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多,队伍庞大,泉州城有36铺境,每境都有境庙,奉祀境主公。各境有共同的,也有不同的,有玄天上帝、文武尊王、太子爷、星君、帝君、国公、大帝等,种类繁多。除较熟悉的神祇外,都说不清这些神的职司是什么。遇到各境主的神诞或“割香”、“进香”之日,各境主都有“乞火”之举。时间不固定,有的多年才一次:或境主神诞;或灾害年景,请神驱除灾邪;或“捐神”,助境主神力。哪一境要乞火,由该乡村或铺境自行决定。有同姓乡村迎祖公,举行乞火。
现以近代所见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捐佛”、乞火(即迎神赛会)为例:郡城惠义铺龙会境的境主田都元帅(俗称“大元帅”或称“相公爷”)被驻泉的国民党十九路军拾走了,本境随后又遭“中央军”的飞机轰炸,境内百姓惶惶不安,敢怒而不敢言,大家只好集资重塑一尊田都元帅新神像。不久,十九路军撤离泉州,人们发现原来神像完好无损地放置于三义庙,阖境百姓欣喜若狂,以为“其神有灵”,但经此“劫难”,神力有损,应该为其捐神(俗称捐佛)。于是请各铺境主神祇为田都元帅捐佛,其仪式为“接香”。地点设在南校场武帝庙东侧一带的大旷地,新旧两尊神像并排放在中间,神像前连续供奉3天,焚烧纸钱。每个铺境抬着境主公,组成一支精悍队伍,前头举旗,配上锣鼓钹。伴随在队伍两旁的是为数不少的便衣壮汉。每支队伍一进入场内,就围绕两尊神像迅跑9圈,此时锣鼓钹之声响彻全场,不绝于耳。这种举动俗称“躇佛”。这些来自各地的境主公,有的抬着“花螭木轿”,轿上坐着1尊至5尊小神像,如王府、星君、国公、大帝之类的,跑起来极轻便;有的抬着泥塑或木雕坐像,坐在敞辇上,大多是相公爷、赵天君、武安王之类的,跑起来还算便捷;有的则是大型的神像并有辇龛,跑起来颇有笨重之感。每一境主公队伍“踖佛”后,都按顺序将轿子排列在一起,真是五花八门,有如“境主公博览会”。“踖佛”完了,就各自回府了。三天以后,择定吉日,又往东岳行宫“乞火”。东岳行宫(东岳庙)奉祀五岳帝君,山门内第二进有石天坛、石亭、石香炉。到了庙门前,鼓乐喧天,人们抬着两尊新旧的相公爷在天坛前行礼,并敲击天坛石取火,把火种引向石香炉点燃。待其火燃旺,再抬香亭置于石香炉旁,把香炉火引入亭内,将香亭内事先备好的大量香灰点燃,这就是乞火的全过程,亦称为“名山取火”。从天坛取得“天火”,亦称“谒祖进香”。由于诸多境庙的境主神都不知道“祖籍”在何处,有的在中原、有的在华北,路途遥远,回籍“谒祖”困难重重,谈何容易!到东岳庙天坛“乞天火”,可代表天,代表神。进香返程,境主神祇还“愿意”上元妙观向天帝行礼,称“拈香”。乞火行列中的香亭,一路薰香飘逸,大纛旗、令旗、彩旗、凉伞等仪仗依次排列,加上其他铺境来应酬的“十音”、“妆人”,热闹非凡。乞火仪仗行列进入本境后,沿着预先安排的各街巷“巡境”,境内各户均在自己家门口摆设香案(香妈桌)迎接。香亭所经之处,从香亭炉中取一小勺香末灰(中有火种),分给各家香案桌上的香炉,这称为“割香”或“割火”。相公爷神驾回龙会宫(铺境庙)后,还要演戏敬神。境内家家户户分别备办三牲、菜肴、果盒往庙中奉祀,有的还办整桌筵席。傍晚各户在自家门内(大门开着)办小型(约五至七碗菜肴)祭祀,称为“犒将”。前面称“犒兵”,意谓“犒赏”境主辖内的神兵神将,类似“犒赏三军”,焚纸钱于家门外。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