羌分而治之的战略转而扶持南诏,以事先左右合击。可惜南诏崛起后,唐又与其爆发天宝之战,不但20万唐军埋骨云南,南诏也弃唐投蕃,成为吐蕃的“兄弟之国”。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蕃诏诸羌形成合力,掀起一波进攻狂潮。

在安史之乱后短短三十余年里,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一路豪取河(临夏)、鄯(乐都)、洮(临潭)、岷(岷县)、叠(迭部县)、秦(天水)、原(固原)、成(成县)、渭(陇西)等州,将刀锋直顶在陇山一线。风声鹤唳之下,才有白居易的深深叹息:“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

而影片中提及高适和郭子仪所率领的朔方军,则是当时最有战斗力的边军,就这支敢打敢拼的王牌,在陇山抵御吐蕃时,依旧数次被打穿防线,可见形势岌岌可危。要不是凭郭子仪的个人威望,联回纥击吐蕃收长安,李家皇帝真是危机重重——汾阳王“手提两京还天子”的功绩所在即此。

唐,长安,节度使区域图

镜头转到宾客云集的黄鹤楼,李白欲提笔作诗,看到崔颢的《登黄鹤楼》,自叹弗如后转身离去,誓要做出更好的诗句再来此处——那时的大唐,如诗人与诗句一般,才气鼎盛、意蕴盎然。

而在边关,却是另一幅景象。那时的契丹刚刚崛起,常年*扰边境,高适加入了冀州军,目睹战士们保卫边疆战死沙场,将军却在帐中饮酒作乐,于是悲愤地写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表面上看起来繁华、恣意、浪漫的大唐,早已在诗中显露出了腐朽与危机。

天宝十五载,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的藩镇叛军以“清君侧”为名,攻陷潼关,逼近首都。唐玄宗带领心腹仓皇西奔,在马嵬坡与太子李亨分兵。李亨不久后在灵武称帝,尊入蜀的玄宗为太上皇,大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时局混乱,藩镇将军、诸王都获得了比原来大得多的权力,纷纷招募人才发展势力。高适加入哥舒翰幕府,由此踏上发达之路;李白在庐山避乱一阵之后,得李璘征召,追随永王;杜甫则在长安陷落后被困城内一年,后逃奔灵武追随朝廷。

怀着同样的理想,上了不同的战车。从此之后,三人的命运皆不由自主,被带往不同的方向。

马嵬事变后,国家分成“皇帝的朝廷”和“太上皇的朝廷”。两个朝廷看上去职责分明,事实上都在为夺取权力暗自努力。在没收到太子继位的消息前,玄宗让太子李亨、盛王李琦、永王李璘分别统帅军队,从不同路线发兵收复失地。得知李亨继位后,他也并未撤回命令,而是暗中希望几人互相牵制。

李白参与的永王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上的。在李白替李璘写的一系列诗中,他乐观地赞颂永王部队的整肃与未来战斗的勇猛,期待着在平叛中建功立业。高适加入了李亨的阵营,为了捍卫新帝唐肃宗的地位,他受命带兵出征,目标却不是安禄山,而是李璘。

皇权争夺就像神仙打架,最后中招的,都是凡人。永王起兵4个月后李璘被*,李白作为“附逆者”下浔阳狱,四周一片喊*声。绝望之余,李白给仅有几个有“势力”的朋友写了信,恳求援手,其中一封《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写给负责永王案的高适。然而,高适没有回。

人人都可以谴责高适的无情,但高适也有苦衷。一个蹭蹬半生、50岁才得到人生第一个官职的人——还只是个打杂的“封丘尉”(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因安史之乱,才有难得的机会。要不要为了友情放弃?对他来说,这个选择很容易做。何况李白牵涉的不是一般的案子,后来传言为李白奔走的崔涣,没过多久就被以“惑于听受,为下吏所鬻,滥进者非一”的理由解职,救李白之危险可见一斑。高适没有留下对此事的只言片语,他像一个标准的官场仕人,把内心深深埋了起来。

片中高适曾问年轻的监军,人生憾事多吗?在这个时代,我们几乎不用想就可以回答。高适的心中是有憾的,但与缺憾同行,与不可对抗之事物相处,经历生活的试炼后,才明白人生的本相即混沌和五味陈杂,不存在爽剧中的潇洒快意。有时能寻求到一些理解和感同身受,已是莫大的安慰。学会生活,理解他者,就像学会呼吸一样,太容易又太难,因为能呼吸,并不代表善于呼吸。

之后的岁月,李白被流放再遇赦放还;高适一路腾达但甘苦自知;杜甫始终依循真心活着,坎坷万分。而在杜甫艰难求生于蜀中时,正任蜀州刺史的高适多次给予老友救济;李白再也没有原谅过高适,后来写过两首诗,都被认为是讽刺高适所做,其中之一为《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白。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

猛虎落陷穽,壮士时屈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还有一首《箜篌谣》: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贵贱结交心不移,惟有严陵及光武。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杜甫保持了对高适的友谊,除了感激当时的帮助外,对他后来的无视也没有过怨言,他理解踏入仕途的高适身不由己。高适此后一直在升官,在他60岁时,曾给杜甫写了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怀念当年在梁宋客居的岁月,感慨自己后来辜负了“书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山东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杜甫始终怀念着他们之间的友谊,对李白的思念也贯穿了他的后半生。有很多首写给李白的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就是其中一句。李白在公元762年贫病交加而逝,高适死于3年之后。后唐代宗即位,皇与太皇之争早成过眼云烟。永王案被昭雪,但是李白他们,已经看不到了。

而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再也没能从这样严重的打击中恢复元气,开始走上衰败之路。那个炫目耀眼的大唐,那座风流繁华的长安城,仅成为诗人们留在诗句中的一场幻梦。

如果文学也有年龄,那它实在是太老了,老到包罗万象。然而它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生活更老,老到“太阳底下无新事”,我们今天为之不解、为之扼腕、为之伤痛的所有,都曾在生活中上演过,都曾是一部分人心里的司空见惯,或者常识。

——付如初

开元年间的一天,适逢小雪,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同在一名为旗亭的地方喝酒。此时酒楼上正有伶人表演,三人一边拥炉而坐欣赏一边约定:“我们以诗齐名,一直难分高下,今天正好可以悄悄观看表演,谁的诗被唱到最多,则为优胜。”不一会儿有歌妓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便在墙上划下一,很快又有人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高适也划道一。歌妓接着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扉共徘徊。”当王昌龄在划“二”时,一旁的王之涣指着其中最漂亮的一歌妓说:“如果她唱的还不是我的诗,我就拜你们为师。”果然,接下来的歌妓所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正是王之涣的名作,于是众人笑作一团。

这是一则记录在中唐文人薛用弱小说集《集异记》中的轶事。或许再没有比这样的情景,更能说明唐诗的兴盛和传奇之特。有唐一代,诗歌传奇,并称奇作,达至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长期以来,唐诗已成为人们审美想象的某种标杆。诗歌为何以唐为盛,或者说,最好的诗歌为何会出现在盛唐?除了诗学内部的因素,或许正如学者葛晓音总结:“盛唐之所以令诗歌恰逢其时,因为这是一个情感超过思理的时代。盛唐诗人对于诗歌虽有自觉的追求,却没有系统理论的约束;对于时代虽有认真的思考,却没有深刻的理性思辨。热情、爽朗、乐观、天真、富有幻想和进取精神——盛唐诗人所有的性格,乃是属于纯诗的品质,因而最高的诗必然出现在盛唐。

在唐人眼里,并没有所谓盛唐诗歌的概念。就事实而言,即使是诗圣杜甫,最重要的成就也在“安史之乱”以后取得,中晚唐的诗歌更是此起彼伏,高峰迭起,似乎很难以开元、天宝年间的诗歌写作,来涵盖唐诗的全部成就。这种“唯在兴趣”的写作,若换一个说法,那就是在盛唐时代,诗歌完全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呈现,假若你是一个读书人,不会写诗,在那时是难以想象的。

《长安三万里》江夏,黄鹤楼

唐朝,上至帝王宰相下到市井酒徒,人人都能作诗会吟诗。而所谓的“诗墙”,就是把自己的诗作写到墙上供人们观看。但墙壁毕竟有限,而且,过一段时间如果想更换内容的话,还得重新粉刷,像李白第二位夫人宗氏“千金买壁”的豪举,毕竟少之又少。于是,有人便想出了新办法,就是把诗写到木板上,这就是唐朝人的“微博”——电影中出现的诗板。

唐宋将诗板称作“诗版”“诗牌”或“诗榜”,《长安三万里》中几次提到诗板,不管是风景名胜还是路边酒楼,甚至高适路过的边关客栈,都会备上几块专供人题词。

在黄鹤楼,李白喝了酒,年少轻狂诗兴大发,被小二引去看崔颢前年题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的笔悬在空中,做了一首打油诗自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诗板制成后悬挂在梁栋上,钉于梁栋间的诗板,文字要大,游人阅读,需要仰视。“在上头”一语,正是就所见崔颢诗板的悬挂位置而发。

后来,李白多年努力“走向”仕途未果,但奈何优秀作品太多,诗名远播,玄宗决定招李白入长安。唐朝翰林分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可起草诏书,供奉则无甚实责。李白的“翰林供奉”,就是为帝王的游居宴乐提供文字服务,可这“业务”距离他的理想:匡扶天下、完成“安社稷济苍生”的功业,然后飘然归隐,根本毫不沾边。彼时的唐玄宗并不想向李白请教什么治国平天下的策略,只在歌舞游乐之时,让他写些助兴的诗文。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日渐厌倦,李白多时纵酒以自昏秽。纵酒之后,让杨国忠研磨,让高力士脱靴,天子呼之不入朝,终于引起皇帝厌恶,李白“正好”上疏请求还山,就这样离开了长安。

在这段任职期间,李白写下那首著名的《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遥想当日,初夏时节,兴庆池东沉香亭畔,催花鼓里,牡丹争艳。李白作词,龟年高歌,玄宗吹笛,贵妃持玻璃七宝杯酌西凉州葡萄酒,笑靥如花。温馨明丽的画面,华彩溢出史册,可惜,这轻歌曼舞,青翠欲滴、朝气浪漫底色装裱下的,乃是君王昏庸、权臣误国、边将冒功的不堪现实。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近酒》

对那些聚集在长安或者往返于长安与各地之间的诗人来说,诗歌是一种必要的社交手段。彼时的诗人,无论见面、分别、饮酒、宴会,都要写诗。影片中引用了大量的经典诗句、名人典故,开元、天宝年间的盛世中,李白、高适、杜甫、王昌龄、王维、贺知章等诗坛群星相识相知,《静夜思》《燕歌行》《将进酒》《黄鹤楼》等传世之作娓娓诵来,确实令人心驰神往。

电影中总共出现了48首唐诗,可见诗的分量。大唐的盛世与波折,诗人们的洒脱浪漫和壮志未酬,随着诗句蔓延开来,触动观者心房。因为有诗,纵使大唐已经由盛转衰、满目疮痍,纵使千百年过去、斗转星移,如今的我们依然能够寄情于此:感受胡姬越转越快的裙角扫过的风;目睹扬州城如落花流水般颠沛流离的人;感慨曾为世界级都市长安城的浮华与失意。

科举、入幕、从军、隐居,唐代文人的生活选择丰富多彩。由此,不同场合带来各种类型的诗作,

——饯别行旅诗。初唐,王勃便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写下了那个时代的昂扬;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入乐之后成为当时的流行曲目,一直到宋代还为人仿作;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则将汪伦的名字永远留在了诗歌史上。

——边塞诗,与诗人游边从军的选择密切相关。唐代一直是开疆拓土的扩张性国家,为诗人提供了弃笔从戎的机会,边塞诗不算新题材,从王翰的《凉州词》、高适的《燕歌行》到李白的《战城南》,包括王昌龄也写下了大量边塞诗,其中就有被称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山水田园诗。隐居之风,在盛唐也非常流行。唐代官员待遇优厚,十日一休沐,让他们有条件购买别业,享受田园山林趣。据考证,王维大约在开元十八年(730)隐居于淇上,后来又在终南山辋川边得到宋之问当年的别业,过着流连山水、半官半隐的生活。其间写作了大量山水田园风格的诗歌,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简淡自然而又意蕴深远的描写,在当时代表了田园诗的最高成就。

作为长安诗人的代表,李白从蜀地把夸张的想象力带到了长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让许多读者和年轻诗人为之着迷。与此同时,在同样狂放不羁的贺知章的举荐和“粉丝”杜甫的描述中,李白傲然于世的形象得到了空前塑造,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不过,在去世后的几十年里声名沉默,直到中唐的韩愈,将他与杜甫一起奉为盛唐最伟大的典范诗人。

关于诗歌对于今日我们的意义,六神磊磊老师曾给予总结,“关于诗歌,经常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诗到底有什么作用?我觉得其中之一,就是消解我们的孤独。所谓诗歌,就是人类中最敏感、最多情的那部分成员,先把所有的悲哀喜乐都经历过一遍,把他们千疮百孔的心灵展示给你看,然后当你再经历那一切的时候,就会觉得不那么孤独。”诚然,生命有很多痛苦,你会烦恼、会生病、会衰老、会记忆消退.......生活好像跟你开了个玩笑,把你骗进来,然后要让你以失败告终。而文学,文学就是帮助我们去理解这个充满痛苦、不可理解的残酷真相,接受它,然后承担它。

在诗歌的世界浪迹于笔墨之间,沿着别人的人生,寻到生命的共振。犹如一阵恒久吹拂的风,这些留下的诗篇将古老的经验裹挟着复杂的情感、开阔的风光、丰沛的诗意和深刻的悲悯,一直吹向长江南北、黄河之滨,吹向我们今时今日的生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